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

扫一扫打开手机网站

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文章详情

纪念罗马尼亚电影大师卢奇安平蒂列系列活动在北京举行

2019-4-26 20:46| 发布者: 红影| 查看: 321| 评论: 0|来自: 国际在线 返回上一级

摘要: 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展映《重建》并组织映后交流(摄影:张芊)国际在线消息(记者:楚群力、张芊、费利恰·尼娜·盖尔曼):—— “在影片中少女有什么样的隐喻或象征?”——“教授这个角色在片中有着什么样的定位 ...

纪念罗马尼亚电影大师卢奇安平蒂列系列活动在北京举行 55e736d12f2eb938c301f48760423e31e5dd6f78.jpeg

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展映《重建》并组织映后交流(摄影:张芊)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楚群力、张芊、费利恰·尼娜·盖尔曼):

—— “在影片中少女有什么样的隐喻或象征?”

——“教授这个角色在片中有着什么样的定位?”

——“我觉得这部电影声音很特别,为什么会有足球场的声音和一些欢快的声音?”

——“对于罗马尼亚电影来说,怎么叫叙述了一个很好的故事?”

——“‘山’、‘鹅’等隐喻和罗马尼亚的地方文学有什么关系?”

四月的北京,到处散发着春的气息。在中国电影资料馆和北京电影学院宽敞的影院里,几个20多岁的年轻人把这些专业的问题提给了舞台上两位罗马尼亚著名影评人。

这是罗马尼亚电影《重建》的映后交流活动。4月21日和4月23日,这部罗马尼亚史上最佳电影第一次走进了中国影院。这两次放映都是为了纪念该影片的导演,罗马尼亚国宝级电影大师——卢奇安平蒂列。他于2018年5月16日去世,享年84岁。此外,4月23日,北京电影学院还举行了“卢奇安平蒂列的电影艺术”国际学术研讨会。为了中国观众和电影人更好的了解这位罗马尼亚电影史的传奇人物,系列纪念活动主办方——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中国电影资料馆、北京罗马尼亚文化中心和北京电影学院特邀两位罗著名专家参加。他们是罗马尼亚国家电影资料馆馆长米哈伊·福尔杰和布加勒斯特国立戏剧与电影学院电影学副教授安德烈戈尔佐。

第一场放映纳入了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怀念影人”单元。在国际电影节上纪念已故著名导演已是国际惯例。长期从事罗马尼亚电影研究的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王垚老师介绍说:“当然非常重要啊!这是国际惯例。平蒂列导演去年5月份去世,当时各大媒体都在发悼念的文章,他是在戛纳电影节期间去世的,那几天戛纳节上所有人都在谈论他纪念他。其实很多国际电影节都在举办纪念他的活动,北影节能做是北影节的荣幸啊! 我们能把这个片子引进电影节,也是挺费周折的。”

作为协办方,北京罗马尼亚文化中心协助联系片源,项目协调员拉库·埃列娜认为,沟通与交流对于这次纪念活动非常重要:“《重建》讲述的是上世纪60年代发生在罗马尼亚的故事,那个时候,可能今天在场的大多数观众还没有出生。所以他们举手询问这部电影的拍摄背景和导演想要表达的意图。”

作为一部拍摄于1968年,但同时采用现代主义艺术手法的外国电影,中国观众确实需要专家的解释。观众陈朝昀在交流活动结束后对记者说:“有一些能够体会的到,有一些不是特别清楚,因为对整个罗马尼亚电影史和他的社会背景不是特别清楚。在我的记忆里,这是我在电影院看的第一部罗马尼亚电影,所以有些确实是需要罗方电影专家解释一下才能明白。”

这样的交流也给参加此次活动的罗电影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罗马尼亚国家电影资料馆馆长米哈伊·福尔杰在第一场放映结束后对记者说:“我很高兴,今天的放映厅几乎座无虚席,很多人坚持到了最后,甚至一直到映后的交流环节。整体上来看,我观察到他们不像罗马尼亚人一样,在比较幽默的片段都笑出来,但整体来说,中国观众的接受度还是挺好的。”

布加勒斯特国立戏剧与电影学院电影学副教授安德烈戈尔佐说:“今天这个经历对我来说太棒了!我真的没想到一部1968年拍的罗马尼亚影片, 2019年在北京放映,而且这个有六百多座位的影厅爆满。之后约有一半人坚持到最后的交流环节,并且有的观众很积极地提问。这对我来说太难忘了!我听说电影票在开票的第一天就售完了,真是太令人高兴了!”

