情人人 发表于 2016-8-24 07:11:44

电影常识

1.什么叫独立制片?

答:独立制片 (INDEPENDENT FILMMAKING)
由未与商业片厂签约的个人发动的电影拍摄计划。2.Cult电影是什么类型?

答:cult电影(cultfilm),是指某种在小圈子内被支持者喜爱及推崇的电影;一般而言,该种电影难以获得大规模的票房成功。 大多数被称为cult电影的影片,都在最初的影院放映中表现不佳,在赢得大众口碑方面铩羽而归。但在随后的影碟租借及售卖中会一扫颓气,创造与影院上映收入相比更显丰腴的进帐。在大多数的例子当中(但绝非全部),cult电影很难给普罗大众留下深刻印象,影评人也经常缺乏兴趣。然而,推崇热爱某部cult电影的一小部分观影者,往往对该片表露出一种激赏。3.想了解美国电影的分级制度。

答:
    美国的MPAA,它的全称为“The Motion Picture Association of America ”即“美国电影协会”,总部设在加利福利(Encino,California )。这个组织成立于1922年,最初是作为电影工业的一个交易组织而出现的。如今它涉足的领域不仅有在影院上映的电影,还有电视、家庭摄影(home video)以及未来有可能会出现的其他传送系统领域。

  MPAA在洛杉玑和华盛顿为它的成员服务。它的委员会的主要成员由也是MPAA的会员的美国最大的七家电影和电视传媒巨头的主席和总裁共同担任。他们是:

.迪斯尼公司(Walt Disney Company;)
.索尼声像(Sony Pictures Entertainment, Inc.;)
.Metro-Goldwyn-Mayer Inc.;
.派拉蒙公司(Paramount Pictures Corporation;)
.21世纪福克斯公司(Twentieth Century Fox Film Corp.);
.环球影像(Universal Studios, Inc)
.华纳兄弟(Warner Bros. )

MPAA制定的影视作品的分级制度如下:

·G级: (GENERALAUDIENCES All ages admitted.)大众级,所有年龄均可观看大众级,适合所有年龄段的人观看——该级别的电影内容可以被父母接受,影片没有***、性爱场面,吸毒和暴力场面非常少。对话也是日常生活中可以经常接触到的;

·PG级:( PARENTAL GUIDANCE SUGGESTED Somematerial may not be suitable for children.)普通级, 建议在父母的陪伴下观看,有些镜头可能让而用产生不适感.辅导级,一些内容可能不适合儿童观看——该级别的电影基本没有性爱、吸毒和***场面,即使有时间也很短,此外,恐怖和暴力场面不会超出适度的范围;

·PG-13级:(PARENTS STRONGLY CAUTIONED Somematerial may be inappropriate for children under 13. )普通级,但不适于13岁以下儿童.特别辅导级,13岁以下儿童尤其要有父母陪同观看,一些内容对儿童很不适宜——该级别的电影没有粗野的持续暴力镜头,一般没有***镜头,有时回游吸毒镜头和脏话;

·R级:(RESTRICTED Under 17 requiresaccompanying parent or adult guardian.) 限制级,17岁以下必须由父母或者监护陪伴才能观看.限制级,17岁以下观众要求有父母或承认陪同观看——该级别的影片包含成人内容,里面有较多的性爱、暴力、吸毒等场面和脏话;

·NC-17级: (NOONE 17 AND UNDER ADMITTED )17岁或者以下不可观看 17岁以下观众禁止观看——该级别的影片被定为成人影片,未成年人坚决被禁止观看。影片中有清楚的性爱场面,大量的吸毒或暴力镜头以及脏话等。

另补充几种特殊的分级:
· NR OR U:NR是属于未经定级的电影,而U是针对1968年以前的电影定的级。
· M,X OR P:这一级中的电影基本上不适合在大院线里公映,都属于限制类的。 4.请解释电影美术与它的作用。

答: 电影美术是专门为影片造型进行设计和制作的一种美术创作。美术创作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影片的艺术水准。所以,电影美术师应在电影导演的总体构思下,与摄影、演员等共同合作完成影片的造型表现。设计和制作出有时代、地方特色,有生活气息、有性格特征的景、物和人,以产生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5.请问IMDB是怎样评分的?

答:IMDb采用的"贝叶斯统计"(true Bayesian estimate)公式为

TOP250最终评分 = (v ÷ (v+m)) × R + (m ÷ (v+m)) ×C

R =此电影的平均分数
v = 对此电影投票的人数
m = 进入TOP250电影的最小投票人数(现固定为1300,不过这个数字是会变的)
C = 目前所有电影平均得分(现固定为6.8,但这个数字也是会变的)

这样即得出该电影的最终得分,所以细心的人可能回发现有电影的得分和他在TOP250里面的得分不太一样,就是因为此原因

注意,在公式下面还有一句话就是
"for the Top 250, only votes from regular voters areconsidered"(TOP250,只有正式会员的打分才会被录入)
此"正式会员"的要求还不得知(不过我好象是听说其中一条就是你必须个一 50部或以上电影打分才可以,但这完全是听说,不负任何法律责任6.镜头的连接技巧都有哪些?

