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YOU 发表于 2020-7-1 01:24:18

浅谈新闻纪实摄影


   新闻和纪实摄影本属于两个类,新闻摄影是以摄影图片的形式对正在发生的事件进行的新闻报道。摄影图片是新闻摄影传播信息的主要手段,它主要依靠抓拍完成,其宗旨是说明事件,传播消息,引发影响等。此外,新闻摄影一般都附有简短的文字说明,以介绍事件发生的背景和过程等。而纪实摄影是以记录生活现实为主要诉求的摄影方式,素材来源于生活和真实,如实反映我们所看到的,因此,纪实摄影有记录和保存历史的价值,具有作为社会见证者独一无二的资格。(以上援引自百度百科)但通常纪实里面包含了新闻,新闻里面亦包括了纪实,对于不很严格的摄影来讲,有时可以混用,故我就简单将这两块放一起讲了。
摄影的本质是记录      为什么要说摄影的本质是记录呢,记得有一次我和丽水的一大批摄影家们走进遂昌“大师故里”,西畈乡,拍摄乡下风土人情,当时来到一个小山村,一群孩子和老人坐着晒太阳,一帮人就走过去让他们摆出各种姿势拍照,之后路过每一处可以拍照的地方,几乎都见有人在摆拍,老人小孩,男人女人,简直就是在拍电影,把想象力发挥到了极致。我的这张照片就是摆拍,当时让一群小孩跳了好几次,边上围着一圈摄影都在拍。

还有诸如此类的摆拍照片,所谓优秀摄影作品,经常充斥在网络中。       当时我的师傅就对我说了一句话:记住,摄影的本质是记录,尤其是纪实摄影,在于记录不在创作,摆拍的照片生命力不长,因为它不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以后摄影过程中还是重在记录。听了这番话我如醍醐灌顶,往后再跟这些摄影师出去也就很少和他们一起摆拍了。
       不过虽然纪实摄影反感摆拍,但摆拍还是有一定存在意义的,尤其在新闻上。其实摆拍分两种,绝对意义上的摆拍和相对意义上的摆拍。绝对的摆拍是指某事件根本没发生,摄影师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摆出来的照片,这样的行为一般叫作假,素来为业界所不齿。而相对意义上的摆拍,是指却有此事,此事发生时摄影师没有拍到或者拍到的照片不够好,为了还原现场,更加点明主题所拍所拍,这样的照片只要不是过分夸大,不去参加比赛,是允许的,也是很多时候的新闻需要。
       既然摄影的本质是记录,那可不可以说所有的记录照片都是摄影呢?不是的,至少我认为不是的,摄影应该比拍照片个更高一个层次,平时大家用相机记录的,大多算是照片,谈不上所谓的摄影。这又涉及到怎样的照片才算是好照片,记得今年四月份参加都市快报的快拍大擂台比赛,中国摄影协会的乔小兵教授讲什么是好照片,他说一张好的照片,是看到了照片能想起你自己的故事,能引发你对于内容的更深层次的思考。可以说是一语中的。所以对于摄影中的记录,我们应该更加深层次的理解,我不应仅仅停留在表象。摄影中的记录,首先要能体现和揭示新闻事件全部过程的本质。而且要最生动、自然、精彩、准确、充分的抓住事物的本质,这就是布列松所说一件事情的“决定性瞬间”。如下图
这是1945年2月23日,美联社随军摄影记者乔·罗森塔尔拍摄的“星条旗插上硫磺岛”的照片,此后这张照片成了二战胜利的标志性照片,几乎看到这张照片我们就能想起二战的胜利,这张照片从此就代表了二战胜利这一事件,这可以说是对决定性瞬间最好的诠释。除此之外,摄影的记录还需要有美学特征,即运用摄影语言表现艺术效果,诸如结构、光影、虚实等等。(这一部分属于纪实性摄影升华阶段,著名纪实摄影的作品往往体现在这一点上)       摄影就是真实世界的反映,不需要修饰,时间会证明一切。若干年之后,当你翻开相册,看到一幅幅发黄的老照片时,如果还会感动,会引起回忆和思考,那么摄影师就成功了。拍出好的照片不在于地点而在于人       许多人看了网上那些精彩的新闻纪实照片,常常会抱怨自己没有出过远门,没有经历过大事件,生活不够精彩,身边题材不够多,拍不出好片...上个月我去浙报听讲座,荷赛执行秘书黄文女士说过这么一句话:不要担心自己没去过美国,没去过利比亚,没去过埃及,没去过...