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的盛夏 发表于 2021-3-19 20:42:45

探秘藏域NO.41|摄影大师镜头中的藏域

“Great photograph is about depth of feeling, not depth of field” -Peter Adams伟大的照片在于情深,而非景深。彼得--亚当斯西藏,无数人心之向往的圣地,而行摄西藏是一种修行,使人见自己,见自然,见众生……随着开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进藏,西藏对喜好摄影的人来说也是国内首先的摄影圣地。而摄影人去西藏的拍摄题材也是非常丰富,总的来说分为人文摄影和风光摄影两类。人文摄影主要就是拍摄人文纪实及人像,可以适当地用闪光灯处理人物和环境的明暗关系……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四位世界级摄影大师的独特视角,一起感受藏域人文摄影的魅力…..史蒂夫·麦考瑞(Steve McCurry)史蒂夫·麦考瑞(Steve McCurry)美国摄影师,1950年出生,1986年加入玛格南图片社。以照片“阿富汗女孩”(Afghan Girl)而闻名世界,曾获得过无数摄影奖项。在过去20多年里,这名玛格南摄影师游历世界各国,记录着这个星球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人们的生活。和绝大多数玛格南的摄影师一样,McCurry也经常奔走于战地之间,从南斯拉夫、贝鲁特、菲律宾,到阿富汗、印度、伊拉克、也门,他也曾经为《国家地理》完成过西藏专题的拍摄项目。他说:“对我来说,作品最重要的特质在于独立性。只需一张照片,便能带给你一个故事。”图|朝圣者;西藏,2000年 摄影师:Steve McCurry图|节日里的年轻的夫妇;西藏,2000年 摄影师:Steve McCurry图|拉萨风景;西藏,2000年 摄影师:Steve McCurry图|女孩在等待进入大昭寺;西藏,2000年 摄影师:Steve McCurry图|西藏牧区家庭,外面正在进行节日活动;西藏,2000年。 摄影师:Steve McCurry马克·吕布(MarcRiboud)马克·吕布 (MarcRiboud)法国著名摄影师,1923年6月24日出生于法国里昂。曾两次获得OverseasPress Club Award,并在巴黎市立近代美术馆、纽约的摄影国际中心(ICP)办过回顾展。他的照片在许多杂志上都有过登载,包括生活、Géo、国家地理、Paris-Match、Stern等。并以来自东方的延伸报道而著称。马克·吕布14岁时,他父亲给了他一台柯达相机,从此马克·吕布就与摄影结下了不解之缘。当内心世界无法被表达的时候,到陌生的地方旅行和安静的拍摄便成了马克·吕布可以应对人生的 马克·吕布惟一方法。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马克·吕布是真正意义上的行者。60多年来,他一直不停地行走于各种不同的地方,用镜头将一切被他眼睛捕获,同时又打动他的瞬间都记录在了最原始的银盐胶片中。1957年1月,他来到了向往已久的中国,开始了他的第二次为期5个月的长途旅行,由此也开始了他和这个国家的不解之缘。马克·吕布发现自己爱上了这个地方,虽然他不会说中文,而且当时外国人是不允许和中国人随便说话的,但是马克·吕布非常喜欢以那种方式和角度观察这里。至今,马克·吕布已经先后20多次踏上中国的土地,观察和记录了在这里发生的许多历史大事,用无声的照片给人以强烈的震撼。他相继出版了《中国的三面旗帜》、《中国40年摄影集》、《明日上海》等摄影集。当回过头来谈到对自己这些摄影作品的看法时,马克·吕布这样说道:“那些相片只是一些琐碎的细节,它们不代表任何观点或价值判断,更无法为中国历史变迁提供见证。”“而我喜欢拍摄很细节的东西,很多别人所不关注的细节,我觉得那很重要,上帝是存在于细节中的。那些细节和摄影本身都是源于生活的。”这里是马克·吕布所摄的作品《西藏,1985》,这是纪实摄影大师镜头下的世界屋脊。恩斯特·哈斯(Ernst Hass)恩斯特·哈斯(Ernst Hass)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摄影师之一,留下无数经典摄影作品,包括那组广为人知的爱因斯坦肖像照、奥黛丽·赫本婚纱照等。从残酷的战场到繁华的纽约都市,哈斯记录过无数宏大场面后,在生命的最后近20年,他却转而投身喜马拉雅,并在那里找到了永恒的信仰。1968年,哈斯应邀前往喜马拉雅。虽然此前已经去过世界很多地方,当洁白的雪山与红色的僧人第一次出现他眼前时,他还是感到难以言说的震撼:“山对我来说一直意义重大。我是在奥地利长大的,我很感激山教会我的一切——觉知、忍耐和纪律……我对喜马拉雅山的兴趣不仅来自地理和摄影师的职业,还在于一个长期吸引我的事实。世界上最高的山脉似乎激发了人类精神的最高层次……在攀登最高峰时,我更感兴趣的是生活在世界顶端的人们的智慧。”而他拍摄的喜马拉雅系列摄影照片,则凝结、发表在1978年出版的《Himalayan Pilgrimage》(喜马拉雅朝圣记)这本著作中。书的封面,是几位喇嘛站在雪山之上,在哈斯看来,这意味着,比喜马拉雅还高的是这里生活的人的信仰。著名摄影师:吕楠▲ 著名摄影师:吕楠吕楠,1962年生于北京,中国当代摄影师。在《民族画报》工作5年后,辞去公职,成为自由摄影师。 1996~2004年 拍摄西藏农民的日常生活,《四季:西藏农民的日常生活》。2007年1月由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1996年至2004年,吕楠独自在西藏拍摄了他迄今为止最重要的作品《四季——西藏农民的日常生活》。8年时间,他几乎每年都有至少一半的时间生活在西藏,最多的一次,他曾经连续在西藏工作达9个月之久。完整的秋收,他就拍了4次,春播他拍了2次;在他拍摄的40多个村子中,每个村子的海拔都在4000米以上,几乎每天他都要艰难地往返于拍摄点和驻地。而“休息”的时间,他也都用来学习柏拉图、歌德的著作,听巴赫的音乐,极少与外界联系,而正是这些已经被“当代”遗忘的“伟大作品”成为了吕楠在西藏的精神动力,他说,是歌德和巴赫支撑着他在西藏的生活和工作,并给他以巨大的营养,使他一直保持着一种宗教般的虔诚“四季”提供了一个对一群与他们生活的土地有着深厚羁绊的人们的有力而又亲密的研究。这反过来又导致了对当下的深深的感激之情,这在吕楠的肖像画表现得尤为明显。宁静的愉悦——人们在泡茶、编辫子、摘麦子、烤大麦、和家人坐在一起或在阳光下休息时享受这种常常是很纯粹的快乐。“在他们平静的内心下,西藏农民悠然自得地生活劳作,不受过去的束缚,也不受未来的干扰。”吕南解释道,“这是佛教所认为的幸福的状态,与享乐主义、斯多葛主义和斯宾诺兹主义所追求的福祉相类似。”这个项目深受德国作家和政治家(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的作品的影响。“歌德对活在当下其无限价值的信念和他对一切事物的总体看法决定了“四季”的层次,”吕楠说。“在拍摄“四季”的七年里,无论我对农民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有多熟悉,在去西藏之前,我总是做好会空手而归的准备,因为生活的魅力在于它的无常,这也是我生活的灵感和慰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探秘藏域NO.41|摄影大师镜头中的藏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