答:每部影片都有不同景别的几百个镜头,要把这些镜头连接起来,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淡出、淡入:又称渐隐渐显。淡出是画面由明晰渐渐隐去,变为全黑,相当于舞台上的“幕落”;淡入是影片从全黑中渐渐显出画面来的一个镜头的开端,它的作用是分隔时间空间,表达戏剧段落,相当于“幕启”。

(二)化出、化入:即在前一个镜头渐隐的同时,后一个镜头又重叠出现,直到前一个镜头消失。这种方法常用于影片开始时的字幕介绍,或表示剧中人的回忆、想象以及时间的省略。比如从一个雪景转换为桃花盛开所表示的冬春季节,最适用于吐较缓慢或柔和的节奏。

(三)划出、划入:是以一条直线或一个圆周线,从镜头画面的一边或一部分运动到另一边或另一部分。第二个画面就跟着这条直线或圆周线出现,直到前后两个镜头交替完毕。这种方法好象翻阅画册的动作,常用于科教影片中,也可在故事片中表现字幕或人,景等物。另外,“划”的技巧中还有帘子卷起或放下那样的帘出、帘入形式和以缩小或扩大圆圈来展现画面的圈出、圈入等形式。

(四)切出、切入:它是从前一个场景的画面立即转为后一个场景的画面,中间不需要任何技巧,而采用镜头直接转换,连接紧凑,往往用在环境描绘、人物对话、行动的衔接上,在艺术表观上具有干净利落,进展迅速的特点,在艺术表现上具有干净利落、进展迅速的特点。

(五)反转、倒转:是一个画面经过180度的前后翻转换为另一个画面。这种反转画面特别适用于表现对比内容的镜头。在影片结构上,还可以用它来连接两段各不相同的“戏”。倒转画面,是将一个倒置的画面上下旋转180度变为正置的活动画面,这种方法,能够改变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7.电影起源于哪里?

答:1895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制造出“活动电影机”,公开放映所摄短片,电影始告正式诞生。早期电影是无声的,最初仅拍摄一些活动景象或舞台演出的片断,后逐步从通俗娱乐形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20世纪20年代开始出现有声影片,遂从纯视觉艺术发展为视听结合的综合艺术。以后又出现彩色电影、立体电影等。电影片种有故事片、新闻纪录片、科学教育片、美术片等。50年代以来,电影已成为具有广泛影响的现代艺术和社会文化现象,它由企业组织、艺术创作、制作生产、发行放映、观众消费、社会影响、教学研究等方面组成,涉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等各个领域。8.DVD碟片分区具体概念是什么?

答:DVD在最初的制定标准的时候就包含了区码的限制。无论是DVD电影光盘还是家庭影院中的DVD播放软件都必须内置区码限定。DVD行业将世界分为六个区,如欧美洲在一区,日本在二区,而中国大陆单独分在六区。

1区: 美国,加拿大,东太平洋岛屿区
2区: 日本,欧洲,西亚,阿拉伯半岛,南非,中东(包括埃及),格陵兰
3区: 东南亚,东亚(包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韩国)
4区: 澳大利亚,新西兰,南太平洋岛屿,美国中部,墨西哥,南美, 加勒比海
5区: 东欧(前苏联),印度半岛,非洲,朝鲜,蒙古,中亚
6区: 中国大陆地区
7区: 保留
8区: 特殊的国际区域(飞机,轮船等)

  当电影被制作成DVD的时候,会根据区码将DVD的发行范围分开,如果用户买了支持六区的DVD-ROM或者是DVD播放机,即使有一区的DVD电影光盘也无法播放,因此在选购的时候应该先确定DVD光盘节目的区码是多少,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一般现在市面上的DVD光盘,都是以六区的为主,但一些D版的产品中也有一些比如一区的产品。所以,对于准备购买DVD产品的朋友来说,最好应该选择全区的播放设备,这样的设备可以播放从一区到六区的电影光盘,这样你在购买DVD光盘的时候就有了更多的选择。一般来说,现在国内的DVD播放器都对自己的芯片做了一番改进,一般都支持全区播放,不过要注意的是,计算机用的DVD-ROM却并不全部支持全区播放的,有的DVD播放设备只能允许你有几次更改不同区码的机会,如NEC-8速的DVD-ROM,或者是先锋的DVD-ROM,超过了一定的次数后就固定在最后一次使用的光盘的区码上了。因此在购买的时候应该问清情况。当然,现在有不少DVD-ROM也支持全区格式了,选购的时候最好带些盘去试试。8.什么是蒙太奇?

答:蒙太奇,是电影构成形式和构成方法的总称。 蒙太奇——是法语montage的译音,原是法语建筑学上的一个术语,意为构成和装配。后被借用过来,引申用在电影上就是剪辑和组合,表示镜头的组接。 简要地说,蒙太奇就是根据影片所要表达的内容,和观众的心理顺序,将一部影片分别拍摄成许多镜头,然后再按照原定的构思组接起来。一言以蔽之:蒙太奇就是把分切的镜头组接起来的手段。9.什么是导演?导演的工作都是什么?   

答:导演是电影艺术创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把电影文学剧本搬上银幕的总负责人。作为电影创作中各种艺术元素的综合者,导演组织和团结摄制组内所有的创作人员和技术人员,发挥他们的才能,使摄制组人员的创造性劳动溶为一体。导演的再创作以电影文学剧本为基础,运用蒙太奇思维进行艺术构思,编写分镜头剧本和“导演阐述”,包括对未来影片主题意念的把握,人物的描写,场面的调度,以及时空结构、声画造型和艺术样式的确定等。然后物色和确定演员,并根据总体构思,对摄影、演员、美术设计、录音、作曲等创作部门提出要求,组织主要创作人员研究有关资料,分析剧本,集中和统一创作意图,确定影片总的创作计划。导演还要按照制片部门安排的摄制计划,领导现场拍摄和各项后期工作,直到影片全部摄制完成为止。一部影片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导演的素质与修养;一部影片的风格,也往往体现了导演的艺术风格。10.什么是长镜头?

答: 长镜头是“短镜头”的对称。指在一段持续时间内连续摄取的、占用胶片较长的镜头。能包容较多所需内容或成为一个蒙太奇句子(而不同于由若干短镜头切换组接而成的蒙太奇句子)。其长度并无明确的、统一的规定。一般分为固定长镜头、变焦长镜头、景深长镜头、运动长镜头四种。其中运动长镜头包括摄影机的推拉摇移升降等运动。由于长镜头能把镜头中的各种内部运动方式统一起来,因此显得自然流畅,又富有变化,为画面造成多种角度和景别,既能表现环境、突出人物,同时也能给演员的表演带来充分的自由,有助于人物情绪的连贯,使重要的戏剧动作能完整而富有层次地表现出来。长镜头的拍摄,由于不会破坏事件发生、发展中的空间与时间的连贯性,所以具有较强的时空真实感。11.什么是电影语言?