正如两位嘉宾提到的,观众对这部电影的热情完全出乎主办方的预料。北京电影学院王垚老师讲述了得知电影票在一天内售罄的激动心情:“吓呆了!真的吓呆了!一天就卖完了!可能北京观众好奇心比较重,我在介绍时也宣传罗马尼亚电影史第一名,地位相当于中国的《小城之春》,很多人就买了。北京喜欢艺术片的观众多,很容易就卖掉了。一般的片子都是三场起,这部片子仅此一场,非常受欢迎。主办方也很满意。”

此部罗马尼亚电影在北京的热映不禁让人联想起了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中国人对罗马尼亚电影的追捧。据王垚统计,从1952年东北电影制片厂译制的黑白故事片《为了美好的生活》开始,到1992年上海电影译制厂译制的彩色故事片《珠宝迷踪》为止,多达70部罗马尼亚故事片被译介到中国。这其中不少影片人物富于个性,深受中国观众喜爱。李克强总理2013年11月在罗马尼亚议会演讲时提到:“《多瑙河之波》等罗马尼亚电影至今仍为中国百姓津津乐道”。可以说,许多中国民众是通过罗马尼亚老电影,知道了这个国家,了解了它的历史和风土人情。

2005以来,“罗马尼亚新浪潮”电影充满创造力,在各大国际电影节屡获大奖,吸引了不少中国影迷的关注。这些影片所展示的冷静、客观,对人性的挖掘,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和高超的视听语言技巧,也带给中国电影人很多启发。《宝藏》、《沉默公寓》、《雪山之家》、《孩童姿势》、《四月三周两天》、《毕业会考》、《荣誉的勋章》等“罗马尼亚新浪潮”代表作在中国举办的各类电影节上展映。但是其中很少有像平蒂列导演的《重建》一样,达到一票难求的热度。

北京国际电影节展映部外国影片邀片负责人张岚解释了选映这部电影的原因:“《重建》这部电影的主题王垚老师很推荐。我们也觉得这个片子在罗马尼亚电影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我们就选了这部片子。北影节期间,罗马尼亚电影资料馆和罗马尼亚文化中心有意在北影节举办这个活动,借这个机会为中罗两国的电影资料馆,也是为北京电影节搭建一个中罗电影交流的平台。”

电影《重建》根据同名短篇小说改编,小说取材于1963发生在罗马尼亚的一个真实事件。影片讲述两个青年人因喝醉而斗殴,还不慎打伤一名服务员。检察官命令这两个年轻人重现斗殴场面,拍成一部“教育电影”,以警示他人。最后却导致其中一个年轻人意外死亡。

其实,观看一部外国电影的过程,就是了解另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过程,就是与那里的民众心灵沟通的过程。只有沟通与交流,才能带来理解,才能产生尊重。

安德烈戈尔佐在映后交流过程中介绍了这部电影的艺术特色,“它不同于任何一部罗马尼亚之前存在的电影。从艺术上说,这部电影是充分现代性的。比方说他对荒诞喜剧的研究和指导。里面有很多和西方电影相关的形式,比如里面很多地方指向法国新浪潮、捷克斯洛伐克新浪潮和匈牙利新电影。这部电影从政治上也是非常大胆的,有勇气,它对当时政府的公民教育法案进行了批评。”

因暗含对罗马尼亚当局的批评,这部影片被禁止上映,平蒂列也被迫流亡到法国。在巴黎期间,他导演了大量戏剧和歌剧。

1990年,平蒂列回到罗马尼亚,任文化部电影创意制片厂厂长。之后,他拍摄了不少优秀作品。米哈伊·福尔杰介绍说:“他的作品四部入围戛纳电影节,两部入围威尼斯电影节,一部入围柏林电影节。《最后的天堂》获得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他还支持罗马尼亚青年导演的创作,包括70代导演,也包括克里斯提普优等‘罗马尼亚新浪潮’导演。”

因此,平蒂列也被称为“罗马尼亚新浪潮”的“教父”。他是沟通了罗马尼亚电影过去和未来的导演。克利斯提普优曾说:“没有平蒂列,就没有‘罗马尼亚新浪潮’。”

那么,因为文化差异,中国观众能否理解这位罗马尼亚电影大师的艺术风格呢?4月21日的放映和交流活动结束后,部分观众谈了他们的理解。

24岁的郑飒是新闻专业的毕业生,他对老电影很感兴趣,同时对“罗马尼亚新浪潮”有所了解。因为知道平蒂列是“罗马尼亚新浪潮”的“教父”,他就在开票当天零点就等着抢票。看完电影后,他说很喜欢这部影片,尤其对其中一个镜头感受很深,“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死去的男孩最后摸木桩的一刻。我觉得那个镜头特别美。非常轻柔地去抚摸那个木桩,那个夺去他性命的东西。那个镜头特别的静穆,有镜头的美感在那里。在我看来,表达了对年轻人的压制,消磨掉他们的热情。”

