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

扫一扫打开手机网站

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帖子详情

学习改变命运

学习改变命运



少吃点饭 实习影

影值: 27 银子: 25

2023-1-26 14:10:47 | 显示全部 返回 收藏收藏



第一部分来自各界的推荐


    这是一本催人奋进的书,展示了作者踏实的作风和出众的才华,它不仅在传授学习方法,更是在励志,在树人,可谓“治标又治本”。无论学生、家长还是一线教师都可以从本书中获益。所有希望用学习改变自己命运的人都应该阅读本书。     
    ——黄冈中学化学奥赛教练 湖北省高级教师 熊全告   
    谨向广大中学生朋友推荐这部值得品读的好书,其思想内涵丰富,哲理性、可读性强,学习策略、技巧有独到之处。“不是抓紧每一分钟学习,而是抓紧学习的每一分钟”等观点很精辟,值得推荐。   
    ——况良华 重庆市特级教师   
    这本书中某些为高考辩护的观点会引起争议的,让人觉得是在为“应试教育”唱赞歌。但如果真的理解了本书的精神实质,一定会为作者的苦心所感动的——它并不高谈宏大的教育改革理想,而是告诉中学生如何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取得成功。   
    ——中学教育问题专家《北大清华状元的家庭教育》作者 夏擎荷   
    李老师的演讲很好,李老师自己就是高考的成功者,他讲的东西很符合孩子的心理和学习生活的状况,孩子愿意听他的话。他说一句,比我们家长对孩子“唠叨”一整天都管用。   
    ——凌琼同学的家长   
    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的考试励志书。作者从自身的经历出发,为读者提供了具体可行的学习策略,尤其可贵的是,书中大量案例和成功人士的故事,读来轻松愉快。对于每一个在痛苦中挣扎且必须面对独木桥的中学生来说,这本书确实是意义非凡的。   
    ——《在北大听讲座》主编  文池   
    独特视角,带您走出学习误区   
    翔实案例,演绎人生成功哲学   
    历时五年,巡回中国,上百场演出,数十万学生家长受益   
    数十位专家学者,特级教授,高考状元联名推荐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每个中学生和渴望成功的人都应该读的书,是作者多年研究、演讲,并和广大一线教师、学生、家长广泛交流的成果,思想深刻、引证广泛,不仅包括了自身的成功经验、众多优秀学子的学习方法,还旁征博引:从中国古代的孔子,到现代西方的罗素,从苏格拉底、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到毛泽东的军事思想,从《三国演义》到金庸小说到当代西方畅销小说《教父》,甚至还包括前伊拉克总统萨达姆、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刚刚去世的香港艺人黄霑、当代经济学家樊纲,直至近年来考入北大清华人大的优秀学子的故事、言论……并把它们和高考成功有机的结合起来论述,读起来十分有趣。   
    本书体系完整,先以“启迪你的六个小故事”开始,用真实的故事启发读者思考、引起读者兴趣,然后用《考试能力是一个现代人生存的基本素质》、《考试成绩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来说明全书的核心思想,然后分为《成功篇》、《方法篇》《心态篇》展开论述,最后以《你每天都需要励志》来说明如何从本书中获得收益。   
    作者简介:   
    李晓鹏,重庆江津人,高中就读于重庆江津中学,2000年以总成绩江津市第一、文科成绩重庆市第一的成绩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在校期间,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学术部长、辩论队长、院刊主编,曾任北京中经通投资咨询公司兼职项目主管。并于2005年出版个人历史著作《最高命运——获取最高权力的瞬间》。现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研究生。   
    从2001年开始,多次到全国各地做高考学习方法与心态调整的专题报告,历经河南郑州、许昌、新密、洛阳,安徽蚌埠、滁州、合肥,湖北武汉、岳阳、黄冈、襄樊,湖南长沙、株洲,浙江龙港、乐清、嵊州、绍兴,江苏徐州、苏州、扬州、淮安、南京,吉林、重庆、大连等数十个地区,上百场报告,听众数十万,深受广大学生、家长和老师的欢迎,社会反响强烈。   
    他所倡导的:“抓住每一分钟学习不如抓住学习的每一分钟”;“成绩是个人素质的体现”;“学习是个人最重要的能力”等观念引起了无数人等共鸣,无数人因他而受益。




第一部分前   言


    今天含泪播种,明日欢呼收获   
    今天,对高考的批判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但我却始终对它保持着一种崇高的敬意。     
    2000年的九月,我乘上了奔赴北京的火车,开始了全新的人生之路。在火车上,我默默的想,在中国这个960万平方公里,拥有十多亿人口的国家,是什么东西给了我——一个来自大西南偏远小镇的孩子——到这个国家最大的城市、它的首都发展的机会呢?也就是高考啊。我呆呆的坐在窗口旁,无数的山山水水在窗口中飞驰而过,从南方的苍翠到北国的荒凉,襄樊、洛阳、郑州、石家庄……都已被抛在身后,而我的记忆,也都像这窗外的风景一样,在脑海中一幕幕飞驰而过——中学的六年,自我觉得过的非常郁闷、也很辛苦,但如今想起来,付出终于有了回报,六年的努力是值得的。   
    我来自一个小乡村,家庭情况很一般,从乡村小学到镇里的初中,从镇里的初中到县城的高中,再到祖国的首都读大学,一步一步走过来,没有什么可以依靠的,所能依靠的只是自己的辛勤、努力和汗水。我读中学的时候,常常有身边的同学问我:“我看见你成天该打球的时候打球,看课外书的时候看课外书,玩的时候跟我们一起玩,却总是考的比我好?”言下之意,我似乎就是天生聪明,没办法,只能考那么好,而他们则无论如何没有办法学好了。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他们只看到我跟他们一起玩,却没有看到我没跟他们一起的时候做了些什么。我在没有玩的时候,怎样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在遇到考试不理想等挫折时怎样自己鼓励自己,用什么样的方法学习,即使是在跟大家一样坐在教室里埋头做题的时候,我的想法也会与众不同。我所以能比别人学的更好,不在于玩的时候跟大家有什么区别,而在于学的时候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举个例子,我在做数学题的时候,总有一个习惯,每当碰到我做不出来的题的时候,我就对自己说:“这么难的题目,连我都做不出来,别人自然更做不出来,不用害怕。”遇到难题花了很多时间才做出来的时候,就对自己说:“这么难的题目,居然被我做出来了,这么巧妙的方法别人肯定想不到,嗯,这下又比别人多拿了十多分。”遇到很简单的题目,很快做出来了,我就想:“哎呀,这么简单,看来这次考试我是非考高分不可了。”总之,每做一道题,我就这样从各个方面鼓舞自己,这样,一张卷子做下来,不论难易,我都自我感觉非常良好,越做越高兴。而有的人则正好相反,碰到容易的题目,他做完了,老想着:“这么简单,别人一定比我做的更快,我说不定落后了。”碰到难的题目,就满头大汗,觉得这下完了,别人肯定都会做,唯独自己不会,而且紧张得连后面得题目也做不下去了。   
    再比如,同样是看书,很多同学就是像完成任务一样一遍一遍的看了,多看一遍少看一遍似乎没有什么差别。而我看书则每一遍都会有不同的侧重,预习的时候重在全面了解,学习的时候重在把握重点难点,复习的时候重在运用和记忆,虽然看得遍数可能比别人少,但得到的东西却比别人多。经常有人惊讶的问我:“你怎么知道那么多东西,哪里来的时间看那么多书。”其实我看书的时间并不比别人多多少,甚至说,我看的书也并不比别人多多少,只是由于方法得当,看的东西很多都能记得牢、用得上,如此而已。对此,我在书中有非常详细的介绍。   
    这些差别,看起来很微不足道,但如果你能在这些小问题上不断改进,日积月累,取得的进步将是十分惊人的。进入大学以后不久,就有人请我去给中学的孩子们讲讲自己六年学习的心得体会,我很爽快的答应了。由于演讲的效果不错,就不断的有人邀请我去做报告。从此,我就一直在全国各地巡回演讲,讲高考、讲学习,也讲一些人生奋斗的道理。五年过去了,从小心谨慎的拿着讲稿读,到现在面对数千人的场面侃侃而谈,五年的演讲经历令我获益匪浅。并最终将五年的演讲成果加以总结,写成了本书。   
    我想,我写这本书,无非是想告诉大家:   
    我们不应该将“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对立起来,在很大程度上,“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是一致的。成绩是个人素质的体现。学习能力本身就是最重要的素质。 在我看来,学习不仅是读书、听课、做题那么简单,它是一种能力、一种素质,它需要正确的方法,需要良好的心态。也许考150分确实需要天才,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用心锻炼学习需要的各种素质、具备良好的学习心态,不仅可以迅速提高学习成绩、取得高考成功,而且这些素质、方法和心态将会成为你一生的财富,助你不断取得成功。   
    人生获得成功的路径有很多,每个人获得的成功的层次也有很大差别,但成功人士身上所具有的优秀品格则往往是相通的。一个学习上的成功者,和一个成功的政治家、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一个成功的文学家相比,层次相差很大,但作为成功者,他们身上都必然有许多相同的品格,比如做事专心致志、善于安排时间、高度的自制力和自信心等等。反过来说,一个具有了这些优良品格的人,不论他去从政、经商还是写作,还是参加高考,都一定会成功。而没有这些优良品格的人,无论是去从政、经商还是写作,还是去参加高考,都必然不会成功。   
    所以,学习成功,是人生成功的第一步。学会学习,就是在学会成功。写这本书,我既是在与大家分享我对学习、对高考、对人生的感悟,也是在激励我自己——我跟大家一样,都还是年轻人,前面的路都还很漫长,希望我们能成为朋友,互相交流,一起为了人生的成功而共同奋斗。   
    在本书付梓之际,我需要特别感谢几年来到现场听我演讲的十多万学生、家长、老师,是你们的热情给了我不断讲下去并最终写成本书的动力;感谢多年来曾和我一起演讲的北大、清华、人大的优秀学子,他们的演讲内容给了我许多深刻的启迪;感谢北京龙门书局、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学生会、北京大学研究生会的朋友,北京大学中文系的董熠晶同学,我的师兄邱鹏,以及各地教育部门、教育培训机构、学校、报社、书店的领导,他们为我提供了大量演讲的机会;感谢新世界出版和陈子寒先生,在他们的帮助下,本书才得以顺利出版。     
    我坚信:今天含泪播种,明天欢呼收获!   
   




第一部分激励你的六个故事(1)


    一、为了妈妈而读书——一个单亲家庭女孩的成功之路   
    “很多人都问我学习的动力是什么?也许他们希望从我这里得到的答案是一些崇高的理想,或者至少是个人的前途,但是,我想说,都不是。”   
    “我努力学习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只有一个,那就是想让我妈妈高兴。”   
     是什么让一个被父亲抛弃的单亲家庭的女孩子获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功呢?就是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一次次考试——高考、托福、GRE中取得的成功啊。高考让她有机会进入中国最好的生物系——北大生物系,然后再以此为平台,向更辉煌的人生飞跃。是高考改变了她的命运。   
    “我拿到签证了,九月份从香港走,不来北京了。豆豆,再见喔。”当我正在写作本书的时候,收到了一起到浙江讲课的朋友浙江2000年理科状元陆文的短信。这可以说是在艰苦的写作中为数不多的让我特别兴奋的事情。暑假讲课的时候,她就说她拿到了芝加哥大学的OFFER,但去美国大使馆签证的时候没能PASS,只拿了个CHECK,也就是说大使馆方面还要再调查调查、考虑考虑,然后决定是否给她签证。她说当时那个签证官告诉她:“We will call you in four weeks.”但一个多月过去了,还是没有消息,我们都很为她担心。现在,这个命运多磨、性格倔强、外表乐观而内心忧郁女孩子,终于达成了自己的心愿,我衷心的为她感到高兴。   
    关于她叫我“豆豆”,这中间还有一个“典故”需要交待。我们一起在去苏州的高速公路上,闲的无聊,我就给她讲了一个笑话:   
    有一个记者想了解企鹅的生活习性,就到南极去采访企鹅。他问第一个企鹅:你们每天都干些什么啊?   
    企鹅回答说:吃饭睡觉打豆豆。   
    记者很纳闷,不知道“打豆豆”是什么意思,他又问第二只企鹅:你们每天都干些什么啊?   
    那只企鹅回答道:吃饭睡觉打豆豆。   
    记者更奇怪了,他一连问了99只企鹅,都说:吃饭睡觉打豆豆。   
    等他问第100只企鹅每天都干些什么的时候,那只企鹅说:吃饭睡觉。   
    记者很奇怪,问道:你为什么不打豆豆呢?   
    那只企鹅瞪了记者一眼,气愤的说:他妈的,我就是豆豆。   
    ——听得她爆笑不已,笑完之后我就有了个新外号,叫“豆豆”。因为一路上除了我以外其他三人全是女生,我经常势单力薄,被她们联合起来欺负。我虽然觉得“与人斗其乐无穷”,但还不至于去和女孩子争强好胜,任由她们拿我胡乱开玩笑,也懒得跟她们计较。偏偏陆文那张嘴又是出奇的八卦,走一路就损我一路,从长相身材到英语发音都成了她冷嘲热讽的对象,还不许反驳,弄得我倒也真像一只既可怜又可笑的“豆豆”。   
    她的性格是开朗的,甚至可以说活泼得有点过头了,有点疯疯癫癫的。很难将她和传说中温柔娇小的江浙女子对应起来。不过当她走上讲台,谈自己的人生经历的时候,就会完全变为另一个人。   
    “很多人都问我学习的动力是什么?也许他们希望从我这里得到的答案是一些崇高的理想,或者至少是个人的前途,但是,我想说,都不是。”陆文的演讲,总会以这样一句话开头。她的声音会突然变得很温柔、很平静,甚至有些淡淡的伤感。我第一次听她开讲的时候,完全不敢相信这种声音竟然会从这样一个疯丫头的嘴里发出来。   
    “我努力学习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只有一个,那就是想让我妈妈高兴。”这是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答案。接下来,她就开始向大家讲述关于她的故事:   
    “我曾经听说过这么一句话,说:每个女人都是一个美丽的天使,有一件漂亮的羽衣,但在成为母亲之后,她们就把自己的羽衣收起来了。我爸爸是个非常重男轻女的人,所以当我妈妈生下我的时候,他就坚持一定要把我扔掉,或者把我送给别人抚养。但我妈妈坚决反对这样做。为了能够好好的把我养育成人,我妈妈便和爸爸离婚了。所以,我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   
    我的妈妈很爱我,我也很爱我的妈妈。所以只要我能做什么事情能让她高兴,我就一定会竭尽全力去做。小的时候,我就发现,只要每次我考试考好了,妈妈就会很高兴。所以我就一直努力学习,每次期末考试都考班上第一名。到了每个学期开学的时候要开家长会,到了那一天,我妈妈就会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穿上她平时舍不得穿的衣服到学校去。这是妈妈一年中最漂亮、最高兴的时候,这就是我学习的动力。




第一部分激励你的六个故事(2)


    所以我现在选择出国留学,而不是保送北大的研究生。其实只是为了一个心愿,我想在上海为我妈买套房子。我妈妈为了给我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把家从浙江搬到了上海,让我在上海念高中。她在上海找了一个工资很低的工作,我们母女二人长期就一直住在一间很小的租的房子里边。所以我整个高中的梦想就是不要让我妈妈再住在这样的小屋里了,我要给她买一套很宽敞很明亮的房子。而这个愿望靠北大每个月给研究生三百块钱的补助是不可能实现的。”   
    于是她选择了出国这条艰苦的道路,考托福、考GRE、向美国各个大学投递简历、申请书,折腾了两年。现在她终于如愿以偿了,芝加哥大学以每年6.4万美金的全额奖学金录取她为分子生物方向的研究生。6.4万美金,大约等于52万人民币。读完博士学位共需要约五年,除去学费、生活费等费用,她算了一下,五年之后大约能在上海给她妈妈买一套约80平米的房子(以按竭首付算)。肯定很多人会对陆文的成功羡慕不已,但要知道,是什么让一个被父亲抛弃的单亲家庭的女孩子获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功呢?就是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一次次考试——高考、托福、GRE中取得的成功啊。高考让她有机会进入中国最好的生物系——北大生物系,然后再以此为平台,向更辉煌的人生飞跃。是高考改变了她的命运。我也很羡慕她,但绝不嫉妒她,因为我了解她的生活经历,我知道她所获得的一切都是她应得的。她经历了比常人更多的艰辛,她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因此也理应获得比常人更多的幸福。   
    十一的时候,我给她发了一封E-mail,问了她在美国的情况,并告诉她长安出版社即将出版我的第一本书《最高命运——获取最高权力的瞬间》,准备寄一本给她。很快就收到了她的回信,看来她确实在那边过的很不错:   
      “呵呵,豆豆   
    收到你的email很是激动啊,是不是很久没有损你,你又开始怀念我了呢?   
    我在芝加哥过得不错,下个礼拜就正式开学了,课程很重啊,简直是国内不能想象的,不过下个礼拜我也能拿到第一个学期的奖学金了,开心的憧憬中。   
    你的新书还要寄给我一本啊,呵呵,那就签上你的大名吧,说实话你的签名还是你为数不多的可以被我称赞的东西之一。我的地址是:×××××,嘻嘻,期待你的新书哦。   
    ……   
    祝   
    开心!   
    陆文”   
    看到这封信,我感到很欣慰。我想,世界上很少有什么东西能比你看到你的朋友,在经过艰难困苦之后获得成功更让人高兴了。我突然想起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所说的:“对别人痛苦的怜悯是一种更大的痛苦”,那么,同样,对因朋友的幸福而感到的安慰也应该是一种更大的幸福吧。




第一部分浴火而重生——高考状元的坎坷求学路


    很难对一年的时间与“高考状元”的荣誉进行衡量,但如果人生中的风浪注定要来临,我们应该有勇气去面对。   
    人生不可能不遭遇失败,一个人的目标越远大,他遇到的失败就会越多。最后成功的人不是由于他们一直成功,而是由于他们在遭遇失败的时候表现得坚强;最后失败的人也不是由于他们一直失败,而是在某一次失败面前他选择了放弃。   
    在整个高中阶段,我从没考过年级第一,因为班上总有一位成绩优秀的女生压着我。她高二高三两年都是我们班班长,从高一到高三,她已经习惯了每次考试都拿第一名,工作能力也非常突出,还拿过学校演讲比赛一等奖。她的梦想是北大,没有人怀疑她能实现自己的梦想。高三的时候她又被评为重庆市三好学生,高考可以加十分,这等于为她的梦想加上了“双保险”。   
    然而终于有一次考试她没有考过我,那就是高考。不是因为我考的好,而是由于她考的太差。北大当年在重庆的录取分数线610分,她只考了608。由于有十分的加分,她仍然上了调档线,但当时北大的调档录取比例是120:100,她非常不幸的成为了遭遇退档的那20%中的一员——她落榜了。   
    录取结果出来之后的一天,我们十几个老同学在江津滨江路的一家茶馆聚会。茶馆里有一架钢琴,因为顾客稀少的缘故,钢琴师也懒得弹了。我们只顾聊天,她却一个人悄悄的起身,坐到钢琴前弹了起来。我对音乐一窍不通,听不出是什么曲子,只觉得声音极其优美而又极尽忧伤,她低着头,弹得很认真、很慢,好像我们这些老同学根本不存在,只是在弹给她自己听。叮叮当当的音符一个一个传来,大家都沉默了,低下头各自剥着摆在面前的花生。我们都知道她心中的失落,但此时,却是没有任何人、任何语言可以去安慰啊!   
    后来我们又到江边的小摊去喝“夜啤酒”,男生和女生各坐了一桌。男生这边要了啤酒,女生们则只点了一些小吃。我们正在吆五喝六的时候,她突然跑了过来,笑着说:“我们女生也要喝啤酒,给我们两瓶。”过了一会儿又过来拿了一瓶。我们都没太在意,直到散会的时候,才发现她已经醉得不成样子,原来其她女生只喝了很小一杯,三瓶啤酒几乎全是她一个人喝的。她原本是一个很文静的女生,以前从来没见她喝过酒,已经有点人事不清了,走起路来踉踉跄跄的,由两个女生扶着,送她回家去了。   
    看着她们远去的身影,我第一次如此深刻的感受到高考的残酷,一个每次考试都拿年级第一、各方面才能都很出众的女生,仅仅因为一次考试的失误,就被拒之于重点大学的门外。她的北大之梦,还能够实现吗?我无法想象,如果我遇到这样的事情,将会怎样。   
    后来我就去了北京、去了人大,在和一些老朋友的联络中,得知她在江津中学复读,她的班主任,正是我们高三时的政治老师。其它的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一年过得好快,等我大一的暑假回家的时候,才知道她已经成了全重庆的知名人物。因为她这次高考不仅上了北大的分数线,而且总分名列全重庆文科第一名,也就是“文科状元”。她成功了。在经历了一次重大的挫折之后,经过一年的努力,不仅获得了原本就该属于她的北大录取通知书,而且也用一年的时间为自己赢得了额外的胜利。   
    很难对一年的时间与“高考状元”的荣誉进行衡量,但如果人生中的风浪注定要来临,我们应该有勇气去面对。高考尚且如此,我们在平时的考试中的一两次失误又算得了什么呢?一个从来一帆风顺、外表柔弱的女生尚能如此,我们中又有哪一个能以软弱和逃避来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失败呢?人生不可能不遭遇失败,一个人的目标越远大,他遇到的失败就会越多。最后成功的人不是由于他们一直成功,而是由于他们在遭遇失败的时候表现得坚强;最后失败的人也不是由于他们一直失败,而是在某一次失败面前他选择了放弃。   
    失败背后隐藏着更大的失败,也隐藏着更大的成功,关键在于你如何选择自己的态度。不要害怕失败,我们就会获得成功。愿你在因为某一次考试的失利而伤心难过的时候,能想起这个,激励你从沮丧中抬起头来,勇敢向前,去取得更大的胜利。




第一部分骄傲自大必失败,付出汗水终有报(1)


    当时我有两个理论,一个是“学了能考好的人是人才,不学就能考好的是天才。”第二个就是前面讲的“成大事者不能进前三名”。所以一定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那个时候全国上下一片声讨应试教育之声,我也毅然加入了这个行列,觉得高中教育阻碍了人的全面发展……我这一番“全面发展”的结果,就是成绩的全面滑坡……   
    有句名言叫“态度决定一切”,这句话用在学习上也是一样。自从我对学习的态度改变以后,我的整个生活都改变了……   
    骄傲自大必然失败,付出汗水总有回报。只要肯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从现在开始认真学习,一切总还是来得及的。我想这就是我的高中学习经历所带来的启示。   
    我从小就是一个学习优秀,又听话的好孩子,每次考试成就都不错,但在进入高中以后,我却懈怠了。   
    那时候以全区第一名的成绩考进市重点中学,难免有点得意忘形。因为在初中学得并不算特别用功。在跟我那帮兄弟伙们一起玩的时候,常常陶醉于他们“不用功也能考年级第一”的夸奖。他们越这么夸,我就越得意,就越要故意做出不好好学的姿态出来给大家看。当时觉得自己简直就是天才,不学也能考高分,要是努力学习才考高分,那简直是一件极丢面子的事。当时我有两个理论,一个是“学了能考好的人是人才,不学就能考好的是天才。”第二个就是前面讲的“成大事者不能进前三名”。所以一定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所以当时我怎么办呢?首先是尽量不要听课,其次是尽量不要做作业,第三是要尽量的玩。   
    那上课怎么办呢?我以物理课为例,一上课,老师叫拿出教材,说我们今天要讲第某章第某节,我就把教材翻到那一部分,自己翻开把那一节看完。一般老师布置的作业比较固定,讲完一节就指定《学习指导》上相应的部分。所以我花十分钟看完书,就把《学习指导》拿出来自己做。做完后,发现才过了二十分钟,然后就把报纸翻出来看看,那时候我比较喜欢看的是《杂文报》,看上去完之后还要东问西问问谁想不想看,以告诉大家:你们看,我没有听课,更没有做笔记。至于课后老师发的一些卷子,则根本不做,交之前随便找一个物理成绩稍可的来抄一抄就行了。   
    课余时间就用来踢足球,打电子游戏,打台球,打PS等等。反正刚从一个偏僻小镇来到县城,新鲜的玩艺儿多得很,而且随着技术的进步不断更新。刚进来的时候还摸出去打街机、打台球,过了不久就打那种SONY的磁卡足球,到了高一下学期末的时候又有了PS,我们称之为“打光碟”,高二的时候玩电脑游戏,先是红警,然后是星际、帝国,后来又进网吧。在玩游戏这方面,可以称得上与时俱进了。有时候有什么精彩的球赛,比如那时候风头正劲的佛罗伦萨打国际米兰,我就和几个哥们半夜摸出去住旅社,一个人一晚上10元钱,就为了看一场球。后来教室里装了电视,但11点要熄灯,并且里面有红外线监控器,保卫处可以监控各间教室有没有人。我不晓得从哪本书上看见锡是反射红外线的,于是我就托一个姓曾的哥们收集了很多香烟盒内的锡纸,把红外线监控器包了个严严实实,发现它的灯果然不亮了。于是从寝室里把被子、床单、枕头都搬到教室里来,晚上悄悄地看球赛。98年AC米兰2:0战胜佩鲁贾夺冠那场比赛就是这么看的。看完以后把桌子一拼,拼成一张大床,铺上床单裹上被子就开睡。第二天6点过,趁大家来上早自习之前把桌子拉回去,把被子拿回宿舍。还有很多类似的名堂,反正是够不象话了。   
    讲到这里,我需要提醒大家注意。我讲自己怎么玩,怎么不学习好讲,大家听着也有趣,但实际我同时也在学习,只是不够刻苦而已。比如某次考试考得很糟,我又像被刺激了一下,努力学习两个星期。所以我高一高二那个不太妙的成绩也是我学习的结果,而不是玩的结果,大家不要被我误导了。   
    经过这么几学期的折腾,我果然如愿以偿的从未进过前三名,不仅如此,而且是离前三名越来越远了。分班的时候我是以班上第四名的成绩分进来的,经过半学期的刻苦学习升到了第三。但后来就不行了,落到第五、第六,最糟糕的一次是市政下学期的半期考试,到了第十。我家里给我施加压力,我也受了点打击,赶紧努力学了半学期,以第四名的成绩分到文科班。分科以后又是好了伤疤忘了痛,并且那个时候全国上下一片声讨应试教育之声,我也毅然加入了这个行列,觉得高中教育阻碍了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对语文教育的批评更是深得我心。现在想起来,很多批评是有道理的,中国的教育制度和考试制度确实需要作更多的改革。但是,当时我对应试教育的反感,不是基于一种理性的反思,而是基于一种逆反心理,甚至成了我为自己的成绩上不去时的借口。现在大家正处在整个12年学习的冲刺关口;一定要谨防这种心理作怪。年轻人勇于批判现实,立志改变现状是很好的,但千万不要让这种批判为自己偷懒的借口,不然就很危险了。




第一部分骄傲自大必失败,付出汗水终有报(2)


    当时我是怎么做的呢?我为了使自己全面发展,首先决定练字。每天两篇,并且专用语文课的时间来练。我还是挺有毅力的,坚持了一年,包括寒暑假,所以现在我的字还算比较漂亮。后来又喜欢上了写诗,特别是喜欢朦胧诗,成天捧着一本《朦胧诗选》在课堂上读得心旷神怡,全然不知道老师在上面讲些什么。读完朦胧诗又读了余秋雨和余光中的散文。   
    我这一番“全面发展”的结果,就是成绩的全面滑坡,最气人的是居然连作文成绩也未能提高。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高三上学期,高二的期末考试成绩出来了,数学居然没有上九十,也就是说没有及格。其它各科也纷纷争创历史新低,班主任把我狠狠地批评了一通,说:“你李晓鹏现在还不努力就迟了。”说得我有点醒悟,不过最终让我改变态度的还是我的历史老师给我讲的一番话:   
    那是一节历史课上完之后,历史老师突破性走下讲台来叫我跟她到办公室去一趟。到了办公室,她叫我坐下,然后说李晓鹏你这次历史没有考好是什么原因。我答不上来,她又接着说,我观察你很久了,发现你上课老是走神,不认真听讲,是不是?我又不说话。她说,其实你的脑筋非常聪明的,据我观察,其实班上现在排名在你前面的几个女生都不如你。但她们为什么能考得比你好,就是因她们能认认真真地学习,而你老是投机取巧,不肯好好学。现在虽然已经是高三了。但只要你能好好学习,一步一步地踏踏实实地追赶,一定能够超过她们。   
    这段话之所以让我如此感动,不仅在于它的内容。还因为我从没想到历史老师居然会如此关心我,她平时一般都是准时来上课,上完课就走,很少会找学生谈心,并且还喜欢经常变换发型和服饰,给人的感觉是对学生不太关心。可没想到居然对我说这样一番话。   
    那天晚上我一个人在床上躺着想了很久。   
    我想起了很久以前看的一本棋谱上的几句话,是关于向读者说明为什么爱下象棋的人应该多读棋谱的。有的人喜欢说:“我从来不读棋谱,可是棋照样下得很好。”但这样的人不妨想一想,如果他能在有空的时候读一读棋谱,学习一些经典的棋路,岂不是会下得更好?我按照现在的态度学习尚能维持在班上前十名,如果我能端正态度,认认真真地学,岂不是可以把名次提得更高。我又想到班上那几个成绩比我好的女生,她们确实是在非常努力的学习。从小到大,大人们就给我们灌输这样一种观念(我不知道别的地方有没有,反正我们那些地方比较盛行):男生读书后劲强,女生开始历害,随着所级的升高就不行了。但实际上,已经当到高三了,不管文科理科,第一名,都是女生,而且重庆地区的文理状元已经连续好几年被女生垄断了,真不知这样的论断从何说起。反过来想一下,也许正是因为女生从小就被这样一种危机感所包围,才在学习上踏踏实实,不敢卖弄小聪明,投机取巧,反而学习上保持了对男生的优势。而我因为从小就学习好,街妨四邻无不夸奖我头脑聪明,所以虚荣心太强,有些好高骛远,不肯老老实实的学习,满足于一些小的成就,成绩才老是上不去。   
    有了这样一种认识,我对待学习和考试的态度就完全改观了。   
    米卢执教国家队冲击世界杯的时候,有句名言叫“态度决定一切”,这句话用在学习上也是一样。自从我对学习的态度改变以后,我的整个生活都改变了。   
    我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努力学习。我决定不再在寝室里住下去了。因为跟那几个兄弟混得太油,人家叫你去玩游戏,约你出去看球你好意思不去?我对几个朋友绝对没有讨厌的地方,跟他们一起玩是件高兴的事。但现在不能再打“不学习也要考好”的歪主意了,寝室的环境让我无法和过去的种种不良习惯完全断绝关系。我是考虑再三才决定出去住的,因为学校附近的房租是150元每个月,对我的家庭经济情况来说是笔不小的负担。但我最后还是决定了,家里也同意了。出去以后,我为自己制定了严格的时间计划,认真听课、认真做作业,每天都学习到很晚。用我们班主任的话来说,就是:“李晓鹏终于开始有学习的样子了。”   
    经过一个学期多的努力,我终于没有辜负班主任和历史老师以及其他信任我,关心我的人的期望,我的学习成绩不断提高,在第一次模拟考试中考了年级第六名,第二次考试中考了年级第四名,在第三次考试中考了第二名,而在最后一次考试,也就是高考中取得了整个高中三年唯一的一次年级第一,比第二名多出二十多分,顺利地考进了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骄傲自大必然失败,付出汗水总有回报。只要肯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从现在开始认真学习,一切总还是来得及的。我想这就是我的高中学习经历所带来的启示。   
   




第一部分现代丑小鸭艰辛的奋斗历程(1)


    像老孙这样的条件:家庭异常贫穷、天生残疾、身体素质很差(从小营养不好,眼睛的残疾又使他无法参加正常的体育锻炼,连跑步时间长了都不行)、从小养成了一种强烈的自卑心理,难以与人沟通,连普通话都说不清楚。如果没有考入中国人民大学,他能有什么出路?他不能从事体力劳动,呆在农村根本无法生存,外出打工也不可能,可以说是毫无出路,只能沦为社会的最底层。   
    ……   
    现在他也读完了大学,都可以适当的接济一下家里。将来他的弟弟妹妹的学费,也可以由哥哥姐姐来负担了。他的弟弟妹妹成绩都还不错,等他们长大成人,这个贫苦农村家庭将因高考而彻底摆脱贫困,得以享受现代文明赋予人们的基本生活水准。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能比这件事情更能让我对高考满怀敬意了!     
    就在收到陆文从芝加哥的来信的时候,也收到了另一个远方朋友的来信。他是我的大学同学,更是“睡在我上铺的兄弟”。他姓孙,我们都叫他“老孙”。当年辛辛苦苦考进人大,现在境遇并不好,在西藏山南地区的一个县检察院工作,一个月工资才不过1000。他毕业的时候考研没有考上,到处找工作也没有单位录用,最后只能选择去西藏支边。一个人大的本科生出来,这样的待遇似乎确实说不过去。然而,我想真正了解他的人,绝不会这么想。因为以他的情况,如果没有高考,他连这样的工作也不可能找到。是高考改变了他的命运,给了他实现人生飞跃的机会。   
    他家里非常穷,住在广西农村,母亲是天生的残疾,没有劳动能力,全靠父亲一个人种地养家。他们家有五个孩子,他是老三,有两个姐姐、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而且由于他母亲的遗传,所有的孩子眼睛都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光是治病就是很大的开销。生活之艰辛可想而知。他的一只眼睛完全看不见,另一只也是高度近视。刚进人大的时候我不知道情况,差一点害了他。那时候,我和几个同学共同创办了一份校园刊物,需要钱印刷,于是大家就出去拉赞助。我和他一起去北京出版社,结果当然是碰了一鼻子灰,被人客客气气的赶了出来。我们是骑车去的,回来的时候天已经黑了,我那时才学会骑自行车,非常得意,又是刚进大学,什么事情都想与人一争高下。所以越骑越快,把他远远甩在后面,然后在前面的路口得意洋洋的等着他慢吞吞的骑上来。快到人大的时候,我在路口左等右等始终不见他,等着急了,就骑回去找他,发现他在一个十字路口,不管红灯绿灯,都站着不动。我连忙骑过去问他:“你怎么不走了啊?”他说:“我的眼睛不好,天黑了就什么都看不见,我在这里光看见前面明晃晃的一片,肯定很多车,所以站着不敢动。”我当时听得又是自责又是后怕,心里那个难过呀。连忙下车,带着他一起推着车走回了人大。   
    他的学习经历,并非普通人所想象的那么简单:一个贫困学生从小埋头苦学,最后考入重点大学,改变人生命运。而是要复杂得多、曲折得多:   
    “1988年,我开始跨进校门,然而,我却是极不情愿的。家庭的情况使我从小就养成了很深的自卑心理,不愿意与家庭情况比我好的人交往——而几乎所有人的家庭情况都比我好。我害怕那黑黑的校门,更害怕那冷漠的老师和充满了敌视目光的同学。在父母的逼迫之下,我怀着深深的恐惧,走进了被别人称为乐园的学校。在那里,我感受到的不是温暖、快乐和知识,在那里,我没有朋友,有的只是嘲笑和捉弄。从走出家门开始,我就计算着离放学的时间。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的学习成绩不排在最后自然就是万幸了。   
    终于有一次,我下决心要改变自己的命运。那是一个让我感到刻骨铭心的痛的时刻,那也是我懂事的开始。记得是一次小小的考试,我考得很不好,那个老师拿着我的试卷,对全班同学骂我是瞎子,说让大家都要踩在我头上,不要落后于我,我当时觉得整个世界都在天旋地转。我第一次萌发了要改变自己命运的想法,于是我就开始努力的学习,可以说我是在自学,因为我视力太差,根本看不清老师在写什么,也不管老师在说什么。我开始喜欢看书,只要在那时侯能够得到的书,我会一遍又一遍的不厌其烦的看,终于我的付出有了回报,我的成绩成为别人追赶的目标,我也赢得了老师的尊重,因为即使是他们,有的问题也向我来请教。     
    就这样,我进入了初中。在初中,我又一次遭受了挫折。在快要开学的时候,我的眼睛意外受伤,于是,在新学期的前半个月里,我不得不躺在医院里。等我回到校园,各种课程都已经上了不少,初中相对于小学而言,有不少新的课程,并且在内容上与小学也大不相同。我还是用以前的学习方法来学习,但是不管我怎么努力,还是取不到理想的成绩。于是,我放弃了,我向父母提出要退学。他们对我表示了宽容,说只要我在学校呆一年,能够学到多少就算多少,让我来年留一级。于是,我在对学校和学习的恐惧中度过了一年。第二年,我以一个差生的身份留级了。留级后的第一次考试,我意外地得了久违的第一名,于是,我恢复了自信,并且将这样的成绩保持了三年.