答:电影艺术在传达和交流信息中所使用的各种特殊媒介、方式和手段的统称。即电影用以认识和反映客观世界、传递思想感情的特殊艺术语言。电影语言以现代科学技术提供的一定的物质条件为基础,它的演进与电影技术的进步有密切联系。与一般语言不同,电影语言是一种直接诉诸观众的视听感官,以直观的、具体的、鲜明的形象传达含义的艺术语言,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银幕画面是电影语言的基本元素,参与画面形象创造的表演、场景、照明、色彩、化装、服装等都在构成特殊的电影语汇方面起了重要作用。由摄影机的运动和不同镜头的组接(剪辑)所产生的蒙太奇不仅形成了银幕形象的构成法则,也完善了电影语言的独特语法修辞规律。说白、音响、音乐以其自身并以新的蒙太奇方法——“音响蒙太奇”和“声画蒙太奇”——丰富了电影语言。电影语言的章法,是影片内容的组织和构造的特殊法则,一般由若干场面和段落按照蒙太奇规则相互交织构成,按其时间空间关系安排可分为客观现实结构和主观心理结构两种类型,其结构形式可分为时空顺序、时空交错、单线结构、复线或多线对比结构、多侧面多视角立体网络式结构等。12.大特写是怎么回事?

答:大特写又称“细部特写”。把拍摄对象的某个细部拍得占满整个画面的镜头。取景范围比特写更小,因此所表现的对象也被放得更大。这种明显的强调作用和突出作用,使大特写和特写一样,成为电影艺术独特的表现手段,具有极其鲜明、强烈的视觉效果。在一部影片中这类镜头如果太长、太多,也会减弱其独特的感染作用。13.请解释德国表现主义并列出其特征。

答:表现主义电影是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在德国出现的把文学、戏剧和绘画上的表现主义原则运用于电影创作的电影流派。表现主义电影用荒诞离奇的手法,曲折而准确地反映出一次世界大战给德国人民带来的极度恐慌和惶惑的心情,银幕上呈现的是高度夸张、变形、主观化的世界。其代表作品是:罗伯特·维内的《卡里加里博士》。

德国表现主义电影是1908出现在绘画和剧场的一种风格。
绘画——籍由极度的扭曲, 不写实的图案来表达内在的情绪。
剧场——夸张的布景,扭身歪脸的表演方式, 夸张的姿体及舞蹈。
故事——幻想或惊讶的故事。14.什么是电影表演?

答:电影表演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摄影机前表演情节的艺术。电影表演与戏剧表演同属表演艺术范畴,具有共同的基本规律。电影表演继承了戏剧表演中许多适合于电影表演的原则和方法,然而,又和戏剧表演不同。戏剧演员在舞台上表演并直接与观众交流,演员的表演是观众接受的最后形象。而电影演员的表演是通过银幕间接地与观众交流,演员在摄影机前的表演并不是观众感受到的最后形象。银幕上的最后形象须经摄影艺术处理和导演运用蒙太奇手段的艺术再创造才能完成。特别是电影艺术的纪实性、综合性、时空观、蒙太奇以及电影特有的生产过程,更为电影表演带来了种种特点,既要求电影表演真切、自然、生活化,同时还要求演员具有镜头感以及对于非连续创作的适应等。15.请简单解释一下意大利新现实主义。

答:新现实主义是西方现代电影流派之一。受19世纪末作家维尔加所编导的"真实主义"文艺运动影响,是批判现实主义在特定条件下的发展。多以真人真事为题材,描绘法西斯统治给意大利普通人民带来的灾难。表现方法上注重平凡景象细节,多用实景和非职业演员,以纪实性手法取代传统的戏剧手法。首部影片是《罗马--不设防的城市》。(1945),代表作有《偷自行车的人》(1948),《橄榄树下无和平》(1952)等。现该派虽然没有过去声势浩大但一直在发展变化之中,亦在当代中国的电影中也时有显示。16.什么是独立电影?

答:“独立电影”的概念来源于上个世纪中期的Hollywood。当时的Hollywood由所谓“八大电影公司”所垄断,一部电影拍摄的运作遵循步骤严谨的“制片人制度”。这种“制片人制度”的目标完全瞄准市场,期望获得最大的利润,因此,尽管这种制度为电影事业带来的大量资金,但也限制了电影创作者的发挥空间。于是,一批电影人摆脱“八大电影公司”的控制,自筹资金,甚至自己编写剧本,自己担任导演,拍出了许多与商业电影截然不同的思想性强的电影,被人们称为“独立电影”。

      从技术角度上讲,“独立电影”是指某部电影在资金投入和制作上不隶属于任何电影集团、公司(或制片厂),主要依靠制片人或导演本身通过各种渠道融取资金,甚至包括个人出资等形式来制作影片。在国外它是对一部影片经济投入程度的标识(不过独立也可以有大制作),在国内它仅仅意味着一种简便的拍片手段。独立电影在题材、拍摄手法、表达方式上由于受到出资方的影响比较小,所以可以涉及到一些主流影片较少涉及的范围,也更能表现出电影制作者的个人特点。不过同时也是由于资金的原因,往往独立制片的场地、道具、演员、服装等等各方面都会受到影响。17.想了解各种不同规格的胶片及其用途

答:
    8.75毫米电影         
      8.75毫米电影我国独有的一种轻便型窄胶片电影系统。1965年在专门为此召开的电影技术会议上鉴定通过,并经文化部批准使用,确定发展这种影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我国的山区、边远地区、偏僻农村的人民和边防战士文化生活的需要,解决他们难以看到电影的问题。由于这种影片画面小,拷贝重量轻(只为
      35毫米拷贝重量的1/16),放映机与发电设备都比较轻巧,携带和运输比较方便,受到了为上述各地区人民及边防战士放映影片的人员的欢迎。