用心观察生活,伟大的照片也许就在出门后的下一个街角!一个会发现生活。发现美的人,走到哪都能拍到好照片,一个不善于观察的人,到哪也拍不出好照片。傅拥军老师三年如一日拍西湖边的一棵树,最终凭借9张西湖边的照片拿下荷赛奖。吴国方老师坚守杭城街头三十年,用镜头书写着杭城的历史。他们镜头下的世界是安静的,没有绚丽的场面,没有惊心动魄的故事,但多年以来,却感动了一个又一个的人。雍和老师数十年来游走上海街头,拍普通人身边的事,最平常的事,最近出版《掌镜上海》,反映了近二三十年的时代特点和社会实况,记录了上海这个庞然大物高速的变迁。    这些摄影师都在自己身边,拍最平常的事,拍大家天天见到的事,给这些照片力量的是“时间”二字。一个人比另外一个人有本事,一方面,练出盖世武功,另一方面,就是坚持。时间也是有力量的,时间的力量在于它是不可复制的。过去的东西永远过去了,别人纵有再高的山寨本领也没法让时光倒流。摄影就是这样,坚持了,就一定有好作品,哪怕是最怕平常的事物。杭州著名新闻摄影师里尔曾对我说过,不需要刻意去找什么题材,有时间就拍自己身边的事,拍自己每天都走的小路,拍自己身边的人,同事,同学,这些照片也许现在没什么用,但多年以后,拿出一整组照片,也许就是记录时代变迁,见证历史的照片。这些话都对我影响很深,我也对自己的摄影方法做了许多小调整,我住的地方不远就是一座天桥,在这座桥上,每天都有许许多多的故事发生,我下班了有空就会带着相机去那走走,随手拍一些照片,这是部分照片:
2012年8月11日,物美天桥,一对从贵州来的姐弟两,为了挣足学费,在天桥卖唱。
2012年7月11日,杭州文一西路物美天桥,一个盲人老人正在拉二胡
2012年5月29日,晚十点,大雨,物美天桥,一位乞讨的老者披着雨衣坐在路边,离他不远处,坐着另一位乞讨老者。
2012年5月9日,杭州文一西路,热闹的物美天桥上一位乞讨的老者。
2012年5月15日,物美天桥,安徽来的乞讨父亲和他的儿子彬彬,彬彬经常喜欢趴在栏杆上,望着桥下的杭城夜景。
      这些照片全收入在我《都市的夜》相册中,拍着拍着一不小心就有了十几张,关于这座天桥,我还会继续拍下去。这些照片单张拿出来,都构不成一副好的作品,但是如果一直拍下去,十年,二十年,我相信这些作品会是见证杭州发展,见证这座天桥历史以及中国高速发展背后城市边缘人物的优秀作品,多年以后,我们的儿女了看到这些,肯定会惊叹,以前还有这些事啊。      还有我拍的那组《活着——杭城乞讨父子生存实录》,就是发生在我身边的事,最平常的事。那对乞讨父子就是在我每天上下班的路上乞讨,于是我跟踪,拍摄,两个多月(我没有刻意抽出时间,拍摄这组照片基本上都是每天下班之后去跟父子两聊天过程中拍下的)终于完成系列作品,曾在19楼首页报道过,也刊载在腾讯《活着》专栏,最终父亲得到救助,找到工作,儿子也有人资助上学,可以说一组照片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所以很多抱怨摄影没时间,没题材等等,严格来说都是伪命题。

好的作品要有故事和情感      我一直相信,好的作品背后是有故事的,一张有故事性的照片才能永恒。摄影也是有感情的,有了感情的倾注,作品才有了活力。古人云:诗言志,文载道。摄影作品同样既能言志,亦能载道。你拍自己的父母肯定要比拍别人的父母拍的要好,你拍自己的女朋友肯定比拍别人女朋友要漂亮。我无法想象把你扔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让你拍《我的故乡》你能拍出个什么样。摄影是你眼中所见加你脑中所想,这个世界上没有完全客观的摄影作品,只要是活人拍的,照片就有他主观情感在里面,所以同样一个场景,1000个人拍会有1000种不同的构图和曝光,这也就是1000种感情。一个生活在中国的摄影师和一个刚来中国的外国摄影师一起拍中国,他不一定比外国人拍的好,但一定比他深刻。这就是摄影,到了一定程度照片就是你内心情感的写照,是你表达你情绪的一种方式,可惜现在大部分人,包括我还不十分会用相机表达自己的情感。记得我在某摄影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是关于汶川地震的摄影图片,当时有非常多的摄影师投了稿,里面不乏有非常深刻的作品,可是偏偏陈庆港的那副《走出北川》获了荷赛金奖