第一部分现代丑小鸭艰辛的奋斗历程(2)


    有人说,一个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对于我而言,每一个开端,却总是那么曲折。就在初三最后一个学期,面临中考的时候,我的眼睛再一次意外受伤。整整一个学期,我都不在校园,四处奔波治疗,但遗憾的是,我还是失去了那只眼睛——它完全瞎了。中考我虽然考得并不好,但是对最后一个学期没有上课的我来说,那样的成绩也是实属不易了。当时家里要我读中师,以后做一个乡里的小学老师,将来别想有什么大的出息了。经过这么多次打击,我认命了,没有怎么反抗。但是也许很多东西是命中注定的,我只上了中师的自费线,家里拿不出那么多钱,于是只好让我读高中。谁知好事多磨,我的档案却被意外丢失,我只能以一个代培生的身份去读高中,要多交一笔钱,在学校里面也被看作二等公民。于是家里面又想让我复习一年,明年再考中师,因为那一年我姐姐考上大学,她是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但是这一次我反抗了,不再想做无意义的重复。     
    高中三年,我的成绩很好,没有一次考试跌出前三名。当时努力学习的最大的目标不是高考,而是为了学校能够减免我的一部分代培费。虽然是我即使拿了全校第一名,也只能减二百多元,但是那时侯是家庭经济最困难的时候,每一分钱都不容易。在那种教学体制下,理想是一件很虚妄的东西,它难以成为我努力的直接动力。就这样,我磕磕绊绊的进入了人大。”   
    考上大学以后,鉴于他的家庭情况,广西省政府也给他提供了资助,人大也减免了部分学费,使得他终于能够顺利的进入人大学习。   
    大学的生活也并非一帆风顺。第一年,他也跟所有人一样兴致勃勃的加入了一些学生社团,想锻炼自己的能力。但半年之后,很多同学都升为了的部长、副部长,而他什么都没有——人大里面的优秀人才太多,尽管他很努力,仍然无法获得成功。即使是在我担任主编的编辑部里,我也无法任命他担任管理职务,因为他确实不具备这个能力,职位太少而人太多。最后他只能放弃,选择了专心学习,天天跑图书馆,希望成为一个研究型人才,做一个学者或老师。说实话,我也认为这是最适合他的发展方向。   
    大学四年,他的专业课成绩是我们寝室最好的,但英语严重拖了后腿,所以总成绩只是中等。考研的时候,他的初试上线了,但面试表现实在太差,本来普通话就说得不好,加上平时很少与人交往,一进面试室就紧张,说的话面试老师几乎听不清楚。所以他成了我们这一届唯一一个,也是好几年来头一个考研初试上线而复试被刷下来的本院学生。这种情况是最惨的,因为复试成绩出来已经是5月份,离毕业只有两个月,用人单位早就把人招完了,再找工作就非常困难。当时有谁能想到法学院会刷本院的学生呢?他自己也有些麻痹大意,上了初试线以后就根本没有考虑找工作的事情。他遭遇了人生第四次大的挫折。一想起那天得知这个消息时的情况,我就唏嘘不已:   
    那时,我还在公司做兼职,工作了一天回到寝室,关着灯,老孙正在上网,大亮就坐在他旁边,其他人都不在。我进门放下背包,大亮用一种很无奈的眼神看着我,说:“晓鹏哥,这下爽啦。”我在我们寝室是最小的,“晓鹏哥”这种称谓,搞笑的成分居多。这种时候说出来,更有一种黑色幽默的味道。我说:“啊,怎么回事?”他接着说道:“老孙复试被淘汰了,刚才院里打电话来通知的。”我当然知道问题的严重性,轻叹一声也坐到了大亮旁边,不再说话。老孙如同没有听见我们的对话一般,仍旧在上他的网,眼睛几乎都要碰到屏幕了。我们三人就这样并排坐了很久,没有人说话,我和大亮都默默的听着他敲击键盘的声音。寝室里一片漆黑,只有电脑屏幕还在发光,照出三张忧虑的表情,白得吓人。大家一起生活了四年,这也许是我们最沉闷的时刻。我们都了解老孙的家庭情况,多么希望他能以人大为平台,走上一条具有传奇色彩的成功之路,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但现在看来,他还必须接受更多的磨炼,付出更多的努力和等待。   
    老孙开始努力的找工作。直接到人大来招人的单位已经寥寥无几了,他就在网上搜索招聘信息四处投简历。很多公司一看是人大法学院的,几乎都给他回音叫他去面试,但每一次面试都无功而返。这一点我早就料到了,不然在听到他复试被刷的时候不会那么揪心。我在公司做兼职项目主管,自己也面试过别人,心里很清楚如果一个象老孙这样的人坐在我面前,我是不会考虑录用的。还有一些地方上的大专院校收到他的简历叫他去试讲,他跑了两次唐山、河南,都是满怀希望的出去,满腹失落的回来。唐山那个校长在他试讲完了之后直截了当地对他说:“我们认为你身上缺乏某些做一个教师的基本素质。”这句话对他打击十分巨大。后来还不停的有学校打电话来通知他试讲,他也不再去了。我们看着,也是干着急。   
    一天晚上,我又上班很晚才回来,刚进寝室,老孙拍着我的肩膀说:“晓鹏哥,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决定去西藏支边了。”   
    这个结果在我意料之中,所以也并没有怎么感到惊奇。后来他就去了,本来是分到拉萨市检察院,九月的时候他在来信中告诉我说没有去拉萨,而是到了西藏山南地区的一个县,虽然级别比拉萨检察院低,但是山南地区海拔低,气候比拉萨好,而且东西也比拉萨便宜。他现在一个月大概1000元,分配的单身宿舍不用交房租,自己做饭也很便宜,所以生活也还过得去。机关工作比较闲,有时间看书,准备明年再考人大法学院的研究生。我在网上跟他聊天说:“你多努力,通过初试肯定没问题的。关键是你的普通话,如果还是老样子恐怕复试还要被刷。所以我觉得现在普通话水平比你的英语水平更重要。你不妨从最基础的汉语拼音练起,真正把普通话学好。就算你没有考上,将来对你个人的发展也非常有用。”后来我又在北京买了一套练习普通话的教材和几盘磁带给他寄了过去,并一再督促他一定要坚持每天练习。唉,其实这样事情本该一进大学就开始做的,但没到真正找工作的时候,我们竟然没人意识到它的重要性。




第一部分现代丑小鸭艰辛的奋斗历程(3)


    不过现在努力,也还来得及。四年来他埋头苦读,法学专业水平没有问题,只要把普通话练好,回到人大的日子应该不会太远了。   
    关于老孙的故事就讲完了,很多人一定想知道这到底跟我要说的“高考决定命运”有何关系,似乎用来作为“高分低能”的事例更合适一些。其实,我们分析问题,既要看到杯子中的一半是空的,更要看到它还要一半是满的。象老孙这样的条件:家庭异常贫穷、天生残疾、身体素质很差(从小营养不好,眼睛的残疾又使他无法参加正常的体育锻炼,连跑步时间长了都不行)、从小养成了一种强烈的自卑心理,难以与人沟通,连普通话都说不清楚。如果没有考入中国人民大学,他能有什么出路?他不能从事体力劳动,呆在农村根本无法生存,外出打工也不可能,可以说是毫无出路,只能沦为社会的最底层。而一份县级检察院的工作,对一个人大毕业生来说似乎很不起眼,可是对一个象他这样的贫困农村家庭的孩子来说已经是相当不错了。   
    从老孙的经历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考进好的大学能够给有哪些好处:   
    1.在找工作上,老孙四年来没有参加什么学生活动,简历上没有任何东西可写,学习成绩也只是平平。而且又错过了找工作的时间。但仅仅凭着一个人大毕业生的牌子,投出去的简历仍然收到了很多公司、学校的面试通知。尤其是地方上的一些学校,几乎是只要把简历投出去就会有回复。直到毕业前十多天,还有几家学校打电话到我们寝室要他去试讲。有一家浙江的什么专修学校说可以直接录用他做行政助理,连面试都免了,基本工资1500。那个电话是我接的,所以印象特别深刻。但那时他主意已定,到西藏安心复习考研,不再考虑找工作了。   
    2.即便是老孙这样什么工作都没找到,学校仍然有很多途径给予安排。好的学校要保持自己高就业率,不会让自己的学生真的毕业就失业,它总会给你想办法。即使在支边的问题上,重点大学的学生得到的安排也要好于一般大学。老孙在西藏支边的待遇就不是普通大学的支边大学生能够享有的。   
    3.积累了良好的人际关系的资源。他想再次考研,就比很多人容易。我们班很多同学现在就在法学院念研究生,可以给他提供多方面的资料、信息的帮助,他复试时候的老师可能就是我们班某个同学的导师。即使他没考上,他在大学四年中积累起来的无形资源,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越来越发挥巨大的力量。从历届人大法学院出来的学生的发展前景来看,十年之后,我们班的同学中几乎必然会出现一些法官、检查官、著名律师、各级政府领导干部、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到时候所能给予他的帮助就今非昔比了。所以,我坚信,老孙的命运,绝不会是仅仅在一个偏远县城的检察院做一个小文员。这一点,从他进入人大的那一天开始就已经决定了。   
    对老孙的父母来说,苦日子基本上结束了。他的姐姐早已毕业,在玉材机械厂工作,现在他也读完了大学,都可以适当的接济一下家里。将来他的弟弟妹妹的学费,也可以由哥哥姐姐来负担了。他的弟弟妹妹成绩都还不错,等他们长大成人,这个贫苦农村家庭将因高考而彻底摆脱贫困,得以享受现代文明赋予人们的基本生活水准。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能比这件事情更能让我对高考满怀敬意了!     
    和陆文相比,老孙的故事更多遗憾,更缺少浪漫色彩。这是一个正在发生中的个人奋斗的故事,远不能说有什么完满的结局。但我想,正因为如此,它才更接近我们生活的现实,更能给我们留下思考的空间。读者从中体会到的东西,也应该比从一个简单的丑小鸭变白天鹅式的完美童话中获得的东西更实在、更值得玩味。




第一部分自助者天助之——莘莘学子的悲喜前程(1)


    一个农村孩子因为高考成功而顺利进入中国最好的电力公司,前途一片光明;一个母亲是电力部门处级干部的,却因为高考失败,最后连进入本地一家小小的电力分公司做普通员工都不可得。   
    “凭本事吃饭”必将越来越成为社会的主流,在这样的变革年代,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危机感,不要老想着依靠谁,唯一靠得住的只能是自己的真才实学。   
    老孙有个老乡,经济学院的,跟我们住一层楼,经常到我们寝室来找老孙,所以我就认识他了。他高中跟老孙一个班。他家也在农村,家里经济条件比老孙宽松一些,但也好不到哪里去。普通话倒是比老孙说得好多了,没有天生残疾,但跟老孙一样的瘦,也是小时候营养不良造成的。他每次来都跟老孙用广西话交谈,我们也听不懂,所以并不太熟。   
    然而在大四下学期,大概四月份的时候,我们正在准备考研复试,却传来了一条关于他的消息:他被华能集团录用了,月薪5000。华能集团是亚洲最大的独立发电商,目前华能集团仍拥有120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可供收购,其中不乏优质发电资产。电力行业体改后,华能集团成为五大发电集团之一,总资产约1500亿。这样的电力部门待遇非常好,工作却比同等工资水平的外资企业轻松多了,5000元仅仅是基本工资,平时各种奖金、津贴以及在住房、交通方面享受的待遇甚至超过高于基本工资。而这还是刚进去,工作几年之后就更加丰厚了。因为他常和老孙在一起的缘故,我们老觉得他和老孙其实差不多,没想到仅仅因为专业稍微好一些、能把普通话说标准,就会产生如此大的差别。在他身上,才真正体现了象人大这样的大学能够给予一个农村家庭的孩子带来多么巨大的人生飞跃!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几乎是马上就想起了我高一的一个同学,他的命运和老孙的这个老乡正好相反,原因也就是高考。   
    他家住在重庆市区,母亲是当地电力部门的副处级干部。他中考分很低,而且又不是江津本地人,家里花了一万三才把他送进江津中学。我们那里把电力部门叫做“电老虎”,其实在任何地方,电力部门的地位都是很高的。它是国家垄断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也跟家家户户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电力部门的人出来都是很“牛”的,工资高而且非常稳定,很多人削尖了脑袋想往里面钻。他母亲既然是电力部门的副处级干部,他的前途是可以保证的:不用怎么念书,将来随便混个大专文凭出来直接进供电局就行了。所以他从来不好好学习,是我们班上的捣蛋大王。他的足球踢的很好,是我们班主力前锋。他为人很好,非常耿直,跟我很投缘,没事经常请我吃饭。我们几个哥们周末出去玩PS打台球之类的,钱一般都是他掏。后来高二文理分班,我们都选了文科,但我在十班他在一班,大家联系就少了一些。   
    高考的时候,他分数实在太低,连专科线都没有上。不过他仍旧靠家里花钱和托关系,进了重庆一个大专院校读行政管理,看来确实是发展方向已定,三年之后出来直接做管理人员了。   
    大四的寒假回家,遇到了他。他的现状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他在重庆开出租车。   
    他和另外两个朋友合买了一辆二手车跑出租,三个人轮流开,扣去油钱、罚款、交给出租车公司的管理费等等,三个人一个月收入加起来还不到三千。我去了他住的地方,三个大男人居然合租了一个单间住在一起!他们的生活非常有趣:一个人在外面开出租,一个人睡觉,一个人上网玩“传奇”,三人共用一个号24小时不下线。就这样“三班倒”。   
    我简直被这个场面震惊了。   
    后来我请他一块出去吃饭,才知道是怎么回事。他上大二的时候,电力部门搞什么“领导干部年轻化”改革,颁布了一条硬性规定,凡是四十五岁以上的、又没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处级以下的干部一律从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换成高学历的年轻干部。这种一刀切的“改革措施”往往失之死板,有很多弊端,但我们的改革有时候就是靠这种快刀斩乱麻的手段完成的。他母亲正好四十五岁,被刷了下来,行政级别不变,工资还提了一级,但手里没有实权,说话办事就不那么灵了。等他毕业的时候,又碰上“电、网分家”,电力系统被分割成好几大块。新组建的电力公司搞“人事聘任制”改革,新招员工必须经过笔试和面试两道程序,不仅如此,还要“减员增效”,很多老员工也必须经过考核才能重新上岗,不然就辞退。他母亲退下来后人际关系还在,面试的时候可以通通关系,但笔试这道关是死的,分数不够谁也没办法。招的人少,参加考试的人多,以他的水平自然第一轮就被刷下去了。就这样,没有办法,开起了出租车。   
    一个农村孩子因为高考成功而顺利进入中国最好的电力公司,前途一片光明;一个母亲是电力部门处级干部的,却因为高考失败,最后连进入本地一家小小的电力分公司做普通员工都不可得。这样的对比所能说明的问题,不言而喻。




第一部分自助者天助之——莘莘学子的悲喜前程(2)


    说到这里,我又想起我的一个朋友。在想拿她和我那个高中同学作对比的时候,我只对她的个人经历知道一个大致的轮廓。为了把她的故事讲清楚,我在写完上面两个故事以后专门到北大去采访她。谁知一聊之下,才知道她的父亲竟然也是电力部门的,这可真叫“无巧不成书”了。   
    我叫她小朱,很可爱的一个女生,我们曾经一起到黄冈演讲。我和她约好了十点在北大南门见,我九点五十就到了,正打算给她发短信,却看见她已经等在那里了。连忙问道:“你怎么来这么早?”她说:“哪里,我才刚等了五分钟而已。你是师兄嘛,晚辈见长辈应该先到的。”说得我非常受用。她演讲和回答问题的时候一直回避自己的家庭情况,所以我在采访她之前就说:“有什么东西你不愿意说的就不用说,只要把整个事情的线索理清楚就行了。”她想了一会儿,说道:“我也不知道怎么说。这样吧,我把所有事情都原原本本的告诉你,你自己去取舍吧,我相信你会处理得很好的。”   
    所以,尽管我知道了事情的全部真相,但并不能写很具体,只能说个大概:   
    小朱小时候家庭情况很好。她父亲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立下了三等功。所以战争结束以后,虽然只有小学文凭,但仍然被分配到了电力部门,并很快担任中层管理职务,工资很高。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长大的小朱,在学习中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压力。她从小抱的思想就是:长大后进入电力公司自办的大专,如果好的话可以进省城的供电局,即使再差也可以进父亲所在的地级市电力公司,工资高、福利好、有保障。在这种心态下,她并未好好学习,成绩一直在班上处于中等。   
    然而在初三那年,她的家庭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父亲从领导岗位上下来了,不仅如此,家里还负了十几万的债务。她的母亲就告诉她:“现在家里什么都没有了,不能再象你小学升初中那样直接把你送进市里最好的初中,即使你中考考进全市最差的高中最差的班,家里也拿不出一分钱来交寄读费把你送进好学校。将来你长大了家里也没办法让你进入电力公司了。一切只能靠你自己了。”   
    寒假和妈妈回外婆家的时候,小朱更加直接的感受到了这种变化。因为以前她妈妈在几个兄弟姐妹中境遇最好,每次回家带的东西都是最多最好的,她也觉得很有面子。但这一次,只带了一些水果烟酒之类,成了全家带得最少的。而且,她收到的压岁钱比以前翻了好几翻,亲戚朋友们都故意给了很多压岁钱。其间道理小朱也明白,实际上是变相的给她家里一些经济支持,大人之间不好直接送钱,就通过给孩子“压岁钱”来实现。虽然钱多了,小朱心里却一点也不高兴,刚过完年就急急的催着妈妈回家,而不像以前那样缠着要在外婆家多玩几天了。   
    从此以后,她开始很认真的思考起自己的未来,用她自己的话说:   
    “以前小学初中的时候,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我应该有一种更加丰富的生活。所以学习只占了我三分之一的时间,而其它三分之二的时间则用来参加很多课外活动,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现在只能把全部精力放在学习上,放在高考上,只有高考成功了,才能为家里排忧解难,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这才是最根本的。”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学习,她的成绩有了一定提高,但仍然没能考进当地最好的高中,不过也进了一所还算比较好的高中。整个高中三年,每次寒假回家,都能见到上门来讨债的人,令她觉得十分难堪。她抱着只有高考成功才有出路的思想,拼命学习,不敢松懈,成绩提高很快。   
    辛苦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在高考中,她以文科总分684分的成绩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实验班录取。这可以说是全中国最好的大学最好的院系最好的班,班上光是各省市高考状元就有12个。在这里,她的未来有了保证,光华这个专业出去的本科毕业生基本工资几乎都在5000以上,年薪十万也并非难事。不要说她家里情况的剧变,就算一切如常,这个结果也比她进入省城的供电局要好很多。在大学里,她也偶尔出去讲讲课、在公司做兼职、写一点文章发表——这样的机会对光华的学生来说是很容易的,现在自己的生活费用已经不再向家里要了。   
    听小朱讲完自己的故事,我又把我那个高中同学的故事跟她讲了一遍,然后说道:“你所经历的家庭剧变显然是一种不幸,但是否能说这种不幸中也蕴涵着一种幸运。那就是,这个剧变是发生在你初中的时候、高考之前,你还有时间努力,通过高考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如果等到你高考之后再发生,那就一切都晚了。”   
    “是的,我想是这样。”小朱想了一会儿答道。   
    如果我那个高中同学,电力部门的一系列人事制度改革跟小朱一样发生在他初三的时候,不知道现在的情况会是怎样。   
    可惜,人生无法假设。




第一部分自助者天助之——莘莘学子的悲喜前程(3)


    所以希望那些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同学们,一定不能放松警惕。因为现在是改革的年代,等你们四、五年后走上社会的时候,什么东西都可能变了。从现在来看你的家庭背景可以保障你找到一个好工作,五年之后还能不能将是个疑问,一个很大的疑问。在我们的社会中,通关系走后门的情况确实是普遍存在的,而且在有的地方还很严重。但我们如若纵向的比较,二十年前这种现象肯定比现在严重得多,那时候小学老师退休了都可以让自己的子女顶替,工人的子女长大后也可以进本厂当工人。十年以后,这种惯例就行不通了,只有在一些国家垄断的事业单位比如粮食系统、电力部门等还可以如法办理。但到了五年前,还要走这条路,普通员工就不可能了,就必须在这样的部门里有一些权力,在一定的级别以上才能做到。而现在,进什么部门都要考核,各单位招聘人才都要“公开录用”,虽然在某些具体环节上仍然有漏洞可钻,但总的来说,这样的漏洞随着我们制度的完善是越来越小了。五年之后将会怎样呢?大家很可以根据前面二十年国家发展的趋势自己想象一番,应该不难得出结论。“凭本事吃饭”必将越来越成为社会的主流,在这样的变革年代,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危机感,不要老想着依靠谁,唯一靠得住的只能是自己的真才实学。   
    这还只是从世俗的层面讲,我们不妨把层面再提高一点:未来社会更将是一个倡导个人奋斗、个性发展的社会,只有依靠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的人才能真正得到社会的尊重。一个人不靠自己的才能和努力,而靠父母亲戚的关系混饭吃,难道不觉得这样的日子过得很窝囊?顺便也鼓励那些没有什么家庭背景的同学,不要看到你们班上某些靠着家里条件好的同学心里不平衡,没必要,所谓“吃自己的饭,滴自己的汗,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好好学习,“劳动致富最光荣”。等你们将来成家立业之后,能够自豪的宣布:   
    “我今天所获得的一切成就,都是我自己奋斗得来的!”   
    我觉得一个人能够有资格说出这样一句话,人的一生就算没白活。想想那时候的感觉吧,一定会让你继续心安理得地学习的!   
   




第一部分幸福花开不易,成功始于努力(1)


    邱鹏文中那个女孩的母亲说的那句话:“你考上好大学才能有一份好的工作,才能有幸福的生活。”很平实,很简单。家长们不是象我这样用精确的数学计算来分析问题,而是根据自己几十年的生活经验得出的最直观的结论,虽然简单似乎看起来还有点“俗”,却蕴涵了社会人生的基本真理。   
    我的师兄邱鹏是我非常敬佩的人,我进校的时候,他是法学院学术部长,我当学术部长的时候,他是学生会主席。他家在湖北农村,家里还有好几个弟弟妹妹,他完全靠着自己的努力考入人民大学,在大学念书期间通过自己做家教、兼职、演讲等等赚够了生活费,还偿还了家里供他和几个弟弟妹妹读书欠下的债务。我们曾经多次一块到全国各地演讲。他曾经遇到过这么一个事情,这个事情本身以及他的分析相信一定能使很多人有所启发:   
    “我在武汉洪山礼堂讲课,被一个家长拉住,她希望我能为她的女儿解答一个问题:   
    她女儿现在是一名高二学生,按说正处在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但却不怎么用心学习,而是沉迷于电视剧。做母亲的很着急,总是要求女儿少看电视多学习,将来考上好大学,女儿却反问道:‘我为什么一定要考上好大学?’母亲说道:‘你考上好大学才能有一份好的工作,才能有幸福的生活。’女儿很认真的回答:‘我不觉得有份好的工作就会让我幸福。’而我现在看电视剧就觉得很幸福,既然你逼我考大学就是为了使我幸福,所以我就不用考大学了。’母亲虽然觉得女儿的说法有问题,但却陷入了茫然,不知该如何说服女儿。   
    ……这个女孩不懂,不懂得她能够在家里轻松的看电视是一种奢侈昂贵的生活方式。泡在电视剧海里,所需要的条件不仅仅是一台电视,背后是父母辛勤工作,让她衣食无忧。她的母亲也不应该迷茫,只需做一个试验:一个月内允许女儿不学习只看电视,但条件是不给她任何生活费用。我敢担保,她再也不会问这样的问题。因为她必定会知道生活的艰辛,求知的必要。21世纪的竞争是那么的激烈,好多大学生都发了疯的考研、出国,继续学习、充电,而高中就放弃进一步求学的机会,前途可想而知。父母希望甚至逼迫我们上大学,是因为他们亲身感受着时代大潮的变迁,他们知道如果文化水平不高,我们将会面临生存危机。法国《人权宣言》中提出‘人人生而自由、平等,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可是自由、平等、幸福果真与生俱来、一生相伴吗?邓小平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针对国家的经济建设而言的,其实个人又何尝不是如此?一个国家要想自立自强于民族之林,必须要有实力,要发展;个人要想追求自己的自由、平等、幸福也必须要发展,要有实力。什么叫做自由?不受制约,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叫做自由;可以随心所欲,一天到晚陷在电视剧里叫做自由,可这些自由的前提都是你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什么叫做平等?不受歧视,受人尊重叫做平等,可是要想让别人尊重你,你得有真功夫啊。什么叫做幸福?如果一个人没有实力自由的安排生活,平等地享受着尊严,还有什么幸福可言?所以我说我们要用成绩来说话,我们应该上大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更强的实力争取更美好的生活。”   
    邱鹏对问题做了深刻的分析,我再来补充一点实际的东西,在武汉要安心的坐在家里看电视需要有哪些保障条件:   
    首先最主要的得有个物质意义上的“家”,也就是一个住房吧。武汉2004年商品房均价为2800元/平米,要买一套80平米的住房,需要22.4万。我们按照按揭买房的方式来计算,8成的按揭180期15年付清,那么首付44800元。我们假设这个首付以及装修、家具费用都有父母帮她出了,她只需要交月供就行了。   
    月供是多少呢?总房价减去首付,也就是银行给你的按揭贷款,为179200元。你要在15年内还清,根据央行2002年2月21日执行的利率计算,每个月要还款1420元。根据银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风险管理指引》,要求银行提供按揭贷款月还款比重不能超过个人月收入的50%。也就是说,你必须月收入超过2840元才能申请按揭贷款。   
    也许有人说80平米太大了,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好,那么我干脆把120-30平米的基本要求给你来选择:(以2003年的情况计算)   
    面积        房价(万元)        首付(万元)        贷款额(万元)        月供(元)        最低月收入(元)   
    120        33.6        6.72        26.88        2131        4262   
    100        28        5.6        22.4        1776        3552   
    80        22.4                17.92        1420        2840   
    60        16.8        3.36        16.44        1065        2130   
    30        8.4        1.68        6.72        532        1064   
    根据自己的偏好,各位自己选择吧。不过在选择的时候我还需要给大家提供这样两个个数据:   
    武汉2003年八月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06元。   
    湖北省2003年本科毕业生平均工资:2000元。




第一部分幸福花开不易,成功始于努力(2)


    当然,上面的要求仅仅是你可以完全满足于一天到晚坐在家里看电视,保证你每天能够有饭吃、有衣穿的基本收入要求。如果你还有别的追求,要穿着比较体面、吃得比较舒服、要有手机小灵通能经常和朋友保持交流、要经常上网聊天玩游戏、要在十一、五一的时候能到全国各地游玩、能够经常和朋友们聚会郊游唱歌……那就另当别论了。   
    所以,邱鹏文中那个女孩的母亲说的那句话:“你考上好大学才能有一份好的工作,才能有幸福的生活。”很平实,很简单。家长们不是象我这样用精确的数学计算来分析问题,而是根据自己几十年的生活经验得出的最直观的结论,虽然简单似乎看起来还有点“俗”,却蕴涵了社会人生的基本真理。   
    不要从科举考试的弊端来讽刺你们的家长落后保守,也不要将他们的压力看成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注重功名”的心理,他们没有那么抽象,而是很实际的在看问题。有的人甚至还说,父母这种压力实际上是因为孩子在班上成绩好会使他们很有面子,或者说将来孩子成名成家了他们会很光彩,所以为了这种虚荣不顾孩子的幸福而拼命逼着他学习。这种说法真的很让人心寒。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世界上最大公无私的爱。他们想的,无非就是想让孩子一辈子平平安安、快快乐乐,绝不会是把孩子作为满足自己虚荣心的工具。我讲一个关于拿破仑的例子来说明问题:   
    在拿破仑被暴民攻击东躲西藏的时候,有一个人始终和他在一起,照顾他;在他远征意大利回来成为民族英雄的时候,这个人又不愿跟他一道去接受群众的欢庆;在他孤身一人从埃及回到巴黎,无依无靠的时候,有且只有这个人在家门口等着他回来;等他发动政变,掌握大权直到登基称帝的时候,这个人不愿意住到皇宫里去,也不愿享受荣华富贵,而是一个人住在郊外过着清贫的生活,把他赠与的财宝全都保藏起来,不花一文,只是默默的祝愿:“但愿这一切能够长久”;当他兵败滑铁卢,被流放到圣赫勒那岛的时候,又是有且只有这个人又站出来为他争取更好的待遇,四处奔走,给各国君主写信,花尽了以前他赠与的所有财宝。这个人是谁呢?   
    他的母亲。   
    在她内心,她并未热望自己的儿子成为名垂千古的英雄,更不愿看到他在大西洋的孤岛上惨淡的度过余生,而只是希望他能够平平安安、快快乐乐,享受一个普通人的幸福,他的伟大和光荣,与她无关。古往今来,能与拿破仑并肩的伟大人物屈指可数,而若论对自己孩子无私的爱,则几乎每一个母亲都与拿破仑的母亲别无二致。就像那句“但愿这一切能够长久”那样简单、那样富有远见、那样饱含真情,她们也对她们的孩子说:   
    “你考上好大学才能有一份好的工作,才能有幸福的生活。”   
    考试能力是一个现代人生存的基本素质   
    不要相信“能力最重要,文凭不重要”的鬼话,更不要相信“用学历衡量人是传统保守的科举制度的落后思想”,正好相反,文凭非常重要,而且“用学历衡量人”是与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相适应的现代“信息经济学”理论的必然推论。   
    通过高考锻炼了你的考试能力。因为在你未来的人生中,还有无数大大小小的考试在等着你。   
   




第二部分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1)


    有一家外资企业招骋一个业务经理,有两个人去应骋,一个工商管理专业的本科生,一个是地质专业的博士。两个人都顺利地通过了面试。大家想一想,如果你是公司老板,你会挑哪一个?我想很多人都会挑那个本科生,因为他年轻,专业又对口。但结果是那一个地质学博士被聘用了。   
    大家也许会认为这个老板脑子有问题,或者说是想招个博士生进来装点门面。但那个老板却不这么认为,你听一听他的解释。   
    他说:这两个人面试给我的印象都差不多,实际上,那个本科生给我的感觉还要好一点,但短时间内,这一点直觉上的差别不足以让我认为那个本科生更优秀。所以我只能通过其它途径来判断。我之所以选择那个博士生是因为我认为在现行的教育制度下,一个人能通过层层考试读完博士至少说明他有三点过人之处:   
    1、他有着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任何一个成熟的学科,他都有着极为严谨而庞大的逻辑体系,要想把地质学学通,通过各种考试,论文答辩,逻辑思维显然不同凡响。   
    2、他能够有效地安排自己的时间,要考到博士,需要读大量的书籍、背大量的材料、做大量的题、写大量的论文,一个办事拖沓,生活没有规律的人是不可能做到的。   
    3、他有很好的自制力,能够排除多种干扰,办事情能够持之以恒。   
    而这三点,正是我们所需要的。至于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得并不多,一个人只要具备了这三点优势,学习工作中所要用的知识不会有任何困难。我当然不是说那个本科生就一定没有这样的能力,但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作出决定,我对他们都不了解,显然博士文凭给我的信息量更大,也更可靠。   
    大家觉得这个老板的话有没有道理?实际上,这个事例已经作为信息经济学的经典案例写入教科书,成为一种被广泛接受的观点。   
    什么叫信息经济学呢?它是一门新兴的经济学分支,以1971年美国经济学家阿卡洛夫发表《柠檬市场》一文为其诞生的标志。阿卡洛夫也因为在信息经济学上的贡献获得了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说得通俗一点,它就是研究“信息”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的经济学。因为有了“信息时代”、“信息产业”、“信息高速公路”等时髦的词语,“信息”这个东西突然间变得高深莫测起来。其实,所谓“信息”,就是指消息,“掌握信息”就是“知道了某个事情”,没有什么神圣的。   
    在市场经济社会,信息发挥着非常重要的甚至有时候是决定性的作用。举一个例子,我们买西瓜和买手机的区别。买西瓜的时候我们会要求切一小块下来尝一尝甜不甜,甜就买,不甜就不买。这个时候,甜不甜就是一种信息,决定了这笔交易能否达成。但我们购买手机的时候是不是拿来试一试,能响就买,不响就不买呢?显然不是,因为一般来说商店里卖的手机都是会响的。普通人对手机的原理、构造、设计思路完全不了解,无法象西瓜那样一口就尝出好坏来,只有在用了半年一年后才知道你买的手机到底质量如何。但是,店主显然不可能让你用上半年之后再决定买不买。这个时候,“手机质量好不好”就是信息,但与“西瓜甜不甜”相比,它是一种很难获得的信息。如果这种信息不能通畅的传达给消费者,手机交易就难以顺利进行。它是怎样被传达的呢?   
    大多数人在购买手机的时候几乎都会有一个重要标准——手机的品牌。品牌就是信息,消费者尽管对手机一无所知,但他知道某个品牌,比如诺基亚非常出名,他一想为什么它会这么出名呢,当然是因为质量好,大家都用,而且这种名气越大持续时间越长,说明这个牌子的产品越好。于是这个品牌就代表了一种信息“这个手机质量好”,消费者就可以放心购买了。所以诺基亚品牌就值钱了,不论它是在瑞典本国原装进口的,还是在东南亚组装进口还是在深圳制造的,都能卖得好。同样,商店里摆着琳琅满目的各种饮料,价格都差不多,两三块左右,又不准你打开品尝。你怎么获得它好不好喝的“信息”呢,显然就是通过品牌,“可口可乐”这个牌子就代表了它应该制作工艺比较规范、卫生、味道也不错。于是,你就选购了。每年美国《商业周刊》都要评选“全球最有价值品牌”,去年可口可乐排名第一,价值70亿美元,诺基亚排名第六,价值30亿美元。品牌为什么会那么值钱,无它,就是因为它能向消费者传递“这是一件好商品”的信息。市场经济越发达,品牌的重要性越重要,因为竞争者太多了,消费者没有时间来慢慢比较上千种同类商品哪个更好,只能靠“品牌标准”一刀斩。   
    实际上,在市场经济中,除了我们所熟知的“消费品市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市场“劳动力市场”。我们在消费品市场上是买方,在劳动力市场上则是卖方。信息经济学的原理,“品牌效应”仍然管用。这个时候,传达信息的“品牌”就是“文凭”。   
    所以不要相信“能力最重要,文凭不重要”的鬼话,更不要相信“用学历衡量人是传统保守的科举制度的落后思想”,正好相反,文凭非常重要,而且“用学历衡量人”是与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相适应的现代“信息经济学”理论的必然推论。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局面将长期存在,在劳动力相对比较自由流动的情况下,“劳动力商品”的购买者用人单位就好像走进了摆着上万部手机的大超市,他不可能用一个月的时间来一一挑选比较,只能一眼扫过去,根据几个著名品牌选择几个商品,然后再拿起来挨个比较。对于那些没有贴上“知名品牌”的商品,连被拿起来比较的机会都没有。




第二部分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2)


    不要把“能力”和“文凭”对立起来,文凭是向用人单位传达关于你能力大小的信息标签,二者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我以考中央机关国家公务员为例。假如你要想进商务部,报名的时候有个资格审查,两个死标准“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英语六级以上”。网上报名,仅仅因为我报名的时候因为没有注意“在备注栏中填写六级证书号”的要求,忘了填,所以尽管我在“英语水平”一栏填了“六级”,一天后即被判为“审查不合格:英语水平未达要求。”面对冷冰冰的电脑,你找谁说道理去,谁会理睬你的英语水平到底怎么样?这个规定合理吗,我看很合理,因为报考商务部的人数仅通过审查的就有6千多人,只招120多人,如果不看英语六级证书,不把没通过审查的算在内,光是这六千多人都挨个去英语面试十分钟,整个商务部就不用干别的了。而且十分钟之内表现的素质一定比六级考试反映的素质准确吗?我看大大的不见得。至于本科文凭所代表的学生素质,要让商务部来考察,那没有个一年半载估计下不来。   
    最后我把证书号填上去以后,通过了第一道审查。接下来是什么呢,国家公务员考试。也就是说,你高考考上了大学,大学了考过了几十门专业课,英语六级也考过了,最后要想进入国家机关,还是必须要考试。从6000人中选出约三百人参加复试。这个考试合理不合理呢,我觉得还是很合理,因为通过审查的6000人还是太多。商务部五个面试官面试一个人,时间大约半小时,所以必须再次缩小审查面。这个缩小的标准怎么定,或者说,怎么让这6000人中比较优秀的300人把关于他们素质的“信息”传达给商务部。显然只能通过考试了,考试比较死板,但有一个最大的好处——非常有效率,可以大大降低选拔人才的成本,尤其是时间成本,实际上也就是获取信息的成本。   
    公务员考试分为A类和B类,报考国家部委属于A类,我考了一门行政能力测试,一门申论。当时正在忙着考研,没空准备,稀里糊涂的去考,居然通过了,进入了300人的大名单。然后干什么呢?还是考试。考英语,不过这一次考的是跟对外贸易有关的英语,除了单项选择、阅读理解、完形填空等传统题型外,还要将一篇经贸方面的英语文章译成汉语,再将另一篇汉语文章译成英语。   
    这道关之后,才是真正的面试,包括英语面试和综合面试。我仍然通过了,但我最后还是没有去商务部,其间原因,一言难尽。这里不是在讲我个人经历,而是通过这个事情告诉大家,考试在我们的人生之路上,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有的人认为,高考是最重要的考试,我为了高考而高考,高考完了之后以前学的东西就没有用了。你以前学的东西有没有用先不说,你通过高考除了考上大学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要注意——通过高考锻炼你的考试能力。因为在你未来的人生中,还有无数大大小小的考试在等着你。   
    首先,在大学里你得过四、六级吧。没有四级证书就没有用人单位会把你当成大学生来对待,没有六级证书就至少要被一半招本科以上学历的单位刷掉。   
    然后呢?看你做何选择。我在前面举了陆文成功的例子,有人如果想以她为榜样,那么美国大学不可能来面对面考察你的素质,你必须通过两个考试,一个是TOFEL(Test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非英语国家英语水平测试),包括听力、语法结构、表达能力、词汇、阅读理解和作文,除了作文外全都是单项选择计算机判卷;第二个是GRE(Graduate Record Examination,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全部都是单项选择,计算机改卷。比我们国内的高考还要缺乏灵活性。你要想象陆文那样拿全额奖学金,那这两们考试的成绩都必须非常高才行。如果想去英联邦国家,那就得考雅斯(IELTS)。如果你要读研,那当然就必须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英语、政治和专业课。你说我不读书了,我找工作。那么国家机关就不用说了,必须通过公务员考试。而学法律的要找工作,还要参加全国统一司法考试,而2004年全国司法考试通过率你知道多少吗?7%。就是说一百个人中只有七个人能通过。很多名牌大学法学院的毕业生也要考两三次才能通过。而学会计的也需要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通过率多少?也是7%。还有很多很多的资格认证,我就不说了。现在的情况是这样,本来某个方面没有资格认证,大家都一样。但突然某权威部门从国外引进了一个或者自己创造了一个如果别人有了你没有,那么你就很吃亏了。搞这个东西可以创收啊,所以这种认证越来越多。进外企,别人有BEC(剑桥商务英语)证书,你没有,那人家肯定优先录用别人。此外,很多国有企业为了减少以前那种“走后门”的情况,招人的时候第一道关也是笔试,笔试通不过一律免谈,面试的机会都不给你。   
    还有很多五花八门的考试,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在“信息时代”,在劳动力严重供大于求的中国,一张张考试成绩单、各种资格证书就是你的个人名片、是向社会传达你个人能力的信息的最主要途径。是招聘人员从成千上万份应聘简历中把你的简历挑出来让你参加面试的最重要标准。尽管它们的重要性不能和高考相比,但仍然是绝对不能忽视的。在我们所能预见的将来,“考试”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而绝不是相反。考试能力,已经成为现代人生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




第二部分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3)


    有了这样的视角,我们再来看我们的高考,就会心平气和的多了。和托福、GRE相比,它形式更加灵活多样;和司法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相比,它的上线率高得多,提供的机会也要多得多;和考研相比,它更加公平公开;和面试相比,它更有效率、更能防止徇私舞弊。通过高考,我们不仅可以获得自己理想中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还可以从中锻炼自己参加考试的能力,为日后个人发展过程中必将遇到的形形色色的考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样,在面对托福、四六级、考研等各种别的考试的时候,你才能够知道怎么看书复习、怎么安排学习时间、怎么整理知识点、怎么调整考场心态、怎么分析考试题目、怎么在规定的时间内分配好各个题目的时间、遇到不会做的题目怎么办……   
    总之,高考既是终点又是起点,既是一场最残酷的实战,又是为以后的应考做的一次最好的演习。高考取胜,获得的不仅是一个人生飞跃的机会,还将为你把握住这种机会、不断实现新的飞跃打下坚实的基础。   
    考试成绩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   
    我记得我读高三的时候《中国青年报》登了一篇批评高中语文教育的文章,说我们现在的语文教育如何如何的要不得。当时语文正学得不好,头痛得很,看完之后很有同感,觉得大大地出了一口恶气。特别是其中有一句:“如果让鲁迅、郭沫若这样的文学大师来考试,恐怕也及不了格。”让我觉得特别解恨,充分说明语文成绩和一个人的文学修养没有关系。但是到了大学以后,我有了很多空余时间读大量的古文、名家散文、哲学等,还自己创办了一份刊物,经常在上面发表文章。毫无疑问,我的文学水平是大大提高了。因为经常出去给高三学生讲课的缘故,我把2002年高考语文试卷拿出来做了一遍,结果觉得简单无比,古文阅读毫不费劲,以前最让我摸不着头脑的科技短文的阅读也觉得一读就通,答案清晰了,45分的选择题只错了一个,是找错别字那道错了。后面的阅读理解也是完全正确。当然,作文我没有写,但我想以我现在写文章的水准,应该不会低于54分。   
    看,问题就是这么简单:我的文学修养提高了,阅读范围广了,经常写文章了,语文成绩自然就上去了。我再想:如果真的让鲁迅、郭沫若去参加语文高考,他们到底能不能及格?我的回答是,不能。因为有很多东西他们没有学过。任何考试除了考验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外,必然需要一定的应试技能,至少如何快速准确填写机读卡就是一个要花点功夫练习的本事。但是,我又想,如何让他们跟着高三补习班补习半年,他们肯定能考高分。因为他们文学底子好,知识面广,更重要的是他们都能认认真真地做事情,踏踏实实地学东西。有了这两点,区区一个高考,绝对不成问题。