超8毫米电影         
      超8毫米电影简称超8电影。是一种片宽仍为8毫米,但画面面积则较标准8毫米影片大50%的改良型8毫米电影。1965年,伊斯曼柯达公司为了充分利用8
      毫米影片面积,扩大画面,降低放映的放大倍率,提高清晰度,改善颗粒现象,而设计生产出此种新型8毫米电影。其摄影画面宽5.39毫米,高4.03毫米。由于需要扩大画面面积,故对输片齿孔也做了相应的改进。超8电影问世后,以其优异的放映质量,深受业余爱好者的欢迎,并迅速在科研、教学、工业、商业等各方面获得广泛的应用,从而逐步取代老型的标准8毫米电影,特别是其光磁声带结合的有声拷贝,使用极为方便,在许多远洋轮船和民航飞机上,旅客在看超8电影时可以通过耳机选听两种语言。超8影片可以直接摄制,也可通过16毫米或35毫米影片缩制。较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在35毫米胶片上一次缩制四条超8拷贝,加工后裁切成单条。

      8毫米电影         
      8毫米电影亦称标8(标准8毫米)或常8(常规8毫米)电影。指窄胶片系统中最小型的、胶片宽度仅8毫米的一种电影。其摄影画面的尺寸为:宽4??39毫米,高3??30毫米。8毫米影片又分“单8”和“双8”两种。“双8”系16毫米胶片上并列两条8毫米影片,摄影、洗印后分切成单条8毫米影片。8毫米影片可直接用8毫米胶片摄制,也可用16毫米或35毫米影片缩制。1932年,8毫米电影问世,为业余电影爱好者拍摄家庭娱乐影片等提供了更为轻便、经济的手段,并逐渐成为一种十分普及的业余电影形式。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16毫米电影日益专业化,8毫米电影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1961年,带有磁性声道的
      8毫米影片进入市场,使其在教学上的应用与日俱增,同时也用于工业、商业等方面。直至1965年,出现超8电影后,才逐步被其取代,但目前尚存在。

      16毫米电影         
      16毫米电影胶片宽度为16毫米的电影,是窄胶片体系中应用最广的一种电影。1923年,由伊斯曼柯达公司引入市场,当时只供业余电影爱好者拍摄家庭娱乐影片使用。16毫米无声片画面放映尺寸为宽9??65毫米,高7??21毫米,每边各有一个齿孔。进入有声电影时代后,拷贝改为单边齿孔,另一边则用作声带位置(光学声带或磁性声带)。由于16毫米电影设备轻便,胶片和加工费用较低廉,加上感光乳剂技术的不断进步,改善了放映影像的清晰度和颗粒性,因而广泛应用于科教、新闻、工业和商业等各部门。同时也用以制作故事片,供中小城镇电影院或偏远地区放映单位使用。我国现有农村放映队,大部分采用16毫米电影。
      16毫米电影可直接用16毫米胶片拍摄,然后印制16毫米放映拷贝,或从标准型35毫米影片缩制拷贝。反之,也可用16毫米体制拍摄原底片,再放大印制为35毫米放映拷贝。此外,国外还有一种超16体制,是专为拍摄并放大宽高比为1??65∶1的35毫米非变形宽银幕(遮幅宽幕)影片而设计的,用这种体制拍摄的原底片,其画面横向扩展到声位区从而充分地利用了16毫米胶片的有效面积并简化了宽银幕影片的摄制工作,使其更加灵便。

    普通银幕电影         
      普通银幕电影亦称“标准银幕电影”、“常规银幕电影”,或相对于宽银幕电影而称之为“窄幕电影”。指放映时在银幕上投影的画面宽高比为1.33∶1(35 毫米标准型无声片)或1.375∶1(35毫米标准型有声片)的电影。1893年,爱迪生在其发明的只能供单人观看的活动电影视镜中,使用影片的画面宽约24毫米(即1英寸),高约18毫米(即3/4英寸),宽高比为1??33∶1。1895年,卢米埃尔发明的可供多人观看的银幕放映电影问世,其采用的画面宽高尺寸与爱迪生所用的相同。1925年在巴黎召开的国际电影与摄影工作大会,将这种尺寸和比例规定为当时无声电影的标准。爱迪生之所以采用这种宽高比,可能是考虑了在绘画方面费希纳等人研究“黄金律”提出的比例(4∶3=1.33)所产生的美感。20世纪20年代末期,由于光学录音法的成功,电影才进入真正的有声时代。此后,35毫米影片除画面外,还要在齿孔内侧留出一条记录声音的位置(声带位置),这样,就只好压缩无声影片画面的面积,将宽高尺寸改为22毫米×16毫米,即把放映在银幕上的画面宽高比改变为1.375∶1。普通银幕的幕宽为观众厅长度的1/5,最远观众的视角只有12°,使人眼视角受到很大的束缚,观众总有一种“通过窗口看戏”的感觉,在生理和心理感受上缺乏身临其境的临场感,构图和艺术表现力也受到一定的限制,随着电影的发展和电视与电影的竞争,20世纪50年代后,各种宽银幕电影逐步兴起。

    宽银幕电影         
      宽银幕电影使用的银幕比普通银幕宽的电影的统称。宽银幕电影把放映画面展宽,适合人的两眼水平视角大于垂直视角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景物并无限界的特点,使观众扩大视野,增加临场真实感。宽银幕上的影像画面造成了广阔的印象,利于增强艺术表现力,尤其适合表现大自然景色、群众场面和战争镜头。国内外的宽银幕电影有:1?笨斫浩?宽银幕电影;2?北湫位?面宽银幕电影;3?闭诜?电影。此外,在有的国家里,把35毫米胶片横过来进行拍摄和放映,影片上画幅在宽度上加大一倍,放映画面质量也很好。还有的用三台35毫米摄影机连在一起,把146°内的景物拍在三条胶片上,放映时以三台放映机同时映在同一宽银幕上,从而成为拼接的宽银幕画面。

