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唐山9月22日讯(记者雷汉发 通讯员王巍)9月21日,第25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在唐山市拉开盛大帷幕。从《远山姐弟》的才露初心,到《麋鹿王》的尝试“走出去”,从《唐山大地震》的全新投融资模式,到《周恩来的四个昼夜》的精品战略,其背后的影视界的“河北现象”引起关注,此次电影节的花落河北则成功实现了从“走出去”到“请进来”的新目标。 近些年,尽管河北的影视剧创作生产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其状况依然与河北厚重的历史文化和革命文化资源不对称,显得产量不足,这与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不到位、人才队伍整合不到位、体制机制建设不到位等因素密切相关。为加速推进影视产业发展,河北宣传文化系统以世界的眼光、开放的思维、市场的方法,主动投身到文艺精品的创作实践中,打造出了一批叫好又叫座的精品力作。2010年,由唐山广播电视传媒有限公司、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等联合出品,冯小刚执导的电影《唐山大地震》以6.7亿元创下当年国产影片最高票房纪录。2011年,在第2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评选中,该片获得最佳音乐、最佳美术奖。2012年,第31届大众电影百花奖在浙江绍兴揭晓,《唐山大地震》成最大赢家,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和最佳新人4项大奖;由河北电影制片厂与上海电影集团公司、长春电影集团公司、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联合出品的电影《辛亥革命》获得优秀故事片奖,在影片中饰演袁世凯和秋瑾的孙淳和宁静分获最佳男女配角奖。 在打造文艺精品的融资模式上,河北也进行了崭新探索,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基础上,进一步尝试文艺生产的市场化运作,切实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到精品创作中来。例如电影《唐山大地震》尝试采用政府引导、社会资本跟进的新型投融资模式。在1.2亿元的总投资中,唐山方面投资6000万元作为风险资金,同时向社会资本敞开怀抱,引入6000万元商业资金。正如制片方所言:“电影《唐山大地震》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成功范例,我们期待有更多带着河北元素的文化精品问世。这是唐山乃至我省投资拍摄影视作品赢利最多的一次,意味着我省文化产业‘掘金’之旅开始提速。”国家一级编剧、河北影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申晓义则认为:“立足本土文化资源,挖掘、创作深受观众喜爱的影视作品,是当前国内文化精品创作的一大趋势。近年来,像《乔家大院》《闯关东》这样地域特色鲜明、本土文化元素浓郁的影视剧精品热播,就是最好的证明。” 随着一批数量可观,具有鲜明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河北特色、燕赵风骨的优秀作品陆续亮相,影视界“河北现象”逐渐引起业内关注。2013年,由河北电影制片厂、八一电影制片厂、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春秋四海影业投资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喜获第2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音乐奖;由省委宣传部、上海市委宣传部、石家庄市委宣传部、河北西柏坡影视制作中心和上影集团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的红色系列动画电影《西柏坡2·英雄王二小》,获最佳美术片提名。2014年,《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再获第32届大众电影百花奖优秀故事片奖,同时荣获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男配角三项提名。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和少年英雄王二小的故事都发生在燕赵大地上,是河北独有的文化资源。‘河北现象’的形成和光大,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有厚重的河北文化作为支撑。”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说,“河北现象”的可贵,正在于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努力实现了河北文化艺术资源的优化配置。 温馨提示
红影界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本站内容及配图均由网友原创或者来自网络,仅供学术交流与讨论,原作者拥有所有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送邮件至 2539159016@qq.com 删除。
详情请查看:版权声明
|
![]() 路过 |
![]() 雷人 |
![]() 握手 |
![]() 鲜花 |
![]() 鸡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