第二部分高考是知识的考试(1)


    高考是知识的考试,高中学的知识有用,高考考的东西也有用,只是这个“用”不能马上“转化为生产力”,而是在为更深入的专业学习打下基础。   
    高考是知识的考试,没有什么疑问。但这些知识有没有用,则疑问很大。高中的知识,无论文科理科,大家普遍的感觉是学来没什么用。我读高中的时候常常有这种感觉:我辛辛苦苦学了十二年,从六岁到十八岁,成绩也算很不错了,但如果现在让我工作,我能够做什么?想来想去,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什么都不能做。政治历史这些东西不用说。数学能够排得上用场的无非简单的加减乘除,这些小学就会了,什么立体几何、圆锥曲线拿来有何用处?语文学了十几年,读书看报是没有什么问题了,但写作水平还远远达不到发表的程度(我大四之前没有在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过任何文章,连高中时学校编的本校学生优秀作文选都没我的份)。英语学了六年,只能读懂高考的阅读理解和《英语学习报》,英文原版的报刊完全看不懂,至于收听英语广播、与外国人交谈更是门都没有。这些东西不仅没用,还花了那么多钱,耽误了学别的本事,肩不能挑背不能扛,给人下苦力最多能领别人一半的工钱。真正“百无一用是书生”啊!   
    郁闷之中,闲翻柏杨的《倚梦闲话》,上面有一篇抨击台湾联考(相当于高考)的《联考 必须改变》,引用了一段讽刺科举的话,还加了点批语,读来非常有趣:   
    “嗟夫,联考正无情地摧残知识和人性,清王朝徐灵胎先生曾有诗咏科举曰:   
    读书人,最不济。烂八股,一堆泥。原来只为求才计,谁知道变成了坑人技。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摇头摆尾,便认为是圣门高第。可知道三传四史,是何等文章?汉高唐宗,是哪朝皇帝?案头放,高头讲章(现代则是模拟试题矣),书店买,新科利器(这类参考书,现代书店可多啦)。读得来肩背高低,口角嘘唏。甘蔗渣儿,嚼了又嚼,有何滋味。辜负光阴,白日昏迷。就教他骗得了官,也是小民跟国家(原文是“百姓朝廷”)的晦气。”   
     柏杨用讽刺科举制度的诗来抨击联考,而现在也有很多批判高考的人喜欢把高考和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做类比。看来大陆和台湾虽然实行不同的社会政治制度,但毕竟同为中国人,不仅考试制度十分相似,连对考试制度的批评都如出一辙。高三的时候,我跟大部分高中生一样,十分赞成这种观点,直到大二才有所改变。那是一次校内的辩论赛,辩题是“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否应该全国统一”。我们是正方:“高考录取分数线应该全国统一”。围绕这个辩题,我组织了一次集体讨论,对高考做了仔细的分析。考虑到反方可能用科举制度作为例子来证明:全国整齐划一的考试形式和录取形式将会使高考走向僵化。我们专门准备了一整套辩词来反驳这种观点,其核心就是不能将科举与高考做类比。虽说辩论赛是“辩题决定观点”,辩论中反方新闻系代表队也没有拿科举来说事,这个辩词未能派上用场。但“科举的弊端不能类推至高考”的思想却为我所接受,并信奉至今。也正是由于那次辩论,对于高考,我才开始从一昧的抨击转为冷静的反思。   
    首先,我们不可因为明清时期科举的腐朽而否定整个科举制度。科举制度的在其初期是利大于弊的,余秋雨《十万进士》中讲的非常详细:   
    需要确立一种能够广泛承认、长久有效的官吏选择规范,这种规范在哪里?   
    世袭是一种。这种方法最简便,上一代做了官,下一代做下去。中国奴隶制社会中基本上采取这种办法,后来在封建制社会中也局部实行,称之为“恩荫”。世袭制的弊病显而易见,一是由于领导才干不能遗传,继承者能否像他的前辈那样有效地使用权力越来越成为严重的问题;二是这种权力递交在很大程度上削减了朝廷对官吏的任免权,分散了政治控制力。   
    世袭强调做官的先天资格而走进了死胡同,因此有的封建主开始寻求做官的后天资格,而后天资格主要表现于文才和武功这两个方面。平日见到有文才韬略的,就养起来,家里渐渐成了一个人才仓库,什么时候要用了,随手一招便派任官职,这叫“养士”,有的君主在家里养有食客数千。这种办法曾让历代政治家和文化人一想起都有点心动,很想养一批或很想被养,但仔细琢磨起来问题也不少。食客虽然与豢养者没有血缘关系,但是养和被养的关系其实也成了血缘关系的延长,由被养而成为官吏的那些人主要是执行豢养者的指令,很难成为平正的管理者,社会很可能因他们而添乱。更何况,君主选养食客,无论是标准还是审查方法都带有极大的随意性,所养的远非全是人才。至于以武功军功赏给官职,只能看成是一种奖励方法,不能算作选官的正途,因为众所周知,打仗和管理完全是两回事。武士误国,屡见不鲜。   
    看来,寻求做官的后天资格固然是一种很大的进步,但后天资格毕竟没有先天资格那样确证无疑,如何对这种资格进行令人信服的论定,成了问题的关键。大概是在汉代吧,开始实行“察举”制度,即由地方官员随时发现和考察所需人才,然后向政府推荐。考察和推荐就是对做官资格的论定,比以前的各种方法科学多了。但是不难想象,各个地方官员的见识眼光大不一样,被推荐者的品位层次也大不一样,如果没有一个起码的标准,一切都会乱套。为了克服这种无序,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便形成了选拔官吏的“九品中正”制度。这种制度是由中央政府派出专门选拔官吏的“中正官”,把各个推荐人物评为九个等级,然后根据这个等级来决定所任官阶的高低。这样一来,相对统一的评判者有了,被评判的人也有了层次,无序走向了有序。




第二部分高考是知识的考试(2)


    但是明眼人一看就会发现,这种“九品中正”制的公正与否完全取决于那些“中正官”。这些在选拔官吏上握有无限权力的大人物的内心厚薄,成了生死予夺的最终标尺。如果他们把出身门第高低作为划分推荐等级的主要标尺,那么这种看似先进的制度也就会成为世袭制度的变种。不幸事实果真如此,排了半天等级,没想到最后拿出来一看,重要的官职全部落到了豪门世族手里。   
    就是在这种无奈中,隋唐年间,出现了科举制度。我想,科举制度的最大优点是从根本上打破了豪门世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使国家行政机构的组成向着尽可能大的社会面开放。科举制度表现出这样一种热忱:凡是这片国土上的人才,都有可能被举拔上来,而且一定能举拔上来,即便再老再迟,只要能赶上考试,就始终为你保留着机会。这种热忱在具体实施中当然大打折扣,但它毕竟在中华大地上点燃了一种快速蔓延的希望之火,使无数真正和自认的人才陡然振奋,接受竞争和挑选。国家行政机构与广大民众产生了一种空前的亲和关系,它对社会智能的吸纳力也大大提高了。   
    其次,我们不能因为对科举制度的批判而否定考试制度本身。前文《考试能力是现代人生存的基本素质》中已经说了,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并非封建糟粕,而是与发达的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人才选拔形式。说句笑话,咱们的高考还只是全国统一考试(现在都不统一了),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GRE)则是全球统一考试,不分国家、民族、种族、母语都用同一张卷,考一次收费175美元,比咱们“酷”多了。GRE满分2400,中国学生没有2200很难申请到奖学金,低于2000则很难获得入学资格。   
    第三,高考与科举制度无论在形式、内容还是目的上都和科举有着本质的区别。   
    高考的形式远比科举考试灵活多样。在形式上唯一和科举还有点象的就是语文作文,但从99年语文作文改革以后,这种最后的类似也消失了。99年以前的作文,严格的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三大文体,每种文体都有相对固定的模式,题目也往往和思想政治联系起来,多少保留了一些“八股取士”的痕迹。现在则通通改为文体不限,提倡个性化表达,题目新颖,不再涉及政治问题,真正成为了考察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思维扩展能力的题目。与禁锢思想、死板僵硬的八股文毫无共同之处了。   
    高考与科举在内容上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不用罗嗦。我很难认同一个能同时把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学好的人,会在知识结构上存在多大缺陷,会符合前文所引徐灵胎诗中所写的“可知道三传四史,是何等文章?汉高唐宗,是哪朝皇帝?”。   
    不过,二者的本质差别还不在于此。   
    科举考试是为国家选拔行政管理人才,其主要弊端是通过对文学水平的考察来断定一个人的行政管理能力,可谓南其辕而北其辄。高考的实质,是对有限的高等教育资源进行分配。高考成功者只是可以享有比别人更多更好的教育资源,并不限定个人的发展方向——重点本科、一般本科、专科院校的专业设置基本相同。通过科举的人唯一出路是做官,通过高考的人则拥有现代社会所有的发展可能。这种从一到多的飞跃,不是量变而是质变。大家可以想象,一道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而另一道有上百个选项可以随意选择,这两道选择题是否存在本质的区别?还能不能说“反正都是选择题,换汤不换药,新瓶装旧酒”?   
    高考成绩主要说明:你的基础知识学得不错,有进一步深造的能力。它根本没有为国家选拔官员的目的——这个目的其实和现在的国家公务员考试更接近一些。高中学的、高考考的实际上都是一些基础知识,并非实用知识,如果你高中读完不再继续学习,这些东西确实没有多大用处。但这些知识进一步深化,就非常有实用价值了:   
    进入大学以后细分专业,学机械学建筑的,以高中物理知识为基础,四年之后就可以设计图纸用来造机械造房屋了;学医药学生物,以高中化学为基础,毕业之后就可以治病救人甚至研发新药了;学地质的,以高中地理知识为基础,四年之后就可以探索矿藏,为国家勘探煤炭石油等重要战略资源;学英语的,大学毕业后日常的读、写、说便没有什么问题了;学法律、经济、工商管理的,以高中的文科知识以及数学知识为基础,大学毕业以后便可以代理诉讼、为企业为国家经济发展出谋划策……   
    反之,如果没有高中的知识为基础,要能够在四年内做到这些是不可能的。我的第一本书《最高命运》是我大四毕业时写的,16万字7个政治人物的传记,内容涉及五个国家不同时代的历史,高三毕业的时候,无论文字功底、历史功底、政治学功底都差的远,写出来的东西甚至够不上在校级刊物发表的资格。但如果没有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和中国古代史的基础,没有高中政治关于国体政体方面的知识,没有高中语文的遣词造句(看似简单实则玄妙无穷)、古文阅读方面的训练,再过四年我也写不出这样的书来。




第二部分高考是知识的考试(3)


    讲到这里,我插一点我对高考作文改革的看法。有人,应该说有不少人认为,作文成绩在高考语文总分中的比例太低,需要增加,甚至整个高考语文就考一篇作文。这种创意听起来很人性化,也很“罗曼蒂克”。我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与高考的目的相悖。   
    高考的目的不在于选拔某一方面的专业人才,而在于对一个人的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做出评估,再以此为依据分配高等教育资源。高中语文学习的基础能力是多方面的,写作仅仅是一个方面。通过高考进入大学的学生将来以写作为生的只是很少一部分,语法基础、文学常识、阅读能力比写作能力更重要。他们可能从事各种与写作无关的职业,但打下深厚的阅读基础、包括古文阅读基础,能够在工作中高效率的阅读书信文件,平时浏览报刊杂志,在茶余饭后读一些散文、历史陶冶性情,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程度,才是大众化的语文教学最主要的目的。仅就写作能力而论,日常生活中的写作无非个人信件、总结汇报之类,能够写得清楚明白足矣,用不着文采斐然、旁征博引。   
    有人说一篇作文完全可以反映其字、词、句、阅读、表达各方面的能力,不知道说这个话的人参加过高考阅卷没有,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严重违反人力资源评估的基本原理。评估一个人的能力是两方面的,既要考虑被评估者的表达程度,也要考虑评估者的接受程度。就算作文能反映各种语文素质,评卷老师流水作业式的批改能够把这些素质正确的评价出来吗?根本不可能。对一篇文章的“好”与“坏”做出评价都往往会在众人中争论不休,要在十几分钟之内做出从0到150的一百五十个等级的判断,还要区分五六种语文素质,只能昧着良心乱来了。作文评分的主观性太大,通过一篇150分的作文对学生能力的评估所产生的偏差将大得难以令人接受。   
    从另一个角度考虑,考场作文的水平都是很低的,与真正的“文学创作”没什么关系。科举考了一千多年,没有出过一篇为后世称道的文章。科举状元中后来真正成为大文豪的也就那么四五个。文学一进入考场已经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创作。韩愈后来读到自己当初在试卷中所写的诗文,“颜忸怩而心不宁者数月”,简直不想承认这些东西出于自己的手笔。他由此推衍,“要是屈原、孟轲、司马迁、司马相如、扬雄等人参加科举,写出来的东西也必定很丢人。”我看过那些炒得很火的所谓“满分作文”,只能用惨不忍睹四个字来形容。由此可知,作文占150分,将既不能准确考察一个人的语文基本素质,也不能准确考察一个人的写作水平和写作潜力,纯粹是“文学浪漫主义者”不切实际的空想。其实想一想,当初科举用文学的方式选拔行政人员,何尝没有某些“儒学浪漫主义者”的“功劳”。历史上很多好的理想,最终变为罪恶,其原因也大抵相仿吧。   
    还有人爱用“钱钟书考清华数学考了0分,语文考了满分”来论证现行高考制度不合理。其实这也可以用“高考考试形式与考试目的”的观点来反驳:高考考的是基础知识,为社会挑选合格的人才,而不负责发现天才——天才不应也不能通过考试筛选。现代教育是一种“平民化教育”而非“精英化教育”,中国历史上出了多少钱钟书似的大文豪,但真正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难道是靠这样几个文化精英吗?显然不是,而是靠全民族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啊。   
    而且,钱钟书数学考了0分,语文考了满分,是不是说凡是数学考0分语文考满分的人就能成为钱钟书?显然不是。钱钟书最后进入了清华,是不是说如果他不进清华就不能取得后来的成就?我觉得象他这样的天才人物,在哪里都是一样,说不定因为考试落榜受了刺激,从此更加发奋治学,成就更高也未可知。总之,要找几个天才的例子来反对高考是件再容易不过的事情,只是这样的例外实际上毫无意义。   
    言归正传。高考与科举最根本的差异在于:高考不存在考试形式与考试目的严重错位的情况。它选的是“可塑之才”,而非“可用之才”,所以考的是“基础知识”,而非“实用技能”。高中学的知识有用,高考考的东西也有用,只是这个“用”不能马上“转化为生产力”,而是在为更深入的专业学习打下基础。希望大家能够相信,我们不仅是在“为了考试而考试”,同时也在学习一些真正有用的东西,高中的学习不论从“高考取胜”还是“学以致用”方面来讲,都是很有价值的。   
   




第二部分高考是能力的考试(1)


    高考是能力的考试,而且是很多种综合能力的考试。   
    德育的“缺位”不能归责于高考,高考也不应该试图去评价考生的道德水准。   
    一个人要想在高考中考高分,单纯死读书是不行的。高分的背后,除了知识基础扎实外,还隐藏着以下这些才能:   
    1.专心致志,能排除干扰专心学习   
    2.持之以恒   
    3.有较高的自制力   
    4.能够为了一个目标付出精力和汗水   
    5.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能够理解众多知识点并把握其内在联系   
    6.能够有效利用自己的时间   
    7.在面对考验的时候能够保持心态平稳   
    有一种说法十分的流行,就是说古往今来成大事者,读书的时候考试肯定不能前三名,或者说前三名都成不了大事。我不知道是谁先总结出来的“规律”,总之这种说法可以说是谬种流传、祸害匪浅,完全没有科学依据。两个例子,一个是克林顿,从小学到大学一直是学校的前三名,什么各种各样的奖学金、优秀学生的评选等没有一次捺下过。还有一个是叶利钦,他在自传中就说自己的成绩一进十分优秀,从小学到中学只有一次考试有一门课不是拿的5分,还是因为和老师闹矛盾被故意扣的,现在想起来都懊悔不已。他后来这样教育成绩优秀的孙子:“只要不是5分就不能算是好成绩。”既然拿了那么多满分,那至少也是并列第一吧。这两个人,两个总统,两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世界上最有权力男人,都是学习的时候名列前三名的人,不知他们在私下会唔的时候有没交流过“学习心得”。普京是不是前三名难以考证,但他确实是圣彼得堡大学的高材生。在苏联时代,只有学习成绩和平时表现都最优秀的大学生才可能被选入克格勃。被克格勃录用以后,还没毕业就直接分了一套房一辆车。   
    与前面的论调相比,还有一个引起了更加严重误解的说法,叫“高分低能”。   
    咱们的汉语表达讲究简明精练,不像英语那么讲究语法和句子结构,很多连接词为了追求对偶或音韵而省去。比如“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要是按照英语的语法,就必须说成“因为清风徐来,(所以)水波不兴”。因果关系连接词被省掉了,但意思不变,读起来很舒服。不过优势与劣势总是相辅相成的,有时候省略的过了头,往往会产生歧异。“高分低能”的原意本是“虽然高分但是低能”,是转折关系,表明这种情况有悖常理;但很容易让人理解为“高分而且低能”,成了并列关系,低能成了正常情况,分数和能力高低没有什么联系;甚至有人干脆理解为“因为高分所以低能”,成了因果关系,要想高分就得低能,只有低能才能高分,这就谬以千里了。语言学家或社会学家要研究语言表达方式对社会心理的影响,这可是一个经典案例。   
    怎样正确理解分数和能力的关系呢?   
    首先要把“才能”和“道德”区分开来。   
    比如02年的清华学生刘海洋泼熊事件,这就是道德问题不是能力问题。如果说重点大学的学生道德水平高于普通大学的学生,我坚决不会同意——分数的高低和道德的高低并无直接联系。但是如果你说分数的高低和一个人的能力没有关系,那就大错特错了。重点大学的学生的综合素质高于普通大学的学生,这是没有什么疑问的事情。片面追求分数而忽略了道德培养,这确实是咱们现行教育制度一个比较失败的地方。不过话又说回来,道德教育是全世界都没有解决好的问题,因为“道德”这个东西太抽象,很难象“知识”一样按照整齐划一的课堂教学进行教授,更不可能用选择填空、计算写作来测试一个人的道德水准。




第二部分高考是能力的考试(2)


    我觉得,道德问题在高校录取中应该是一个“否定性”而非“肯定性”的标准。就是说如果一个人道德不合格,那就无论他考分多高都不能录取。但是,不能对道德做分数上的评估。只要平时没有犯什么大的错误,就应该推断这个人的道德水平符合社会基本道德水准,这就够了,然后不再考虑道德差异,完全按照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量才录用。所谓“见义勇为加五分”的做法是非常荒谬的,道德水平很高的人学习能力未必很高。咱们的传统观念在道德上喜欢采用两分法——“君子”和“小人”,“英雄”和“坏蛋”,好像一个人如果道德不高尚就必定道德败坏一样。实际上,在“大德君子”和“卑鄙小人”之间,还有一种人——普通人,或者说“善良人”。他们十分在乎个人利益,舍己为人或舍生取义的事情不太愿意去做,但仍具有基本的道德良心,杀人越货、骗人钱财、偷鸡摸狗的事情不会去干。这种人才是社会成员的主体,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力量。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人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写道:“基于利己之心,个人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最后增进了全社会的福利,而这其实并不是他本来的愿望。在个人只顾追求个人利益的情况下,最后所增进的社会利益往往比个人有心的去增进社会福利的结果还来得大。……我们的晚餐并非来自屠宰商、酿酒师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来自他们对自身利益的关切。”如果雷锋参加高考数学不及格,而另一个把挣大钱出大名作为人生理想的人达到了北大分数线,我认为后者进入北大念书对社会更有好处。   
    所以,德育的“缺位”不能归责于高考,高考也不应该试图去评价考生的道德水准。   
    在把能力和道德区分开以后,我们再来看看,“能力”的概念到底是什么?或者说再直接一点,到底怎么样才叫“低能”?我记得在报纸上见过这么一则新闻,说某个刚考入重点大学的女生,家里人给她带了几个煮鸡蛋,但她竟然不知道怎么剥蛋壳,因为家里都是父母给她剥的,折腾了半天不得吃,竟然伤伤心心的哭起来。这个事情,便成了所谓“高分低能”的铁证。   
    这则新闻的真实性无从考证,不会剥鸡蛋的人我到目前还没有碰到过,但不会削苹果皮的我倒认识几个。其中有一个还是某省的文科状元,名字就不用公布了,是个女生,她亲口跟我说的。情节跟前面相似,也是从家里带来一些水果,但以前都是父母给削,自己不会,怕伤着手不敢轻易拿刀试,直接连皮吃又嫌不卫生,向别人请教吧,都是新同学,丢不起这个人。所以十七八岁的人了,竟然拿一个大苹果没办法,只能吃香蕉(香蕉皮还是会剥的)和葡萄。放了几天苹果坏了,只得扔掉。   
    那个不会剥鸡蛋的女生后来有没有吃上自己剥的鸡蛋不得而知,不过我的这个状元朋友已经学会了削苹果倒是千真万确。因为她讲完之后就得意洋洋的拿起一个削了起来,虽然削出来的样子十分难看,但上面确实已经没有苹果皮了,而且我在被迫吃下去之后也没有生什么大病。对于削苹果这种“能力”,可以说算是合格了。我就在想,当时他们班上毕业的同学中,会削苹果的人一定不在少数,只是如今三年以后,能够跟她一样与导师一起承担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的人能有几个?就算她现在还是不会削苹果,我们能不能称之为“高分低能”?而那些能把苹果削得比鸡蛋还光生但总是考试不及格的人,我们能不能称为“低分高能”?   
    显然不能。   
    那么,“分数”和“能力”之间,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一个人要想在高考中考高分,单纯死读书是不行的。高分的背后,除了知识基础扎实外,还隐藏着以下这些才能:   
    1.专心致志,能排除干扰专心学习   
    2.持之以恒   
    3.有较高的自制力   
    4.能够为了一个目标付出精力和汗水   
    5.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能够理解众多知识点并把握其内在联系   
    6.能够有效利用自己的时间   
    7.在面对考验的时候能够保持心态平稳   
   




第二部分高考是能力的考试(3)


    我认为,以上任何一个能力都比剥鸡蛋或削苹果的能力更重要。除了少数特殊人才外,也比画画、唱歌、踢球、操作电脑的能力重要,实际上,你要想在画画、唱歌、踢球、操作电脑方面取得杰出的成就,不具备以上七种能力也是不可能的。更进一步说,一个人想在任何方面取得成功,不具备以上七种能力是不可能的,即使是天才也不例外。反之,一个人具备了这七种能力之后,在任何方面想有所成就都应该不会太难。   
    我本人不会画画、不识简谱、唱歌跑调、踢球倒是比较爱好可惜脚法太臭、拿到人大录取通知书之后才买了一本《WINDOWS98操作指南》来慢慢看、上大学之前写的文章连校刊都不愿意发表,可谓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皆不通。而且不会洗衣服不会做菜不会叠被子,而且不善于与人交往,过年走亲戚回来必然要被老妈教训一通,因为我见了长辈从来不叫,即使被迫叫了声音也小得跟蚊子一样。但我想没有人会因此否认我上人大的资格,也没有人能够说我“高分低能”。为什么?因为我把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中去了,并在学习中锻炼了以上七种能力。有了这七种能力,即使我什么都不会,一切从头开始,我仍然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   
    以电脑技术为例,我进大学后和几个同学共同创办了一份校园刊物,没有钱请人排版,于是我们就自己练习排版。当时,我们自己没有电脑,借用别人的电脑排版又不好意思,隔壁寝室的豪哥刚买了电脑,我们就给他一个虚职“排版编辑”,然后用他电脑。后来我们第一期杂志出来以后,有个同学看见“排版编辑”上赫然印着豪哥的名字,笑着说:“应该这样写:‘排版编辑:豪哥的电脑’。”   
    我从最基本的WINDOWS操作系统学起,然后是WORD,另一个同学学习排版软件PAGEMAKER。我们边学边用,勉强把第一期排了出来。后来又面临图片处理的问题,因为第一期我们拉到了一家图片公司赞助,他们就顺便帮我们把插图封面都做好了。但第二期就不行,我们自己找来的插图太大,软盘装不下,而那时候还没有U盘。我连WINDOWS的“画图”工具都不会用,翻开书对照着一步一步压缩图片,但压缩后的图片很不清楚。于是买了PHOTOSHOP的软件和教材来仔细研究,不仅学会了压缩图片,连图片的合成等其它处理技术也一块学会了。   
    当然,直到现在我的计算机水平仍然很低,但对我这样不从事计算机专业的人来讲,肯定是够用了。至于我上大学以后埋头苦读,遍览政治、法律、经济、哲学、历史、文学,虽然都不够深入,但终于独立写出颇受欢迎的《最高命运——获取最高权利的瞬间》;以及参加辩论,而后演讲,巡回中国,写成本书,更是自信写作与演讲水平,在全国同龄人中亦属一流。从我高中时的表现来看,并非在这些方面有什么特殊的天才,实在是因为在大学里能够将备战高考过程中磨炼出来的决心、毅力、专注、学习方法、思维能力用于这两个方面的锻炼而已。   
    所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你在高中或高中以前多花了一些时间和精力在某些方面,具有了某些超过同班同学的才能,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除了极少数天才外,你在高中掌握的那点“特殊才能”根本吃不开,只能作为课余爱好而已,真正重要的是打下牢固的基础知识、锻炼 “掌握才能的才能”。有了这样的基础和能力,即使你高中的时候在某些方面比别人差,高考之后,只要你原意努力去弥补,很快就会比别人做的更好。   
    我认识一个广西的理科状元,比我高一级。她跟我说她读高中的时候有个男生非常喜欢生物,读了很多课外书,在生物竞赛中拿过全市一等奖,但学习成绩不太好。她也喜欢生物,希望在这方面有所作为,但当时“3+2”不考生物,她就没怎么学,而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数理化中去。后来高考她考进了清华大学生物工程系,而那个同学却只上了一个一般本科,同样的专业。四年过去了,她考了TOFEL、GRE,分数都很高,在大学也跟着老师做了很多项目,所以被加州理工大学生物系录取,硕博连读五年,每年6.4万美元的全额奖学金,即将成为“留美生物学博士”。而那个同学则在毕业后直接找工作,在一家国企工作,具体做什么工作她也不太清楚,但肯定不是研发工作。大家看看,到底是谁最后成为了生物方面的人才呢?   
    这个故事可以说明本书前面提到的所有重点:   
    1.高考成绩非常重要。   
    因为高考成功可以让你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清华大学的生物学导师、生物实验室、图书馆),更多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会(跟老师做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的机会、更容易被国外大学录取的机会、更容易获得出国信息的机会、甚至出国后在加州理工也有更多的清华师兄师姐给你的帮助和照顾等等)。而考入一般本科的那个同学就无法享有这些资源,这些资源对人的发展可能是决定性的。   
    2.考试能力非常重要。   
    她不仅跟着老师做了很多项目,在TOFEL和GRE考试中取得优秀成绩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那个同学生物学的好,但考试水平不高,不知道他有没有考过TOFEL和GRE,反正他考研没有考上,只能找工作。当然如果他真的有决心有毅力,立志成为生物专家,也并非完全没有希望,但显然付出的努力必须超过他在加州理工念书的同学十倍以上。因为他要忙于工作,要天天为住房、吃饭的问题费心,要花大量时间来寻找学习资源,而且还不一定能找得到,自然和每年拿6.4万美金呆在名校校园里专心学习不可同日而语。




第二部分高考是能力的考试(4)


    3.高中学习的基础知识非常重要。   
    尽管高考没有考生物,但她数理化基础好,进入清华后高中生物的知识很快就补起来了。而且毫无疑问,良好的数理化基础对于在生物领域做深入研究起了很大的作用。良好的英语基础也是在TOFEL和GRE中胜出必不可少的因素。   
    4.在高中学习中积累起来的七种能力更重要。   
    什么东西使她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绩考进清华?什么东西使她在各种考试中胜出?什么东西使她具有了良好的基础知识?什么东西使她在跟老师做项目中表现出色,使其简历能够为苛刻的美国教授们欣赏?就是靠的这七种能力。她在和我一起外出演讲的路上,睁着眼睛把梧桐说成洋槐,把韭菜说成莴笋,我大为惊讶:“你是学生物的啊!”她笑着答道:“我学的是分子生物,跟化学离的比较近,跟植物学和动物学联系不大。”她比我大两岁,我得叫她师姐,但于人情世故什么都不懂,说话办事完全象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但所有这些都不能成为说她“高分低能”的证明,因为她已经具备了我们这个社会最需要最稀缺的才能。而她所缺乏的能力,有了当然更好,没有也无伤大雅,或者说尽管现在缺乏,但以她的能力和才智,只要愿意,很快就可以补上来。套用高中哲学的话来说,就叫“主要矛盾决定着事物的发展方向。解决了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就迎刃而解了”。   
    讲到这里,我需要给大家介绍一个理论,叫做“选择性记忆”。   
    人的记忆特征都是这样的,对司空见惯的东西往往过目即忘,也对于一些比较怪异的东西容易具有深刻的印象。比如你在大街上走着,有成百上千个面孔从你眼前闪过,你都不会留意,这时候突然有一张被开水烫了一大块的脸出现了,你一下子就会被他吸引,甚至过了一周,一个月都不能忘记。   
    同样的道理,一个人学习成绩的好坏是和他的付出成正比的,本来你一直靠辛勤的学习获得不错的成绩,但突然有一次你学得很努力却没有考好,而旁边一个不好好学习的同学却考好了。你就容易记住这一次反常事件而忽略以前很多次正常的情况,从而得出结论:付出不一定有回报,好不好好学都无所谓的。   
    又比如说班上大部分成绩好的人都是靠不懈的努力取得好名次的,但偏偏有一次一个不努力学的人考进了年级前三名,于是一般人就容易记住这一次“奇迹”,在他面临是认真学习还是出去打电脑游戏的时候,他心里就冒出来这个场景:某某某不好好学习还考得好呢。却不会记起说,班上前十名中至少有九个是靠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的。清华、北大、人大这引起著名高校的学生可以说大部分都是同龄人当中的佼佼者,但不可能是铁板一块,有那么一两个违法犯罪或者跳楼自杀的,经媒体一炒作弄得路人皆知,好像这里的人全部是一群书呆子或者偏执狂。从人格上讲,他们即使不比同龄人高尚,但也绝不会更低下。但他们在知识能力上显然远高出同龄人的平均水平。   
    所以,面对考试,大家要有积极认真的态度,高分高能是普遍现象,高分低能是特殊情况。一张高考试卷,从表面上看它只是在考查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和应试技能,实际上却是在考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做事情有没有持之以恒的毅力,能不能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能不能抵抗来自各方面的诱惑和干扰……   
    换一个角度思考,即使因为各种难以预见的原因,具备了良好的基础知识和个人素质,而由于各种偶然因素没有考入理想的大学,那么你还有机会重振旗鼓——复读、考研、出国、创业……很多很多,有了点金之术,还怕“千金散尽”?正所谓“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无处下金钩。”毕竟我们正生活在一个变革的年代、多元的社会、开放的中国,命运对那些真正杰出的人才是不会吝啬机遇的!   
   




第三部分要有明确的目标(1)


    “除非你说出目的地,否则你无法成功。”   
    ——成功学大师 拿破仑·希尔   
    “没有理想,人就会失去动力,就无法战胜自己的惰性;而无法战胜自己的惰性,便很难把握时间、把握生活,很难有直面困难与挫折的勇气。”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湖北省01年文科状元 王林丽   
    一、学习必须要有目标   
    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明确自己的目标是高考成功的第一原则,是首要条件。   
    明确的目标可以创造奇迹,反之,目标的丧失也可能会毁掉一切可能出现的奇迹。   
    秦朝时候,有一个叫刘季的人被派到咸阳服劳役,远远的看见了秦始皇浩浩荡荡的出游队伍,长叹一声道:“嗟乎,大丈夫生当如此也!”   
    十年后,他统一中国,开创了一个立国四百余年的朝代——汉朝,史称汉高祖。   
    刘季,也就是刘邦。   
    50年前,在遥远的英伦三岛,有一位幼儿园老师突发奇想,让他所教的皮特金幼儿园B(2)班31位同学写了一篇作文,题目叫:未来我——。   
    孩子们对自己未来的设想千奇百怪,五彩缤纷。比如:有个叫彼得的小家伙说,未来他是海军大臣,因为有一次他在海中游泳,喝了3升海水都没有被淹死;还有一个说,自己将来必定是法国总统,因为他能背出25个法国城市的名字,而同班的其他同学最多只能背出7个;最让人称奇的是一个叫戴维的小盲童,他认为,将来他必定是英国的一个内阁大臣,因为在英国还没有一个盲人进入过内阁。   
    总之31个孩子都在作文中描述了自己的未来。有当驯狗师的,有当领航员的,有当王妃的,五花八门,应有尽有。50多年过去了,布罗迪老师一直保存着这些作文本。他决定把这些本子重新发到同学们手中,让他们看看现在的自己是否实现了50年前的梦想。当地一家报纸得知他这一想法,为他发了一则启事。没几天,书信像雪花般向布罗迪飞来。   
    在这些来信中,有一封内阁教育大臣布伦克特的信,他在信中说,那个叫戴维的人就是我,感谢您还为我们保存着儿时的梦想。不过我现在已经不需要那个本子了,因为从那时起,我的梦想就一直在我脑子里,我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实现这个梦想。50年过去了,可以说我已经实现了那个梦想。今天,我还想通过这封信告诉我其他的30位同学:   
    “只要不让年轻时的梦想随风飘逝,成功总有一天会出现在你的面前。”     
    我高中的时候有一个比我大一级的女生,进入高三的时候,她的成绩在年级大概在十一、二名左右。我们学校每年被北大清华录取的总人数那时大概4、5个,但她公开宣称自己要考北大,搞得连我们高二的同学都知道有个女生要考北大。那一年,我们学校考上北大的人比较少,只有三个,她便是其中一个。   
    我的一个大学同学的高中同学,名叫王小云,高考落榜后,由于家庭条件的限制和其他种种原因,她进入了本地一所普通的卫校学医。然而,在那里呆了一年之后,她发觉自己根本提不起对医学的兴趣,而且也无法融入到那样一个良莠不齐的集体中去,实现自己大学梦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于是,在离开高中校园一年后,她选择了复读,重新拾起了高中课本。经过一年高四,她不知付出了多少的辛劳和汗水,用超人的毅力坚持下来,最终获得了成功,考入安徽工业大学读国际经贸专业。别人问起她能如此刻苦的原因,她说:“没什么特别的,只是我知道自己必须要考上大学,实现我很久以来在心中默默树立的目标。”   
    中国人民大学可能是我听说的第一所大学,至少是我能记住名字的第一所大学。那个时候还在念小学,觉得一所大学能把“中国”和“人民”两个名词连接在一起作为自己的名字,必然是十分神圣的。所以特别希望有一天能够进入这所大学念书。因为这个目标,我中考的时候选择了江津中学,而拒绝了一所重点中专(在我参加中考的时候,中专还是很有诱惑力的),在高二分文理的时候,我又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文科,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我只在第一志愿栏里填报了中国人民大学,其它地方全是一片空白,决心今年考不上明年再来。最后终于如愿以偿进入了中国人民大学。




第三部分要有明确的目标(2)


    明确的目标可以创造奇迹,反之,目标的丧失也可能会毁掉一切可能出现的奇迹。   
    费罗伦斯·查德威克是世界著名的游泳健将,她一生参加过无数次渡海游泳,从来没有半途而废过,她还是世界上第一个游过英吉利海峡的女性。   
    1952年7月4日,她向一个新的记录发起挑战。她打算游过美国加利福尼亚和卡塔林纳岛之间21英里的卡塔林纳海峡。如果她成功了,她将是世界上第一个游过这一海峡的女性。   
    那天早晨,海水冻得她全身发麻。雾很大,她连护送她的船都几乎看不到。时间一个小时一个小时地过去,千千万万人在电视上看着。有几次,鲨鱼靠近了她,被人开枪吓跑了。她仍然在游着。     
    15个小时之后,她又累又冷,她知道自己不能再游了,就叫人拉她上船。她的母亲和教练在另一条船上。他们都告诉她离海岸很近了,叫她不要放弃。但她朝加州海岸望去,除了浓雾什么也看不到。   
    几十分钟后——从她出发算起是15个小时55分钟之后——人们把她拉上船。又过了几个小时,她渐渐觉得暖和多了,这时却开始感到失败的打击。她不假思索地对记者说:   
    “说实在的,我不是为自己找借口。如果当时我能看见陆地,也许我能坚持下来。”   
    人们拉她上船的地点,离加州海岸只有半英里!   
    中国有句古语:“行百里者半九十。”这句话来形容查德威克似乎非常合适。   
    查德威克一生中就只有这么一次没有坚持到底。两个月之后,在一个没有浓雾的天气,她成功地游过这个海峡。   
    在这个故事中,目标的明确与否最终决定了成败。而在一些比较极端的时候,目标甚至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死。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越南行医的精神病专家弗兰克不幸被俘,后被投入纳粹战俘营。根据他的观察:“虽然所有的囚徒被抛入完全相同的环境,有的人却消沉颓废下去,有的人如同圣人一般越站越高。   
    当一个人确信自己生存的价值时,什么样的饥饿和残酷拷打都能忍受。而那些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着的人,早就不堪折磨的死掉了。   
    纳粹集中营中最后生存下来的人不到5%,他们活下来的原因几乎毫无例外的都是——心里有着明确的目的,觉得还有一些要做的事情还没有做完,期待活着与家人重聚。”   
    目标还不是现实,只是存在人头脑中的一种想法,它为什么如此重要?   
    因为这种想法能给你很多东西:   
    目标能给你指引方向,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立志进入清华的学生在选择文理科的时候不会犹豫不决,把短期目标定为提高英语成绩的人知道他该把大量时间放到英语上,把人生目标定为做一名政界领袖的人就会主动的去阅读历史、政治和人物传记方面的书籍、关心时事政治。没有目标的人则在面临多种选择的时候摇摆不定,难以取舍,无法专心从事某一件事情,最终一事无成。   
    所以,当你经常感到琐事太多,难以取舍的时候,你就要想想:我的目标是什么,做那件事情最有利于我的目标的实现?这样你就很容易做决定了。   
    目标能给你提供动力。看不见海岸是查德威克放弃的主要原因,在荒漠或草原中行走的人往往会寻找远处的一颗小树、一块石头或一片绿洲作为目标,走到之后再寻找下一个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坚持不懈的走完。当你定下自己希望考取某所大学之后,立刻就会觉得学习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为了这个目标而受一些苦是完全值得的,即使遇到挫折,也不会半途而废。   
    所以,当你感到学习的辛苦难以忍受、或者某一次考试没有考好、生活中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的时候,你就要想想:我的目标是什么,为了这个目标,眼前的痛苦和困难是否值得我去忍受或努力克服?这样,就很少有什么东西能阻碍你前进了。   
    目标能提供一种衡量自己的标准。当你定下自己下一次要考入全班多少名的时候,你就会去关注本次考试第多少名考了多少分,各科又考了多少分,我总分差多少,差在哪几科?知道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然后才能再有针对性的指定学习计划、安排学习时间。没有目标,差,不知道差在哪里,好,不知道好在哪里,学习难免陷入迷茫。   
    所以,当你感到学习困难重重,不知如何下手,经过努力之后不知自己的努力是否取得了成效,你就拿你的目标做一个对比,看看每个具体的项目跟目标相比还有哪些差距。   
    所以,如果你的学习还没有目标,那么必须尽快制定一个。学习是一件很辛苦很累的事情,没有明确的目标,你不可能获得最后的胜利,甚至无法坚持到最后。