    宽胶片宽银幕电影         
      宽胶片宽银幕电影以70毫米电影胶片直接摄制成的(或由35毫米影片放大印制的)宽银幕电影。面幅宽高比为2∶1。因影片上画幅面积大,信息量多,通常采用六路磁性声带立体声,放映画面和声音均比变形画面宽银幕电影和遮幅电影好,为世界各国乐于采用;但需用专备的放映设备和制片器材。

   变形画面宽银幕电影         
      变形画面宽银幕电影又称“西尼玛斯柯普型电影”、“光学声带还音的变形画面宽银幕电影”。因胶片上的画面是变形的而得名。拍摄时利用水平方向“压缩”的镜头摄成画面;放映时另用“展宽”的镜头把画面从水平方向展开。放映画面宽高比为2??35∶1,放映设备可以兼映普通35毫米电影。

   遮幅电影         
      遮幅电影又称“假宽电影”。是一种非变形宽银幕系统,使用标准35毫米电影摄影机和光学镜头拍摄,拍摄时在摄影机片窗前加一遮挡框格,遮去原来标准画幅的上下两边,使画面宽高比由标准画格的1??33∶1,遮挡成1??66∶1至1??85∶1的画幅比例,由于画幅上下两边被遮挡住,画面宽高比例也就明显增加,放映时用短焦距镜头直接放映,得到的银幕效果与宽银幕效果相同。用此方法制作宽银幕电影,简单、经济,在世界上被广泛应用。

   环幕电影         
      环幕电影一种用多台摄影机同步摄制、多台放映机同步放映、银幕呈360°环形的电影。有3台、5台、9台、11台多种。假设采用9台摄影机,则以一点为中心,按每40°一台均匀分布拍摄。放映时,9台放映机按每40°一台投映在连成环状的银幕上。观众站立其间,可随意前后左右环视。由于视野扩大和多路立体声效果,这种影片给人以较强的身临其境感。但这种电影所使用的摄影机和放映机较多,设备复杂,投资大,放映设备不能兼映普通电影,因而限制颇大,不易推广。

   立体电影         
      立体电影放映时能给人以三维视觉,有明显纵深感的电影。是利用类似两眼的不同视角摄制成具有水平视差的两幅画面的影片。放映时把此两幅画面映到同一银幕上,成为叠加的双影画面。观看时必须使观众的左眼只能看到其中原先从左视角摄制成的画面,右眼只能看到原先从右视角摄制成的画面;同时又必须使各眼对另一画面视而不见。由人眼分别观看叠加在一起的双影画面的立体电影,有戴眼镜法和光栅银幕法(或称不戴眼镜法)两种。前者已广泛采用的,又有彩色(通常为红绿色)眼镜法和偏光眼镜法,视立体影片的印制工艺而定。彩色眼镜法的立体影片,可用普通放映机在一般漫反射银幕上放映,观众戴上彩色眼镜观看时,就能产生立体感觉,但此法不能映出色彩完美的影像。偏光眼镜法所用的放映机必须增加光学附件,加大放映机投向幕面的光通量,并配合专备的金属银幕和偏光眼镜,才能产生立体视觉。我国普遍采用的是偏光眼镜法立体电影。光栅银幕法是在幕面前加装一层透明光栅板,放映机把左右眼观看的画面,通过光栅板映到同一幕面上,观众看时不需要戴专备的眼镜,透过光栅板可使不同视角的两眼分别看到相应的画面而有立体视觉,但观众的头部不可任意移动。这种立体电影院不能兼映普通电影,因而在发展上受到限制。立体电影使观众恍如置身景物之中,有些运动物体直如对面扑来,颇有意趣。

    球幕电影         
      球幕电影或称“穹幕电影”,半球形大幕电影。20世纪70年代后出现的新型电影。有各种形式,其中比较成功的是加拿大研制、美国和其他国家逐渐采用的奥姆尼麦克斯系统。该系统用65毫米底片横向输片拍摄,用70毫米拷贝以特制滚环气动机械横向输片放映,影片上画幅面积比标准35毫米影片画幅面积大10倍,因此放映影像大而清晰。影院观众厅为圆顶式结构,银幕为半球形。由于摄影和放映均采用鱼眼镜头,放映出的影像也呈半球形,在银幕上好似在苍穹中,观众被包围其中,半球形银幕由观众的面前伸向身后,并伴有立体声还音,特别是采用了奥姆尼麦克斯系统的立体电影,使观众犹如置身其间,不仅眼前物体似伸手可及,而且有些物体有移至身后的感觉,临场感十分强烈。

      全息电影            
      全息电影用全息摄影方法制作和显示的电影。是全息摄影的进一步发展。一般摄影只记录物光的波长和强度,而全息摄影除记录波长和强度外,还记录物光的相位、物光的全部信息。全息电影就是以利用光波的干涉现象来记录影像和重现影像的方法拍摄成的电影。拍摄成的全息片完全是光波波前(波阵面)的记录,直接看到的只有由许多细纹组成的图案,看不出和拍摄对象有任何相似的影像;但是,当用激光来投射全息片时,不需任何特殊眼镜,就能看到完全立体的影像。仅用一只眼睛也能看到立体影像。

      电视电影
      电视电影专门为电视播放所拍摄的电影。通常用数字技术进行拍摄,也可以用胶片拍摄。电视电影的制作一般规模不大,拍摄周期相对较短。电视电影的创作规律和一般电影基本相同,但创作者需充分考虑电视观赏的随意性特点,因此进戏要快,情节生动紧凑,人物性格鲜明就尤为重要。因为电视电影的制作周期较短,所以特别适宜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电视电影在发达国家也只有30多年的历史,但通过拍摄电视电影却涌现出一些著名导演,对电影的处理手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电视电影在中国发展时间尚短,正式生产只有五六年时间。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每年以一百部的产量成为当前中国电视电影生产的中心。

