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f 发表于 2021-10-21 19:46:16

一幅构图好的摄影作品,能给人视觉上的美感,思想上的...

摄影要想拍出成功满意的作品,就得追求构图上的和谐。但很多讲解构图技巧的时候,从来不大讲严格的规则,因为规则会束缚人的创造性。传统的摄影构图法则虽然还在起作用,并且还有一定的影响,但它们是各人以各自独特的、崭新的方法加以运用的。




希望章节的分享有助于改变人们通常的构图观念,使人们在摄影创新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我们说,摄影展览中所展出的优秀作品之所以能吸引观众,给人以启发,其原因无非是作者能将被摄物体进行巧妙构图,或者他们能化平凡为新奇,用艺术手法使那些我们平日熟视无睹的东西放出光彩来。总之,一副好的作品能启迪人们去用新的方法观察世界。




摄影构图的基本要素是关于线条、形式及质感的观察应用,以及在这些因素之间空间上的把握。色彩在摄影中也是主要的创作要素。在画面中会聚到一点上的很多线条,能表达出画面的透视关系,但是,有的照片不一定非要表现出画面的透视效果。在视觉艺术中,有许多优秀的平面作品。取景框内的人物或景物都是根据拍摄者的个人感受来构图的。怎样选择拍摄主体、光线、色彩,一样可以成为摄影人独特的个人风格的基础。




大多数情况下,在每张照片中都会有一个或一组形状构成画面的主体,主导吸引观者的目光的作用,而照片中的色彩、体积、位置等都是为主导因素服务的。一般来说,人像要看眼睛,而风景照片中,起主导作用的则是山峦河流的粗犷线条以及树木等等。从是否平衡这一点,就可以分辨出哪些是传统派的作品,哪些是现代派的作品。例如在拍风景照片时,传统派倾向于不让地平线把画面平均分为两半,而现代派却相反。在他们的作品中,也许刚好一半是天一半是地。传统的审美观念认为照片中的人和物均应稍稍偏离照片中心;而一些当代摄影家们不是把被摄物体远远地放在照片角落上,就是把它们恰好放在照片的中心,他们认为这样更能吸引人们的注意。然而,对许多人来说,这种恰在中心或一分为二的构图都被认为是沉闷而呆板的。


呆板的反面是生动。而生动,则是通过线条和形式的剧烈运动以及大小、色彩、形状的强烈对比所产生出来的。相对的曲线、有角度的形状、新奇的透视关系以及利用鱼眼镜头所产生的特殊效果,也能构成富有生气的画面。活动的人和物会给画面增添生动的气氛,在镜头得当、拍摄角度合适、抓拍时机好的时候,更能加强画面的动感效果。




摄影构图中的对比,是指大与小、明与暗、远与近、光滑与粗糙、色彩上的鲜艳或是淡雅等方面的对比。拍摄前想一想,如何利用这些互相对立的元素,通过形式上的对比使主体影响整个画面的构图。相信适当地利用对比法则,照片会更加的富有魅力。现实中,色彩总是作为物体的形式、线条和质感的附着物吸引着我们的视线。通常色彩浓重的物体在画面中可以主宰一个画面的视觉效果,比如一群漂浮的蓝天白云下的五彩的气球。




一座建筑物,不管它的结构是什么样子,外观是什么颜色,拍摄中只要把它放置在照片的适当的位置,建筑物就可以主宰整个画面。倘若该建筑物是蓝色或是深红色,照片的效果会比深棕色或灰色强烈得多。巧妙地布置利用色彩,能使照片构图更具动感,色彩在照片中能起到视觉引导的作用,几种相似的色彩或相似的形状,可以将观看者的视线从一个颜色自然地引向另一个颜色,这就是摄影构图动感的实质。塞尚(19世纪法国后印象主义画派画家,现代绘画之父)就是善于运用色彩与形状技巧绘画的大师。


保罗·塞尚,《苹果和饼干》,1895



摄影构图是一个摄影者与拍摄主体“预见”的的过程,是从拍摄者心灵的眼睛开始的,在没有按下快门按钮之前,照片的形象已经在脑海里浮现。一幅构图好的摄影作品,都能给人视觉上的震撼,思想上的感染,所拍摄的影像能够充分地表达出摄影者的思想意图,能给欣赏者以直接清楚的印象。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幅构图好的摄影作品,能给人视觉上的美感,思想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