一位老师如是点评,许多汶川地震的作品都是描写地震苦难的,诸如汶川遭受了如何大的破坏,被压的人表情如何痛苦,虽然深刻,但过于悲观,让人看完有一种苦难之感。而陈庆港的那副作品,解放军抬着一个担架,在地震从抢救出一人,却给了大家一种希望,一种战胜地震的信心,有解放军在,一定能带领大家走出北川,给人一种正面的情绪,所以能获此大奖,从这就可以反映出一张照片的情绪是多么的重要。
纪实摄影需不需要好的器材       关于网上有很多朋友说纪实新闻类摄影对于画质无要求,更多的是对于图片本身的思想性和纪实性,所以无关摄影器材的好坏,用什么都一样。我想说,当年第一个说这话的人一定是对一个器材党说的,把这话奉为金科玉律的估计很多也不是特别了解摄影。这话只在一些特定的条件下成立,作为一个玩摄影的来说,我是不赞同这样的说法的。器材就是一个摄影师的工具,只有用了更好的工具,你才能拍出更漂亮的照片,试想在一个弱光环境下,给你一个没有闪光灯的手机,你即使技术再好,摄影天赋再高,你也不可能拍出像样的照片。所以“术”重要,“器”也同样重要,有了更高的器,你才能更锋利。相同的人,在同样的环境下,用更好的相机拍出来的照片效果可肯定要优于用差的相机。当然了,我们也不能盲目追求摄影器材的好坏,只要你觉得你的器材对于你的摄影创作够用就行,还是应该吧更多的时间放在摄影本身而不是器材上。对于那些一味鼓捣器材,而不专研摄影本身的意义和照片背后故事的人来说,那么这句话或许又是个格言。      最后我想说,好的新闻纪实摄影师一定要有好的人格,有一种深刻的社会关怀感,都说文如其人,其实图片亦如其人,什么样的人就能拍什么样的照片,什么样的照片也能反映出什么样的人。做新闻纪实摄影,切忌高高在上,感觉自己是大师,以一种优越感的心态俯视被摄者,尤其是拍摄一些底层人民,都说“你拍的不够好,是你靠的不够近”,在摄影器材越来越发达的今天,这个近已经不仅仅是距离的远近了,而且是心灵上的远近,只有心灵真正靠近了被摄者,才能拍出最真实最精彩的照片。很多人看到想拍的人,说也不说,冲上去对着人家就一通猛拍,人家肯定是不乐意的。这就好比约炮,你一上来局直接摊明你要约炮,十有八九是不成功的,必须要经过一段时间艰苦的沟通(比方不是很恰当,大家就当是这篇长文娱乐部分。。)雍和老师每次出去拍照,看到想要拍的人,都是先上去和人家扯一通,谈谈人生谈谈理想,有时还称兄道弟,互相抽两根烟,然后时机成熟,拿出相机,来一句我给你拍张照吧,过渡非常自然。我拍那组乞讨父子的照片时,前期也是沟通了很久,现在那位父亲已经把我当成朋友,时不时还会给我打个电话。所以一个伟大的新闻纪实摄影师,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亲和力是必不可少的,出去拍照记住时常保持一个微笑,有时候一个微笑也许能换来一张大片。(很欣慰,对于这点,我自己还算有几分自信)      最后的最后,一张照片的好坏是没有明确的标准的,即使有100个人说这照片不好,它也不一定差,只要有人喜欢,它就是一张好的作品,因为摄影本身就是一件很主观的事。一张照片,首先是给自己拍,其次才是拍出来给别人看,大家要对摄影有信心,没有那么多所谓的大师,真正的大师就这么几个,其他人只不过拍出来的照片喜欢的人稍微多一点点,要相信,你的知音终将会来到,即使全世界都没人欣赏,至少还有你自己!享受摄影带给你的快乐吧!      断断续续码了这么多字,无非是平时自己坚持的一些摄影观点,不一定对,但可以借鉴,相信人人上有许多比我厉害的摄影师,大家有什么批评意见尽可指出。无兄弟,不摄影,对于摄影来说,四海之内皆兄弟,拍照也无法就是图个乐。也欢迎喜欢摄影的朋友,加我新浪微博@张力视觉,大家可以一同探讨摄影的话题。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浅谈新闻纪实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