   数字电影
      数字电影是指在电影的拍摄、后期加工以及发行放映等环节,部分或全部以数字处理技术代替传统光学、化学或物理处理技术,用数字化介质代替胶片的电影。在数字拍摄中,数字摄影机取代胶片摄影机,成为摄影师捕捉影像的工具。         
      数字摄影机利用半导体器件实现所拍图像的数字化,并将结果存储在磁带或硬盘上,总体图像质量接近胶片拍摄的水平。采用数字拍摄省去了胶片电影的洗印过程,可以以“所见即所得”的方式直接确认所拍摄的内容是否达到要求,因而可以缩短拍摄周期,降低拍摄成本。
      在数字后期制作中,画面DI(数字中间片)技术和工艺采用对整部影片进行高分辨率数字化处理,处理内容包括视觉特效、编辑、字幕和调色配光等。电影的数字声音常见的格式有杜比的SRD、DTS及SDDS几种。数字后期制作,提供了比传统工艺更加丰富、深入和方便的影片处理手段。数字发行是用硬盘、磁带、光盘等记录介质或采用地面网路传输或卫星传输等手段将完整的数字化电影传到影院。与传统的胶片发行相比,数字发行更快捷、便宜和环保。当前的数字放映一般采用服务器配合数字放映机的模式,将数字化的影片直接投放到银幕上。 18.什么是先锋派?

答:先锋派:
      20世纪20年代以后,主要在法国和德国兴起的一种电影运动,它的重要特点是反传统叙事结构而强调纯视觉性。作为一种影片样式,也有人称之为纯电影、抽象电影或整体电影。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的德国,各种政治思想、文艺思潮空前活跃,许多艺术家和知识分子对传统的价值观念和美学原则提出了怀疑。其中也包括对年轻的电影艺术的认识。他们认为,电影必须摆脱其他古老艺术的束缚和影响,成为独立的艺术,这种独立只有以它自身的特性为基础。他们认识到,电影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的直观性和运动性 。对此,几位画家首先进行了有益的实验。抽象派画家H.里希特以一系列黑、白、灰三色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变化和跳跃为内容拍摄了《节奏21》(1921)、《节奏23》(1923)和《节奏25》(1925);瑞典达达主义画家V.埃格林1921年在德国拍摄了《对角线交响乐》,在1924年又拍摄了《平行线》与《横线》。这些一般不超过15分钟的短片,排斥人物形像与故事情节,都是以线条规律性变化、转换的视觉形像为内容的。1925年起,德国先锋派电影转入一个新的阶段,例如曾受埃格林影响的W.鲁特曼将实录的镜头与抽象的表现形式结合在一起,创造一种新的纪录电影。这两个阶段的不同在于,第一阶段强调电影的“纯”运动感,第二阶段则更多地强调剪辑的作用。
      法国先锋派电影运动开始于L.德吕克的艺术创作原则,他要求与当时的商业影片彻底决裂,要求以电影手段发掘人与物的特征美。法国先锋派电影运动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以立体派画家F.莱谢尔和R.克莱尔等人的电影实验作品为代表,他们当时也把运动视为电影的本性,但与德国“先锋派”影片不同之处是,他们并不把手绘的图形的变化作为表现内容,而是把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或景像结合起来表现。如莱谢尔于1924年拍摄的短片《机械舞蹈》和克莱尔的《幕间节目》(1924)等,这些影片同样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主题。这些影片又称作“达达主义电影”、“抽象电影”或“纯电影”。
      第二阶段是以年轻的女电影工作者G.杜拉克、原籍西班牙的L.布努艾尔、舞台剧编剧和青年诗人A.阿尔托等人的实验性影片为代表。
      他们的影片受超现实主义文学的影响,表现人的潜意识,包括梦境、幻觉等。G.杜拉克于1928年拍摄的短片《贝壳与僧侣》(编剧A.阿尔托)主要是分析一个僧侣混乱的心理活动。借助一系列并无内在联系的镜头的组接进行一种精神分析;L.布努艾尔于1928年摄制的《一条安达鲁狗》也是以类似方法表现人的潜意识活动或者是对一种荒诞不经的新比喻的追求。这种电影又被称作超现实主义电影。
      1929年后,法国电影的“先锋派”运动也转入纪录电影。这种纪录电影很快就分为两种倾向:一种是以嘲讽社会现象为主,如法国导演J.维果的《尼斯景像》(1929~1930)主要是以怪诞的画面和奇特的剪辑,借实录的尼斯景像,嘲讽市内上流社会的生活丑态;另一种则是具有抒情色彩或唯美主义倾向的纪录片,如J.伊文思当时就是在W.鲁特曼和法国“先锋派”运动的直接影响下,拍摄《桥》(1928)和《雨》(1929)的。
      先锋派运动的主旨是企图从电影的形像性和运动性出发,去扩大、挖掘电影的可能性,使电影最终成为一种独立的新艺术。但是“先锋派”运动的代表人物更多地是从形式出发,以自我为目的,因此也未产生巨大的社会效果。作为一次艺术运动,许多实验性影片在表演手法,镜头技巧等方面的探索,对电影艺术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先锋派出现在电影方面大约在在1925年前后,比它出现于绘画或诗歌方面晚了一二十年。达达主义是先锋派初期影片的根源。这个由罗马尼亚年轻诗人特里斯坦•柴拉于1916年在瑞士苏黎世创立的具有破坏性而激烈否定传统的运动影响着先锋派电影的发展。在此之后抽象艺术,超现实主义等等都影响过先锋派电影的发展。在先锋派电影中《一条安达鲁狗》和《幕见节目》都是其杰出作品(可惜现在市面上已无法找到)。在此我不得不提一下一位杰出的电影艺术家:C•爱森斯坦。这位生于1898年1月23日的杰出的苏联导演。正是他于1923年发表了先锋派的一个重要理论“杂耍蒙太奇"。而他的作品《战舰波将金号》更是蒙太奇运用的经典,成为电影史上的不朽之作。