第三部分制定不同层次的目标(1)


    你的长期目标应该制定得尽可能长远,那将激起你为伟大事业奋斗的雄心;中期目标应该高于你的现状一个档次,那将使你能够拥有足够的提升空间和不懈的动力;而短期目标则应该限定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能够迅速付诸实施,通过一个又一个短期目标的实现来获得成就感。   
    (一)目标的三个层次   
    目标可以分成三个层次:远期目标、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制定目标的时候,必须很好的把这三个层次结合起来。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候只有几十人,不到40年即统一中国,这就跟它能制定良好的目标体系是分不开的。早在中共一大上即提出党的最高纲领是消灭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共产主义社会,但在现阶段的革命纲领即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还指出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工人罢工。这里最高纲领就是长期目标,最低纲领是中期目标,而领导工人罢工等可以看作短期目标。   
    用一句话把这三个目标概括起来:在共产主义理想的指引下,为了建立新中国而奋斗,积极开展工人运动。头绪非常清楚,所以一大召开,共产党刚成立,就能马上投入革命斗争。从成立到统一中国的38年里,最高纲领始终不变,建立新中国的理想也没有变,但对于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新中国则经过了激烈的争论,而短期目标则随着大革命、第一次内战、抗日战争、第二次内战不断的发生改变。   
    这段历史,已经把不同目标层次的地位和作用说得非常明确了。   
    长期目标是一种信仰,中期目标让人觉得有奔头,短期目标让人知道眼下该怎么做。   
    (二)远大的长期目标   
    长期目标,也就是指你的人生理想。没有理想的支撑,人生就会失去进取的动力,甚至,失去生活的动力;没有长远的目标,你也许就会被短期的各种挫折所击倒。   
    如果你只看到眼前,只看到高考,那么你很容易怀疑努力学习的意义,很容易怀疑高考成败的意义。没有长远目标的人会问:“高考考的好又怎么样,不好又怎么样?能进好大学又怎么样,不能进又怎么样?”有长远目标的人会这样说:“只有高考考好了,才能进好大学,才能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为了我将来达成自己的人生理想奠定坚实的基础。”   
    说得长远一点,有很多人辛辛苦苦考入大学,进入大学以后却觉得非常迷茫。因为他以前只知道要把高考考好,考上好大学,但考上好大学之后怎么办,却从来没有想过。我在北京念书四年,可以说是每年都听说好几起各个高校有学生自杀的事情,从北大清华到一些普通高校、民办高校都有,我觉得很大程度上就是人生失去目标的结果。当然自杀只是特殊情况,很多人进入高校以后,天天不好好学习,上网、玩游戏、看碟、喝酒等等,白白浪费了四年大学生活。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他们从小就知道“高考”,把这个中期目标当成人生的长期目标了,突然之间,象做梦一样,高考居然过去了,自己朦朦憧憧的居然进了大学的校门,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没有远大的目标,人生就没有瞄准和射击的对象,就没有更加崇高的使命能给你带来希望。   
    有了理想,你就会有一股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勇往直前的冲劲。你必须要有远大的目标。当你有了远大的目标的时候,你才会有伟大的成就。   
    所以,不要忘了常常问一问自己:   
    “我这一生最大的梦想是什么?”   
    “我打算在什么时候实现它?”   
    “为了实现这一梦想,我应该做些什么事情,付出多大努力?”   
    如果这三个问题你还不知道答案的话,那么你确实应该找个时间来好好思考思考自己的人生了。如果你觉得你找到了答案,那么,恭喜你!只要你肯为之不断努力,梦想总有一天会变成现实。




第三部分制定不同层次的目标(2)


    (三)具体而明确的中期目标   
    人生的远大目标不太可能非常具体,比如你想成为一个政治家,你不可能也不必要在中学阶段就列出你在30岁的时候要成为什么级别的官员,在40岁的时候又达到什么级别,50岁的时候、60岁的时候又怎么样。这完全没有意义,你只需简要的知道,你将来要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成为一个大人物,要改革你所不满意的现状,为人民造福就差不多了。   
    但对于中期目标,就不能如此简略。     
    美国财务顾问协会的前任总裁刘易斯·沃克曾经接受过一位记者有关稳健投资计划的采访。   
    其间,记者问道:“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人走向失败呢?”   
    沃克不假思索的说道:“模糊不清的目标。”   
    记者问道:“什么叫模糊不清呢?”   
    沃克说:“我在几分钟前就问你,你的目标是什么?你说希望有一天可以拥有一栋山上的小屋。这就是一个模糊不清的目标。问题就在‘有一天’,这个时间不够明确。因为不够明确,成功的机率也就不大。”   
    沃克紧接着又说:“如果你真的希望在山上买一间小屋,你就必须先找出那座山。计算你想要的小屋的现值,然后考虑通货膨胀,算出5年后这栋房子值多少钱。接着你必须确定,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每个月要攒多少钱。如果你真的这么做了,你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拥有一栋山上的小屋。但如果你只是说说,梦想就可能不会实现。”   
    在这里,沃克需要告诉你的是,梦想是愉快的,但没有配合实际行动计划的模糊梦想,则只是妄想而已。   
    如果你不知道买一套房子要多少钱,也不知道你希望多长时间以后能买一套房子。那么你就不知道你从现在起至少每年要赚多少钱。不知道从现在起至少每年要赚多少钱,也就不知道每年要赚多少钱。不知道每年要赚多少钱,也就不知道每个月要赚多少钱,你也就不知道每天该为你的目标做什么。最后,你的目标就无法实现。   
    高考也是一样,你不明确自己考哪所或哪几所大学,不知道录取分数线,就不知道自己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努力,以此往下类推,最后你就不知道明天该怎么学习。   
    我的朋友人民大学政治学00级的张楠迪杨,现在已经保送北大研究生,她在演讲中曾经这样说道:   
    “高考目标明确,才能保证自己进入理想的大学。   
    进入高三,每个人的理想大学应该逐渐明确起来。这时候就应该不断强化自己的目标,使自己始终保持一个积极向上、目标明确的心态。在这里我推荐给大家一个方法:找一样东西,把你的目标具体化。至于这样东西是什么,则由自己决定,只要它能给予你向着这个目标而不断奋进的动力就可以。我当时一心想考中国人民大学,所以在高考咨询时我特地买了人民大学的招生咨询手册。每天晚上复习时都放在桌上。每当我累了、乏了就看一眼桌上的咨询手册,动力马上就来了。   
    每个人都会有惰性,而且惰性几乎是摆脱不掉的,但我们要尽量地把惰性主导我们的时间缩到最短,尽量地抑制它。抑制惰性不是说说就可以做到的,关键在于采取适当的方法。通过实验,我觉得把目标具体到一个物体上非常有效果。这样在我们头脑中抽象的东西一下子就生动起来了。我是采取这种办法,各位同学也可以任意采取其他办法。如果方便的话,你也可以到自己理想的高校看一看,提前体会一下对校园的感觉。我有很多亲戚朋友都表示要在孩子上高中的时候带孩子到北大、清华看一看。不是说他们都要考北大、清华,而是如果孩子能够亲自游历一下这些高等学府,那样的感受会是冲击性的,关键是能够为孩子树立远大目标提供动力支持。   
    现在互联网的应用非常广泛,同学们也可以在休息时上上网,浏览一下理想大学的网页,这样可以对其专业设置、师资力量以及学生生活进行全面了解,可以做到心中有数。”   
    所以,不能简单的说:“我要高考成功”,“我高考必须考好”,“我要考上好大学”……这样的“目标”毫无意义。它必须具体,你要大声问自己:   
    “我要考上哪所大学?”   
    “这所大学的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我现在还差多少?”   
    “我哪些方面存在不足,还需要怎样努力?”   
    只有完整的回答了这三个问题,才能算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中期目标。   
   




第三部分制定不同层次的目标(3)


    (四)细致可行的短期目标   
    有了远期和中期目标的指引,具体该怎么办,还要落实到短期行动目标上来。   
    短期目标因为要马上付诸行动,所以不仅要具体,而且必须细致。细致到什么程度呢?我大二的时候在浙江温州乐清讲课,有一个初二的女生问我:“我现在英语只能考100分,可是我希望考到120。可是我觉得提高20分简直不太可能,我该从哪些方面努力呢?”   
    我就说:“一张试卷20分看起来很多,如果你只是单纯的想着提高20分的话,那么可能永远都做不到。你应该试着去看看,从试卷中‘找’出这20分来。一张英语试卷有好多种题型,你要拿120说明你得分率为80%,那么你到每个题型中去找,看哪些题型没有达到这个要求,还差多少。比如作文30分,你只拿了20分,但80%是24分,那么你就确定自己在作文方面努力的目标是达到24分的标准。再到听力、完形、阅读中去寻找,挨个把差的分找出来,这样你就觉得20分其实并不多,而且知道自己差在哪一块,该怎样努力了。”   
    我的好友,01级湖北文科第一名王林丽,现在就读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曾经和我一起到武汉、苏州、徐州等地演讲。她有一个“五分钟目标”的提法非常有意思:   
    “在接下来的5分钟内,我要做什么?背诵一段文章、一首诗词、几个定理定义,或是掌握几个英语单词和句型用法,或是记住一个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或是解出一道数学题……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试着制订这样一些小小的目标,然后在接下来的5分钟里面,集中所有的精力去努力完成,享受由此带来的点滴乐趣。不要小看这短短的5分钟,让我们以具体的步骤循序渐进地靠近最终的目标,就像那时钟的秒针一样,每秒钟“嘀哒”一下,不知不觉中,成功的喜悦就会慢慢浸润我们的生命。   
    让自己把握眼前的5分钟,并努力切实的生活,暂时不要考虑各种长期的计划,应争取充分利用眼前的5分钟做自己要做的事情,不要一再推迟那些可以给你带来愉快的那些活动。比如,听5分钟的音乐放松一下,暂时离开书本去吹吹风,或者与朋友愉快的交谈。从而,你能暂时卸去学习的重负,体会人生真正的快乐。”   
    这个,就属于“超短期目标”了。不过它很好的说明了短期目标的一种重要特征:触手可及而非高不可攀。你的长期目标应该制定得尽可能长远,那将激起你为伟大事业奋斗的雄心;中期目标应该高于你的现状一个档次,那将使你能够拥有足够的提升空间和不懈的动力;而短期目标则应该限定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能够迅速付诸实施,通过一个又一个短期目标的实现来获得成就感。   
    三、制定和完成目标几个原则   
    (一)你必须确定你的目标和起跑线。   
    要想知道自己将走向何方,必须先看清自己现在所处的位置。   
    也就是说,你必须认真分析自己现在的水平和潜力,这些问题也许你并不完全明了,但可以试着回答,并在不断学习中加以修正。   
    当你一个人最终坐下来后,你就可以向自己提以下的问题,并把答案写下来:   
    1、我拥有怎样的才干和天赋?     
    (1)我在那一方面具有特长?读书、理解、做题还是背诵?   
    (2)我在哪些科目上有特长?由此说明我的学习能力主要体现在哪里方面?   
    (3)我现在的水平是如何达到的?   
    要知道完全不学习只能考零蛋,我没有考零蛋,那么说明我肯定还是花了一些功夫学习的。所以即使成绩再差也是学习的结果,而不是不学习的结果,那么现在的成绩肯定代表了一定程度的努力和学习方法。不仅要学会向别人学习,关键还在于向自己学习,发掘出自己身上的优点,并想法把它发扬光大。人们常说“超越自我”,就是指这个意思。   
    2、我学习的激情是什么?   
    (1)有什么东西特别使我内心激动,使我分外有冲劲去完成我的目标?   
    (2)假若有,这种冲动的激情是什么?   
    (3)完成目标的好处哪些是我期望的?   
    要知道,满足某种需要的欲望往往能激发人的理想。有的人为了将来有个稳定的生活而学习,有人为了挣大钱而学习,有人为了做大官而学习,有人为了让父母高兴而学习,有人为了追求个人独立而学习……这些都无可厚非,在我们这个走向价值多元的时代,不存在某种价值取向天然高于某种价值取向的问题,关键是找到这些能让自己兴奋的点。只要真的能让自己充满激情的学习,你就大声的说:“我学习的动力是挣大钱娶美女!”或者象陆文那样说:“我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我妈妈高兴!”都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因为这是你的选择。   
    3、我的外部环境有什么特点?   
    (1)我的学校在全省处于什么位置?我的班级在全校处于什么位置?   
    (2)我在班上处于什么位置?我身边的人有哪些成绩比我差?差在哪里?那些成绩比我好的同学在哪些方面比我优秀?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   
    (3)我的家庭情况对我有什么影响?怎样克服坏影响,发挥好影响?   
    4、在我的一生中,我可以想像的并且自己能作出的最伟大的事情是什么?




第三部分制定不同层次的目标(4)


    以上问题并非全部,只是给出一个提示,通过多方面的分析发现自己所处的位置,找好人生的坐标,然后才能开始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   
    (二)你必须把目标清楚地表述出来。   
    你的整体目标必须用一句话表达出来。完成目标的方法、层次、计划、方面可以写很多很多,但是最后的目标必须概括成一句话,这样才能牢记于心,不断鼓励自己。如果你用5000字来阐述自己的目标,那么过了一天你就不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了。比如50年代的志愿军奔赴朝鲜,这么大的一场战争,经过中央反复决策论证,涉及复杂的国际形势,和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作战……,但是目标只概括为八个字——“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把这个战争的目标说得清楚明了,志愿军战士天天挂在嘴上喊,对于鼓舞士气、团结作战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你需要的也是这样激动人心的八个字,可以让你时刻铭记于心。   
    你要把你的目标写到纸上,贴到墙上,让自己能够天天都看见。   
    你应该把自己的目标告诉你的朋友。当然,为了不让别人说你自吹自擂,也不宜四处宣传,只告诉几个自己信赖的好朋友。这样会起一个监督作用,当你想放弃自己目标的时候,你会觉得在朋友面前很没有面子。我在写每一本书之前,都会把自己的写作计划,甚至写完之后预计将会引起什么样的反响,都向我的那么五六个好朋友吹嘘一番,听得他们十分神往。实际上这是一种自我鼓励的方式,写书写的辛苦的时候,一想到自己夸下的海口,就不得不继续写下去。   
    (三)你的短期目标不但要有激励价值,而且要现实可行。   
    (四)你的中短期目标应尽可能具体明确,并有具体的时间限制。   
    (五)你的长期目标要尽可能远大。   
    (六)你应该定期评估计划的执行情况。   
    定期评测进展,这和你的行动同样重要。随着计划的进展,你有时会发现你的短期目标并没有使你向长期目标靠拢;也许,你可能发现你当初的目标不怎么现实;又也许你会觉得你的中长期目标中有一个并不符合你的理想及人生的最终目标。不管是怎样的情况,你都需要作出调整。   
    学会根据最重要的目标来判断其它目标。想到什么目标不妨先写下来。起初,你没必要判断这些目标是不是能够实现,也不要管它们是长期的还是短期的。把能想到的都写下来后,再对照你的人生目标仔细地检查一下。   
    如果你发现这些目标之中有什么与你的人生目标和你的理想不符合,一般来说你可以有两种选择:   
    1、把它去掉、忘掉;   
    2、重新评估你的人生目标,考虑改写。   
    二者必居其一。   
    对中学生来说,最重要的目标就是高考成功。   
    所以,如果你的目标是北大,那么你可以把下面这句话贴在最能引起你注意的地方:   
    “我现在做的事情会使我更有可能考上北大吗?”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就立刻去做;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就立刻停止。你会发现你做事情的效率会立刻提高。   
    (七)你应该及时庆贺自己已取得的成就   
    当每一个目标成为现实之后,一定要记住抽点时间庆祝已取得的成就。这种庆祝不仅会给你带来好心情,还会给你继续前进的信心和动力。   
    你取得预期的成果后,你自然应该奖励自己,善待自己。小成果小奖,大成果大奖。   
    比如你说自己要在一周内读完一本书,如果你真的读完了,那么你就可以去买一点你平时舍不得吃的小零食来尝一尝,或者中午吃饭的时候在食堂打一份比较贵的菜来吃,总之做一点花时间不多的事情来奖励一下自己。   
    但是,这种奖励必须发生在目标完成之后,而不是将要完成甚至刚刚开始的时候,不然就会完全失去意义。   
   




第三部分制定不同层次的目标(5)


    (八)立即行动   
    这一点实在太重要了,所以不在此讲述,而是单成一节,重点强调。请参看本章第二节——立即行动。   
         
    立即行动   
    “我的幻想毫无价值,我的计划渺如尘埃,我的目标不可能达到。   
    一切的一切毫无意义——除非我立刻付诸行动。”   
    ——奥格·曼迪诺 《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   
    “学习就像在战场上准备冲锋陷阵的战士,只要一声令下,不管前面是水是火,都要义无反顾的前进。”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曹兴隆




第三部分我们没有明天(1)


    不要等你觉得万无一失的时候才付诸行动,那样你将注定一事无成。   
    不要等你觉得时间充裕的时候才付诸行动,那样你将注定一事无成。   
    没有条件,要创造条件;没有时间,要挤出时间。总之,一旦目标确定,马上行动,一刻也不要耽误。行动不一定会成功,但不行动绝对不可能成功。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什么事情都等到明天去做,那么结果必然是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制定了目标,就必须立刻付诸实践。再美好的目标、再容易实现的目标,如果不从现在开始努力,那么它决不可能变成现实。   
    很多人年轻的时候都有过很多伟大的想法,但真正使这些伟大的想法成为现实的人只是少数。原因很简单,他们没有立刻行动,他们一直都在等条件成熟的那一天,或者等自己“有空”的那一天。而那一天从来就没有出现过。   
    不要等你觉得万无一失的时候才付诸行动,那样你将注定一事无成。   
    不要等你觉得时间充裕的时候才付诸行动,那样你将注定一事无成。   
    没有条件,要创造条件;没有时间,要挤出时间。总之,一旦目标确定,马上行动,一刻也不要耽误。行动不一定会成功,但不行动绝对不可能成功。   
    你不要害怕失败,因为如果你不立刻行动,你连失败的机会都没有,也就无法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从头再来。这里不妨打个比方,你开车遇到‘此路不通’或‘交通堵塞’的情况,你总不可能就停着不动吧。你一定知道,道路的暂时阻塞只是表示现在无法通行,你完全可以从另一条道路到达目的地。对于那些指挥一场大的战役的将军来说,每当他们制定一个战略计划时,他们都会同时拟出几个备用方案,以备不时之需。你也许知道,每一架航线固定的飞机都是有其备用机场的。   
    没有什么目标能够毫无曲折的实现。实际上,你会在行动中不断修正自己的计划,你并没有改变自己原来的目标,只是选择了另一条道路而已,目的地是不变的。   
    如果有人在上学之前,先打电话问交警从家里到学校之间的路灯是不是都是绿的,那么你一定会把他当疯子。谁都知道,一个想等路灯全都变绿之后再出门的人注定永远都出不了门。可是,在人生的道路上,却有无数人在做着这样的蠢事。   
    人生就像一盘棋局,你要想杀的精彩,就要勇敢落子。当然你应该多算几步棋,优秀的棋手都知道“弈算三步”,人生也需要对未来做出合理的评估,但如果你想把整盘棋都算完再走的话,那么你永远都无法动一个棋子。   
    拿破仑·希尔曾经讲过这么一个故事:   
    “我们都很了解大学生如何准备功课。例如乔的计划就很好,他打算留一天晚上集中精神看点比较花脑筋的书。但是他是怎么过的呢?请看:   
    他准备7 点开始看书,但是晚饭吃得太多,想要看电视消遣消遣。他本来只想看一点点,谁知节目太精彩,只好继续看完,这时已经过了一个小时。   
    八点的时候刚想坐下看书,又折回来打个电话给女朋友聊聊,又花了40 分钟(他还不至于整天情话绵绵)。这时又接了一个电话花了20 分钟。当他走到书桌的半路上,忽然看到有人打乒乓球,一时手痒,又打了一个小时。打完后全身是汗,就去冲洗一番。后来有点疲倦,又觉得应该小睡片刻。同时打球跟淋浴后又有点饿,还要吃点宵夜。   
    这个准备用功的晚上很快就过去了,最后在半夜一点钟才打开书本,但这时已经看不下了,只好投降,蒙头大睡。第二天早上他对教授说:‘我希望你再给我一次补考的机会,我真的很用功,为了这次考试,我昨天念到半夜两点呢!’   
    乔的做法很糟糕,因为他浪费的时间太多。象乔那样患有“过度准备狂”的人,不知道有多少。我们还可以找出很多例子。例如,推销员、主管、工人、家庭主妇等,他们磨了半天以后才想要干点正事。他们经常采用的准备功夫包括闲谈、喝咖啡、削铅笔、阅读书报、处理私事、清理文具、看电视以及其他几十种小事。   
    有一个方法可以戒掉这个毛病。命令你自己:‘我现在很好,马上可以动手,再拖下去就完蛋了。我要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正事上。’”   
   




第三部分我们没有明天(2)


    大学本科毕业的时候,宿舍退掉了,我虽然考上了研究生,但新宿舍还没有分,我想暑假期间在人大附近租个单间,好好写我的书。我们同班的另一个同学也考上了研,想找房子住,准备复习司法考试。当时他有钱,于是开始联系房子,我没有钱,所以我立刻想办法挣钱,于是立刻联系外出讲课。等我讲了半个月课回来,我以为他已经租好房了,发短信问他:“你住在哪里?”他却说:“我回家了。”我问他为什么,他说问了几个以前在校外租过房子的同学,说房子不好找,外面治安不好、卫生条件也差,觉得很麻烦,所以回家了。我上午回到北京,下午就开始行动,先在网上搜索,然后到校园里的各个广告栏找,再挨个打电话,然后骑着自行车到处上门看房。开始在网上和广告栏里面发现的信息很少,后来骑车到几个小区一看,到处都是租房的。于是当天下午我就选择了三家比较好的,第二天又到这三家仔细看了看,砍了一下价,第三天就开始搬家,当天晚上就开始写我的书了。   
    9月25日的时候,我的书已经写完了。过了两天在校园里碰到那个同学,问他司法考试怎么样,他摇着头说道:“回家之后总是有老同学来找我玩,没怎么复习,这次没通过,浪费了几百块钱报名费。下次再说吧。”   
    联想集团的创始人柳传志说他自己的成功秘诀之一就是:“不要匆忙做决定,但是一旦做了决定,那就要毫不犹豫的付诸行动,决不拖延。”   
    我读高三的时候曾经有过这么一件小事:   
    坐在我前面的女生在看一本书,我和同桌都想看。她看完之后把书往后一扬,问:“你们谁要看?”我连忙答道:“我要看!”而我那个同桌已经伸手把那本书拿走了。她笑着对我说:“你的回答很迅速。”   
    这下,我算是深刻体会到了什么叫“先下手为强”。   
    所以,如果你真的决定了,那么再多说一句话都是浪费,必须立刻行动。不要等待明天,我们没有明天。   
   




第三部分从洗第一个盘子开始


    实现一个高远目标的办法就是“从洗第一个盘子开始”。古语有云:“欲速则不达”。说得通俗一点就叫:“不能一口吃成一个胖子”。不要着急把远大的目标在短时间内完成,那只会使你手足无措,最后什么都做不好。只需要有个总的目标,一步一步往下走,一切自然水到渠成。   
    常言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我倒觉得,坏的开始也是成功的一半。因为无论好坏,只要你动手做了,那么后面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一个很常见的例子就是洗碗。中学生中比较热爱洗碗的人恐怕不多,面对着一桌子的杯盘狼藉,谁都提不起劳动的兴趣来。那有没有让人利利索索的把碗洗完的方法呢?有,你完全可以试一试:   
    拿起一个碗,对自己说:“我今天就洗这一个碗。”然后慢慢的把它洗干净,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你产生了再洗一个碗的动力,不再觉得洗碗是一件讨厌的事了。不知不觉间,你已经把所有的碗都洗完了。而且,在洗完之后——这是我的亲身感受,你应该体验体验——还会不自觉的看看厨房还有什么不整洁的地方,再把它清理一遍,直到到处都干干净净为止。   
    如果你想感受立刻行动带来的好处,那么,就在你看完本节之后的下一顿饭,立刻做一下试试。相信从此以后,你就能养成立刻行动的好习惯了。   
    所以,实现一个高远目标的办法就是“从洗第一个盘子开始”。   
    一个著名的作家曾经这样讲述自己的创作经历:   
    “当我推掉其他工作,开始写一本25万字的书时,心一直定不下,我差点放弃一直引以为荣的教授尊严,也就是说几乎不想干了,最后我强迫自己只去想下一个段落怎么写,而非下一页,当然更不是下一章。整整六个月的时间,除了一段一段不停地写以外,什么事情也没做,结果居然写成了。”   
    “几年以前,我接了一件每天写一个广播剧本的差事,到目前为止一共写了 2000 个。如果当时签一张‘写作2000个剧本’合同,一定会被这个庞大的数目吓倒,甚至把它推掉,好在只是写一个剧本,接着又写一个,就这样日积月累真的写出这么多了。”   
    面对厚厚的一本参考书,你觉得题目好多好多,不知何时才能做完。这个时候需要做的不是考虑怎么才能把它做完,而是马上提起笔来,做第一道题。   
    如果老师要求你背诵一篇长长的英语课文,不要被那些密密麻麻的英文单词吓得不知如何是好,你应该做的是:立即背诵文章的第一句。   
    如果你对考试有畏惧心理,每次拿到试卷都双手发抖,看见那么大几篇题目就发晕,那么,你要做的不是想着万一做不完怎么办,而是马上拿起笔来,开始计算第一道选择题。   
    如果你想在暑假预习一下下学期的数学,翻开课本,全是一些陌生的符号和图形。这个时候要做的,是不要理睬那些东西,立刻从第一页开始认真阅读。   
    如果以上这些你都做到了,你会发现,完成作业、背诵课文、参加考试、预习课本原来都是很容易的事情。   
    古语有云:“欲速则不达”。说得通俗一点就叫:“不能一口吃成一个胖子”。不要着急把远大的目标在短时间内完成,那只会使你手足无措,最后什么都做不好。只需要有个总的目标,一步一步往下走,一切自然水到渠成。   
   




第三部分行动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1)


    立刻行动是实现目标的最重要条件。行动的结果往往有利于你做出正确的判断,重新明确奋斗的目标。   
    立刻行动是实现目标的最重要条件。但还有一种情况,当你无法确定自己目标的时候,也应该立刻行动,而不是座在书桌前冥思苦想。   
    目标并非是一成不变的,预先确定的目标并不一定能够实现,或者说并不一定适合你。你只有根据现在的情况确立一个目标,然后行动,行动的结果往往有利于你做出正确的判断,重新明确奋斗的目标。   
    湖北省01年文科状元王林丽说:   
    “我认为目标不一定是一成不变的,它可以随着自己实力的变化而变化,无须过高,也不能过低,跳一跳,够得着,即可。高中三年,我们必须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随时根据学习情况调整对策。高一的时候,我只能保证自己上武汉大学;高二时,改为人民大学;到了高三,我便把目标锁定北大,并为此奋斗不止。我喜欢这样的追赶,去追寻遥遥领先的理想,在追赶中,我觉得自己是个自由自在的人生主人。”   
    “宿舍里有一位同学,高中时候本来是在学校里的理科试验班,那是当时她们学校里最好最优秀的班级。在理科试验班呆了两年,越来越觉得这并不是自己的兴趣和目标所在。到了高三,她顶着巨大的压力,在一片反对声中毅然决然地由理科转为文科。学习自己擅长和喜欢的东西,总是轻松和快乐的。事实证明了她的选择的正确性,经过努力,在高考中,她以优异的成绩如愿进入了北大学习。这次,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经济,因为,这是她的最爱。”   
    在一开始制定目标的时候,有可能你跟王林丽一样,对自己实力有所低估,在经过一段时间努力之后,发现自己可以冲击更好的大学,那么就适当调高你的目标;如果一开始对自己期望太高,那么也可以适当调低目标,这都是很正常的。   
    鲁迅弃医从文,先前学的医学知识可谓一无用处,但在日本学习医学的过程,对于他了解国际形势、接触西方先进思想、认识一批仁人志士,对于后来成为近代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功不可没。如果他不去日本留学,既成不了思想家,也成不了医学家。孙中山先前支持以变法改良中国,并上书李鸿章。失败以后,转而走资产阶级革命的道路。辛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以及军阀篡夺以后,他又提出“新三民主义”,与共产党和苏联合作。他在行动中不断修正自己的目标,最终成为了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中国近代历史第一人。   
    有了理想,就立刻付诸实践,又通过实践修正自己的理想,这就是鲁迅和孙中山先生的伟大之处。他们都放弃了自己曾经选择的道路,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回到过去,向他们发问:“你们后悔自己最初的选择吗?”他们的回答是不难想象的。   
    在社会活动中是这样,对于那些研究自然科学理论的科学家们也是如此。一位署名castor_v_pollux的作者在新浪网上连载的《上帝掷骰子吗——量子力学史话》中专门有一篇短文介绍了近代科学史上为了“证明”某个理论而进行实验,但最后却发现理论与实际不符合,最后彻底推翻这种理论,实现物理学突破的事例:   
    “近代科学的历史上,也曾经有过许多类似的具有重大意义的意外实验。也许我们可以从拉瓦锡(AL Laroisier)谈起。当时的人们普遍相信,物体燃烧是因为有“燃素”离开物体的结果。但是1774年的某一天,拉瓦锡决定测量一下这种“燃素”的具体重量是多少。他用他的天平称量了一块锡的重量,随即点燃它。等金属完完全全地烧成了灰烬之后,拉瓦锡小心翼翼地把每一粒灰烬都收集起来,再次称量了它的重量。   
    结果使得当时的所有人都瞠目结舌。按照燃素说,燃烧后的灰烬应该比燃烧前要轻。退一万步,就算燃素完全没有重量,也应该一样重。可是拉瓦锡的天平却说:灰烬要比燃烧前的金属重,测量燃素重量成了一个无稽之谈。然而拉瓦锡在吃惊之余,却没有怪罪于自己的天平,而是将怀疑的眼光投向了燃素说这个庞然大物。在他的推动下,近代化学终于在这个体系倒台的轰隆声中建立了起来。   
    到了1882年,实验上的困难同样开始困扰剑桥大学的化学教授瑞利(J.W.S Rayleigh)。他为了一个课题,需要精确地测量各种气体的比重。然而在氮的问题上,瑞利却遇到了麻烦。事情是这样的:为了保证结果的准确,瑞利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来分离气体。一种是通过化学家们熟知的办法,用氨气来制氮,另一种是从普通空气中,尽量地除去氧、氢、水蒸气等别的气体,这样剩下的就应该是纯氮气了。然而瑞利却苦恼地发现两者的重量并不一致,后者要比前者重了千分之二。   
    虽然是一个小差别,但对于瑞利这样的讲究精确的科学家来说是不能容忍的。为了消除这个差别,他想尽了办法,几乎检查了他所有的仪器,重复了几十次实验,但是这个千分之二的差别就是顽固地存在在那里,随着每一次测量反而更加精确起来。这个障碍使得瑞利几乎要发疯,在百般无奈下他写信给另一位化学家拉姆塞(William Ramsay)求救。后者敏锐地指出,这个重量差可能是由于空气里混有了一种不易察觉的重气体而造成的。在两者的共同努力下,氩气(Ar)终于被发现了,并最终导致了整个惰性气体族的发现,成为了元素周期表存在的一个主要证据。   
    另一个值得一谈的实验是1896年的贝克勒尔(Antoine Herni Becquerel)做出的。当时X射线刚被发现不久,人们对它的来由还不是很清楚。有人提出太阳光照射荧光物质能够产生X射线,于是贝克勒尔对此展开了研究,他选了一种铀的氧化物作为荧光物质,把它放在太阳下暴晒,结果发现它的确使黑纸中的底片感光了,于是他得出初步结论:阳光照射荧光物质的确能产生X射线。




第三部分行动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2)


    但是,正当他要进一步研究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天气转阴,乌云一连几天遮蔽了太阳。贝克勒尔只好把他的全套实验用具,包括底片和铀盐全部放进了保险箱里。然而到了第五天,天气仍然没有转晴的趋势,贝克勒尔忍不住了,决定把底片冲洗出来再说。铀盐曾受了一点微光的照射,不管如何在底片上应该留下一些模糊的痕迹吧?   
    然而,在拿到照片时,贝克勒尔经历了每个科学家都梦寐以求的那种又惊又喜的时刻。他的脑中一片晕眩:底片曝光得是如此彻底,上面的花纹是如此地清晰,甚至比强烈阳光下都要超出一百倍。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元素的放射性第一次被人们发现了,虽然是在一个戏剧性的场合下。贝克勒尔的惊奇,终究打开了通向原子内部的大门,使得人们很快就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04年12月我在湖南长沙师大附中演讲的时候,有一个同学这样问我:“现在讲学习方法的书很多,到底哪个更有用呢?”我告诉他,其实很多学习方法形式不同,精神实质却是相通的。如果你看了很多介绍学习方法的书,觉得都不错,但不知道哪个更适合自己,那么,不要犹豫,立即将这些方法运用到学习中去,然后挑出效果最好的那一个。也许你会发现,所有的方法都不好,但这种尝试仍然有用,因为它会启发你创造出更有效更适合你的学习方法。这样的突破虽然无法跟前文的那些划时代的物理学变革相提并论,但你自己得到的好处可是实实在在的,而且,养成了勇于尝试的习惯,谁敢说下一次伟大的物理学突破不能由你取得呢?   
   