中国电影资料馆青年学者,导演王凡观看完电影对我们说:“这部电影《重建》,我第一次看觉得很严肃,但是看完之后觉得有余味,感觉这个导演很松弛,有人物之间的细节处理,有含在里面的幽默,这种文化特质是非常棒的。虽然是1968年的片子,但是这个片子的影调依然很有现代性,让我很惊讶。我知道这位导演在1998年拍的影片获得了威尼斯电影节大奖。我相信这样一个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艺术风格的导演真的是罗马尼亚国宝级导演。我今天看了这个片子,觉得非常有幸能在中国看到这个片子。从创作角度看,它值得再细细品味和琢磨。它的摄影机的运动,声音和音乐的运用,里面有很多它的原创性。所以这个影片的艺术性和批判性都渗透在它的电影语言的处理中,这一点是很高级的。”

在4月23日于北京电影学院举办的“卢奇安·平蒂列的电影艺术”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两国学者对平蒂列的艺术表现手法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武汉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王文斌是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东欧国家电影的文化研究》的负责人。在研讨中,他以《橡树》为例分析了平蒂列电影中的身体政治与媒介景观。他认为平蒂列的电影善于用身体进行表意,并通过一种对媒介的关注、运用和反思来表达意图。他向记者谈了平蒂列的电影艺术对中国艺术电影的借鉴意义:“这个导演最可贵的地方,第一就是他的一种文化反思的意识。这个导演当时在罗马尼亚其实是受到当局的否定,所以他一直呆在国外。他大胆地发现当时社会存在的问题,并且给予犀利的批判,这种批判的意识和批判的精神,本身就是文艺工作者很重要的一个特质。另外,他的很多技巧是非常新颖的,放在今天来看,依然是充满了学习和借鉴的意义。包括他很多现代主义的手法,刚才专家们都介绍了,今天来看,一点都不过时,甚至比今天的很多电影更加新颖和前卫。我觉得这样一种不断创新的艺术精神,也是值得中国电影去学习的。中国电影现在最缺乏的就是做出好的原创作品的能力,所以我觉得这位大师从思想上和艺术上两个角度都对我们有借鉴意义。”

王垚老师谈了他参加研讨会的收获:“就是挺惊喜的,对方专家也挺惊喜的。王文斌副教授也给了很多很新的东西。我个人也会补充很多很新的内容。戈尔佐博士讲得很重要,怎么把平蒂列放回罗马尼亚的背景里,这个只能本国学者做。福尔杰先生是罗电影档案馆的,档案非常强,比如《原牛头像》发行的事情,作为一个外国学者,我们是不可能知道的。还有他们对我的文章的反馈,哪些同意,哪些有点争议,这就基本能达到国外学术研讨会的高度,有观点,有交锋,有收获,他们也通过我了解到很多。”

王文斌副院长还谈了此次系列纪念活动的意义:“这个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平蒂列这位导演在罗马尼亚是国宝级的导演,但是这个导演在我们国内知道的人很少。目前,‘罗马尼亚新浪潮’电影在世界上非常火,因为他们有一批优秀的导演都获得了很大成就,取得了很多奖项,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们都是受惠于平蒂列这位优秀的大师。这有一个很重要的学术意义,能够把罗马尼亚电影更多地介绍给学术界和中国观众。另外,我们国家正在落实‘一带一路’倡议,中东欧是很重要的一个版块,和中东欧电影界建立更多联系,与未来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国家战略是非常吻合的。”

“一带一路”倡导民心相通,沟通和交流带来了解、理解和尊重。电影是连接各国人民文化关系的重要纽带,是沟通各国人民心灵的桥梁。中罗两国建交70年来,电影领域的交流从未中断。2017年6月,上海国际电影节与罗马尼亚特兰西瓦尼亚电影节签订了“一带一路”电影文化合作备忘录。2018年6月,这两个电影节又结成了“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它们未来将借由“一带一路”的契机,大力促进中罗之间的电影交流。相信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中罗两国电影交流将会发挥它更大的作用,散发出更大的活力。


  •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 分享:
  • 最新评论

    
    

    主页

    需求大厅

    互动

    技能展示

    教程/投稿

    更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