在电影史上好莱坞的确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可是先锋派运动到达好莱坞却很晚,它是随法国人罗伯特•弗劳莱试拍的卡里加里式的作品即《好莱坞号外》《零度的爱情》而传入好莱坞的。此后由汉斯•里希特等人合作摄制的《钱能买到的梦》还颇有价值,而后好莱坞就没有拍出过什么好的先锋电影来。如果说一定要选出一部具有先锋特色的好影片来,那么,也只有昆廷•塔伦蒂诺的《Reservoir dogs》(《水库狗》)可以充数了。



先锋电影:是以先锋派的理论观点来拍摄的电影。先锋电影大都不以盈利为目的,也不叙说故事的纯视觉影片。20世纪20年代初,在欧洲出现了上演先锋戏剧的剧院和放映先锋电影的影院。1925年,作为先锋运动拍摄的一批影片振动了欧洲影坛。先锋派电影不同于商业电影之处,在于它缺乏一个稳定的制作、发行与放映体系。它通常由个人或小团体制作,然后在画廊、夜总会、酒吧间、舞厅等场所作小规模放映。先锋电影自身旨趣各异:它们或是迎合或是鄙弃大众娱乐性,或是追逐或是诟病商业成功。在处境维艰的边缘状态中,它又始终强化题材的尖锐性与形式的极端性:性欲、死亡、政治、权力、时代的激变与困扰,都以令人眼花缭乱或瞠目结舌的方式来结构和再现。其主要流派包括未来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构成主义、表现主义、抽象主义、立体主义、印象主义等。他们的艺术主张是:①.反对商业电影,否定电影的大众化性质,使之成为供少数人玩赏、无功利目的的艺术品;②.搬用现代派文艺的各种主张和手法,并创造了诸如纯电影、绝对电影等术语,反映了逃避现实的抽象化、潜意识化倾向;具体的说可归结为四点:①.反对叙事,将情节纠葛和性格刻画列为电影的“敌对元素”,要求以抽象和空洞的抒情作为影片的全部内容,主张“非情节化”、“非戏剧化”;②.鼓吹通过联想的绝对自由达到“电影诗”的境界,排斥任何真实、任何理性的含义;③.描写梦幻的世界,即一个充满了潜意识活动的非理性世界;④.万物有灵论,把表现物放在比表现人更重要的位置上,排斥含义和逻辑。先锋派的代表人物及其理论代表著作有德吕克的《上镜头性》、杜拉克的《完整电影》以及爱浦斯坦、慕西纳克、冈斯、莱谢尔等人。先锋派电影的具体发展见上图。先锋电影前后经历大约8年时间,开始是重在视觉运动与视觉节奏,排斥人物形象和情节故事,完全是一条线条和图形的变化运动。这次电影运动,注重形式的创新,而不免带有电影艺术家强烈的自我表现倾向;但是先锋派对电影特性,电影手法,电影技巧的探索以及这种探索的成果对后来的电影发展无疑有着积极的,广泛的影响,并促进了电影的创新。

欧美电影界,尤其是评论界有时也用“先锋派”一词去形容具有独创性意图的影片或创作手法,自然它们已与上述电影创新运动无直接关系。所以在你问我答版中网友们的回答好多都认为有独创性的电影都可称为先锋电影,其实与先锋派运动毫无关系了。21.请问什么叫变焦镜头?

答:变焦镜头也是镜头的一种类型,它可以在不更换镜头的情况下改变焦距。变焦镜头具有可以变化的焦距。比如,一只80-200mm的变焦镜头,通常只需转动镜头筒就可以获得80-200mm之间的任意焦距。由于产生这种多功能性所必需的复杂光学系统,给变焦镜头带来了以下三个基本问题:
1、 价格昂贵;
2、 体积大;
3、 在任何确定的焦距下,其成像往往都不如最好的定焦镜头成像清晰。
姑且不谈这些与生俱来的缺陷,当今的光学工业运用计算机进行镜头设计,已经制造出了很多非常优秀的变焦镜头。不少变焦镜头的成像已经非常清晰,而且体积也已相当小巧,只是价格仍然很贵。
使用变焦镜头进行聚焦时,最好考虑首先将影像调至最大处进行聚焦;也就是说,使用镜头的最长焦距端聚焦。然后,再把焦距变小到拍摄时所期望的焦距上。在此过程中,所有焦距上的影像始终保持清晰。运用这种技术,由于是在尽可能最大的影像下聚焦,所以能够更容易地观察到影像细节是否清晰,因此也是最为精确的聚焦方法。
注意,有些变焦镜头需要转动两个单独的控制环,一个环控制聚焦,另一个环控制焦距。这种结构布局的优点是一旦完成了聚焦,不会因调整焦距而意外地改变了焦点。
其他的变焦镜头只需要移动一个控制环,转动它进行聚焦,前后滑动它即可改变焦距。这种"单环"变焦镜头对于操作来讲往往更快捷和更方便,但通常也更贵一些。需要注意,改变焦距时,不要失去清晰的焦点。

图片所示是比较常用的变焦镜头之一,Canon EF 70-200mm f/2.8LUSM,俗称小白。

变焦镜头又有短变焦镜头(Short zoom—lens, 即焦距是以标准镜头为中心,可作广角一望远变更的袖珍变焦镜头)和低倍变焦镜头(Macro zoom lens,系具有可供近摄的调节机构的镜头)等类型。22.请问世界上第一部动画片是哪一年产生于何国家?

答:电影史记载:第一部利用逐格拍摄技术使无生命的物象造成活动错觉的影片是1898年美国维太格拉夫电影公司制作的《矮胖子》,出主意的是艾伯特.E.史密斯,他从小女儿的马戏玩 具构思出杂技家和动物的形象,然后用逐格拍摄方法拍成。

但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动画片是1900年J.斯图亚特.勃拉克顿制作的美国动画片《迷人的图画》,爱迪生公司1900年11月16日登记于出品目录。23.请问什么叫广义蒙太奇?