第三部分用行动寻找状态


    我们不要对自己说:“我现在没状态。”或者“我对此缺乏信心。”这些都是自欺欺人的鬼话,高考可不会专门挑你“有状态”的那一天举行,我们唯一的办法是让“有状态”成为一种习惯,这就需要学会用行动找到状态,用行动找回信心。   
    有的同学经常以“状态不好”作为偷懒的理由。他拿起一张试卷,草草的看了两道题,觉得好像都不怎么会,于是他告诉自己:“今天做题不在状态,不如出去踢会儿球,等什么时候有了状态再做。”   
    如果这样,你可能永远都不会“有状态”,或者“状态”总是在你不做题的时候来临。上了考场,你会发现,几乎每次都“状态不好”,因为你已经让“不在状态”成为了一种习惯。而找到“状态”的唯一办法就是立刻行动。   
    一个野心勃勃却没有作品的“作家”说:“我有很多很多的好想法,但是我一直写不出象样的东西。写作是一项很有创造性的工作,要有灵感才行,这样才会提起精神去写,才会有写作的兴趣和热忱。”   
    说实在的,写作的确需要创造力,但是另一个写出畅销书的作家,他的秘诀是什么呢?   
    “我用‘精神力量’。”他说:“我有许多东西必须按时交稿,因此无论如何不能等到有了灵感才去写,那样根本不行。一定要想办法推动自己的精神力量。方法如下:我先静下心来坐好,拿一支铅笔乱画,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尽量放松,我的手先开始活动,用不了多久,我还没注意到时,便已经文思泉涌了。”   
    行动本身会带来状态,不行动只会带来恐惧。克服恐惧最好的办法就是行动。   
    有一位先贤曾经说道:“犹豫不决是魔鬼最喜爱的工作。”   
    要想“没有状态”的话,只需等待、拖延、推托就可以了。   
    有一次一个伞兵教练说:“跳伞本身真的很好玩,让人难受的只是‘等待跳伞’的一刹那。在跳伞的人各就各位时,我让他们‘尽快’度过这段时间。曾经不止一次,有人因幻想太多‘可能发生的事’而晕倒。如果不能鼓励他跳第二次,他永远当不成伞兵了。跳伞的人拖愈久愈害怕,就愈没有信心。”   
    三年以来,我讲课的场次上百场但每次开讲之前,仍然会感到一定的紧张。演讲的时间是早已确定的,我不能到了开讲的时候以“状态不好”而不讲。所以,在每场演讲之前,我都会讲两句笑话,首先是给听众振奋振奋精神,其次也是为了让自己进入状态。一旦我把这个笑话说完,我会变得非常轻松,后面的演讲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你害怕上课回答问题吗?马上就举手,你的恐惧便会一扫而光,万一你仍旧拖拖拉拉,你会愈来愈不想回答了。你害怕去找老师问问题吗?马上就拿起一道题,到办公室去问,你会发现这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如果你现在不能鼓起勇气去提问,那么你可能永远都不会鼓起勇气去了。   
    总之,我们不要对自己说:“我现在没状态。”或者“我对此缺乏信心。”这些都是自欺欺人的鬼话,高考可不会专门挑你“有状态”的那一天举行,我们唯一的办法是让“有状态”成为一种习惯,这就需要学会用行动找到状态,用行动找回信心。   
    你想做一件事情而担心做不好?那么,现在就去做吧。   
   




第三部分行动可以帮助你摆脱痛苦和压力


    记住,行动比思想更能控制自己的情感——行动是医治悲伤的良药。   
    几乎每个人都知道,心情的变化可以影响一个人的行动。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命题的逆命题也同样成立:一个人的行动可以影响他的心情。   
    美国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威廉·詹姆士这样说道:“行动似乎跟着感觉走,其实行动与感觉是并存的,大多都以意志控制行动,也就能间接控制感觉。如果你不开心,那么,能变成开心的唯一办法是开心地坐直身体,并且装作很开心的样子说话以及行动。”   
    戴尔·卡耐基这样评价詹姆士的这句话:   
    “这简单的小魔法真的有效吗?你自己去试试看吧!先在你的脸上堆起一个真正的微笑,放松肩膀,好好的深吸一口气,再唱首歌。如果不会唱,就吹口哨,不会吹口哨的,就用哼的。很快的,你就会明白威廉·詹姆士的意思——如果你的行为散发的是快乐,就不可能在心理上保持忧郁。”   
    为了证明这一观点,卡耐基又讲了一个自己所亲见的事例:   
    “殷格乐先生因为发现了这个秘密而能活到今天。   
    殷格乐先生十年前得了猩红热,康复后,却发现自己有肾脏炎。他遍访各地名医,偏方也都试过了,但却医不好他。不久,他又得了种并瑗症,他的血压上升,他去看医生,医生告诉他,他的血压上升到二百一十四。当然情况很危急,他最好先安排后事。   
    他说:‘我回家了,查了我的保险都还有效,我办了告解,接着陷入消沉。我把每个人都弄得不痛快。我太太及全家一片愁云惨雾,我自己也不能自拔。过了一个礼拜自怨自哀的日子,我对自己说:你简直就是个傻瓜!你可能一年内都死不了。为什么不让眼前的日子过好点?   
    我放松肩膀,挂上微笑,作出一切正常的模样。我得承认开始都是装出来的——不过我一直强迫自己开心年,结果不但对我家人有益,更帮助了自己。   
    首先我发现,我开始觉得好些了——简直像假装的一样好,情况越来越好,直到今天——过了我的死期好多个月——我不但开心、健康、活着,连血压也下降了!我能确定的一件事是:如果我一直让‘快死了’的想法环绕心中,医生的预测一定不会错的。相反的,我让我得身体有机会自愈,完全是因为我得态度改变了。’”   
    在这个故事中,重病缠身的殷格乐先生本来是为了让家人快乐才决定“假装”快乐,但没想到自己真的快乐起来,而这种乐观的情绪又使自己身体变得健康,显然,这个转变的关键就是——“假装”快乐。   
    在我们成长的历程中,必然会遇到很多伤心难过的事情,我们首先应该以积极乐观的事情去面对,说的通俗一点就是:“想开点”。但肯定有那么一些事情是没办法想得开的,至少在短时间内让自己想通是不可能的,只有感情完全麻木的人才会完全避免伤感。对于这种实在无法想通的伤心事,应该怎么办呢?立刻行动。也就是说让自己忙碌起来,把注意力转移到别的事情上去。等你忙完了手头的事情之后再来想想,你会发现心中背上的情绪已经消退很多了。   
    不可放纵自己的感情。悲伤有的时候就有点象滚雪球,你越是不克制,让它顺着山坡滚,它就越滚越大、越滚越快,最后你根本无法让它停下来。   
    “工作是医治悲伤的良药。”大仲马在《基督山伯爵》中这样写道。在这部小说中,检察官维尔福在女儿遇害以后,立即开始准备追述凶手:“看看我的书桌。我在这两天两夜里面写了很多东西。我写满了那些纸,已写好了控告凶手贝尼代托的起诉状。噢,工作!工作!工作是我的热情,让我愉快,让我喜悦!工作减轻我的悲伤!”   
    在《基督山伯爵》中,维尔福属于反面人物,在冷酷无情方面表现十分突出,但这个情节体现的道理是非常客观的。实际上,英国19世纪著名史学家、文坛怪杰托马斯·卡莱尔也曾经说过一句十分相似的话:   
    “工作是医治人间一切病痛和疾苦的万应良药。”   
    工作,就意味着立刻行动。清华大学里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当你郁闷的时候,去跑步吧;当你快乐的时候,去跑步吧;当你不知道做什么的时候,去跑步吧。跑步能让你精神焕发,跑步能让你青春永驻,跑步能让你知道你所拥有的力量。”   
    如果你感到痛苦,你不应该独自忧伤,可以去跑跑步,也可以去找个好朋友吃一顿,也可以找出一本你平时很爱读的书来读一读,或者你去告诉你妈妈今天的家务由你来做,总之让自己保持忙碌,你就能很好的克服忧伤。记住,行动比思想更能控制自己的情感——行动是医治悲伤的良药。   
    最后,关于立刻行动,请记住三句话:   
    当你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后,立刻行动吧,因为它是实现目标的关键。   
    当你不知道自己的目标的时候,立刻行动吧,因为它能帮助你找到自己的目标。   
    当你感到悲伤的时候,立刻行动吧,因为它能帮助你摆脱忧伤,重新振作。   
         
    专心致志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什么都想做的结果是什么都做不好,到头来就是一事无成。”   
    ——著名中青年经济学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   
   




第四部分“闭关修炼”的奇迹


    当你专心致志的时候,世界上就没有什么办不到的事情了。   
    太阳光怎样才能点燃一根火柴?答案很简单,用凸透镜把所有的光聚集在一点上就行了。一个人怎样才能创造奇迹?答案也很简单,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自己的目标中去就行了。   
    在武侠小说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个词语——“闭关修炼”。大凡武林宗师,为了达到一个新的境界,或者领悟某个至高的武学奥义,往往会把自己关在一个地下暗室或者山洞里,不许任何人打扰,只留下一个小口每天由自己的徒子徒孙们将食物放进去。经过这样几个月甚至几年专心致志的修炼以后,必然武功大增。《九阴真经》的作者黄裳被仇家追杀,身负重伤逃入山林,潜心研究仇家的武功路数四十年,终于写出了射雕三步曲中的第一武功秘笈。在《倚天屠龙记》中,武当真人张三丰已经是武林至尊,年过九十,还觉得自己从觉远和尚那里得来的《九阴真经》不够完整,中间有很多道理没有悟透,于是每年都要花三个月闭关修炼,最后终于领悟了其中奥妙,自创太极拳,武当一派乃凭此威震天下。   
    这是小说中的故事,并不可信,但现实中其实有很多比小说更传奇的故事。金庸所编造的,不过是一个武当宗师闭关修炼,而在人类历史上,有三个宗派的创始人都是通过长时间的“闭关修炼”来开宗立派的。这三大流派分别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这可比武当派气魄大多了。   
    《圣经·马可福音》里面说:“圣灵就把耶稣催到旷野里去。他在旷野里四十天受撒旦的试探,并与野兽同在一处,且有天使来伺候他。”与这段话对应的历史事实是:耶稣在接受施洗者约翰的教导以后,感觉约翰的智慧已经无法再给自己启迪了,于是按照当时犹太教的传统,到约旦河东岸的荒漠中去苦修四十天,靠野果为生,每天只是潜心思考上帝的意旨。四十天后,他走出荒漠,创立了流传近两千多,至今拥有十亿信徒的基督教。就算金庸笔下的张三丰故事真有此事,跟耶稣比起来不知差了多少数量级。   
    在基督之前五百多年,一个三十多岁的印度人释伽,为了拯救万千苦难的众生,在一颗毕钵罗树下盘腿而坐,沉思七天七夜,终于悟得无上妙道,明白了人生痛苦和生死轮回的根本原因,懂得了消灭痛苦的根本方法,获得了彻底的解脱,达到了大彻大悟、自在自为的最高境界。他站起身来,到恒河两岸四处奔走,宣传自己的学说——佛教由此诞生。   
    孟子曰:“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释伽死后五百年耶稣诞生,在耶稣死后五百年,另一位伟大的宗教创始人穆罕默德出世了。他从成年起,每年的都要带上干粮,到山顶的一个洞穴中独居一个月,沉思宇宙人生的真谛,终于在公元609年,穆罕默德40岁的时候受到真主的启示,创立了伊斯兰教。   
    我向来觉得创立宗教乃是一个个人所能创造的最大的奇迹:数千年的沧海桑田,多少英雄俱成白骨,多少帝国俱成往事,唯有信仰的力量传承不已,让万千众生顶礼膜拜。我们大学寝室有一个回民。有一次我和另外一个室友谈起穆罕默德,他对宗教不太了解,问我:“穆罕默德到底有多伟大?”我说:“你想想,他都死了一千多年了,某某还因为他说过的一句话而终生不吃猪肉,你说他有多伟大?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生前下了多少道圣旨,立了多少条法令,现在还有一个人遵守其中的一条吗?对比一下你就知道他有多伟大了。”而这样不可思议的奇迹是怎样产生的呢?就是将自己的全部思想集中于一个目标的结果。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创造奇迹,前提是:把你的精力集中到一点上来。   
    当你专心致志的时候,世界上就没有什么办不到的事情了。也许每个人的天赋有差别,我们不能指望自己也去创立一个流传千古的思想流派,但对于中学课程那点基础知识,只要专心致志,那就完全是小菜一碟了。   
   




第四部分分散精力必将导致失败


    什么都想做的结果是什么都做不好,到头来就是一事无成。   
    历史上有很多“通才”,他们的“通”并非同时做好几件事情,而是在某一阶段专心致志的做好某一件事情,好几个阶段加起来,才显得“通”。   
    曾经有人问爱迪生:“成功的首要要素是什么?”     
    爱迪生答道:“每个人整天都在做事。倘若你早上7点起床,晚上11点睡觉,你做事就整整做了16个小时。其中大部分人一定一直都在做一些事,不同的是,在于他们做很多很多的事,而我却只做一件。如果你们将这些时间运用在一件事情、一个方向上,一样会取得成功。”   
    爱迪生号称“发明大王”,一生做出了1093项发明,涉及光、电、磁、机械、化学、生物等诸多方面,似乎更像一个“通才”。但他的“通”是建立在每段时间只专注于一项发明基础上的。如果他想一边研究电灯、一边研究蓄电池、一边研究留声机,那么最后他可能什么发明都搞不出来。   
    1979年,15岁的王文京走进江西财经大学校门的时候,对自己的未来毫无预知。他不怎么喜欢自己的会计专业———那时候,是个生产队就有会计,会计不就是记账的吗?能有什么出息?   
    22年后,王文京创办的用友软件公司以创纪录的每股36.68元价格发行2500万股,上市第一天就冲高100元,握有用友55.2%股权王文京的身价也随之飙升了10倍,达到50亿元,成为“知识创造财富”经典故事里的标准主角。谈及自己的成功经验,王文京说道:   
    “一生只做一件事。专注,坚持,又赶上了好时代——就这么简单。”   
    处于一个世纪之交的变革时代,青年人要做什么样的准备?我国著名中青年经济学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认为,青年人要想获得成功最重要的素质是这样的:   
    “我在一本书中提到过一个名词叫‘业余的中国’。现在的年轻人都很浮躁,做事不叫‘做’,叫‘玩’,今天玩玩这个,明天玩玩那个,法律热门就都去考律师,会计好找工作就纷纷去学会计,日语吃香了就到处都能听到‘沙由娜拉’什么的。今天学这个,明天学那个,一切都是业余的。当然这些人也是很用功很好学的,也有值得肯定的一面,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什么都想做的结果是什么都做不好,到头来就是一事无成。”   
    “什么都想做的结果是什么都做不好,到头来就是一事无成。”——樊纲这句话正好应了《孙子兵法·虚实篇》中的名言:“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     
    高一的时候分文理科,我有个文科学的很好的哥们执意要选理科。我问他为什么,他说道:“我要在理科学文科。”意思就是说,他文科很好了,不需要老师带着专门的学习,而理科还有不足,所以选择理科来补一补物理化学。这种选择可谓豪气万丈,可惜最后的结果大家都能想象的到,他既没学好理科也没学好文科,只考了一个普通的大学。     
    文理兼通并非不可能的梦想。这与文理分科是否合理无关,如果大家都是学习全科,条件相等,但既然有了文理分科,那么人家或者全力以赴学习理科,或者全力学习文科,你要想两头兼顾,自然难免落败。你可以选择理科,就认真把理科学好,到了大学以后学习一个理科专业,然后考研转入文科专业。总之,在你学习的时候,只能专注于其中一个目标。每个目标可以分先后完成,但绝不能幻想着齐头并进,因为人的精力集中与否对于学习效率的高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也曾经在这方面有过切身的教训。高一的时候,进入了一所新学校,很想展示一下自己的才能,所以在班级活动上非常积极。我担任了班上的宣传委员,负责板报,于是每周一换,几乎天天都在忙这个,得了好几次全校一二等奖。当时学校还组织了一次辩论赛,我也积极准备,可惜以我为主力的班队第一轮就被淘汰了,后来学校又组织演讲比赛,我也报名参加,预赛即被刷了下来,不过我们班选的那个代表在正式比赛中得了倒数第二——我至今想起来还幸灾乐祸。除此之外还看了不少名著,象巴金的《家》《春》《秋》,还有老舍的《四世同堂》。其实这些事情每一件单独来看都无可厚非,但加起来就实在太多太散了,严重分散了我的精力,学习成绩直线下降。高一下学期的期中考试,物理居然不及格!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考试不及格。   
    我们常常说,年轻人要有远大的抱负。其实,年轻人最不缺乏的就是远大的抱负,往往是因为抱负太远大,所以不愿意把精力真正集中到摆在面前的任务上来。他希望成为科学家,所以各种科普杂志他都看,却忘了专心致志把物理化学生物学好;他希望成为文学家,什么作家的文章他都看,却不肯专心致志把语文学好,把最基本的遣词造句的功夫打扎实。别人若夸他歌唱的好,他就认真练习唱几首流行歌曲;夸他字写的好,他就肯花上课的时间在作业本背面乱画;夸他足球踢的好,他就天天抱着足球猛踹……这些东西作为课余爱好不错,但因此分散了精力,不能专心于学习,最后必然输的很惨。有几个人真正的能把这些本事练到足以以此谋生的地步呢?很少。我们这个社会需求量最大的人才是通过高考进入大学掌握各种专业知识的人才,就算你真的在某方面很有天赋,进入大学以后再练习难道就为时已晚了吗?那个时候,你的机会也更多一些、层次也更高一些,所以把现阶段的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习中去,才是最佳的选择。不要天真的想:我既要把学习学好,好要把足球踢好,还要把计算机学好。历史上有很多“通才”,其实正如前面爱迪生的例子,他们的“通”并非同时做好几件事情,而是在某一阶段专心致志的做好某一件事情,好几个阶段加起来,才显得“通”。如果你也希望能在好几个方面做出杰出的贡献,那么,现在就请完全专注于其中一个方面,直到把它做好了再去专注于另一个方面。




第四部分华罗庚“统筹方法”的局限性(1)


    华罗庚的《统筹方法》只有在做那些不需要动脑筋思考的时候才能发挥作用。为了利用琐碎的时间而搅乱注意力,是一件十分得不偿失的事情。   
    你可以在煮鸡蛋的时候背英语,但切不可在背英语的时候煮鸡蛋。   
    我初中的时候学过一篇华罗庚的《统筹方法》,他举了一个早上起床做事情的顺序为例,上厕所需要五分钟、洗漱需要五分钟、煮鸡蛋需要十分钟,做这些事情的顺序应该怎么安排?如果先上厕所,再洗漱,然后煮鸡蛋,总共需要花二十分钟。如果我们把这些事情“统筹”一下,先把鸡蛋放进锅里煮,然后去上厕所,再洗漱,这个时候鸡蛋也正好煮好了,整个过程只需要十分钟,节约了一半的时间。   
    这样的方法对我们合理安排时间当然很有借鉴意义,但有一个条件:这种时间的统筹只有在做那些不需要动脑筋思考的时候才能发挥作用。这个道理,我也是最近才明白。   
    04年9月7日,当我的第一本书《最高命运》还差最后一章完成的时候,我算计了一下,先联系出版社,出版社审查选题差不多需要一周,这样剩下的一周我正好可以写完最后一章。如此算是对“统筹方法”的合理应用,应该可以节约不少时间。但是,我错了。   
    拿着没有写完的书稿,总觉得有点底气不足,跑了几家出版社都没有明确的答复。等我回过头来写最后一章的时候,写作效率大大降低,觉得完全没有状态,磨磨蹭蹭写了12天才算勉强写完,而且质量也不能令我完全满意。   
    等我写完书稿之后我再全力以赴的去联系出版:发邮件、打电话、面谈,一切都变得十分顺利起来,很快就谈妥了出版事宜。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人的精力集中起来很难,要分散却很容易。我写了一个月,中间几乎没有做别的事情,已经完全进入了写作的状态,写起来速度快质量高。但被我这么一“统筹”,写作状态被活生生打断了,要找回来不容易,跑出版的时候总惦记着还有一章没写,补写最后一章的时候又因为等待出版社的回音而很难安下心来。最后出版也没联系好,文章也没写好,本来为了提高效率,却大大的降低了效率。   
    有人说,世界上最宝贵的是时间。在我看来,有一样东西比时间更宝贵,那就是人的精力。如果在抓紧时间和集中精力之间选择,我将毫不犹豫的选择集中精力。为了利用琐碎的时间而搅乱注意力,是一件十分得不偿失的事情。   
    美国著名作家卡尔·桑德堡著有六卷本的《林肯传》并因此而获得1940年普利策历史著作奖。桑德堡花了多年时间来写作《林肯传》,那时他住在密执安湖边。每天早上,在固定的时刻,他都会出现在湖边的沙滩上,一边低头漫步,一边聚精会神地构思。当地人说他天天如此,非常准时,甚至可以用他来对表。有几位邻居决定开个玩笑,他们花钱请来一位又高又瘦的演员。一天早上,他们给他戴上长胡子和一顶高帽子,穿上大衣,披上披肩,然后让他朝桑德堡走去,他们躲在远处,想看看会发生什么情况。只见两人慢慢走近,又交错而过,桑德堡抬了头,又低下头去。那演员回来后,邻居们围住了他:“他干了什么?”     
    “什么也没干,只是看了看我。”     
    “什么也没干?”     
    “他鞠了躬。”     
    “他没说些什么吗?”     
    演员的眼神有些恐慌。“他说……他说的就这些。”     
    “他说什么?”   
    “他鞠躬后说:‘早上好,总统先生。’”     
    桑德堡不仅是一位伟大的传记作家,更是一名著名的诗人。1950年,他因《诗歌全集》而再获普利策奖。但他写《林肯传》的时候就只专注与传记的写作,而完全不去想诗歌,写完《林肯传》之后,再全心全意的去搞诗歌创造。   
    可以这么说:桑德堡之所有能把《林肯传》和诗歌都写得很好,就是因为他写传记的时候不写诗歌,写诗歌的时候不写传记。   
    小而言之,我们要“同时”把语文、数学、英语等等科目学好,就只能学语文的时候不想数学,学数学的时候不想语文,专时专用,才能实现学习效率最大化。在听课的时候,有些老师讲的东西你老感觉已经知道了,于是不愿意再听,拿出书本来自己看别的东西。这样做似乎很符合“统筹方法”。但你的精力受到了搅扰,等老师讲到你不知道的地方的时候,要么你正看书看的津津有味,根本就没有听见,要么勉强抬起头来听一会儿,感觉没头没尾的,注意力也集中不起来。最后,一堂课下来,书也没看好,课也没听好。你希望一举两得,结果却是“陪了夫人又折兵”。原因很简单,这里存在时间利用和精力集中的矛盾,知道的东西再听一遍可能真的有点浪费时间,但如果为了节约那么几分钟时间而破坏了精力的集中,是很划不来的。




第四部分华罗庚“统筹方法”的局限性(2)


    有必要再说一遍统筹方法的运用原则:   
    它只有在做那些不需要动脑筋思考的时候才能发挥作用。   
    所以,你可以先把鸡蛋放到锅里,然后去洗漱。但你切不可以先把鸡蛋放到锅里,然后来背英语。因为锅里的鸡蛋会使你无法集中注意力,你看起来节约了煮鸡蛋的十分钟时间,实际上背英语的效率大大降低,耽误的时间可能远不止十分钟。你应该先把鸡蛋煮了吃了,然后安心的背英语,或者先把英语背完,然后煮鸡蛋。   
    也许有人说:“反正煮鸡蛋那十几分钟也是闲着,干点别的总不会有坏处吧?”对这个问题,我说一句比较玄妙的话,让大家动点脑筋分析其中的道理:   
    你可以在煮鸡蛋的时候背英语,但切不可在背英语的时候煮鸡蛋。   
    把这个道理想通了,你对“统筹方法”的局限性就算真正明白了。   
    四、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人的大脑构造非常复杂,但实际上它在同一时间内只能做好一件事。高考要考很多科目,每个科目都有好几本书,每本书都有好多章,要想学好,唯有集中优势兵力,一个一个解决。这才是高考致胜的法宝。   
    毛泽东在《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中这样写道:   
    “(一)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方法,不但必须应用于战役的部署方面,而且必须应用于战术的部署方面。   
    (二)在战役的部署方面,当着敌人使用许多个旅(或团)分几路向我军前进的时候,我军必须集中绝对优势的兵力,即集中六倍、或五倍、或四倍于敌的兵力,至少也要有三倍于敌的兵力,于适当时机,首先包围歼击敌军的一个旅(或团)……   
    (三)在战术的部署方面,当着我军已经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包围敌军诸路中的一路(一个旅或一个团)的时候,我军担任攻击的各兵团(或各部队),不应企图一下子同时全部地歼灭这个被我包围之敌,因而平分兵力,处处攻击,处处不得力,拖延时间,难于奏效。而应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即集中六倍、五倍、四倍于敌,至少也是三倍于敌的兵力,并集中全部或大部的炮兵,从敌军诸阵地中,选择较弱的一点(不是两点),猛烈的攻击之,务期必克。得手后,迅速扩张战果,各个歼灭该敌。”     
    这段话写于1946年9月,国共内战刚刚爆发后不久。当时共产党拥有军队一百二十万人,装备大都是“小米加步枪”,还有少量的火炮,而国民党拥有正规军二百万人,主力部队都配有美式装备,还有大量日军投降缴获的装备,并有少量空军。双方实力悬殊,但共产党采取了“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正确战略战术方针,最后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我们以蒋介石1931年6月对中央苏区进行的第二次“大围剿”为例来看“集中”与“分散”所带来的截然不同的结局。   
    其时老蒋调集了约20万兵力,而红军只有3.4万人。但蒋介石刚刚在名义上统一中国不久,手下的众多部队大多是投降的各地军阀,并不齐心。而且他选择了从分兵冒进的战术“厚集兵力,长驱直入,先求击破红军主力,捣毁红军根据地,然后再逐渐清剿。”将十七个师的兵力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包围中央苏区,但各自为阵,缺乏联系,形成了一个断断续续约八百里长的弧形包围圈。毛泽东看准了公秉藩的28师和王金钰的47师从北方远调而来,水土不服,不习惯山区作战,是敌军的软肋,于是集中全部四个军约三万人,在江西富田将其大部歼灭。然后趁胜追击,连续作战,半个月之内从江西赣江一直打到福建北部山区,五战五捷,横扫700余里,歼敌3万多,正是“七百里驱十五日,横扫千军如卷席,赣水苍茫闽山碧!”其它围剿部队闻此消息,纷纷撤退。第二次“大围剿”失败。   
    集中优势兵力和专心致志,其间的道理是一样的。人的大脑构造非常复杂,但实际上它在同一时间内只能做好一件事。高考要考很多科目,每个科目都有好几本书,每本书都有好多章,要想学好,唯有集中优势兵力,一个一个解决。你想高考成绩提高五十分,那么不妨先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某一门科目上,比如数学,在一个合理的时间内全力补习数学,争取把数学成绩提高十分。然后再把精力转移到另一门,再争取提高十分,这样做的效果,肯定比你同时恶补所有科目的效果要好。千万记住,“分兵冒进”乃是兵家大忌,历史上因为这种战术以绝对优势的兵力而遭到惨败的战例数不胜数。而象毛泽东那样集中优势兵力,在取得一个胜利之后,趁着士气高涨,连续作战,有重点有顺序的来各个击破,才是高考致胜的法宝。   
    所以,请选择你觉得最容易提高的科目开始突破,如果不知道哪个最容易,那就随便选择一个,而不要想一下子全部提高,如果那样最后可能是所有的科目都无法提高。   
    五、专心致志的几个方法   
    请记住,只有冷静的头脑才能真正集中注意力。   
    专注一个庞杂的目标等于没有专注。




第四部分华罗庚“统筹方法”的局限性(3)


    (一)保持头脑冷静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在过于高兴或过于悲伤的时候,都不应该做出任何决定。”   
    这个道理非常容易理解,当你过于兴奋、悲伤、激动、愤怒的时候,情绪会干扰你的理智,你无法集中注意力冷静的思考和判断。所以,想要专心致志的学习和工作,就必须注意保持头脑的冷静。   
    请记住,只有冷静的头脑才能真正集中注意力。   
    具体的做法是:   
    1.每天早晨起床的时候,就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一天的计划或者自己的人生目标上,花几分钟冷静的思考,然后用心理暗示的方法告诉自己:“我心情平静,我一开始学习就能集中注意力,我一天都能保持冷静、沉着、富有自制力,我今天的学习将会非常富有效率。”   
    2.在每开始做一件事情之前,比如你复习完语文,准备开始复习英语,用同样的方法暗示自己:“我将不再想着语文,我将集中精力复习英语,这样我的学习将会非常富有效率。”   
    3.当你感到过于兴奋、悲伤、压抑的时候,拿出一张纸和一支笔,把那些造成这种情况的事件写出来,认真的看一遍,然后对自己说:“原来是这样的小事,没什么大不了的,我将忘记它,专心学习。”我这个主意是从谁哪里打听来的呢?说出来难以置信——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他在伊拉克战争以前接受记者采访说:“我现在每天晚上都睡的很好,如果有什么事情让我难以入睡,我就起床把它写到纸上,然后就可以很快睡着了。”当然最后萨达姆没能斗过美国,但我觉得这不是他的问题,实力差距摆在那里,你让拿破仑去当伊拉克总统也没戏。作为一代沙漠枭雄,萨达姆的人生还是十分辉煌的,起码这种大战之前安然入睡的本事就很值得大家学习。我记得伊拉克战争之前流传着这么一句话:“苦不苦,想想人家萨达姆。”听起来很搞笑,其实很有道理,你想想美国大军压境人家都能睡的那么舒坦,你怎么能让这点学习压力或生活上的小麻烦干扰你的注意力呢?   
    (二)注意短暂的休息   
    2003年考研听力试题中有这么一段材料,颇有意思,我听完之后,很受启发,其大意如下:   
    如果你总有一种疲惫的感觉,不一定非要早早的上床睡觉。解决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只要小憩五分钟就行了。五岁以下的孩子总是显得精力充沛,原因之一就是他们每天都会打上一两个盹。很多睡眠专家都认为,白天一次短暂的休息可以使人保持旺盛的精力。研究表明,五分钟的小憩足以使一个人变得头脑清醒,注意力也将更加集中。困了就要休息本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人在长大以后,却总觉得了睡觉就该在晚上睡,白天应该不停的工作。众多研究表明,从人的生理特征来讲,把所有的睡眠都集中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并不科学。   
    ……所以如果你在“不该”睡觉的时候觉得困了,就马上小睡一会儿。不要认为这是一种浪费时间的表现,它将使你在别的时候能够保持精力充沛和高效工作。   
    邱吉尔活了九十岁,参加过五次战争,担任过海军大臣、财政大臣、贸易大臣、殖民地事务大臣,两次担任首相,领导英国人民取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还做过新闻记者,一生写下了《河上的战争》、《马尔巴罗传》、《英语民族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等数百万字的著作,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此外他的油画也堪称一绝。有人问他如何能保持如此旺盛的精力,取得如此多不可思议的成就。他的回答很简单:“能坐着的时候我决不站着,能躺着的时候我决不坐着。”     
   




第四部分华罗庚“统筹方法”的局限性(4)


    (三)将注意力集中到美好的事物上   
    如果要你立刻摆脱所有悲伤、兴奋、激动的情绪,将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来,也许不太现实。所以,我们可以选择走一条迂回的道路——先将注意力转移到某一个具体的美好的但不那么让人激动的事物上去,让头脑变得冷静,再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   
    如果你感到自己的头脑难以冷静,那么立刻行动,不要迟疑,将你的注意力马上集中在某个具体的、令人愉快的、平静的事物上来。比如你非常喜欢的一幅山水画、曲调优美平缓的古曲《春江花月夜》、放在你床头的一件精美的装饰品,还可以翻开相册,找出你最喜欢的几幅照片,回忆一下以前发生的一些温馨美好的往事,想象自己在滨江路上和家人一起遛狗,或者春天的时候和几个好朋友出去爬山……当然,别忘了我们在前一节“立刻行动”中谈到的法则,让自己微笑起来,活动活动四肢,做几个深呼吸,用“假装轻松”行动来缓解一些不良的情绪。这样,不到五分钟,你的头脑会立刻变得清醒、轻松、愉悦、冷静,这个时候再翻开书本,拿起作业开始学习,就很容易集中注意力了。   
    不相信吗?那么就立刻试一试吧,现在,闭上眼睛,构思一幅美丽的画面……   
    (四)你所专注的事情必须要具体可行   
    跟中短期目标必须具体一样,你现在所专注的事情必须具体。有的人或许会说:“我一直都专注于高考。”这句话等于没说,因为你每一天每一个小时的努力都不可能是针对整个高考的,而是它的一个很小的部分,比如高考中的数学的解析几何的抛物线的某一个问题。你如果在同一小时内既关心抛物线又关心被动语态还关心古文阅读,每一个都是高考的一部分,但实际上你的状态根本谈不上“专心致志”。   
    请记住:专注一个庞杂的目标等于没有专注。   
    高考,就好像一个大书架,上面密密麻麻的摆满了书籍。你每次只能拿起一本书,认真阅读,而不是同时拿起十几本书随意浏览,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也不要想着别的书。只有读完一本之后,再去拿起另一本来阅读。如果你同时“专注”于整个书架,那么你连一本书都读不好。   
    (五)安排时间进行冷静的思考   
    本章一开始就讲了三大宗教创始人远离人群进行思考的故事,我们不是宗教的修行者,不可能花那么多的时间来进行苦修,但是,每天都花一点时间来独自思考一下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对于保持头脑清晰,集中注意力是非常有益的。   
    《内在的天资》一书的作者亚历山大指出:“如果你每天花15分钟集中自己的注意力,那么将会对你这一天剩余的时间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专心致志是一种能力,一种需要专门训练的能力,所以它跟你学习数学语文一样,需要拿出一些专门的时间来加以练习,当然这个时间不必太长。你可以选择一个不容易受到干扰的地方,如果你是走读生,那么在你自己的卧室是最好的地方,如果你是住校生,那么也可以晚上躺在床上思考,或者每天晚上或早晨你可以到操场边散步边思考,时间大约在15分钟到半个小时比较合适。如果没有人看见,还可以象和尚打坐一样盘着腿,挺胸坐直,双手轻轻的放在膝盖上,闭目静思。   
    静心思考的内容可以比较宽泛,不过下面两个方面应该尝试着练一练:   
    第一、排除杂念。将自己白天的各种杂念都排除出去,清除头脑中分散注意力、产生压力的想法,集中注意力,使自己完全沉浸在此时此刻,什么都不想。当然,对于常人来说,要做到完全静心的状态是很困难的,但你可以克制自己去主动思考问题,慢慢的放松精神和肌肉,先放松眼部肌肉,再放松整个脸部,然后从上至下手、胸、腹、腿、脚,这个时候你会发现很多杂念一个一个的从黑暗深处冒出来,你就象一个垃圾工人一样一个一个的把它们排除出去,不要受它的诱惑,不可能完全扫除干净,只要做到一个相对宁静的状态就可以了。如果能够持之以恒,对于身心都有极大的好处。这种状态其实也是一种最好的休息,近代国学大师钱穆精于此道,钱夫人回忆道:   
    “宾四(钱穆字宾四)每天回家,一进门,静卧十几分钟便伏案用功。也有时参加学校全体旅游,一早出门,搭巴士,乘渡船,涉海,爬山,黄昏回家,年轻人都累了,但宾四一进门仍只休息十几分钟便伏案。我觉得很奇怪,有一天,我和他谈起。他说这是静坐之功,他年轻时为求身体健康,对静坐曾下过很大功夫,以后把静坐中的息念功夫应用到日常生活来,乘巴士,走路,都用心息念,所以一回家就能伏案。不仅如此,最得益的是白天在学校应付一件件接踵而来的人与事,只要几分钟空闲,就能使脑子里息念。我听了也想学,可惜心中杂念多,终于无成。宾四对我说,做学问的人,最重要的须能专心一志,心中不能有一丝杂念。他说,息念是一门很大功夫,静坐当然是帮助人息念的好办法,只是很花时间,又要有个安静的环境。他自从到香港,时间环境都不许可,无法静坐,自己只好变通改为静卧,五分钟十分钟全身放松,脑中无杂念是最好的休息。他又利用打拳,散步,乘巴士,走路,随时随处训练自己去杂念。所以每一坐下,就可以立刻用功。”




第四部分华罗庚“统筹方法”的局限性(5)


    学者文人用脑很厉害,身体容易不好,钱穆年轻时身体很弱,又得过肺病,但后来潜心苦学,成为一代国学大师,学问很好,身体也好,活了96岁,跟他“息念”的功夫是密不可分的。现在中学生学习课程较多、压力很大,要缓解这种压力,保持身心健康,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第二、集中思考你的人生目标和学习生活的指导原则。将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指导原则上来,这可以让你感觉到信心和欲望,静静的构思自己成功以后的美妙图景。如果你的目标是考上某著名大学,那么你闭上眼睛,想象你收到这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以后的场景,你的同学朋友都以羡慕的眼光看着你,你的父母有多么高兴,然后你可以完全放松的去玩上一个月,再想象你迈进大学门口的那一刻的激动心情,你在大学里将会有怎样丰富多彩的生活……都可以想象的很细致、很生动,尽量去想一些积极愉快的场面,要专心致志的去想,不是做梦的感觉,而是好像在回忆往事一样。这样,你的目标会每天都激励着你,你就能够专心地去做那些有助于你完成自己目标的事情,而不受各种琐事的干扰。每当你想完之后,你就会发现自己变得精神愉快、精力充沛,学习起来更有干劲。




第四部分如何专心听讲


    要使自己上课不走神,就要做到“五到”。即眼到、耳到、口到、手到、心到。   
    上课走神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在演讲过程中,也有不少同学问到过这个问题——怎样才能上课不走神?   
    上课不走神,首先需要端正态度。就是说你要有心去听,觉得听课有用。高一的时候,我就有一种盲目的自高自大的感觉:“上课听课了学习好不算本事,不听课学习好才算本事呢。”我以物理课为例,一上课,老师叫拿出教材,说我们今天要讲第某章第某节,我就把教材翻到那一部分,自己翻开把那一节看完。一般老师布置的作业比较固定,讲完一节就指定《学习指导》上相应的部分。所以我花十分钟看完书,就把《学习指导》拿出来自己做。做完后,发现才过了二十分钟,然后就把报纸翻出来看看,那时候我比较喜欢看的是《杂文报》,看上去完之后还要东问西问问谁想不想看,以告诉大家:你们看,我没有听课,更没有做笔记。   
    这样的结果可想而知,我刚进高中的时候第一次物理考试考了全部第二名,但高一下学期的期中考试,我居然没及格!可见成绩下滑之大。直到高三的时候,我态度转变之后,才开始认认真真的听起课来。这一听不要紧,发现里边真的很有门道。原来同样的内容,听老师讲比自己看参考书清楚多了。很多以前觉得很难理解的知识点变得容易起来,思路也变得很清楚,而且参考书上有很多东西课堂上讲过,可以不看或少看了,节约了大量的课余时间。我高三下半期学习成绩的迅速提高是与此分不开的。   
    人的大脑有左右脑之分,左脑负责逻辑记忆,右脑主要是形象记忆。我们平时看书做题其实都是用的逻辑记忆,形象记忆用在学习上的非常少,可以说处于“闲置”状态。其实形象记忆的效果比逻辑记忆要好,听老师讲课很大程度上就具有形象记忆的功效,既有声音又有动作,还有场景,可以全方位的刺激你的神经,在课堂上理解的东西,比看书得来的东西要记得牢的多。反之,如果你课堂不听课的话,在那里坐着看书很难看进去,因为要时常担心被老师发现,偶尔会被老师讲的东西所吸引,听上五分钟,如果用来睡觉,也不如床上睡着舒服,总之是无论做什么都不能专心致志。联系本章的结论:不专心做一件事情必然效率低下。所以,可能不同的老师讲课水平有差异,但对于高中生来讲,上课认真听讲总是最佳选择。   
    清楚了专心听讲的必要性,我们才能讨论具体采用什么方法才能避免上课走神。   
    要使自己上课不走神,就要做到“五到”。哪五到呢?   
    眼到、耳到、口到、手到、心到。   
    有的同学上课上的有点困了,就想趴在桌子闭着眼睛听一会儿,这下倒好,老师的讲课就跟催眠曲一样,不一会儿就睡着了。所以要眼到,就是眼睛要看着黑板、看着老师,不能埋着头听课。   
    耳到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听课当然要用耳朵。口到,不是让你上课跟同桌讲话,而是要勇于回答老师的问题,我记得以前上英语课老师评奖试卷的时候,喜欢把题目念完,然后问:“这道题该选什么啊?”然后大家就一起答道:“A”,也有那么几声“C”。这时老师才公布正确答案。象这种情况,你也应该跟着喊,有人想:“大家都在喊,有我不多,无我不少,我只管听着不就行了。”其实你跟着喊一喊,有助于你集中注意力,也有助于加强对题目正确答案的印象。如果总是闷着头听,就很容易走神。   
    所谓手到,也很容易理解,就是一边听一边要做笔记,或者在书上、在卷子上勾勾画画,把老师讲的东西及时记录下来。笔记应该记得比较简略,自己能看懂就行了,不能光顾着记笔记而耽误了听课。心到呢?就是老师讲的东西耳朵听了以后,要争取在心里把它弄明白,老师一边讲,你要一边动脑筋想想为什么。做到了这“五到”,上课专心就不难了。   
    这个“五到”真有这么神奇吗?我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打麻将。麻将乃是国粹,也是利用“五到”的典型。首先,眼到,所谓“看着手里的,盯着锅里的”,两只眼睛肯定不闲着;手到,洗牌、砌牌、摸牌、吃碰杠胡,样样都要动手,有的人连摸牌都不用眼睛看,只用拇指在上面一摸,就知道什么牌了,这也是一种本事;口到,打麻将就图个热闹,一边打一边埋怨手气差、侃侃家常自然是免不了的,尤其是逢年过节亲戚朋友见面,有什么事情就都在牌桌子上说了,玩麻将反而成了一种形式;有人开口就有人听,耳到自然不在话下,而且洗牌的时候唏唏唰唰的声音尤其悦耳;最后,心到,打牌自然要算牌,什么是生张什么是熟张那是一定要计算清楚的,不然自己听了牌胡不了,还光给人家点炮就损失惨重了。   
    有了这“五到”,你看有几个人打麻将不专心致志的?不仅专心致志,而且精力旺盛,越打越精神,熬几个通宵都不成问题。人感到精神劳累,往往不是由于工作时间长,而是由于想的事情太多、精力分散所致,真正跟打麻将一样集中精力做某一件事情,很难感到劳累。   
    这就是“五到”的神奇效果,虽然用打麻将来跟听课做对比有些不伦不类,但它们的原理是相通的:其实就是把你的全身感官都调动起来,投入到某一件事情中去。这样,你想走神也无从走起。   
    “我总认为,即使一个能力很一般的人,如果有个好计划,他是会大有作为的。”   
                                           ——美国前总统 富兰克林   
    “计划能够让你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事情,计划能够让你更轻松愉快的做事,计划能够让你真正成为时间的主人。”   
    ——新疆02年高考理科第一名 郭慧勤




