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1年的到来,对于中国电影行业至关重要的春节档也随即打响,特别在经过2020寒冬的电影市场来说,2021春节档恐怕是绝地重生的关节点。除了五部从2020春节档顺延至今的贺岁片外,乌尔善《封神三部曲》的第一部、《熊出没·狂野大陆》,张艺谋导演的《悬崖之上》以及贾玲沈腾领衔的催泪喜剧《你好,李焕英》和陈坤周迅领衔的奇幻大片《侍神令》都传出了即将定档2021年春节档的消息。 ![]() 然而,十余部电影的轮番上映,真正令人抱以期待的佳作却鲜有出现。在回望过去几年的中国电影市场,叫好又叫座的电影在一堆烂片中夹缝生存。即使面对《湄公河行动》、《我不是药神》这类大众意义上的佳作,也难以与上世纪百花齐放的华语电影所比肩。 当一部电影通过明星造势、宣发营销,可以轻易地得到数亿的票房时,电影本身则成为了一门稳赚不亏的生意,一边是资本市场的狂欢,另一边则是艺术电影陷入没有投资方青睐的尴尬局面。喧嚣褪去,中国电影市场还剩多少? ![]() 贾樟柯突然宣布“告别”他一手创立的平遥国际电影展,并让平遥电影节交由地方政府接管。作为国内为数不多推动国内青年新锐导演的平台,平遥电影节与First影展一起撑起了让中国青年导演被世界看见的舞台。《嘉年华》、《过春天》、《热带雨》等佳作,都是在平遥电影节首次亮相。 ![]() ![]() ![]() 事实上,对于山西籍导演的贾樟柯来说,他从来都没有排斥过商业化,甚至于可以说他比谁都更明白其中的取舍与平衡。毕竟从2006年开始,贾樟柯自己的商业化之路就从未停止过。但即便如此,对于电影艺术表达的自由与目前商业融合的尝试在平遥这个地方能走多远,贾樟柯可能到现在也没有答案。 如果说,内地电影市场至少还有雄厚的资本支撑,那么曾经引以为傲的香港电影如今更是落得一地鸡毛。在经历多年的口碑票房双低谷后,上映的《拆弹专家2》却逆境重生,被誉为港产片的第二春。然而,单论同类型的题材来说,无论是拍摄技法和深度,依然能看到香港电影人在当中的无奈与被动。 ![]() 尽管在整体水平上,《拆弹专家2》依然算是一部上乘的爆米花电影,但无论是大场面的特效、人山人海的场景,乃至突兀至极的倪妮,都让人觉得这是一部出自国内的主旋律电影,与传统意义上聚焦黑白两道之间明争暗斗的香港警匪片有着极大的出入。其中,也看到阿里影业试图以内地主旋律电影成功的套路让香港电影起死回生,但是,对于这个曾经的东方好莱坞来说,这显然并不合适。 如果要说华语电影最巅峰的时期,那无疑是8090年代的香港。承接邵氏电影制片厂的光辉,那个年代的香港走出了太多太多的电影才子。杜琪峰的黑帮电影;吴宇森的动作电影;王家卫的爱情电影;许鞍华的艺术电影;王晶的情色电影和商业片;周星驰的喜剧电影;成龙李连杰的武术电影;徐克的武侠电影,无论是哪个片种在香港都曾是无比的辉煌。 ![]() 香港电影也不仅仅影响了香港,在内地韩国日本台湾,甚至整个亚洲都是香港电影的粉丝。然而自从21世纪以来香港电影似乎就不断地走下坡,曾经辉煌无比的香港金像奖现如今却连提名名单都难以凑齐,以现在的眼光来看曾经有着“小好莱坞”称号的香港着实一片黑暗。 ![]() 香港电影的一大灵魂在于演员,最直观的一点在于无线艺人培训班和香港小姐的选秀。当年远光深远的邵逸夫察觉了香港电影电视这些娱乐产业的巨大潜力,于是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先后举办了无线艺人培训班和香港小姐选秀,为的是给自己手中的邵氏电影培养艺人。 ![]() 靠着这两样法宝,香港在上个世纪挖掘出了太多太多的明星,像我们现在熟知的周润发,周星驰,刘德华,梁朝伟全都是无线艺人培训班的学生,无线艺人培训班也因此被称作香港电影的黄埔军校。而香港小姐的选举也选出1973年第四的赵雅芝,1979年的第四钟楚红,1983年的亚军张曼玉,1988年的冠军李嘉欣,全部都是港姐出身。 ![]() 纵观过去五年的华语电影市场,优秀的电影其实并不算少,贾樟柯、娄烨、王小帅这些第六代导演依然保质保量地输出作品,而毕赣、曾国祥等新晋导演也开始崭露头角。但是这些都只是文艺电影里的自我狂欢,放眼院线主流电影,质量依然难以撑起华语电影应该有的地位。当主流观众审美提升,当电影不再是一盘资本追逐的生意,或许才是华语电影真正的春天到来。 温馨提示
红影界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本站内容及配图均由网友原创或者来自网络,仅供学术交流与讨论,原作者拥有所有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送邮件至 2539159016@qq.com 删除。
详情请查看:版权声明
|
![]() 路过 |
![]() 雷人 |
![]() 握手 |
![]() 鲜花 |
![]() 鸡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