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ngjia 发表于 2020-7-8 11:04:22

怎样才能拍出有"意境"的照片?

照片中的“意境”往往能引导观者的思想发散到画面之外,但这种看不到,摸不着的意境如何表现呢?本文将从构图、色彩、光影这些摄影语言入手,为您分析如何让照片产生意境。
你有没有曾经看到别人拍的照片,觉得特别有感觉? 虽然只是一张照片,但是可以看出一个故事来?这就是摄影的艺术境界啊! 要达到这种境界,你还需要练习。

1 先从简单开始要拍出“意境”,以你的根基来说,还是先从简单的故事入手,比如单单拍摄地上的水面倒影、或是一个昏暗的街角、或是一个抱着气球路过的小孩,都是比较容易掌握的题材。
太过复杂和过多元素,反而令读者更难理解相片背后的意义。所以,你还是先学着做减法吧。突出荷花,将背景虚化压暗,冷暖色运用,轻松打造一个梦幻的荷塘月色

简单的水面倒影,给人一种空旷的意境觉得普通的倒影很沉闷吗?不妨利用后期把照片翻转,让倒影在上面,效果可能更有趣呢!
2 让照片有一个明确的主题让照片带出明确的主题,这点非常重要啊!读者看到照片后会联想到什么?你想透过照片去表达什么思想?除了照片表面呈现的景物,背后是否有着另一个更深入的意义?这些是你拍摄时也要留意的因素。

3 寻找光和影光和影是摄影的灵魂所在,有的时候,一道光就可以为照片带来故事感。你可以试试去找些有光影对比的东西来拍摄。光和影有对比的场境、剪影效果、高光或低光类别的照片也是很好的尝试。
(1)寻找光线和阴影强烈的光线和阴影,可以令相片显得更有趣,但要捕捉光影,可以在合适的时间(例如早上、黄昏等侧光),或是人做光源下(例如舞台射灯、晚上的灯光等)拍摄。逆光和剪影也是常用的手法。而平淡的光线则可以带来轻轻的感觉,较适合拍摄日系类的小品相片,或是表达平淡的感觉(如早上清晨、空气感、凉快秋天等)。
(2)去掉色彩,拍摄黑白相片其中一个能加强光影效果的手法便是拍摄黑白相片,高对比的黑白照光暗分明,可以大大增加相片的戏剧感觉,而且没有了色彩,读者更能留意到相片的光影、轮廓。除非你使用黑白来拍摄,否则拍摄时你可以直接拍摄彩色相片(RAW格式更佳),然后在电脑转换为黑白照,这样有更好的弹性。

4 用颜色表达情绪不同的色调可以令同一张照片表达出截然不同的情绪,例如偏啡黄色有着复古怀旧的味道,偏蓝偏绿很有玩具相机或LOMO的感觉,当然也可以在后制软件加添一些漏光的效果(手机APP也有),这些不同的颜色的表现也可以为照片带来更强的意境。要拍出有 feel 的相片,颜色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同一个场景,不同的色调取向可以带来不同的感觉,只要你能善用色调,配合适合的拍摄主题,借着相片说故事的能力便会大大提升了!一起看看色调的影响力吧!

(1)黄色 暖色调黄色为暖色调,常用于黄昏、秋天、或是想表达温暖、关心、安全的时候使用。


(2)蓝色 冷色调冷色调有种危机、坚固、冷漠的感觉,也能带来时尚、电影感的效果,因此你在荷理活的电影内常常会发现蓝色调的使用。

(3)绿色 冷色调绿色是自然界中常见的颜色,是一种比刚长的嫩草的颜色深些的颜色,绿色是植物的颜色,是生命的象征色。

绿色是春天的颜色,绿色的意义转换为繁荣的象征色。象征希望,青春的色彩,以绿色为基调的摄影作品往往给人一种清新、淡雅的感觉,在风光和少女人像等题材中非常常见。

(4)啡色 中性色啡色常见于复古或陈旧场景的表达。
(5)红色 暖色调红色是最初的颜色。红色的象征性意义受到两个基本经验的影响:红色为血,红色为火。红色成为了所有正面的生命情感中的主导颜色,给人一种温暖可亲近的感觉。意味着真实,触手可及。


要为相片加添颜色,一般在按下快门前可以先设定白平衡,要拍出冷色调可以把相机的白平衡调到低K数(如2500K)或「钨丝灯」;而要拍出暖色调,可以调到调K数或「闪光灯」,这个没有标准,请按实际光源来测试。
而要添加红色、绿色等效果,建议先拍下RAW相片,然后利用Photoshop或Lightroom加上调色温、加滤镜比较方便!

5 大胆构图在拍摄艺术的意境照,不妨大胆地去构图,从不同的角度,更远、更近,或是把对象放在相片中间、底部等,这些,在“正常”拍摄时不会做的,但只要你的照片能做到简洁且具有光影对比,往往出来的效果也是不错的!


6 忘记“传统”随心拍摄忘记一切所学的构图技巧、光圈、快门、ISO等,你甚至可以把相机调到P档自动模式,把心意放到想透过照片表达的意义更好。现在进入数码年代,拍照片再没有昂贵的代价,只要喜欢便随心拍摄,多点尝试便可以更好地掌握“有意境”照片的技巧了!


要拍出‘有意境’的相片,除了多参考其他摄影大师的作品,还要多练习,随时看到有意思的东西,便用这些思路拍下来,久而久之你就可以掌握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怎样才能拍出有"意境"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