第四部分我的高三冲刺时间表(1)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肯挤,就总是还有的。这句话一点也不错。要提高学习的效率,就需要用正确的方法,把一点一滴的时间都挤出来。   
    高三上学期的十一以后,我自己在校外租了一间房,开始发奋学习。为了在短时间内实现成绩的飞跃,我为自己制定了严格的时间计划表并认真遵照执行。   
    首先是每天早上6:25准时起床,我用的电子表十分精确,起床以后煮上两个鸡蛋,洗脸漱口,再冲上一包麦片,把鸡蛋一吃。然后背着书包去上学,到了学校一般是7:00。然后拿出英语书来读,上完早自习到了7:30开始上正课。当然是认认真真听课,认认真真做好笔记。   
    听完一节课干什么呢?趴在桌子上睡觉,我这个人不属于精力过人的那种,一天睡觉时间不能少于八个小时,不然就浑身没劲。并且在上大学以前没有熬过通宵。所以要抓紧时间补瞌睡,下节课才能保证集中注意力。有的时候从七点钟进教室到中午11点45放学就一直坐在座位上没有挪过地方。   
    到了11:45的时候,老师一宣布下课,我就从书桌里抽出饭盒,冲向食堂,去抢饭。为什么叫“抢饭”?因为学校人多,你要是稍微迟钝一点就要排上长队等上半天。为了节约时间必须争分夺妙,一般我都是前一两位,打到饭以后怎么办呢?我既不去饭厅,也不回教室,也不回住的地方,而是端着饭盒到阅报栏去看报纸,了解一下时事政治。   
    吃完饭就回住的地方,回去以后,把上午的数学笔记拿出来看一下,一般是用手把老师的方法一盖,看看自己能不能做出来,做的方法是否和老师的一样,是我的方法好还是老师的方法好。为什么要看,因为这样才能记得牢。   
    人的记性特征我在前面讲了一点,形象记忆强于文字记忆。我再告诉大家我所知道的两个特征:   
    一个是著名的记忆曲线,就是说记一样东西,记第一遍可能一天甚至一个小时就忘了,再记一遍可能管一周,第三遍可以管一个月,第四遍可以保持半年,所以学的东西不能看一遍就算了,但时间又不允许你天天看,你可以按照学习的规律,当天学的东西当天再看一遍,周末把一周学的知识复习一遍,一个月后把这个月的东西再复习一遍,半期再看一遍,这样既有效率又记得牢。   
    还有一个记忆特征,卡耐基在他的《人性的弱点》里说的“一样知识只有被运用过才能记得牢。”比如说学电脑,你捧着一本电脑书背上一个月,可能还不如一边看书一边操作一天记得牢。有的英文单词你死活记不住它是什么意思,但你要写一篇英语作文,往往是写一遍之后就再也忘不掉了。这一点对数学尤其适用,老师在上面讲,你在下边听得头头是道。但过两天把老师讲的原题拿出来,很多人又不会做了。因为你没有把例题下来自己做过一遍,也就是说没有把知识运用过,当然记不牢。   
    我每天中午把数学复习完之后,差不多到了一点,就上床睡觉。在整个高三,我一直坚持睡午觉。前面讲过,我不属于那种精力旺盛型的人才。不过在我到北京以后认识的十多位各省状元并跟他们交流学习经验以后,他们几乎都无一例外地告诉我他们从不熬夜,每天定时睡觉定时起床。我们班原来有很多同学喜欢熬夜,或者中午不睡觉,结果上课没精神,老师的课听不好,但又不敢在课堂上睡觉,既使睡也睡不熟。所以一天到晚都没精打采的样子,成绩当然上不去。他想靠几晚上的突击来快速取得好成绩,却走了不知比别人多多少的弯路。   
    睡到14:15,我的电子闹表又会十分准时地把我从睡梦中惊醒。顺便说一句,我经常睡不着,因为脑子里特别紧张,老想着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有时候越睡越清醒,后来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听英语磁盘,听着听着很快就睡着了。注意要找大部分能听得懂的,那种完全不懂的美国口语效果不好,不过说明一下,这个方法是用来催眠的,跟练听力没有多大关系。有的同学爱睡着听音乐,也可以,我也试过,不过效果不如英语磁带好。   
     来到学校,上课。跟上午的一样,也是认真听课,认真做好笔记。到了5:40下课又端着饭盒冲出去抢饭,抢了饭到阅报栏看报纸,看完报纸回住的地方。这段时间会比较长,一般来说我会用它来复习英语,首先是把老师讲课的内容复习一遍,再拿一本资料书出来把相应的部分做了。我在做英语题的时候有个习惯,特别是单选题,拿不准的就在题号前打个勾,然后再把觉得最好的答案填上去。做完以后一对,实际上大部分拿不准的题都做对了的,但由于有记号,所以我知道这道题拿不准,所以还要再研究一番,我为什么做对了。当然,做错的题就更需要研究了。错的题也要打上记号,并且要在题的后面注明错误的原因。所有做过的题我都保存下来,一有空就拿出来看,专看有记号的,如果发现还不会,就再打一个记号,然后第三遍的时候就重点看有两个记号的,再不会就再加一个标记,如此往复。   
    英语看到19:20,然后就去上晚自习。晚自习首先要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做完,不过一般作业我都早在晚自习之前就做完了,既使还剩下一些,也会很快搞定的。那么我晚自习做什么呢?做卷子,主要是数学卷子和英语卷子。从19:30到21:30两个小时,正好可以做一张,英语和数学轮着做,今天数学,明天英语,后天数学……




第四部分我的高三冲刺时间表(2)


    晚自习下课后就回家,在途中有一家小卖部,我会到那里买一包方便面,方便面的牌子我现在都还记得,是面霸120,学校里面卖2元,那里只卖1.8元,要便宜两毛钱。回家之后把方便面一泡,吃完之后就开始我晚上的学习。这一段时间我主要复习政治历史。   
    简单来说,我的高三冲刺时间表如下:   
    6:25 准时起床   
    7:30——11:45 上课   
    11:45——12:15 吃午饭、阅报   
    12:30——13:00 复习数学笔记   
    13:00——14:15 午休   
    14:30——17:40 下午上课   
    17:40——18:10 吃晚饭、阅报   
    18:10——19:20 复习英语   
    19:30——21:30 上晚自习   
    21:45——23:45 复习政治历史   
    24:00 上床睡觉   
    我严格按照这张作息时间表度过了我的高三下半期,几乎每天如此,偶尔小有微调。只用了一个半学期,我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从年级25名最后成为年级第一名。台湾歌手张信哲的名曲《爱就一个字》里面有一句歌词叫做“付出永远不会太迟”,其实也是这个意思。不要以为还有一年,还有半年,就肯定来不及了,没有的事。完全来得及,但是,这个“来得及”必须要有一个条件,就是你比别人加倍的抓紧时间,加倍的努力才有可能来得及。因为你以前没有好好学,落后了,别人以前比你用功,所以学的比你好,你要迎头赶上,就必须把一年当作三年用,这样对你很公平,对别人也很公平。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肯挤,就总是还有的。这句话一点也不错。要提高学习的效率,就需要用正确的方法,把一点一滴的时间都挤出来。




第四部分时间安排的几个重要原则(1)


    “不是抓紧每一分钟学习,而是抓紧学习的每一分钟。”   
    (一)根据不同学科的学习特点来安排时间   
    为什么我要用晚上回家的时间来看政治历史,又为什么我要用中午睡觉前的那半个小时来复习数学笔记?就是根据不同学科的学习特点来安排时间的。   
    对于那些需要大量的阅读、理解、背诵的东西,就要安排时间比较长、精力比较充沛、不容易受到干扰的时间段来做。为什么呢,因为看书和背书的时候很容易走神。大家往往有这样的体验:眼睛盯着书本,脑子里却不知想到哪里去了,没准还在想着昨天吃那顿火锅呢。所以如果看书的时候精神比较疲倦,就更容易走神。而且看书从翻开书本到进入状态需要一个时间,大约五到十分钟的样子。你花了十来分钟好不容易开始专心致志了,突然什么事情打断,比如接个电话之类,然后回到书桌前来看书,你又需要花五到十分钟来集中注意力,如此反复被打断,最后你感觉看了两个小时的书,实际上真正“看进去”的时间不足一个小时。所以看书的时间最好不要被随便打扰。   
    我记得我考研的时候为了好好复习,专门到西安爷爷家住了两个月。因为那里我没有熟人朋友,可以安心看书。但我奶奶也许是过于关心我,经常没事推门进来给我个香蕉苹果之类的东西,我觉得这样对我影响很大,后来还是决定回学校复习了。现在有很多家长也是这样,他老是担心自己的孩子独自呆在房间里不好好学习,于是一会儿送个水果,一会儿加件衣服之类的,找了种种借口,无非是为了看一眼孩子在认真看书,就心满意足了。殊不知你这一眼会给孩子带来多大的干扰,本来他在认真看的,你一进来就变成装着认真看了。要等你走了很久以后,他才能再次静下心来认真看书作业。   
    所以,对于看书背诵的事情,最好选择精力旺盛不容易受干扰的较长时间段来做。   
    那么,那些精力不太旺盛,比较容易受干扰的时间用来做什么呢?   
    用来做题。因为做题的时候需要动笔演算,可以强迫你集中注意力,即使周围环境比较吵闹,即使你精力不太好,仍然可以达到练习的效果。比如下课的十分钟,你规定自己做十道英语选择题,你刚做了五道,突然有同学找你聊天,你的思路被打断了,聊了一会儿再提起笔做第六道,到上课的时候只做了八道,你就收获了八道题的知识。如果你用来看书,除非你有超人的定力,否则恐怕还没有看清书上写的什么就上课了。   
    (二)注意适当的休息   
    前面我说了我有睡午觉的习惯,晚上也会在12点之前睡觉。在高三阶段每天都要睡这么多的时间,可能跟我个人比较贪睡有关。但在制定时间计划的时候,保证必要的休息还是应该的。有很多同学喜欢熬夜,因为夜里安静,有利于学习。但这样就会影响白天的精神,上课老想打瞌睡,又怕被老师发现,睡的很不安稳,于是课没有听好,觉也没有睡好,一天到晚都迷迷瞪瞪的。其实高中的时间说长也长,说短也短。要浪费时间很容易,一晃就过去了;要努力学习也足够长,学习任务重的时候偶尔熬夜可以,长期如此肯定坚持不住。   
    美军的陆军守则里面有这么一条:“记住,你不是超人。”意在警告那些年轻的陆军士兵们不要上好莱坞大片的当,以为“孤胆英雄”真的那么好当,随便冒着生命危险去做一些非人力所能为的“奇迹”。在学习中,每个人也都要明白:“你不是超人”,只有休息好才能学习好,长时间超极限的学习会将你击倒的。   
    马歇尔是著名的英国经济学家,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体系是在他手里形成的,他有两个弟子比他更加出名,一个叫庇古,是福利经济学派的创始人,另一个就是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师徒三人都获得过诺贝尔经济学奖。马歇尔在大学教书的时候就有一个很特别的习惯,每个周末他都会徒步到附近的山区旅行,白天不停的走路,晚上打开帐篷休息,静静的思考经济学方面的问题。这一习惯使得他能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何强健的体魄,成为了一代经济学巨匠。   
    1991年8月19日,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等人发动政变,软禁戈尔巴乔夫,试图阻止签订削弱苏联中央权力的《新联盟条约》。政变者将军队开进莫斯科,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在苏维埃会议大楼组织抵抗。在自己的回忆录《总统笔记》中,叶利钦这样回忆8·19之夜,他写道:   
    “我的意志不但坚强,而且神经系统也很健康。当时身体有种感觉:如果不能休息哪怕半小时,明天就会犯错误,就会作出不正确的决定。那就是一种殊死的冒险。于是,我强迫自己睡了半小时,然后又一跃而起开始工作。”     
    叶利钦在生死关头,还知道必须休息才能保证自己不会犯错误。高考压力再大,与叶利钦在8·19之夜所承受的压力也不可同日而语,自然更要好好休息。每天比别人多睡半个小时一个小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关键得看谁的学习效率高。浙江省理科状元陆文在演讲中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非常经典:   
    “不是抓紧每一分钟学习,而是抓紧学习的每一分钟。”   
    这句话的意思很明确,不是你每天学习24个小时你就一定能学好,而是你可能每天只学习十个小时,甚至八个小时,但你能保证在这学习的八个小时中,你是精力充沛的、专心致志的、富有效率的,这才能真正学好。




第四部分时间安排的几个重要原则(2)


    (三)每天都要制定计划   
    你需要有一个大概的计划纲要,比如我前文所列的我的高三冲刺时间表。但这个时间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学校突然组织大家去听高考专家的报告会,那么这一天的时间安排就必须有所变化了。所以每天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计划。   
    制定的计划需要写出来,写到纸上。每天晚上睡觉之前拿出来看几遍,认真的把它记住。只有这样,第二天才能真正的按照计划行事。按照某些成功学的理论,制定的计划不是看三遍,而是大声朗读三遍。这就比较夸张了,其实核心意思都是让你加深印象。如果你一个人住,那么大声读三遍是完全可以的,如果在寝室里住,那就不必如此摆酷了。总之是牢牢记住就好了。   
    我有个表妹,比我小八岁,比较贪玩,学习不太好。每次考试成绩出来,她都很受打击,在学习挨老师批,回家挨家长批,于是奋发图强,连夜制定了未来半年的学习计划,制定的非常详细,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看哪门科目的书,什么时候做哪本参考资料都规定好了,然后往墙上一贴。刚开始的时候还能按计划学习,可是过了一段时间,时常有些事情耽误了,不能完全按计划学习,慢慢的就养成了习惯,又跟原来一样,每天做什么跟她的计划毫无关系了。其实我以前制定计划也多次出现这种情况,我相信绝大部分人都有过制定时间计划的经历,但是,到最后又有多少人真正长时间的按照学习计划来安排自己的时间呢?很少很少,究其原因,很大程度就是因为不能每天都制定计划,每天都提醒自己第二天需要做什么,而是匆匆忙忙的制定一个月度计划或年度计划,然后就不管了,这样是无法持之以恒的。   
    所以,良好的计划要得到实施的一个重要条件是:每天都制定计划。   
    (四)每天都要检查计划的完成情况   
    就跟我们学习需要预习和复习一样,计划既需要每天执行之前牢记在心,也应该在每天执行之后进行检查,只有如此才能不停的督促自己,持之以恒。   
    我每天制定的计划,每天晚上都要拿出来检查检查,完成了的,就在前面打上勾,没有完成的,就在前面打上叉,然后统计统计完成了百分之多少。刚开始的时候大概能完成60%,时间久了,基本上能维持在80%左右。   
    我以前看过一个故事,具体忘了是谁。总之是有一位古人,总觉得自己每天都会做一些错事,为了少犯错误,他就想了一个主意:拿出一个碗、一包黄豆、一包绿豆,每天做了一件好事就把黄豆放进碗里,做了一件错事就把绿豆放进碗里。每天晚上睡觉之前,他就数一数里面有多少颗黄豆多少颗绿豆,然后想一想自己今天做了哪些好事哪些坏事。就这样日复一日,黄豆逐渐增多而绿豆日渐减少。   
    从这个小故事可以看出每天监督自己的好处。无论做了什么事情,每天睡觉前都回想一下,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该做的事情又有哪些做得不好,该怎样改进。这样才能不停地进步,而不至于停滞不前。我们制定了计划,就需要每天都检查自己的完成情况,这样才能督促自己不断改进,真正做到制定好计划、执行好计划。   
    (五)计划不能定的过高   
    有的人喜欢头脑发热地制定时间表,排的密密麻麻的,从计划表上看,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挤不出来了。原计划用半小时背一篇英语课文,谁知用了40分钟还没有背完。这才发现时间不够,连忙放下英语课本,拿起数学题做了起来,还没有做几道题,发现背政治的时间又到了……总之一天下来忙了半死,计划的任务还是没有完成。这样就会产生一种挫折感,一来二去的就对自己没了信心,老感觉计划赶不上变化,于是越来越难以按照计划学习,不久又过起了原来那种杂乱无章的生活。   
    所以,对于那些刚开始制定计划的人来讲,计划应该定得适度的低于而不是高于自己所能完成的水平。比如你预计自己复习某一部分的内容需要一个小时,那么你可以计划用80分钟。让时间宽裕一些,但尽量保证每天给自己规定的任务都能完成。在一天结束的时候,前一天所计划的事情都做完的成就感是非常爽的,可以给你继续制定和执行计划的信心和动力。这样循序渐进,再慢慢地提高标准,方能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




第四部分怎样避免浪费时间(1)


    闲聊也许是人类从古至今浪费时间最多的事情。   
    (一)锻炼自己的自制力   
    有记者采访北京市80中北京高考文科状元的班主任,问:“这个学生最大的特点是什么?”那位老师脱口而出:“这个学生特别有定力。”定力,就是能控制自己,不受外界干扰,按照自己的计划行动。要实现自己的目标,要贯彻自己的计划,就必须有“定力”。   
    北大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03级的曹兴隆同学在谈到自己的学习经验时说:“怎样才能开始积极的投身于学习呢?就像战场上即将冲锋陷阵的战士,只要一声令下,不管前面是水是火,都要义无反顾的前进。”     
    没有铁的纪律的军队不可能取得胜利,没有坚强的意志控制自己的人同样不可能获得成功。生活中的诱惑太多,小说、电视、游戏、网络……每一件都可能浪费无数宝贵的时间,不能抵制这些诱惑的人,是不可能有效的利用时间的。   
    怎样锻炼自己的自制力呢?可以从主动的“挑战自我”开始做起。   
    毛泽东在湖南长沙读师范的时候,为了锻炼自己的抗干扰能力,经常在周末的时候,选择长沙最热闹的茶馆,去喝一杯茶,在那里看书,可谓“闹中取静”。后来在长期的戎马生涯中,无论走到哪里,在如何艰难的条件下,他都能坐下来专心致志的看书,与这种主动挑战自己的锻炼应该不无关系。   
    高一的时候我的班主任老师就对我们说:“你们应该主动找机会来考验自己的自制力。比如每周末你都要看一场球赛,这本来属于适当的休息,无可厚非。但是突然有一周,有一场很重要的比赛,你却偏偏对自己说:‘我今天就考验考验自己,就是不看,而用这个时间来看一本书或者做几道题目。’结果你真的没有去看,真的看了一些书或做了几道题,你回想起来,觉得其实那场球赛没看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慢慢的,你就会养成克制自己的能力,能够抵制各种诱惑了。”   
    (二)学会利用零碎的时间   
    北宋大文豪欧阳修曾总结读书最佳处所为“枕上、厕上、马上”,被称为“三上读书法”,堪称利用零碎时间的典范。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常常有这样的“小时间”,它看起来很不起眼,只有十分钟、五分钟,但日久天长,积累起来将是一个十分可观的数字。   
    中央电视台“读书时间” 栏目发起的一项“到现在为止对你影响最大的书”的调查结果,前3位分别是《红楼梦》、《三国演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平凡的世界》排在第6位,这本书的作者是当代著名作家路遥,他历时六年完成此书。回忆起自己的创作经历,他这样写道:   
    “在《平凡的世界》进入具体的准备工作后,首先是一个大量的读书过程……那时间,房子里到处都搁着书和资料;桌上、床头、茶几、窗台、甚至厕所,以便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随手都可以拿到读物。”   
    他充分利用了一切可能利用的零碎时间读书,在一年的时间里,完成了惊人的阅读量:   
    “其间我曾列了一个近百部的长篇小说阅读计划,后来完成了十之八九。同时也读其它杂书,理论、政治、哲学、经济、历史和宗教著作等等。另外,还找一些专门著作,农业、商业、工业、科技以及大量搜罗许多知识性小册子,诸如养鱼、养蜂、施肥、税务、财务、气象、历法、造林、土壤改造、风俗、民俗、UFO(不明飞行物)等等。”   
    对于中学生来讲,不至于如此玩命——路遥在完成《平凡的世界》后不久就死于肺功能衰竭,但这种精神很值得学习。我在前文中提到,从开始看书到进入状态需要一段时间,所以这样的小时间不应该用来看正儿八经的教材。有人觉得用五分钟的时间背十个英语单词不错,我尝试过在公交车上背单词,觉得效果很差,因为背单词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在短时间内难以集中注意力,后来改为在公交车上看《China Daily》等英文报纸,上面的时事报道很有意思,效果就好多了。我觉得象上厕所、做公交车、课间休息零碎的时间最佳的选择是看一些短小有趣的课外书,比如《余秋雨散文》——它至今仍是我的重要“厕上读物”。这样不至于使你白白的浪费掉如此多零碎的时间,也可以趁机休息休息,放松一下精神。在高三阶段,我喜欢在睡觉前躺在床上看一看《余光中散文》或者《余秋雨散文》,看上个一两篇文章,十来分钟,然后再关灯睡觉。因为晚上长时间的复习使得头脑高度紧张,难以入睡,看上一会儿“闲书”,头脑轻松了许多,很容易就睡着了。可别小看这每天的十来分钟,我用它在半年多的时间里把两位余先生的作品翻来覆去的读了好多遍,对于我写作水平的提高起了很大的作用。   
   




第四部分怎样避免浪费时间(2)


    (三)将一些不得不做的琐事集中起来做   
    繁忙的学习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琐事不得不去做。比如,你的牙膏用完了,你必须去超市买一支;你的袜子太脏,需要洗一洗;你的一个很重要的朋友给你来信了,你觉得很有必要给他回信等等。对于这样一些琐事,除非特别紧迫,应该把它们集中起来处理。你可以把每周的周六下午作为处理这些琐事的时间,你先到超市去买牙膏肥皂,回到宿舍把袜子衣服洗干净凉起来,然后再坐到书桌旁给你的朋友写回信,再到邮局把信寄出去,然后去踢踢足球或者逛逛街,晚上回来给家里打个电话。总之,把一周的学习之外的事情都集中在这个半天来完成,可以使你在其它时间能够专心致志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当然,所谓“周六下午”只是举例,有的同学喜欢在每天睡觉之前的半个小时做这些事情,还可以缓解学习压力,忙完之后轻松的上床睡觉,也是不错的选择。   
    你要知道,琐事是做不完的,如果你一有点什么小事就打破自己的时间计划,那么你根本无法有效执行任何计划。不必要的琐事,不做;必要的琐事,集中起来做,是按时作息的重要保障。   
    (四)要学会说“不”   
    中央电视台95年春节联欢晚会就有一个小品,郭冬临演的,名字叫《有事您说话》,演的是一个热情过头的北京小伙子,什么事都往自己身上揽,结果费力不讨好,反而耽误了本职工作。我对有个片段记忆犹新。某个朋友托他买火车票,他就去熬夜排队,终于买到一张,领导很高兴:小刘啊,辛苦你了。”他装出很牛的样子说:“嗨,没事,我在车站有熟人,别说一张,就是十张八张也没问题。”一听他这句话,领导更高兴了:“是吗?好啊,我正好还有两个朋友也着急着订票,这样,你明天再给我弄两张。”   
    结果,他又去排了一晚上队。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叫:“风啊一个劲儿的吹,鼻涕啊一个劲儿的流,我算体会到了什么叫‘一夜风流’。”   
    他这样累死累活的给别人“帮小忙”,在单位得了个“好心人”的名头,但为此耽误了正常的工作,业务能力老是提不上去,所以工作了那么多年,仍然没有得到提拔。   
    说实话,我觉得这个小品的结局不太符合现实。在社会上,确实有不少专靠溜须拍马、拉关系钻营而步步高升的人,而且这样的人还不在少数。但是,如果把这个小品的思想用到中学学习中,那就非常恰当了。因为在社会工作中,人际关系的好坏对于个人的发展十分重要,但在中学学习则不然,决定你考上哪所大学的唯一标准是高考成绩,就算上至校长、下至一年级新生,都跟你关系好,你高考成绩差了一分还是照样不会被录取。   
    所以你要善于和勇于说“不”。   
    当有朋友邀请你去逛街的时候,你本来不愿意去的,但不知为什么“不”字到了嘴边就成了“好”。于是你迷迷糊糊的跟几个朋友去逛街,他们买了他们需要的东西,而你也顺便买了一些本来不需要的东西,最后损失最大的是你自己——既损失了时间又损失了钱。其实,你只需要一秒钟的勇气,只要温和的说一句:“我还有点事。”没有人会因此怨恨你,他们照样会很高兴,照样会买到自己想买的东西。   
    如果有人需要你的帮忙,那就要看他是确实需要帮忙,还是想偷懒。比如同桌找你讲题,如果这确实是一道很有难度的题目,你可以认真思考给他讲解,这样对自己对朋友都有好处。反之,如果他上午刚问过一道类似的题目,现在又拿来问,说明他不动脑筋,就应该鼓励他独立思考,而不是一味的依赖别人。帮他解答过于简单的问题,既浪费了自己的时间,也会使他产生一种依赖性。于是造成一种恶性循环,他越不会自己动脑筋,就会有越来越多的题目不会做,就越会来问你,你就会把越来越多的时间花在一些非常简单的题目上。最后,看起来你在乐于助人,他在虚心请教,结果却害了对方。   
   




第四部分怎样避免浪费时间(3)


    (五)避免不必要的闲聊   
    闲聊也许是人类从古至今浪费时间最多的事情。有人曾经很明智的指出:“魔王最喜欢的事情就是给舌头找工作。”我认为这种说法毫不夸张。因为恶意的闲聊而闹出的是非真是数也数不清。一个不能坚决果断避免闲聊的人,不可能获得成功。   
    茅以升是我国著名桥梁学专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他设计的钱塘江大桥是中国人自行设计修建的第一座现代桥梁。在读中学的时候,茅以升为了能够专心致志的学习,在他的住处最醒目的地方贴了一张纸,上书十一个大字“来客闲谈不得超过五分钟”。   
    美国电视网的老板凯·柯波在会见客人的时候,如果她觉得时间到了,就立刻开始埋头整理文件。她说:“我尽可能防止失礼,但在转身时,却不免有些失礼。可我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而且有时站起来把对方送到门口。这样的话,反而不浪费什么时间。”     
    你首先要让自己避免陷入毫无意义的闲聊,其次要学会如何果断的中止和别人的闲聊。对学生来说,闲聊最主要的体现就是在课堂上和同桌或者前后左右的同学讲话。而且这往往是由某种非常“正当”的理由所引起,比如问问题,然后就对时事政治的相关话题聊开了,最后越扯越远,不知不觉一节课就过去了。避免这种闲聊的办法就是“决不开口”,无论什么事情,不管是正事还是闲事,问问题也好,讨论也好,你突然发现窗外有个千年难得一见的景观也好,都不要开口说话,而等到下课再说。话是越说越多的,有了第一句就有第二句,有了第二句就有第三句,子子孙孙无穷尽矣。所以,要想少说话的方法很简单,就是不说话,一句话也不说。   
    如果开始了说话,而且你突然意识到自己正在陷入无意义的闲聊,这个时候就需要勇气,坚决的停止。其实你要知道,除非你的同桌破罐子破摔、已经不想学习了,他也是在想着怎样结束对话。但双方都陷入一种“不好意思”主动中止谈话的窘境,如果你开口,对方的感觉是一种解脱,甚至感激,而不是对你有什么意见。有的时候对于熟悉的朋友没有必要过于委婉,只需要很直接的说:“好,就这样。”或者:“咱们别聊了,干正事吧。”就行了。   
    四、只做最重要的事情   
    用智慧来做出正确的取舍,用意志来坚决贯穿自己的计划,用乐观的精神来面对现实的无奈,智者、勇者、达者,三位一体,缺一不可,方为合理安排时间之最高境界。   
    美国伯利恒钢铁公司总裁查理斯·舒瓦普曾会见效率专家艾维·利,问他怎样才能把公司管理得更好。   
    艾维·利说可以在10分钟内给舒瓦普一样东西,这东西能使他的公司的业绩提高至少50%。然后他递给舒瓦普一张空白纸,说:“在这张纸上写下你明天要做的最重要的六件事。”过了一会儿又说:“现在用数字标明每件事情对于你和你的公司的重要性次序。”这花了大约5分钟。   
    艾维·利接着说:“现在把这张纸放进口袋。明天早上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这张纸条拿出来,做第一项。不要看其他的,只看第一项。着手办第一件事,直至完成为止。然后用同样方法对待第二件事、第三件事……直到你下班为止。如果你只做完第一件事情,那不要紧。你总是做着最重要的事情。”   
    艾维·利又说:“每一天都要这样做。你对这种方法的价值深信不疑之后,叫你公司的人也这样干。这个实验你爱做多久就做多久,然后给我寄支票来,你认为值多少就给我多少。”   
    整个会见历时不到半个钟头。几个星期之后,舒瓦普给艾维·利寄去一张2.5万美元的支票,还有一封信。信上说从钱的观点看,那是他一生中最有价值的一课。后来有人说,五年之后,这个当年不为人知的小钢铁厂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独立钢铁厂,而其中,艾维·利提出的方法功不可没。这个方法还为舒瓦普赚得一亿美元的利润。   
    艾维·利这个价值2.5万美元的方法其实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   
    只做最重要的事情。   
    这个方法人人都应该去尝试,每天写出你要完成的六项最重要的事情,并按照重要性排列,先专心做完第一件,然后做第二件。只消一个月,你就会发现,你的学习效率提高了不知多少倍,你居然完成了许多看起来要花两三个月才能做完的事情,而且时间也突然变得好像花不完一样。如果你想体验这种感觉,那么请立刻行动。   
    为什么会这样?




第四部分怎样避免浪费时间(4)


    因为这种方法能让你做出选择,把时间和精力花在最值得做的事情上,而不会被琐事干扰,而实际上对绝大部分人来说,他们一生的大部分时间精力都是花在无关紧要的琐事上的。你养成了只做重要事情的习惯,就等于获得了比别人多出一倍以上的时间和精力。   
    拿破仑·希尔归纳了四条做不值得做的事情的坏处,十分经典:   
    1.不值得做的事情会让你误以为自己完成了某些事情;   
    2.不值得做的事情会消耗时间与精力;   
    3.不值得做的事情会浪费自己的有效生命;   
    4.不值得做的事情会生生不息。   
    所以,《论语》说道:“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意思就是说,就算是一些小技艺,也一定有可取的地方。但是恐怕它们会妨碍我们做更重要更长远的事情,所以真正的君子是不会去做的。   
    台湾作家李敖在《选与落选》中谈到人生的选择,把这个问题说得更加深刻:   
    “你的生命是那么短,全部生命用来应付你所选择的,其实还不够;全部生命用来做你只能做的一种人,其实还不够。若再分割一部分生命给‘你最应该做的’以外的——不论是过去的、眼前的、未来的,都是浪费你的生命。”     
    19世纪英国著名诗人、戏剧家、童话作家王尔德有一次对一位来伦敦寻求发展的作者说:“我知道有好些人,满怀光明的远景来到伦敦,但是几个月后就崩溃了,因为他们有回信的习惯。”余光中在《如何谋杀名作家》中不无刻薄的把给作家写信的读者也作为“名作家谋杀团”的成员,“回信,可以剥夺他们的时间,不回信,可以鞭打他的良心,无论如何,对于谋杀名作家,总是有贡献。”在生活中,类似于回信的琐事实在太多,看起来有一定做的价值,但你忘了,其实用这些时间你可以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情。如果你没有勇气在一开头就予以“封杀”的话,它们就会生生不息、无穷无尽,直到把你的所有时间和精力耗费得干干净净。   
    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一个经济学上的基础概念——“机会成本”,意指你放弃某种机会而造成的潜在损失。比如你投资十万元去开一家杂货店,每个月可以赚两千元,这个事情值不值得做呢?如果单纯从帐面的“成本—受益”来看,每个月进货需要一万,卖出去一万两千元,收益大于成本,当然值得做。但是,你还有一个选择,可以花十万元开一家手机专卖店,每个月可以赚五千元。这个时候,你还会选择去开杂货店吗?显然不会,因为你只有十万,选择了开杂货店,就等于放弃了开手机专卖店,也就是放弃了每个月五千元的收入。所以,你开杂货店的帐面成本是每月一万的进货,而实际上还有一个隐藏的“机会成本”——即放弃赚五千元的“机会”的成本。二者相加是一万五,大于杂货店每月受益一万二,成本大于收益。所以,一个明智的商人都不会去开杂货店而去开手机专卖店。   
    同样,我们的时间有限,你选择了做某件事情,就隐含了你放弃做别的事情。“做别的事情”就是你的“机会成本”。所以,我们做事情的标准,不是“某件事有没有价值”,而是“某件事是不是最有价值”。做没有价值甚至负价值的事情的人是傻瓜,做有价值的事情的人是庸才,唯有只做最有价值的事情的人才是人才。   
    正因为我们只做最有价值的事情,而不做有价值的事情,所以在做出选择的时候总会感觉到痛苦——因为你放弃的东西其实是有价值的。你不去杀人放火而来读书学习,没有什么好遗憾的,因为你放弃的东西没有价值;但要你不去学习音乐美术而来学习化学物理,就需要意志了,所谓“丢车保帅”“壮士扼腕”,其间既有勇气,更有智慧。正如李敖所说:   
    “你所面对的是两个方面,一面是选择做什么,一面是拒绝不做什么,然后进一步对你的选择,寄以前瞻;对你的拒绝,砍掉反顾。注意我用的动词是砍掉,有很强的意志在内。   
    这就好象是摊开菜单,这一次,你选了红烧明虾就不得不拒绝干烧明虾、吉列明虾,你吃红烧明虾的时候,也不能再想干烧明虾、吉列明虾多好,你的胃口没那么大,一如你的生命,没那么长。   
    智慧是什么?智慧是使你认为选红烧明虾最好;意志是什么?意志是使你砍掉干烧明虾、吉列明虾的沾恋与矛盾;哲学是什么?哲学是吃了红烧明虾泻了肚子,坐在马桶上还在笑。”   
    第二章第四节二、时间安排的几个重要原则(二)下面智者、勇者、达者,三位一体,缺一不可,方为合理安排时间之最高境界。   
         
    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融洽的与人相处、团结协作确实是一门需要学习的艺术,更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需要面对的问题。只有正确处理好这个问题,才能获得成功。”   
    ——北京大学地球化学专业 万珍珠   
   




第五部分“你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喜欢你”


    把事情做好的方法有很多,但首要的一条就是“不要试图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也有很多,但最重要的一条是:“不要试图让所有人都喜欢你。”因为这不可能,也没必要。   
    有人问孔子:“听说某人住在某地,他的邻里相亲全都很喜欢他,你觉得这个人怎么样?”   
    孔子答道:“这样固然很难得,但是在我看来,如果能让所有有德操的人都喜欢他,让所有道德低下的人都讨厌他,那才是真正的君子呢。”     
    孔子关于君子的具体标准也许并不适合现代人,但有一种精神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不要做滥好人,不要试图去赢得所有人的欣赏,按照自己的原则去做事情,道不合不相与为谋。   
    美国前任国务卿鲍威尔这样总结自己的为人处世之道,与两千年前的孔子有异曲同工之妙:“你不可能同时得到所有人的喜欢。”我认为是极为明智的。如果你希望和每一个人都搞好关系,最后你付出了很多时间去给别人帮忙,不欣赏你的人仍旧不欣赏你。我觉得一个人只要做到:有几个很好的朋友,大部分人都很欣赏你,很少或基本上没有人讨厌你,你的为人处世就算是很成功了。   
    那么,我不妨再把人性说得险恶一些,以前不知在哪里看到这么一句话,大概意思是这样:“有些人是这样,你帮了他十次忙,九次成功了,有一次没帮好,他就记你这一次,你费了那么多力,最后还是得罪了他。”这句话也许有点恶毒,不过,世界上确实有不少人,你越是努力和他结交,努力给他帮忙,他越是不把你放在眼里。反之,如果你认真学习工作,在学习上在工作中做出成绩了,又不狂妄自大,自然能赢得别人的敬重。   
    然而即使你做得再完美无缺、也没有招惹任何人,仍然会有人看不惯你,仍然会有很多不利于你的传言。对某些心胸比较狭隘的人来说,你不需要招惹他,你在某方面比他优秀,这就已经招惹他了。也许这样的人只是少数,但倾向于相信对某个优秀人物不利的传言却是大多数人都有的阴暗心理。这种情感几乎是不自觉的,比如在我们班上有某个同学成绩一直和你差不多,某一次考试你考的差极了,于是在别人谈论他的时候,如果你得知他也考的跟你一样差,你就会感到一种心理的安慰。而如果有人说他虽然考的不错,但却是靠作弊得来的,你虽然不至于去添油加醋或者四处宣传,甚至还会说一句“不会吧”,但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心理会完全不自觉的感到一阵满足。   
    我并不认为一个人有这种“幸灾乐祸”的感受就在道德上有多大缺陷,它应该是一种正常人的正常的心理反应。但这种心理反应,已经足够为流言蜚语提供生存的沃土了。更何况还有很多不正常的心理存在,所以说别人坏话的人,总是能够找到知己,各种无中生有或捕风捉影的谣言,总会有人来传播。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就不会因为有少数几个人说你坏话而心有不安。其实对你不满的人未必是坏人,只是他们不欣赏你,而且多少有点爱搬弄点是非、说点闲话而已,也不能说有什么大错。   
    但其实反过来一想,无论你怎么做人做事,总是有人欣赏你,让所有人喜欢是件不可能的事,想让所有人讨厌也不那么容易。你做任何事情,来自外界的评价都是两方面的,所以不要只看到杯子有一半是空的,还应该看到它还有一半是满的。对于别人的批评,要虚心听取,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但没有必要影响自己的心情;对于看不惯你的人,如果他发现了你的缺点,应该勇于改正,如果是误会,应该解释,解释不清,就不去解释,不妨敬而远之,敬而远之尤不可得,就鄙而远之。你的时间有限、精力有限,用来潜心学习还不够,哪里来那么多功夫去向每一个对你有看法的人解释误会呢?你的家人是爱你的,你也有那么几个互相欣赏互相尊重的朋友,做人无愧于心,又没有违法乱纪,这就够了。剩下的时间和精力,还是用来好好学习要紧。如果你为了澄清某一句流言,改变某一个人对你的看法,而花了太多的时间,影响了学习,最后高考失败,伤心难过的是你自己、你的家人、你的朋友,感到高兴的则是那些制造流言的人,那些不喜欢你的人。这种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为什么要去做呢?   
    把事情做好的方法有很多,但首要的一条就是“不要试图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也有很多,但最重要的一条是:“不要试图让所有人都喜欢你。”因为这不可能,也没必要。