答:广义蒙太奇是与狭义蒙太奇相对的概念。狭义蒙太奇是指电影、电视中画面、镜头及镜头系列等视觉元素与音响、音乐、话语等声音元素之间的搭配、剪辑、组合艺术,其核心是画面组接的章法技巧。广义蒙太奇则不局限于影视中的视听组合,它随着艺术的种类、结构、功能的增加,科技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深入而不断拓展。     广义蒙太奇与狭义蒙太奇的主要区别具体体现在下述6个方面:     ·符号方面。狭义蒙太奇中的符号主要是视听符号,广义蒙太奇还包括多媒体交互符号、超文本链接符号、文学语言符号等。    ·媒介方面。狭义蒙太奇中使用的媒介主要是电影胶片、电视录像带及其摄制播放传输设备。广义蒙太奇还包激光视盘、磁制、播放、传输、书写设备。   ·信息方面。狭义蒙太奇中的信息主要是画面、声音本身表达的视听信息。广义蒙太奇还包括文学剧本、场面调度、造型设计、链接方式乃至观众、主持人的现场参与信息。    ·细节方面。狭义蒙太奇的编辑中一般以一帧画面、一句台词、一段音响为基本的组接单元。广义蒙太奇中可精确到画面的一个个像素、声音的一个个波形、交互的一种种方式、语言的一个个词素音素。如非线性编辑中,插人Photoshop镜软件可对画面进行虚化、柔化、锐化、喷洒、扩散、挪动、挤捏、涟满、波涡、杂色、滤色、点化、马赛克、纹理、网格、层叠、浮雕、球化等上百种艺术加工。对数字化声音还可进行移相、移幅、进行、延时、压缩、滤波、混响等艺术处理,创造出意想不到的声响效果。    ·结构方面。狭义蒙太奇的结构不外乎图象序列、声响序列、声像交叉序列三种结构。广义蒙太奇则包括一切视听造型元素、表意元素、链接元素的多种交叉组合结构。    ·艺术形式方面。狭义蒙太奇的艺术形式主要是影视的视听艺术,它侧重的是观众的被动接受。广义蒙太奇还包括多媒体的交互艺术、文学的想象艺术、现场综艺节目的参与艺术,它强调的是欣赏者的主动参与和创造性发挥。24.请问什么是“叠化”?

答:叠化是剪辑中的一个技巧,是相对于“切换”的,就是在一个镜头中缓缓地可以看到向另一个镜头过度,比如在《泰坦尼克号》的电影宣传片当中,这个特技得到大量应用。它是两个画面短暂的重叠,它只不过是把在许多方面类似那种由直接的切换连接起来的两个镜头之间所存在的过渡关系的视觉关系具体化了。

   在无声电影的初期最初发现叠化的时候,对它的使用更为自由;它很少具有某种定型的“含义”,并且几乎不用来表示时间的消逝。因为那时可用字幕来达到此目的,不需要叠化。在默片时期多少年来叠化是用来在一个单独连续的段落中作为获得从特写到远景(或反之)的“柔和转换”。更为一般地来说,它们是用来创造造型的、节奏的或诗意的效果( 阿倍尔·冈斯、谢尔曼·杜拉克、让·爱浦斯坦和马塞尔·莱皮埃都为此提供了范例)。甚至在声音出现后,叠化继续为各种不同的目的而加以十分自由的使用。例如,在《喝采》(l929)中,鲁本·马摩里安把叠化作为一种方法从一个打电话的人物的镜头转到接电话的那个人的镜头。25.请问“化入化出” 和“溶入溶出”的区别是什么?

答:“化入化出” 和“溶入溶出”是同义词,没有区别,也可以简称为“化”或“溶”。这是电影中表示时间和空间转换的技巧之一。指前一个电影画面渐渐消失(化出)的同时后一个画面渐渐显现(化入)。两者隐显的时间相等,并且在银幕上呈现一个短时间的重叠,即经过“溶”的状态实现交替。也常用以表现现实与梦幻、回忆、联想场面的衔接。“化”的方法,比较含蓄、委婉,并往往有某种寓意。根据内容、节奏的需要,“化”的时间可长可短,一般在1-3秒之间。26.请问什么叫“多画面”?

答:“多画面”也称为银幕切割或多屏画面转场,是近代影片影视艺术的新手法。它是通过两次或多次曝光,使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画面同时出现、双重或多重的情节齐头并进的一种技巧。它一般用于表现人物的思索、想象、回忆,或处于梦境时的思想状态;有时也用来交代事物发展的过程。它是电影艺术的一种独特表现形式,这种方法运用得当,可以渲染气氛,表达人物的心情,产生良好的艺术效果。例如,香港彩色故事影片《巴士奇遇结良缘》中,就是运用这种手法。在这个电影中有一个画面是—分为四:一个是阿义给孩子喂牛奶;一个是阿义给坐月子的爱人送饭菜;另一个是阿义在洗尿布;还有一个是阿义在炒菜做饭。四个画面强烈地渲染了阿义在生活重压之下,忙得喘不过气来的情景。这种特技,在其它影片中也经常出现。如在电话场景中,打电话时,两边的人都有了,打完电话,打电话的人戏没有了,但接电话人的戏开始了。27.请问什么叫“银幕合成”?

答:“银幕合成”也称为背景放映摄影法,我们在照相时,往往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用一张延安宝塔山的幻灯片,打在照相室的背景上,在这张背景前照相的人,虽然身在其他地方,但都可以得到一幅在革命圣地留念的照片,这就叫做幻灯背景。在电影的摄制中,如将幻灯机换成电影放映机,把一张景物放映出来再根据情节进行人物拍摄,这就是银幕合成。
       银幕合成是电影中经常使用的一种特技摄影方法。它可以克服现场抢摄不易解决的困难。因此,它在电影中的应用比较广泛,如在影片中,飞机在空中飞行,身后彩霞飘浮,这种背景在现场是不好拍摄的,需要使用银幕合成的方法进行拍摄。又如,有的影片表现群众救火的场面,搭景拍摄,浪费很大,可先拍摄一个模型着火的镜头,放映在银幕上作背景,然后在前景搭起布景的一角,燃起熊熊烈火,演员在中间活动,就可获得气氛浓烈的火灾场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电影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