第五部分学会真诚的赞美他人


    请记住,如果你突然发现了别人的某些优点,那么不要犹豫,请立刻告诉他。没有比这个更能赢得别人的好感了。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适当的赞美对方,会让你迅速获得对方的好感。   
    莎士比亚曾说:“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   
    心理学家威廉·杰尔士也说:“人性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其他人的欣赏。”   
    正因为如此,赞美具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推动力量。对他人真诚的赞美,正如沙漠中的甘泉一样让人的心灵受到滋润。而当你赞美他人的时候,别人也就会在乎你存在的价值,你对他人的赞美也让你获得一种不容易获得的成就感。在由衷的赞美给对方带来愉快以及被肯定的满足的时候,你也十分难得的分享了一份喜悦和生活的乐趣。   
    当然,仅仅赞美是不够的,你的赞美还必须是真诚的。实事求是,而不是夸张的赞美,真诚而不是虚伪的赞美。毫无根据的夸奖,会让人产生你在拍马屁或者说至少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而且,实际上,对于那些喜欢别人过分夸奖的人,也未必适合和他做朋友。只有当你真的发现了别人身上的某些优点的时候,你才把它直截了当地说出来。这种优点并不一定要惊天动地,一些细微处的赞赏可能更能感动别人。比如你发现对方今天穿了一件很漂亮的衣服,那就请立刻告诉她:“你今天这身衣服真好看。”   
    请记住,如果你突然发现了别人的某些优点,那么不要犹豫,请立刻告诉他。没有比这个更能赢得别人的好感了。   
    实际上,为了不辜负你的赞美,受到你赞扬的人会在这方面竭尽全力。   
    邱吉尔是这样告诉我们的:“你想要其他人具有怎样的优点,你就要如何的去赞美他。”   
    反之,对于别人的缺点,你也应该学会用更加委婉的方式指出,使之听起来更像是赞美而不是直接的批评。   
    在你的生活和工作当中,也应该这样,以鼓励代替批评,以赞美来启迪他人内在的动力,使其自觉的克服缺点、弥补不足。渐渐的,你就会发现,这种办法比你去责怪、去埋怨有效的多。这样将会让你拥有越来越多的朋友,创造出一种和谐的气氛,从而给学习和生活带来十分积极的影响。




第五部分“作揖主义”(1)


    不明智的争论不仅无法解决问题,还会使问题更加难以解决。你要知道,当一个人辩论的时候,他不仅仅是在单纯的用理智分析问题,他所有的人格尊严都已经行动起来,要求把自己的观点坚持到底。事后他也许会觉得自己错了,但是他必须考虑到宝贵的自尊心而坚持说下去。   
    刘半农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著名左派作家,《新青年》的主要撰稿人之一。他曾写过一篇叫《“作揖主义”》的文章,其间为人处世的思想至今仍然很有借鉴意义:   
    沈二先生与我们谈天,常说生平服膺红老之学。 红,就是《红楼梦》;老,就是《老子》。这红老之学的主旨,简便些说,就是无论什么事,都听其自然。听其自然又是怎么样呢?沈先生说:“譬如有人骂我,我们不必还骂:他一面在那里大声疾呼的骂人,一面就是他打他自己。我们在旁边看看,也很好,何必费着气力去还骂?又如有一只狗,要咬我们,我们不必打它,只是避开了就算;将来有两只狗碰了头,自然会互咬起来。所以我们做事,只须抬起了头,向前直进,不必在这抬头直进四个字以外,再管什么闲事;这就叫作听其自然,也就是红老之学的精神。”我想这一番话,很有些同(托尔斯泰)的不抵抗主义相象,不过沈先生换了个红老之学的游戏名词罢了。   
    不抵抗主义我向来很赞成,不过因为有些偏于消极,不敢实行。现在一想,这个见解实在是大谬。为什么?因为不抵抗主义面子上是消极,骨底里是最经济的积极。我们要办事有成效,假使不实行这主义,就不免消费精神于无用之地。我们要保存精神,在正当的地方用,就不得不在可以不必的地方节省些。这就是以消极为积极:不有消极,就没有积极。既如此。我也要用些游戏笔墨,造出一个“作揖主义”的新名词来。   
    “作揖主义”是什么呢?请听我说:──   
    譬如早晨起来,来的第一客,是位前清遗老。他拖了辫子,弯腰曲背走进来,见了我,把眼镜一摘,拱拱手说:“你看!现在是世界不像世界了:乱臣贼子,遍于国中,欲求天下太平,非请宣统爷正位不可。”我急忙向他作了个揖,说:“老先生说的话,很对很对。领教了,再会罢。”   
    第二客,是个孔教会会长。他穿了白洋布做的“深衣”,古颜道貌的走进来,向我说:“孔子之道,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现在我们中国,正是四维不张,国将灭亡的时候;倘不提倡孔教,昌明孔道,就不免为印度波兰之续。”我急忙向他作了个揖,说:“老先生说的话,很对很对,领教了,再会罢。”   
    第三客,是位京官老爷。他衣裳楚楚,一摆一踱的走进来,向我说:“人的根。就是丹田。要讲卫生,就要讲丹田的卫生。要讲丹田的卫生,就要讲静坐。你要晓得,这种内功,常做了可以成仙的呢!”我急忙向他作了个揖,说:“老先生说的话,很对很对。领教了,再会罢。”   
    第四五客,是一位北京的评剧家,和一位上海的评剧家,手携着手同来的。没有见面,便听见一阵“梅郎”“老谭”的声音。见了面,北京的评剧家说:“打靶子有古代战术的遗意,脸谱是画在脸孔上的图案;所以旧戏是中国文学美术的结晶体。”上海的评剧家说:“这话说得不错呀!我们中国人。何必要看外国戏;中国戏自有好处,何必去学什么外国戏?你看这篇文章,就是这一位方家所赏识的;外国戏里,也有这样的好处么?”他说到“方家”二字,翘了一个大拇指,指着北京的评剧家,随手拿出一张《公言报》递给我看。我一看那篇文章,题目是《佳哉剧也》四个字,我急忙向两人各各作了一个揖,说:“两位老先生说的话,很对很对。领教了,再会罢。”   
    第六客是个玄之又玄的鬼学家。他未进门,便觉阴风惨惨,阴气逼人,见了面,他说:“鬼之存在,至今日已无丝毫疑义。为什么呢?因为人所居者为‘显界’,鬼所居者,尚别有一界,名‘幽界’。我们从理论上去证明他,是鬼之存在,已无疑义。从实质上去证明他,是搜集种种事实,助以精密之器械,继以正确之试验,可知除显界外,尚有一幽界。”我急忙向他作了个揖,说:“老先生说的话,很对很对,领教了,再会罢。”   
    末了一位客,是王敬轩先生。他的说话最多,洋洋洒洒,一连谈了一点多钟。把“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八个字,发挥得详尽无遗,异常透切。我屏息静气听完了,也是照例向他作了个揖,说:“老先生的话,很对很对。领教了,再会罢。”   
    如此东也一个揖,西也一个揖,把这一班老伯,大叔,仁兄大人之类送完了,我仍旧做我的我:要办事,还是办我的事;要有主张,还仍旧是我的主张。这不过忙了两只手,比用尽了心思脑力唇焦舌敝的同他们辩驳,不省事得许多么?   
    何以我要如此呢?




第五部分“作揖主义”(2)


    因为我想到前清末年的官与革命党两方面,官要尊王,革命党要排满;官说革命党是“匪”,革命党说官是“奴”。这样牛头不对马嘴,若是双方辩论起来,便到地老天荒,恐怕大家还都是个“缠夹二先生”,断断不能有什么谁是谁非的分晓。所以为官计,不如少说闲话,切切实实想些方法去捉革命党。为革命党计,也不如少说闲话,切切实实想些方法去革命。这不是一刀两断,最经济最爽快的办法么?   
    我们对于我们的主张,在实行一方面,尚未能有相当的成效,自己想想,颇觉惭愧。不料一般社会的神经过敏,竟把我们看得像洪水猛兽一般。既是如此,我们感激之余,何妨自贬声价,处于“匪”的地位:却把一般社会的声价抬高──这是一般社会心目中之所谓高──请他处于“官”的地位?自此以后,你做你的官,我做我的匪。要是做官的做了文章,说什么“有一班乱骂派读书人,其狂妄乃出人意表。所垂训于后学者,曰不虚心,曰乱说,曰轻薄,曰破坏。凡此恶德,有一于此,即足为研究学问之障,而况兼备之耶?”我们看了,非但不还骂,不与他辩,而且还要像我们江阴人所说的“乡下人看告示”,奉送他“一篇大道理”五个字。为什么?因为他们本来是官,这些话说,本来是“出示晓谕”以下,“右仰通知”以上应有的文章。   
    到将来,不幸而竟有一天,做官的诸位老爷们额手相庆曰:“谢天谢地,现在是好了,洪水猛兽,已一律肃清,再没有什么后生小子,要用夷变夏,蔑污我神州四千年古国的文明了,”那时候,我们自然无话可说,只得像北京刮大风时坐在胶皮上一样,一壁叹气,一壁把无限的痛苦尽量咽到肚子里去;或者竟带这种痛苦,埋入黄土,做蝼蚁们的食料。   
    万一的万一竟有一天变作了我们的“一千九百十一年十月十日”了,那么,我一定是个最灵验的预言家。我说:那时的官老爷,断断不再说今天的官话,却要说:“我是几十年前就提倡新文明的,从前陈独秀、胡适之、陶孟和、周启明、唐元期、钱玄同、刘半农诸先生办《新青年》时,自以为得风气之先,其时我的新思想,还远比他们发生得早咧。”到了那个时候,我又怎么样呢?我想,一千九百十一年以后,自称老同盟的很多,真正的老同盟也没有方法拒绝这班新牌老同盟。所以我到那时,还是实行“作揖主义”,他们来一个,我就作一个揖,说:“欢迎!欢迎!欢迎新文明的先知先觉!”     
    所谓“作揖主义”,不是不坚持真理,不是当滥好人,而是不把时间花在与人无用的争论上,全心全意做自己的事情,用事实来说话。《论语·里仁》:“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就是这个道理。   
    《庄子·齐物论》提出“辩”的反命题,认为“辩无胜”——靠辩论获得的胜利没有意义:“即使我与若辩矣,若胜我,我不若胜,若果是也?我果非也邪?我胜若,若不吾胜,我果是也?而果非也邪?其或是也?其或非也邪?其俱是也?其俱非也邪?我与若不能相知也。”(大意:我和你辩论,你胜了,我输了,我说的就一定错误吗?我赢了,你输了,我说的就一定正确吗?其实无论辩论结果如何,我俩谁对谁错,或者都是对的,或者都是错的,仍然无法断定。)   
    不明智的争论不仅无法解决问题,还会使问题更加难以解决。你要知道,当一个人辩论的时候,他不仅仅是在单纯的用理智分析问题,他所有的人格尊严都已经行动起来,要求把自己的观点坚持到底。事后他也许会觉得自己错了,但是他必须考虑到宝贵的自尊心而坚持说下去。美国心理学家奥佛斯屈在他的《影响人类的行为》一书中说:“当一个人说‘不’,而本意也确实否定的话,他所表现的决不是简单的一个字。他身体的整个组织——内分泌、神经、肌肉——全部凝聚成一种抗拒的状态,通常可以看出身体产生一种收缩或准备收缩的状态。总之,整个神经和肌肉系统形成了一种抗拒接受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要让他冷静的分析问题并放弃自己的观点,简直难于登天。本来除了辩论,你还有其它方法可以证明你正确的,但现在,他把坚持自己的观点和维护自己的尊严等同起来,恐怕再好的方法也要归于无效了。   
    所以,如果你是正确的,事情的发展自然会证明你的看法,那些持不同观点的人也会慢慢改变态度。而一旦辩论,往往会使人将坚持自己的看法视为维护自己的尊严,即使事实证明你是对的,他仍然不会服气,会找各种借口为自己辩护,不仅不会信服你,反而有可能产生敌意。也许有那么一种人,天生杠头,即使用事实来说话他仍然不愿意承认错误。但既然客观事实都无助于改变他的看法,口头的争论又如何能够呢?徒然增加别人对你的反感而已。




第五部分“作揖主义”(3)


    近现代以来,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好几次著名的大争论,比如洋务派与顽固派,保守派与立宪派、革命派与保皇派、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等,对于解放思想、推动历史发展都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这些例子能否反驳我前面的观点呢?我觉得,首先,总的来说,即使这样的辩论,也没有哪一方让另外一方放弃了自己原来的观点。李鸿章洋务运动失败了,但他至死都反对君主立宪;康有为辩论不过革命派,但直到辛亥革命胜利后,他还是保皇派;在每次辩论中,从来没有出现过某一派举白旗投降的情况,只是后来革命形式的发展,迫使他们退出了历史舞台而已,并没有被说服。也有放弃旧观点接受新观点的,比如梁启超、杨度,但只是特例,而且是在他们从事的活动——维新和复辟失败以后认真反思的结果,而不是别人跟他们争论的结果。其二,真正因为这种讨论而受到思想启迪的是“旁观者”,也就是那些青年学子,他们从中接触到了新观点,通过自己的比较选择了更为先进的观点,从而使得大讨论起到了思想启蒙的效果。第三,某种观点正确与否的最终决定性因素还是实践,所谓“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毛泽东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里面举了一个例子:   
    我们有些同志就是相信政治影响,以为靠着影响就可以解决问题。那是迷信。一九三六年,我们住在延安。离延安四五十里的地方有个地主豪绅的土围子。那时候党中央的所在地就在延安,政治影响可谓大矣,可是那个土围子里的反革命就是死不投降。我们在南面扫、北面扫,都不行,后来把扫帚搞到里面去扫,他才说:“啊哟!我不干了。”   
    十月革命、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也经过陈独秀、李大钊大力宣传、争论,但说服的不是资产阶级革命派,而是广大农民和工人。最后真正让马克思主义取得胜利的,还是靠武装斗争的实际行动。   
    明白了争辩的无用,我们就要尽量避免与人争辩,而要坚持“作揖主义”,不要把时间花到既得罪人又不能解决问题的争论中去,而要踏踏实实下功夫把事情做好,用事实来说话。对中学生来说,就是少管闲事,对于种种同学之间的纠纷谣传,不妨听之任之,全心全意把成绩提高,这不是消极,而是最大的积极。




第五部分每个人都有优点(1)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每个人都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关键在于你愿不愿意承认,并主动去发掘。   
    宋代大文豪苏轼非常喜欢谈佛论道,和佛印禅师关系很好。有一天他登门拜访佛印,问道:“你看我是什么。”佛印说:“我看你是一尊佛。”苏轼闻之飘飘然,佛印又问苏轼:“你看我是什么?”苏轼想难为一下佛印,就说道:“我看你是一坨屎。”佛印听后默然不语(也许是气的说不出话)。于是苏轼很得意的跑回家见到苏小妹,向她吹嘘自己今天如何一句话噎住了佛印禅师。苏小妹听了直摇头,说道,“哥哥你的境界太低,佛印心中有佛,看万物都是佛。你心中有屎,所以看别人也就都是一坨屎。”     
    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已经无从考证,多半是好事者的编造,但其中的道理却十分深刻:善于发现别人优点的人,必然心胸广阔,老是看到别人缺点的人,往往心理阴暗。   
    世界上没有一无是处的人,正如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人一样。我们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既可以使自己心情愉快,也更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这里有一个十分有趣的故事很能说明这一问题,相信你也能从这个故事中受到启示。   
    有一天,一个人开车到某市市郊的一个加油站加油,在加油的空当和工作人员攀谈起来:“我还没有来过这里,这个城里的人如何?”   
    那个工作人员反问道:“你从前住的那个城市的人如何呢?”   
    他回答道:“他们都精明得很,但很不友好。”   
    听了他的话,工作人员耸耸肩说:“这个城市的人也一样。”于是那人很失望的开车走了。   
    过了一会儿,又有一个人也来加油,他也问了一个问题:“这个城市的人如何?”   
    那个工作人员同样反问道:“你从前住的那个城市的人如何呢?”   
    他面带微笑地答道:“他们好极了,真的十分友好。”   
    于是,那位工作人员也十分高兴地说:“你会发现,我们这个城市的人也完全一样。”   
    ——学会去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世界将会变得美好。我们常常举半杯水的例子,有的人看到它有一半是满的,有的人看到它有一半是空的。我们不仅要知道这个比方的含义,还应该把这种思想用到生活中去。每个人都是优点和缺点的混合体,有的人总是从别人身上看到缺点,有的人总是从别人身上看到优点。看到缺点的人总觉得人心险恶、社会阴暗,变得孤僻,难以与人交往;看到优点的人就会觉得生活美好,变得热情大方,自然左右逢源、朋友众多。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每个人都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关键在于你愿不愿意承认,并主动去发掘。   
    要想让别人欣赏你的优点吗?那就去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吧。   
    五、退后一步,海阔天空   
    退后一步,海阔天空;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有一次,拿破仑·希尔带着两个儿子——小拿破仑和詹姆斯前往公园,去喂园里的小鸟和麻雀。小拿破仑买了一袋花生,詹姆斯买了一包“乖乖”,詹姆斯突然想到要拿点花生看看。他没有得到小拿破仑的允许,就自己凑过去抓住那一小袋花生。他没有抓到,小拿破仑立刻施予“报复’,左拳打出去,重重地打在詹姆斯的下巴上。   
    这时候,拿破仑·希尔对詹姆斯说:“儿子,你拿花生的态度不对。打开你的‘乖乖’,拿一些给你的弟弟,看看有什么结果。”拿破仑·希尔费了一番唇舌说服他答应这样做。接着,发生了一件很不平常的事,小拿破仑尚未伸手接过“乖乖”,就坚持把他的一些花生倒进詹姆斯的外衣口袋中。




第五部分每个人都有优点(2)


    在学习和生活中,往往会有很多这样的争执,双方都没有恶意,仅仅由于缺乏沟通或者不愿意让步,最后造成了对两方都最不利的结果,我们称之为“双输”。这个时候,就需要一方冷静地分析问题,指出误会或者主动提出让步,以避免最不利的后果。   
    我在法学院念本科的时候,选修了一门“法律诊所”的课。在课堂上,老师引导我们玩了一个叫“红蓝选择”的游戏。游戏规则如下:   
    (1)把我们30人分成两个小组,分别占据一间教室,互相之间不能沟通;   
    (2)两个组各自做出“红”或“蓝”的选择,两组都选“红”,则双方都得0分,两组都选“蓝”,则双方都得-1分,一组选“红”另一组选“蓝”,则选“红”的一组得4分,选“蓝”的一组得-2分;   
    (3)每选择一次,由老师向双方公布结果,然后双方再选,总共可以选择十次;   
    (4)最后统计总分,每得一分可以得到十元钱的奖励。   
    从这个规则可以看出,选“蓝”是绝对没有便宜占的,要么得-1分,要么得-2分;反之,选“红”是绝对不会吃亏的,要么得0分,要么得4分。但这个时候问题就出来了,双方都认为红是最优选择,结果就是谁也别想得分。第一轮下来,双方都选了十次“红”,都是零分。   
    然后老师决定改变游戏规则,双方在做出选择前,可以派出一名代表谈判,达成协议,然后再做出选择。   
    我们小组在开会讨论的时候,就指出了合作的可能性:“头五次我们选蓝,他们选红,这样我们得-10分,他们得+20分,后五次我们选红,他们选蓝,我们得20分,他们被扣10分,这样双方各得100元钱。”大家都对这个想法表示赞成,并委派我前去谈判。就在我打算起身的时候,有一个同学突然发言了:“不如这样,反正扣分也不罚钱,干脆我们选十次蓝,他们选十次红,这样他们能得到400元,然后回头再给我们200元,岂不是更好?”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大家都觉得这个想法有点不可思议,但仔细一想,确实很有道理。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我们退一步,就可以获得利益,更奇怪的是,让步越大,获利越多。于是这个建议被很快通过了。我作为全权代表前去谈判,对方表示完全接受,于是双方签订密约,合伙“骗取”老师的四百元奖金,全班同学出去猛吃了一顿。   
    其实老师并没有“上当”,一切的结果都是她设计好的。通过这个游戏,她成功的让大家明白了,很多时候,“合作”比“竞争”往往能给双方都带来好处。但“合作”的前提是双方都能理智的分析问题,互相沟通。同学之间,经常会产生一些莫名其妙的小摩擦。比如,你们本来是很好的朋友,你有急事想问他借10元钱,可是他最近刚借了50给另外一个人,那人死活不还了,正在生气,看见你来借钱,硬生生的来一句:“没钱!不借!”于是误会就产生了,你横下一条心要跟他赌气,:“十块钱都不借,算什么兄弟?”他也觉得没有解释的必要:“为了十块钱就跟我赌气,这种小气的哥们,不要也罢!”也许一段友谊就此破灭,其实一个朋友岂是能由十元钱来比较的?同学时的友谊尤其值得珍惜,也许过了十几年几十年之后,你历经世态炎凉人海沉浮,想起来怕是肠子都要悔断咧。这时其实只要有一方肯让步,或者你不要把此事放在心上,或者他向你解释当时心情不佳的原因,事情就过去了。   
    再看看一开始小拿破仑和詹姆斯的故事,连三岁小孩尚能化干戈为玉帛,取得“双赢”的结果,难道我们要连三岁小孩都不如吗?   
    退后一步,海阔天空;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六、“不敢为天下先”   
    “不敢为天下先——不要事事认为我的看法比别人的看法要高明,不要认为一切我都看的很准,这叫做不敢为天下先。”     
    处处与人争先,就要处处吃亏,向所有的人挑战,就会被所有的人反对。   
    《老子》第六十七章有云:“吾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这句“不敢为天下先”历来为人所诟病,被认为是不思进取、抱残守缺。其实《老子》的思想以辨证为核心,所有的话都必须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理解。在《老子》六十六章,还有这么一句话:“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第七十章说道:“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弗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是谓配天,古之极也。”(善于指挥之人不逞勇武,善于作战之人不动怒气,善于胜敌之人不战而能屈人之兵,善于用人之人总是甘为他人服务;这些优秀品质就是所谓的不争,就是所谓的善于用人,就是所谓的能与天道配合--这才是自古以来的最高境界)。”     
    所以,我们也可以说:“不敢为天下先,故天下莫能为之先。”




第五部分每个人都有优点(3)


    不敢为天下先,不是“近来学得乌龟法,得缩头时且缩头”的“乌龟哲学”,更不是反对时代进步、固步自封的 “奴隶主贵族的没落哲学”,而是“大智若愚”的人生哲理。当代著名历史学家张岂之教授曾这样解释这句话,我觉得这才是正解:“不敢为天下先——不要事事认为我的看法比别人的看法要高明,不要认为一切我都看的很准,这叫做不敢为天下先。”   
    人人都有优点,有的时候你的优点比较突出,切不可因此就认为“老子天下第一”,甚至“老子处处天下第一”,那就危险了。第一会做错事,第二要得罪人。   
    实际上,真的天下第一的人,往往会在自己最擅长的方面表现出谦虚。这种谦虚,不是虚伪,也不是缺乏信心,相反,正是对自己有信心的表现。这是一种宽容,因为确信自己真的有实力,所以才不会为了别人的某一个看法某一句话而争得面红耳赤。相反,只有对自己缺乏信心的人,才会四处与人争强好胜,通过一点点“阿Q”式的胜利来维护自己脆弱的自尊。   
    《教父》是英美现代文学的十大畅销书之一,描写了一个美国地下黑帮——考利昂家族的发展历程。书中主角之一的维托·考利昂是纽约势力最大的黑帮首领,为了将一个犯罪分子奈里发展成考利昂家族忠心耿耿的“保镖”,考利昂想办法将他从监狱里弄了出来,并在家里热情招待了奈里。临走的时候,考利昂极近恭谦的一番话非常经典,堪称《老子》“不敢为天下先”和“善用人者为之下”的完美应用:   
    “你这小伙子很好。我儿子迈克尔也在这儿,我不妨把一些情况当面给你说说:我本来一直在教他做橄榄油生意;我上了年纪,想退休了。他找到我说,他想干预你遇到的那个小问题。我告诉他说,好好学着做橄榄油生意,别的事他甭管。但他老是跟我蘑菇,缠得我不得安宁。他老是说,有个很好的小伙子,还是个西西里人,人家在用卑鄙的手段陷害他。迈克尔说了一遍又一遍,缠得我想安静一下也不行,逼得我本人也插手了。我对你说这些话的目的是想要你知道,迈克尔坚持对了。如今我同你见了面,也算是认识了,我也很高兴。因为我觉得我们担当的风险是值得的。因此,如果我们还可以为你再出点什么力的话,请你只管提出来好了。明白了吗?我们愿为你效劳。”     
    这番话给奈里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他立即加入考利昂家族。后来维托·考利昂因为心脏病突发去世,迈克尔·考利昂接任,但他威信不够,其它几个纽约主要黑帮联合起来想整跨考利昂家族,而家族内部也出现了离心倾向。在这种危机关头,奈里表现出不可动摇的忠心,并冒险去刺杀了对考利昂家族威胁最大的黑帮头子,使得考利昂家族取得了斗争的胜利。   
    在见面的时候,奈里当然早就知道考利昂家族的势力,但教父却只说自己是“做橄榄油生意”;奈里确实是因为杀人罪进去的,这一点大家都心知肚明,但教父仍然说“人家在用卑鄙的手段陷害他”;最后,明明是希望奈里为家族的事业效劳,却完全反着说:“我们愿意为你效劳。”     
    其实教父与奈里之间的关系是很清楚的:救命恩人与被救者之间的关系、黑帮老大与普通罪犯的关系,这种关系,不会因为教父说两句谦虚的话发生任何改变,更不会因此动摇考利昂黑帮老大的地位。相反,你要考虑别人的自尊心,别人处在这么低下的位置,自尊心是很敏感的,妄自吹牛托大,很容易激起别人的反感:“你那么牛皮轰轰的干什么?不就是有两个钱,有点势力么,老子就是不服。”这种怨气,在你春风得意的时候,显示不出来,一旦你遇到了困难,各种问题可能都会显现出来,形成“墙倒众人推”的局面,那时候再后悔,就已经晚了。你可以想一下如果教父这样说:“我们家族的势力想必你早就知道了吧,不要说在纽约,就是在全美国,也是数一数二的。你杀了人,我们把你救出来,是觉得你很有才干。以后你就到我们这里来做事吧,我们是不会亏待你的。”这样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奈里还会在教父去世以后,考利昂家族面临危机的时候,仍然忠心耿耿的为迈克尔·考利昂卖命吗?恐怕很难。   
    处处与人争先,就要处处吃亏,向所有的人挑战,就会被所有的人反对。你喜欢踢足球,但球技欠佳,就老老实实多传两脚球,甘当配角,非要自己一个人猛带,只能证明你的愚蠢,大家也就不愿意和你一块踢了;有些同学家庭经济情况和别人有差距,就不要与人比吃穿住行用,把别人用来逛街的时间用来踏踏实实学习,把成绩搞好了,自然能赢得别人的尊重。从另一方面来讲,中国有句古话:“枪打出头鸟”,在某些方面有了过人之处,自然会受到众人的关注,但在这些关注的目光中,既有敬佩也有嫉妒,更多的则是疑惑,如果你表现出骄傲自大,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看不起人,就伤了别人的自尊,等于为各种谣言的传播提供市场;相反,你表现得谦虚谨慎,你的成就摆在那里,大家都看得见,不会因为你没有自我吹嘘就没人知道,而将成就和谦虚的品德结合起来,将会让你拥有巨大的魅力。不敢为天下先,学会尊重别人的长处,善于守拙,既不会影响你优势的发挥,还能赢得别人的尊重,何乐而不为?   
    不敢为天下先,故天下莫能为之先!   
         
    对学习充满热情   
    热情是支撑生命的元素,是完成一切伟大事业不可缺少的动力。有了热情,什么人间奇迹都可能创造出来,没有热情,再伟大的奇迹也将被慢慢侵蚀,直至毁灭。




第五部分热情可以激发你的最大潜能(1)


    学习当然也需要热情。关键在于内心的冲动、想要取得学习成功的冲动。   
    唤醒你心中的巨人。热情会提高你的学习效率。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艺术家米开朗基罗73岁的时候已经衰老不堪,躺在床上难以起身。教皇的特使来到他的床前,请他去绘制圣彼得堡教堂圆顶。他思量再三,终于同意了,但却提出了一个奇怪的条件:不要报酬。因为他觉得自己最多只能干几个月,如果运气足够好的话可以干一两年。既然注定无法完成,也就不应该索取报酬了。   
    教皇同意了这个条件。于是,这个七十多岁的老人起了床,颤微微的来到教堂,徒手爬上五层楼高的支架,仰着头创作,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竟然越画越有干劲,体力与智力越来越好。教皇老死了,换了一个新教皇,他还在画,新教皇死了,又来一个新教皇,新教皇又死了,一直死了三个教皇,他还在画。他足足画了16年,到他89岁的时候,终于完成了这项永载史册的艺术巨作。   
    最后一次走下支架的米开朗基罗显得容光焕发,他兴奋极了,穿上厚重的骑士铠甲,手持长矛,骑上战马,像个疯子一样到旷野中奔驰,欢呼自己的胜利。   
    在完成这项任务以后不到一年,米开朗基罗去世了。   
    这个小小的故事中,米开朗基罗创造了两个奇迹,一是艺术史上的奇迹——圣彼得堡教堂圆顶壁画,一是生命的奇迹,一个垂死的老人不可思议又活了十六年,而且越活越精神。是什么力量让米开朗基罗完成了这两个奇迹呢?答案很简单——热情,创作的热情。   
    热情是支撑生命的元素,是完成一切伟大事业不可缺少的动力。有了热情,什么人间奇迹都可能创造出来,没有热情,再伟大的奇迹也将被慢慢侵蚀,直至毁灭。   
    类似的例子还有汉朝的班超,这位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听说他年轻的时候本是一个高官子弟,有一天在家里写字的时候,听到了匈奴骚扰边疆的消息,将笔猛掷于桌案,愤然而起,说道:“国家有事,大丈夫当骑马杀敌,岂能在此空做道德文章!”于是上书请求出使西域,这就是有名的“投笔从戎”的典故。在这种高昂的热情的驱使下,班超一生纵横西域、灭国无数,为汉朝夺回了因为王莽之乱而失去的对西域的控制权。在西域呆了几十年之后,当年“投笔从戎”的少年英杰终于须发竞白,产生了回家乡看看的念头,于是上书请返,奏章中写道“不敢望返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英雄垂暮之情,读来令人落泪。后来皇帝准许他返回故乡,他回到洛阳后在家里住了不到一年就病逝了。   
    我想,如果他还呆在西域的话,一定可以再活更长的时间,创造更多的英雄业绩。   
    几乎在所有领域获得成功的人士都曾留下关于热情与成功的名言:   
    勃兰特·罗素是二十世纪哲学家中最生命卓著的一位,他在所有方面的工作都对同时代人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他在哲学上创立的逻辑分析方法开辟了哲学发展的新方向,他对基础数学的贡献导致了第三次数学革命,他在社会政治各个领域的论著内容丰富,文笔流畅,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总结自己丰富多彩的一生的时候,他认为有三种激情支配了自己的整个生命:“对真理的不可遏制的探究、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和对爱情不可遏制的追求”。   
    另一诺贝尔奖的获得者,雷达和无线电报的发明人,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德华·亚皮尔顿也曾经说:   
    “在我看来,一个人想在科学研究上有所成就,热忱的态度远比专门知识来的重要。”   
    美国人希尔顿靠5000美元起家。在他刚刚开始创业的时候,他印刷了自己的名片,在大街上到处发放,上面的内容是:   
    “肯纳特·N·希尔顿,热情的创造者,爱情的经纪人,亲爱的创始人,热吻拥抱技术天下第一。”二十年后,他成了全世界最大的连锁旅店的老板。   
    学习当然也需要热情。这种热情不一定表现为快乐,埋头苦读也有可能充满热情,它关键在于内心的冲动、想要取得学习成功的冲动。关于热情在学习中的作用,最典型的事例莫过于李阳的疯狂英语口语学习法。为什么他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就是因为这种方法能够唤起人们内心的激情,尽管他的方法看似比较极端,比如在公共汽车上大声读英语、每天对自己大喊“I can do it!”等等,说不定人家会把你当疯子。但是如果要在过度的激情和没有激情之间选择一个,我肯定原意选择过度的激情。因为尽管过度的热情可能会引起别人的反感,但至少能让你获得学习上的进步。没有热情则既不能赢得别人的好感,也不能取得进步。   
    其实,每个人内心都有想要取得成功的激情,只是这种激情常常处于“沉睡”的状态,需要想办法把它唤醒而已。现在有一句话非常流行,叫做”唤醒你心中的巨人”。这个巨人是什么?就是”热情”。




第五部分热情可以激发你的最大潜能(2)


    热情会提高你的学习效率,科学研究表明,缺乏热情的人工作和学习的时候比充满热情的人更容易感到疲倦、更难以集中注意力。如果你一直把学习看成一件死气沉沉的事情,你的学习效率必然低下。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爱默生做了一个非常简明扼要的概括:“有史以来,没有任何一件伟大的事业不是因为热情而成功的。”   
    有一位商界成功人士曾经这样总结自己成功的经验,他把热情的作用说得更加清晰明了:   
    “我越老越更加确定热忱是成功的秘诀。成功和失败的人在技术,能力和智慧上的差别通常不大,但是如果两个各方面都差异不大,具有热忱的人将更能如愿以偿,一个能力不足,但是具有热忱的人,通常会胜过能力高强,但是欠缺热忱的人。”   
    毫无疑问,你现在需要更多的热情。




第五部分怎样获得对学习的热情(1)


    热情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你需要具有旺盛的虚荣心   
    如果你缺乏热情,你不妨装着很有热情的样子去行动。   
    对成功的幻想可以唤起热情   
    兴趣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热情的来源。   
    (一)热情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热情的源泉,当然是越崇高越好,象班超那样为国家强大而拼搏当然最好。但是,我还是觉得应该尊重每个人的价值取向,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寻找属于自己的奋斗的热情。并不一定需要整齐划一的为了国家强大民族振兴而奋斗,这样要求少部分觉悟高的人可以,要求所有人都这样就不太现实。而且,伟大的成就不一定非得需要多么高尚的激情不可,关键是要有热情,这种激情是真诚的不是虚假的,是旺盛的而不是虚弱的,这就行了。   
    有很多例子可以说明热情的来源是多种多样的。   
    著名的“童话大王”郑渊洁一生创造的童话数量超过了安徒生,拥有数千万读者,相信很多跟我一样生于八十年代的同学都曾经是他忠实的读者。他在接受电视台采访的时候,记者问他为什么选择当一名作家,他就说:“那时候我还没有结婚,我就想写作出名赚钱,娶个老婆。所以我就是为了娶老婆而忘我的写作。”   
    英国著名诗人和剧作家王尔德创作的时候一定要把文坛对手的照片摆在面前,才能写出好作品,是出于对对手的仇视才激起了他创作的热情——尽管这显然只是他创作热情的一部分。而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则是把耻辱感作为热情的来源。   
    相信大家都还记得第一章中我所将的浙江理科状元陆文的故事,她就说她努力奋斗的原因就是为了使妈妈高兴,将来能够让妈妈过上好的生活,而我所讲的老孙的故事,他的动力更直接——就是为了拿奖学金,为家里减轻负担,如此而已。   
    挣钱、成家立业、竞争、亲情……都可以作为热情的来源,并且确实有人靠着这样的激情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们也要善于在学习和生活中去发现属于自己的热情,可以好好想想父母对你爱,想想将来考上好大学、找个好工作以后的美好生活,可以寻找某人作为自己的竞争对手和他叫劲……只要能真的令自己激情澎湃,而不是一些假大空的东西就可以,从而为自己的学习进步提供不懈的动力。   
    (二)你需要具有旺盛的虚荣心   
    二战结束后的一天,年老的邱吉尔来到英国下议院,坐在一个年轻的议员旁边,突然问道:“年轻人,你知道是什么东西支撑我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吗?”这个年轻的一员用非常渴望的眼神等待着这位德高望众的伟大人物的教诲,他说:“我非常想知道。”   
    “虚荣心!强烈的虚荣心!”邱吉尔大声说道,随即哈哈大笑,起身而去。   
    我们常常用“爱慕虚荣”来贬低某些不踏踏实实工作、一味追求名气的人。不过,从好的方面来讲,企图获得他人赞赏的心理其实是人人都有的。如果一个人不具有渴望得到别人赞赏的心理,他就会变得对任何事情都漠不关心,也就丧失了做好任何事情的热情。反之,那些虚荣心强烈的人,才会不断的寻求事业的成功,充满热情的学习和工作。   
    英国著名外交家查斯特菲尔德在给儿子的信中写道:“我反倒认为:人类具有虚荣心乃是一件好事,假使人们喜爱我的某一点,而因此造成我的某种虚荣心,这种虚荣学还是敦促我向上的原动力。……我认为若无虚荣心的推动,就绝无今天的我。为此我强烈主张,你应该和年轻时的我一样,拥有旺盛的虚荣心。没有任何方法比虚荣心的助力,更能使人快速的成功。”   
    学习中也应该具有旺盛的虚荣心,从每一次成绩的提高中感受成功的快感,把成绩的下降视为一种耻辱,这将为你提供强烈的努力学习的动力。不要试图去否认自己原本已经具有的虚荣心,更不要以此为耻,而要把这种心理作为热情的来源,敦促自己不断的去取得进步。这将是你一生的财富。   
   




第五部分怎样获得对学习的热情(2)


    (三)用行动激发你的热情   
    你是否觉得你几天精神不振?食欲不佳?浑身乏力?对任何事情——尤其是学习——都提不起兴趣?   
    这个时候应该做什么呢?   
    立刻行动。   
    我在《立即行动》中引用的威廉·詹姆士的话在这里仍然有效:“行动似乎跟着感觉走,其实行动与感觉是并存的,大多都以意志控制行动,也就能间接控制感觉。”     
    如果你缺乏热情,你不妨装着很有热情的样子去行动。我自己的一个很深刻的体验就是在足球场上,玩到一半比分落后的时候,总觉得很不爽,渐渐的就没有“斗志”。这个时候,如果我大喊一声,装做很有激情的样子,猛的冲上前去,积极跑位,过了一会儿,我就发现我又重新获得了热情,变得很有斗志了。是行动重新点燃了我获得胜利的渴望。   
    前苏联一位著名的教育学家曾经说:如果你对某门科目缺乏兴趣,你可以在上数学课之前试着搓着自己的手心说:“这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我将要充满热情的去学习。”你会发现,这堂数学课的效率会明显提高。   
    我是在初中的时候在《童话大王》中的《郑渊洁与皮皮鲁对话录》中读到这段话的,当时觉得很受启发,当时我正对数学提不起兴趣,我就学着试了一下发现真的很有效果。真的,你也不妨试一试。除了那位教育学家的方法外,还可以用更强烈的行动来激发自己的热情,比如立刻让自己挺直胸膛,用充满渴求的眼神看着老师,心里想:“啊,这节课他又要教给我多少新的知识,我又将懂得多少以前不懂的东西,这真是太美妙了,我一定要好好听课,不漏掉任何一点新东西。”也许这些行动都是“装出来”,可是你的行动其实已经带动了你的热情,不知不觉之间,你已经认真的听完了这节课,你对这门科目的兴趣也将与日俱增。   
    试一试吧,立刻行动。   
    (四)对成功的幻想可以唤起热情   
    在管斌全的《学习成功——中学生成就梦想的15堂必修课》中讲了一个教授如何激起一个叫林刚的学生的学习热情的故事。他先让林刚明确了自己奋斗的目标——考上北京大学,然后,让林刚拿起笔写下自己如果我真的能考上北京大学,可以获得哪些美好的前景,于是林刚构思了很久,写道:   
      ①让所有认识我的人对我刮目相看。   
      ②为自己争气,为爸妈脸上争光。   
      ③成为65中历史上第一个考取北京大学的学生。   
      ④找到一份挣大钱的工作。   
      ⑤领略燕园的秀美风光。   
      ⑥游故宫,逛天安门,爬长城。   
      ⑦接受最好的高等教育。   
      ⑧对那些看不起我的人说:“我是最棒的!”   
      ⑨观看2008年北京奥运会。   
      ⑩获得足够的自信,我有信心去实现其他的目标。   
    相信不仅是林刚本人,很多人在看了这十点之后,也会觉得学习成功是一件多么令人向往的事情。枯燥的目标一旦转化成为生动的想象,自然会给人一种热情澎湃的感觉。当我在高三冲刺的时候,把自己关在一个小屋里度过一天又一天单调而重复的时光,最大的动力,就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畅想,我考入中国人民大学以后的美妙生活——那里一定有很大很大的图书馆,可以任我翻阅自己喜欢的书籍,到了北京,我可以去看天安门、故宫、长城,考上大学的消息一定会让我的父母欣喜万分,亲戚朋友们也会说出很多夸奖我的话来,我可以度过一个无忧无虑的暑假……很多,很乱,但是很生动很具体,有的时候自己想着想着,就会莫名其妙的笑出声来,这样,我的心情就会顿时欢愉起来,觉得眼前的奋斗是一件多么令人振奋的事情。当我重新捧起书本,拿起笔的时候,我的内心充满了要认真学习,不要浪费现在的一分一秒的冲动。直到高考结束,分数出来,我如愿以偿的收到了中国人民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到现在,所有的梦想都变成了现实。当我在图书馆数百万的图书中穿行,和同学们一块四处游玩,每次回家走亲戚的时候,我就会想起高中的那些梦想。   
    现在,我又有了新的奋斗目标,我总是喜欢把目标想得很好很美,尽管有的时候前进路上的挫折远远比我想象的要多,但是,正是这种热爱幻想的习惯,让我在面对失败、寂寞、单调的时候,总是对未来充满希望,总是能鼓起战胜困难、获得成功的热情,一直至今。   
    人总是生活在现实中,但人也总是生活在自己的思想中。你勇敢的把自己想象成为一个已经获得成功的人士,实际上你就已经获得了成功的喜悦、获得了成功的信心,并获得了不断成功的渴望。尽情的想象,才能尽情的奋斗;尽情的奋斗,才能不断把梦想变成现实,并在一个更高的基础上做更新更美的梦想,从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第五部分怎样获得对学习的热情(3)


    (五)培养对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热情的来源。有了兴趣,学习起来就会更有动力,更加轻松。   
    兴趣可以通过多读一些课外书来培养。00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的章文颖在《兴趣给你学习的冲动》中这样写道:“要学会培养对各门科目的兴趣。有了这些兴趣,你学习起来就有无穷的动力。常有学生对我抱怨自己对某科没有兴趣。我想说的是,其实兴趣是可以自己培养的。比如语文,可以在课外抛开老师交给的条条框框,自己去阅读一些经典名著,如《基督山伯爵》、《三个火枪手》、《三国演义》等。如果你没有时间去啃这些大部头,那么平时也可以阅读一些比较轻松和短篇的文字,比如文摘杂志或散文集,在我还是中学生的时候,我每月必买的杂志是《读者》,看过两遍以上的散文集是《文化苦旅》。阅读这些文字,不仅增长了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对语文的兴趣。”当然,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课外书”的范围应该扩展,包括各种影音读物。我的好朋友,北京大学中文系的董熠晶同学就说自己对地理的兴趣,很大程度是来自看美国的科普节目Discovery,通过它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球有多么奇妙,也就对地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我读高一的时候,我们班上有个男生每次都考班上第一名,尤其是物理学的特别好,我就看见他买了好多当时特别畅销的《第一推动丛书》,包括什么《时间简史》、《可怕的对称》等等。   
    此外,我们还可以从成就感中获得兴趣。这个道理也很简单,人总是爱好虚荣的,很容易从每一次细小的成功中获得满足感,而有了这种满足感,他就更有动力去追求更大的成功。反之,如果他在做某件事情的时候,总是遇到挫折,慢慢的就会对此丧失兴趣。所以,要提高兴趣,可以先从获得成就感入手。可以先找一些比较简单的题目来做,做着做着,发现自己都会做,就会产生成就感,于是慢慢的就对这门科目产生兴趣了。相反,本来你对某门科目,比如物理,很有兴趣,但是你总是喜欢找一些竞赛题来做,耗费了一个下午,发现一道题都不会做,自己也就丧失了兴趣,看见物理题就头痛。   
    这同时也涉及到一个心理暗示和自我激励的问题。每做对一道题,你都对自己说:“嗯,不错,我水平越来越高了。”这样一来就越来越有信心。我在考试的时候,每做对一道比较有难度的题目,我就会暗示自己:“这么有难度的题目,都被我做出来了,我真是太聪明了,别人肯定都做不出来,我又比别人多拿了多少分。”然后很得意地往下做。   
    培养兴趣还有很多种方法,不一一列举。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兴趣只是提高学习成绩的有利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有不少人问我:“对某门科目没有兴趣怎么办?”我的回答就是:“没有兴趣要想办法培养兴趣,实在培养不出来就强迫自己没有兴趣地去努力学习。”兴趣和热情有区别。兴趣是学习热情的一个重要的来源,不过,没有兴趣却有热情,也有可能学好,只是和有兴趣的人相比,学习可能意味着更多的痛苦。没有兴趣而能够把中学的学科学好的例子太多了。我认识一个北大女生,是个对文学、历史、政治毫无兴趣的人——实际上很多女生都对政治没有兴趣,但照样能学好——为了实现自己考上北京大学的目标,她仍然要求自己认真踏实的学好每一课,结果成了当年全省文科状元。   
    没有兴趣而必须把某件事情做好的情况是非常常见的。   
    “铁血首相”俾斯麦非常讨厌法律,家里逼着他去上法律学院,他一直都学不好,老想着毕业以后回家继承家产也做一个庄园主。但当他父亲破产之后,他意识到自己必须找一份公职,才能生活下去。当时要找公职必须通过法律考试,于是他花了三个月的时间突击法律,终于通过了考试,从而走上了政治道路——在以后的道路中,他仍然不喜欢法律,而喜欢强权和战争。   
    邱吉尔小时候数学不及格,用他的话来说:“我爸爸从前数学就不及格,看来我也不是学数学的料。”但是后来阴差阳错,竟然被任命为财政大臣,这个职务对数学要求很高,财政收支数额庞大而且项目繁多,于是他找了好几个专家来给他“补课”,经过一个月的学习,终于向国会提交了一份令人满意的财政预算。   
    总之,尽管兴趣非常重要,但一个人一生不可能总是能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如果一件事情必须去做,那么就不能以没有兴趣作为偷懒的理由。




第五部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


    要在艰苦的学习中坚持下来,就不能让自己生活得过于安逸,在追逐时髦中丧失了对学习的枯燥和艰苦的忍受能力,丧失了学习的热情。   
    小时候,我妈经常跟我念叨一个故事来教育我,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不过确实对我启发挺大。我家对门有家太平洋电脑,经理是个女的。我妈说她们小时候是一个村的,她上了初中以后,觉得学习实在是太累的,实在受不了,于是跑回家说她再也不想学了。家里就说,不想学也行,就回来干活吧,天天让她上山砍柴。砍了几天之后,她终于发现世界上原来还有比学习更痛苦的事情。于是又回来上学,从此以后发奋图强,终于考上了大学,现在做了这家电脑公司的总经理。   
    ——忧患意识,或者说压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热情的来源。没有压力,就很难有动力,要保持学习的热情,就应该主动选择过一种有压力的生活。   
    《教父》中维托·考利昂的儿子迈克尔·考利昂曾经被一个警察重重的一拳把脸都打得变形了。后来他父亲因为被仇家雇佣杀手枪杀,虽然没有死掉,但是失去了指挥家族的能力,他就担当起了为父亲报仇和振兴家族的重任。不少人劝他去治疗一下脸上的伤,但他拒绝了,因为他觉得只有保持每天受脸部疼痛的折磨,才能时刻提醒自己千万不能松懈。最后,他终于杀死了他父亲的敌人,重新夺回了考利昂家族在纽约的老大地位。   
    这个故事当然是虚构的,其实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个真实而且更加有名的故事,那就是“卧薪尝胆”。越王勾践为了相曾经吞并越国的吴王夫差报仇,身为一国之君,却让自己每天都睡在“薪”也就是木材铺成的床上,每天尝一下苦胆的味道,以保持自己要复仇的热情。最后他终于成功了,吞并了吴国、杀掉了吴王夫差,成为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   
    其实他的对手吴王夫差也曾经是一个“生于忧患”的典型,他的父亲被楚国杀死,为了报仇,他每天上朝的时候都命令士兵大声提醒自己:“夫差,你忘了杀父之仇了吗?”夫差于是大声回答:“虽死不忘!”后来果然击败楚国,称霸一方。但是后来却沉迷于自己所获得的成功,忘记了自己其实仍然身处楚国和越国的夹缝之中,过起了安逸的生活。终于被勾践击败,身死国灭。后来有人将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和项羽在巨鹿之战前破釜沉舟的故事相对照,写成了一幅对联,千古之下,尤令人读来热血沸腾: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小时候家里很穷,上学的时候每顿饭只能喝粥和吃粗面馒头。有一个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同学实在看不下去了,有一天看见他又在啃馒头,就走过去对他说:“我这里有一份肉,给你吃吧。”却被范仲淹拒绝了。那个同学很不理解。范仲淹说:“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是如果我怕我吃了你的肉,以后吃起馒头来就不那么舒服了。”     
    类似的故事我在小时候还听说过一个。当时我们乡里有一个考入了清华的学生,这是我们乡有史以来第一次考入清华的。正好我上初中的时候的班主任就是以前他的老师,常常给我讲他的故事。说他在江津中学读书的时候,住校,家里人去看他,他都坚决不让家人给他带好吃的东西,即使有的时候带了一点,他就很快吃完,继续每天按部就班的在食堂吃。据他自己说,这样做是因为他觉得只有相对比较艰苦的生活,才能让自己保持学习的干劲和热情。如果常常吃好的,穿好的,就会使自己成天去想着如何追求生活上的享受,而对每天单调的学习丧失兴趣。   
    想来,其实范仲淹在拒绝他的同学的好意的时候,也是这个意思吧。唯有每天都吃粗面馒头,才让他觉得学习是一件很有意思很有价值的事情,能够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现状,取得成功。   
    过分优越的生活条件会让人不思进取,过分追求优越的生活条件会让人忘记自己主要的奋斗目标。   
    我在读高中的时候,有一个同学家里比较有钱,为人也十分慷慨,跟我关系也好。于是常常拉我出去玩,比如打游戏、吃吃喝喝之类,全都不用我掏钱。说实话我很感谢他,可是不知不觉中,我也喜欢上了这种生活,慢慢的对艰苦的学习丧失了兴趣。直到后来高三,我才发现问题的严重,于是出去自己租了一间房住,独自学习,周末也不再跟任何人一块出去玩,终于把成绩提了上来。   
    到了大学以后,我见到一个同学。他家庭条件并不好,生活的艰辛激发了他要通过好好学习改变自己命运的热情,经过刻苦学习,以他们全市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北京一所重点大学。但是进入大学以后,周围家里有钱的同学太多,大家知道他家里比较穷,常常出去玩也不让他掏钱、买了电脑之后他想用也没有人说三道四。大家都是好心,但是慢慢的他就满足于这种生活,天天玩游戏上网,渐渐忘记了自己的家庭条件,也忘记了自己在高中的时候曾经如何的艰苦奋斗,最后成绩一落千丈,由于多次考试不及格。到了大二期末的时候,竟然累计九门成绩不及格,人送外号“九门提督”。




第五部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


    学校打算开除他,但后来班主任给他求情,最后给他一次机会,下学期必须把这九门全部补上,而且再有一门不及格就要开除。他的父母也到学校来了,母亲当着他还有老师的面就哭起来了,他又受了感动。这才如梦初醒,开始拼了命的学起来。最后这学期所有补考的科目都过关了,最后顺利毕业,找了一个不错的工作。   
    《老子》曰:“五音使人耳聋,五色使人目盲,驰骋田猎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行妨。”当然这句话有它更深刻的含义,但是从比较浅的层面来讲,何尝不是在说,对物质上的东西享受多了,人的精神就会钝化,难以向更高的层面发展。希腊著名哲学家伯拉图也曾经说:“我不相信真正的哲学家会喜欢锦衣玉食的生活。”美国历史上著名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有一次在餐馆吃饭之后,只给了侍者十美分小费,而当时的惯例一般是给十五美分,那个侍者很不高兴的说:“我要是有你这么多钱,是决不会吝啬这五美分的。”洛克菲勒笑着说道:“这就是为什么你没有我这么多钱的原因。”我觉得这个故事并不应该仅仅从“勤俭致富”的层面来理解。实际上,要想在任何方面取得成功,在生活上的节俭都是非常重要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节约几个钱,而是要使自己的热情能够投入的更重要的方面。不能想象一个成天吃喝玩乐、挥金如土的人,能够有多大的热情来从事伟大的事业。   
    要在艰苦的学习中坚持下来,就不能让自己生活得过于安逸,在追逐时髦中丧失了对学习的枯燥和艰苦的忍受能力,丧失了学习的热情。“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薄无以明志”,家庭条件较差的同学要安于现状,用生活的贫困来鼓励自己学习的激情,家庭条件较好的同学则不要养成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更不要在别人面前炫耀,而应该立志靠个人奋斗来赢得成功和别人的尊敬。   
    当然节俭并不是绝对的,在学习上则不应该为了节约一点小钱而浪费时间和精力。相反,有的时候,甚至应该通过对学习的投资来给自己制造压力。高三的时候我的语文老师曾经在课堂上读过一篇刘墉的文章,五年过去了,具体内容忘得差不多,其中有一个事例却一直记忆犹新:   
    刘墉说他在教授油画的时候,有的学生家里比较穷,买不起很好的绘画材料,就想用比较差的来代替,但他不允许这种情况。他要求那些经济条件比较困难的学生仍然必须买最好的画布、最好的油墨、用高级的面包来擦画。因为他觉得只有这样,才能让那个学生明白自己学习的艰辛,能够明白自己任何的马虎大意都会带来经济上的困难,因而能够始终对学习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用面包擦油画,就是一种压力的体现,不过这正好与前面说生活上提倡节俭相互补充。戴尔·卡耐基在《论口才与人生》中举了一个例子:   
    大学的时候,有一个学生家里很穷,为了节约钱。他买一件衬衣都要跑很多家商店,抄下衬衣的标价,然后进行统计,选择最便宜的。大家都为他这种精神感动。而还有一个同学家里也很穷,但是他从不这么做,每次买东西总是挑最近的买了就行了,如果没有钱。他就问别人借,或者申请助学贷款。大学毕业后几年,大家发现第一个同学还继续抄他的衬衣价格,而第二个同学则成了一家公司的高级主管,再也不用为买衣服发愁了。   
    ——生活上的节俭,是为了保持危机感,将精力集中到学习上来。但前一个同学却把节俭变成了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为了节俭而浪费了自己的时间,这就本末倒置,得不偿失了。而第二个同学不在生活细节上浪费时间,通过贷款来给自己学习和奋斗的压力,最后取得了成功.这才是真正的智者。




第五部分热情是可以传递的


    热情是一块巨大的磁铁,能够把人们吸引到你的身边来,和你交往,倾听你的意见。如果你希望能获得更多的朋友,那就不要吝啬自己的热情。   
    听过李阳疯狂英语演讲的人恐怕很少有谁能够不被他煽动得心潮澎湃。我第一次听到李阳的演讲是大一的时候,一次英语课课间休息的时候,老师放了一段给大家随便听一听。当时大家都坐在位置上,带着耳机,聚精会神的听着他在说中国人的发音特点,然后很大声的鼓励大家要进行“口腔练习”,大声吼出来。这时候就听见教室里突然所有人(包括我)就跟着他大声读起来,把老师吓一跳,说道:“大家小声些,隔壁还在上课。”   
    这就是热情的力量。李阳的演讲永远是充满激情的,我没有听过他的现场,但听过几盘录音带,他的声音永远都是激越的、高昂的、充满信心的,总是在号召大家立刻开口,马上就会见成效。疯狂英语的学习效果暂且不论,但这种热情的吸引力是显然无穷的——不然疯狂英语就不会如此成功了。   
    热情是一块巨大的磁铁,能够把人们吸引到你的身边来,和你交往,倾听你的意见。如果你希望能获得更多的朋友,那就不要吝啬自己的热情。   
    当你与他人握手时,不是轻轻的碰一下手而已,你要让人感觉到你手上的力度。我有一位法学院的师兄,是人大法学院法律援助中心的创办人之一,曾经接受过胡锦涛总书记的接见。他后来这样描述和总书记握手的经历:“总书记走上前面主动和我握手,脸上充满笑容,他的握手很有力,他的手掌给人的感觉是很大、很柔软。”显然,他是被国家领袖的魅力所吸引了。其实你也可以用这种热情去吸引别人,那就是充满热情,把热情表现在你握手的力度上,表现在你的微笑上,表现在你的眼神里,用一种真心诚意的口气说:“很高兴认识你!”或者说:“很高兴有一次见到你!”你就会发现,你突然变得很受欢迎,大家对你的态度都比以前更友善了,这就是热情给你的魅力。   
    如果你觉得自己缺乏热情,那么多和具有热情的人交朋友不失为改变自己的一个好办法。热情会使一个人具有改变他人的力量,你和一个浑身充满热情的人交往久了,自然会受他的影响。   
    用你的热情去感染别人,也让别人的热情来感染你。你就会充满魅力,你的世界就会更加生气勃勃。其间的美妙,只有真正去实践的人才能体会。   
         
    坚持不懈   
    “神和坚持到底的人在一起。”   
    ——《古兰经》   
    “永远不要绝望。就是绝望了,也要在绝望中努力。”   
    ——18世纪英国大政治家 埃德蒙·柏克




第五部分坚持到底才能成功(1)


    坚持走完下一里路,任何成功或进步都是一点一滴不断努力的结果。   
    让我们来看一个美国人的人生轨迹:   
    21岁——生意失败;   
    22岁——角逐议员落选;   
    23岁——再度生意失败;   
    26岁——爱侣去世;   
    34岁——角逐联邦众议员落选;   
    36岁——角逐联邦参议员再度落选;   
    47岁——提名副总统落选;   
    49岁——角逐联邦参议员落选。   
    这个“大失败者”,就是亚伯拉罕·林肯。无数次的失败,没有让他泄气,反而激发了强大的信心与敬业热忱,他始终坚持不懈,终使得他在52岁时登上了总统宝座,成为了名垂千古的伟人。   
    《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的作者,著名的成功学专家奥格·曼狄诺则说道:   
    “要知道你无法使成就加速到来,正如同你不能使田野间的百花先期盛开。哪一座金字塔不是一块一块的用石头堆砌起来的?没有耐心的人是多么的贫乏!哪一处创伤不是渐渐的痊愈?   
    没有耐心,任何智者开给希望获得成功的人所必备的珍贵良方也将一无用处。勇而不能忍常常能致命。空有抱负而不能忍,常能摧毁最有前途的生涯。   
    耐心就是力量。用它来支撑你的精神,舔化你的脾气,窒息你的愤怒,埋葬你的艳羡,抑制你的骄傲,勒紧你的口齿,限制你的拳掌。当时机成熟时,送你完整的攀登成功之阶,因为你已经值得享受最后的成功。”   
    重庆有句俗话,叫做“心急吃不到热汤圆”;说得稍微文雅一点,就是“一口气吃不下一个胖子”;再文雅一点,就是“欲速则不达”;再文雅一点,就是 “不积蹞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论表达方式是俗是雅,其意思都是一样的:任何成功或进步都是一点一滴不断努力的结果。   
    拿破仑·希尔在他的《成功学全书》中也曾说道:   
    “有些时候,一些人从表面上看来似乎是一夜成名,然而如果你仔细看看他们过去的历史,就知道他们的成功不是偶然的。   
    实际上,他们早已经投入了无数的心血,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富丽堂皇的建筑物都是由一块块独立的石块砌成的。单独的一块块石块本身并不美观,然而当它们按照规划被堆砌到一起的时候,它们却变得那样美轮美奂了。”   
    外国人这么说,咱们中国的圣贤也这么说,《曾国藩家书》有云:   
    “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历志。蓄其气而长其志。切不可颓然自馁。‘坚忍有为’四字,最为办事要着,勿畏难中辍,勿滋生蔽窦,勿贻人口实。照此行事,何患不达目的。”(意思就是说,我认为我最大的优点,就是在受到挫折的时候,能够咬牙顶住,坚持不懈,而不是自暴自弃。“坚忍有为”这四个字,乃是我们做事情最重要的原则。不要因为害怕困难而半途而废,不要在本职工作之外去滋生琐事,不要落人口实,按照这三条原则做事情,就一定能达到目的。)     
    有人向一位纽约商人推荐一个少年,在他向他的友人列举了那个少年的各种优点后,商人这样问道:“他有耐心吗,这是最要紧的事。他能坚持吗?”   
    坚持,尤其是在不利的局面下坚持,往往是痛苦的。怎样解决这个难题呢?美国著名的作家兼战地记者西华·莱德先生,曾经在《读者文摘》上撰文,记述了他走向成功的历程。他在文章中表示,在他的一生中,他所收到的最好忠告就是:继续走完下一里路。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我跟几个人不得不从一架破损的运输机上逃生,结果被迫降落在缅甸和印度交界处的森林里。当时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拖着沉重的步伐往印度走,全程长达140英里,必须在8月的酷热和季风所带来的暴雨侵袭下,翻山越岭长途跋涉。   
    才走了一个小时,我的一只长筒靴的鞋钉就扎了另一只脚。傍晚时双脚都起泡出血,象硬币那般大小。我能一瘸一拐的走完140英里吗?我们以为完蛋了,但是又不能不走。为了晚上找个地方休息,我们别无选择,只好硬着头皮走完下一英里路……




第五部分坚持到底才能成功(2)


    当我推掉其它工作,开始写一本25万字的书时,心一直定不下来,我差点放弃一直引以为荣的教授尊严,也就是说几乎不想干了。   
    最后我强迫自己只去想下一个段落怎么写,而非下一页,当然更不是下一章。整整六个月的时间,除了一段一段不停地写以外,什么事情也没有做,结果居然写成了。”   
    “坚持走完下一里路。”便是这位著名地战地记者地成功之道。而世界著名的拳王阿里也曾经说他在拳击场上对自己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还需要再打一个回合才能击败对手。”学习的枯燥和痛苦,应该不会比在丛林中光着脚走140英里更甚,高考的竞争,也不会比拳击场上的殊死搏斗更加残酷,所以,我们也就不应该再抱怨什么,不应该把学习的提高寄希望于奇迹的发生,唯有象西华·莱德那样去忍受痛苦,坚持走完下一里路,象拳王阿里那样坚持打完下一个回合,才能取得进步。   
    二、快与慢——学习的辩证法   
    世界上没有任何比踏踏实实,遁序渐进地学习更有效率,见效更快的学习方法。   
    最费力的方法就是最省力的方法。   
    最慢的方法就是最快的方法。   
    最笨的方法就是最聪明的方法。   
    ——这就是学习的辩证法。   
    我在各地演讲的时候,有不少同学向我提这样的问题:“我某某门科目不太好,请问有什么方法能让我的成绩尽快提高?”   
    这样的问题反应了一种普遍存在的心态:寄希望有一种走捷径的学习方法,使自己能够成绩迅速提高,后来居上。我对这种问题的答案是:世界上没有所谓快速提高学习成绩的好方法。无论什么样的方法,要真正取得成效,都必须依靠持之以恒、循序渐进的努力才能出成果。   
    拿破仑·波拿巴在远征意大利的时候写信给法国的督政们说:   
    “你们要求我创造奇迹,我做不到……只有谨慎从事,怀有智虑和远见,我们才能完成伟大的目标。从失败到胜利只有一步之遥。我从众多重大的事件中得知,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最终来说,决定每个事件的往往是个细节。”   
         
    实际上,后来的人们都知道,拿破仑实在太谦虚了,如果他的事业都不能算是奇迹,那世界上恐怕就没有奇迹了。而这种奇迹,所依靠的无非就是每天坚持不懈的做一些看起来非常琐碎的工作:在他成为总司令的前20天之中,光是解决军队供应的书面命令他就颁布了123项,对于如何处理盗用公款、短斤缺两、伪劣用品等问题都做了细致的规定,而且这些命令都是在行军途中,利用战斗的间隙发布的。   
    著名的营销专家汪中求在他的《细节决定成败》中在分析了世界上无数企业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后,这样说道:“魔鬼隐藏在细节之中。”从拿破仑远征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所谓奇迹的创造,无非就是每天都坚持不懈的从事一些细节罢了。   
    我在讲我个人的学习经历的时候,很多人都为我在高三冲刺阶段所取得的成绩的突飞猛进感到惊讶。其实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提高那么多,也是我原来没有想到的,我只是每天都按照自己的作息时间表认真的去做而已。每天晚上11:45上床睡觉的时候,我都觉得疲倦不堪,可是又想到明天又不能睡好,而必须在6:25起床,后天又是这样……确实令人绝望。但是我仍然一天一天挨过来了,最后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踏踏实实地学习是最有效率的学习方法   
    换句话说,世界上没有任何比踏踏实实,遁序渐进地学习更有效率,见效更快的学习方法。   
    正如拿破仑·希尔所说:   
    “按部就班的做下去是实现目标的唯一的聪明做法;   
    想要实现任何目标都必须按部就班的做下去才行。”   
    所以,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时候,你应该学着拿破仑的样子,对自己说:“要创造奇迹,我办不到,我只有谨慎从事,一步一步小心翼翼的前进,才可能取得成功。”只有戒骄戒躁,每天按部就班的按计划学习,反而有可能取得不可思议的巨大进步。   
    比如说我的作文成绩,在高一、高二和高三上半学期死活上不去,我想了很多办法,读了很多指导作文的书,也读了许多高考范文,还读了许多名家散文、诗歌、统统没用或者见效甚微,60分的作文老是拿个四十五六分。在高三下半期我只用了两周就迅速提高到每次拿52分以上。方法很简单,我把我最喜欢的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中的道士塔、阳关雪、洞庭湖、废墟、柳候祠以及其它一些写得好的段子背了一遍。就这么两周的功夫,比你费尽心思去研究高考作文的命题规律、评分标准,老师的判卷心理都要有用得多。   
    最费力的方法就是最省力的方法。   
    最慢的方法就是最快的方法。   
    最笨的方法就是最聪明的方法。   
    ——这就是学习的辩证法。




第五部分坚持到底才能成功(3)


    如果你觉得你已经和成绩好的同学拉开了距离或者感到时间紧张了,一定要认真体会这几句话。   
    很多人将英语听力视为畏途,不管怎么练,就是上不去。可是有一个人,一点都不懂英语、通过自学,一年以后就成为英语翻译。这个人就北京逆向英语学校的校长钟道隆先生,这个速度可以算是神速,应该说已经逼近了一个中国人学习英语速度的极限了吧,那么他如此速成的秘诀是什么呢?也是用的“笨”办法,他从最简单的ABC开始,听任何听力材料都要坚持把内容用笔写出来。第一遍听不懂听第二遍,第二遍听不懂听第三遍,就这么反复地听,直到能把每一个单词都准确无误地写出来为止。一年下来,听完的磁带放了一箱子。有很多同学是什么时候练听力的呢?睡觉的时候,特别是在宿舍里,带上耳机还可以屏蔽室友的高谈阔论。刚开始的时候还能马马虎虎地听懂一两句,听着听着就昏昏沉沉地什么也不知道了,然后把耳机一关,睡得还挺快,听力材料成了催眠材料了。有的人一学期下来还是在听那一盘磁带,有的人走马灯似的换,什么原声电影,美国之音、疯狂英语,全都“睡”过一遍了。两三年下来,随便拿出一盘他听过的带子,还是一句话也听不懂,到了考场上还是听得一头雾水。这样的同学想节约时间,实际上却大大的浪费了时间,想在“不知不觉”间把听力搞上去,结果却养成了一听说英语就想睡觉的习惯,这才真正叫得不偿失呢。   
    所以,要想练好听力,就要每天拿出专门的时间,一心一意地听,那怕有一个单词没有听懂,也不能算听“过”了。这个方法,刚开始的时间会很慢,很烦人,但只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总会先慢后快,进步惊人的。就像钟道隆用这样迟钝的方法一年就听完了一大箱子磁带,诸位学了这么多年英语,还不说听懂、写下来有完完整整地听过的英语磁带有没有超过一百盘的。你们比比看,到头来到底是谁的速度快,谁的效率高?   
    前几年有本书叫《学习的革命》,炒得火得很,号称用他的方法一天可以看完八本书,还有很多很多种神奇的功效。我们班上很多同学都去买了,我就没有买,因为我不相信那一套。我们寝舍有人读完了之后果然能够一天看八本书了,看什么书?漫画书,学习的方法当然要遵守科学规律,漫无目的地努力只会事倍功半,但要想一跃十步,只能摔得很惨。我还好一点,虽然也曾经被虚荣心所迷惑,但一旦发现不行了,还能最后下定决心一步一个脚印地重新开始。有的同学经过一番好大喜功之后,发现快速成功的梦破灭了,却再也不肯亡羊补牢,反而怨这怨那,沉迷于武侠小说或电脑游戏而不能自拔,那就危险了。   
    我再给大家举一个把英语学好的例子,大家知道托福对英语水平的要求是比较高的,总分640,上600分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有个人想考托福,但他英语水平一直很差,那他怎么学呢?他花了一年时间,把新概念英语第三册的所有课文背了个滚瓜烂熟。你随便抽哪一课,比如说第12课,不用说课文的标题,他就能一字不漏毫不停顿地背出来。然后去考托福就考了630多分。后来到美国留学,美国的教授第一次给大家布置作业叫大家交一篇论文。他很快就写了一篇交上去了。过了一天,教授叫他到办公室去,然后把他的论文拿出来说你这篇文章是不是抄的。他说不是。教授说不可能,这样的文笔流畅的文章就是一直在美国读书的大学生也写不出来,你刚到美国不到一个月,怎么能写出这样的文章。说实话,这个教授也蛮不讲理,明显有歧视中国留学生的意思,你怀疑人家的文章是抄的,你得找到证据呀。这倒好,举证责任倒置,叫人家证明为什么不是抄的,不过这也跟咱们的英语教学模式有关,中国人考托福考GRE的分数世界第一,但很多人到了美国连日常交谈都很困难。   
    这个人这时候怎么办呢?他说,好,我证明给你看不。他就把新概念拿来递给这个教授,然后就从第一课开始背,果然一字不差。还背了不到六课,这个教授就哭了起来。这个教授为什么哭啊?是不是因为发现自己冤枉了好人而良心发现?我觉得应该有这样的因素在里边。不过教授自己解释说,没想到新概念里面这么好的文章,没有一个美国学生背过,却被一个中国学生背了,让我很难受。不管他这种难受是出于什么心理吧,反正他不再会怀疑这个学生的文章是抄的了,也不再敢随便歧视中国学生了。   
    所以,正如本书开篇所言,学习讲究的是一种素质,而不是某种方法。方法可以因人而异、千变万化,素质则可谓万变不离其宗。现在讲学习方法的书很多,大部分都是很好的方法,但是那么多书、那么多人看了,究竟有多少人真正受益了呢?不得而知。或者说,同样的方法,为什么有人能够通过它大幅度提高学习成绩,而有的人却毫无起色呢?原因很简单,就是无论什么好方法,拿过来用,都必须能够发挥持之以恒的精神,一天一天坚持不懈的去做。将一点一点的努力汇聚起来,而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三、学习进步的阶梯型曲线   
    我们的学习也有类似“悟”的道理。这个所谓的“悟”就可以看成是一个学习进步的阶梯-----当然是一个非常大的阶梯。只要平时多努力,坚持下来了,总有一天会实现成绩的飞跃。




第五部分坚持到底才能成功(4)


    佛教的分支禅宗有一个很著名的教义:“悟”。认为修道者经过长时间的苦修,会在某一个时间突然”开悟”,一下子明白人生和世界的终极真理.还有一个很著名的故事,说是一个和尚,修道修了很久都不能开悟,心中特别烦闷,终日郁郁不乐.有一天,他一边走路一边想:“我怎么就悟不了呢?是不是没有这个天份?”不知不觉走上了一个独木桥,突然脚下一滑,“咚”的一下掉进河里,被冷水一激,顿时恍然大悟,还立刻做了一首偈子:   
    “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   
    今日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他到底悟了什么,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是永远无法得知了。不过,多年的修行,至此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也确实令人替他高兴。“悟”固然需要一定的机缘巧合,但却是跟平时的苦修分不开的。禅宗有云:“人人心中皆有佛.”所以每个人都能够悟道,但是必须经过长期的修行。所谓的机缘,虽然有一定的巧合成分,但总有一天会到来。   
    牛顿因为苹果落地而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路人皆知,其实这也可以看成是一种“悟”,就是平时经常思考,研究,所有的想法都汇聚起来了,就差那么一点机缘。终于有一天“咣当“一声,树上掉下来一个苹果,不偏不倚正好砸在他脑袋上,于是立刻“开悟”,大喊一声:   
    “哎呀,万有引力!”     
    新东方副校长、著名英语教学专家江博曾经发明了一个学习英语听力的方法,叫做“黄昏顿悟法”。他说他以前在大学练习英语听力的时候,每天都反反复复的听大量的英语材料,但是经过很长时间的痛苦努力,听力水平还是提不高,心中十分苦恼。一天,那是一个黄昏,晚霞满天,他一个人在一个湖边戴着耳机边走边听英语。这时,突然迎面走来一个美丽的白衣少女,她是那么美丽动人,害得我们这位一心求学的江同学顿时忘记了耳中的英语,呆呆的看着这位白衣少女,遐想万千,一直目送她离去,直到消失在满天的晚霞中,过了好久才回过神来。这时,他突然发现,耳边的英语竟然是如此清晰,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能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   
    这是一个十分罗曼蒂克的故事,实际上,这也就是学习中的“悟”。那个少女的出现是个偶然事件,但是有了这么长时间的努力,必然会有那么一个偶然事件,会让你突然之间“开窍”,好像昏睡了数百年突然醒来一样,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即使遇不到白衣少女,说不定会遇到红衣少女、紫衣少女。   
    禅宗有一个宗派叫“临济宗”,就是它的创始人临济义玄擅长于在弟子经过长期修行之后,选择机缘突然冷不防对他大喝一声,经过这么一吓,他就能够“悟”了。还有一个宗派“德山宗”更猛,不用喝,突然当头一棒敲下来,也能让人开悟。于是有了“德山棒、临济喝”之说,所谓“当头棒喝”就是由此而来。   
    总之方法是很多的,关键不在于能否遇到什么少女,而在于多年的积累的突然爆发。也许有一天,就是你平时非常讨厌的英语老师突然对你大喝一声,你就觉得醍醐灌顶,恍然大悟。   
    所以,有很多同学曾经这样向我抱怨,说:“有一段时间我真的很努力学习,可是学习成绩不仅没有提高,反而有所下降,这是怎么回事?”我就可以用“悟”的思想来回答,说得学术化一点就是“学习进步的阶梯型曲线”。   
    什么叫“学习进步的阶梯型曲线”呢?就是说我们的学习也有类似“悟”的道理。这个所谓的“悟”就可以看成是一个学习进步的阶梯-----当然是一个非常大的阶梯。只要平时多努力,坚持下来了,总有一天会实现成绩的飞跃。学习的进步与努力时间的长短,并不是严格的比例关系,比如,你上次考试考了90分,不会说你努力学习一天,就能考91,两天,92,一周,97,一个月120——没有这么严格的正比关系,而是体现为一种阶段性的进步。这种阶段大概是20分左右。你上次考了90分,努力了一周、一个月,但是你的水平仍然会处在80-100这个分数阶段,在这个阶段内考出任何分数都是很正常的。所以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下一次考试可能略有进步,可能没有变化,甚至略有退步,都是很正常,不能借此说明努力没有用。实际上,你的成绩正在80-100这个阶梯上水平向前运动,可能再努力一个月,你就可以跨越这个阶梯,达到下一个20分的阶梯。你会突然发现,从此以后,你的成绩再难下110了——这正是你坚持不懈的努力的结果。所以,对学习来讲,坚持就是胜利、胜利还要坚持,这是压倒一切的真理。在你最痛苦、感到最没有希望的时候,一定要想想这个学习进步的阶梯型曲线,鼓励自己坚持下去,直到实现成绩的阶段性突破。这也正是“悟”的一种体现。   
    我03年的时候在我的母校——江津中学给毕业班的学生们做报告的时候,他们的班主任,也就是我高三时候的历史老师,对我说:“现在的孩子感觉心态特别浮躁,老是想一下子学好。可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没有提高,就觉得自己没有指望了,干脆放弃了学习。现在虽然还有三个月就要高考了,很多人三年来都一直认认真真学习,可是感觉他们却在最后关头松了劲了,真是令人担忧啊。”     
    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为什么总会有人在付出了那么多努力以后,反而在最后关头放弃了呢?就是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学习进步的阶梯型曲线,坚持了这么久,眼看就要跨入下一个多达20分的阶段了,以为没有多少时间了,自己再努力也最多前进一两分到头了,干脆破罐子破摔,放弃了。实际上,如果你继续努力,你可能很快就能实现阶段性的突破——这种突破不是你短时间努力的结果,而是以前的所有努力加上现在的短暂努力共同促成的。相反,如果你放弃了,那么你前面所有的努力也都前功尽弃了,你仍然停留在那个比较低的阶段,跟没有努力学习结果完全一样。   
    越是在最后关头,越是要看到奋斗的终点了,人就越容易急躁,老想着一步跨过去。但其实,高考前最后一个月和高一的头一个月是一样的漫长,不会因为高考即将到来而变得快些,所以一定要咬牙顶住,最后关头千万不能松劲。
  





上一篇:让客户没法拒绝你,让你的业绩充满传奇
下一篇:央视:95后夫妻小吃摊日赚9000!网友:500斤你削得完吗?这不对



灵活就业-技能/资源雇佣平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主页

需求大厅

互动

技能物语

教程/投稿

更多+


发帖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