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届台湾金马奖颁奖典礼,大陆电影和影人分别获得最佳影片、导演、男女主角等四大奖项,台湾亲绿的《自由时报》称,“台湾电影大溃败,典礼现场京片子满天飞”,仿佛在看“金鸡奖’”。 台湾电影今年虽几乎全军覆没,但金马奖充分显现出其没有地域、立场,而完全以艺术表现作为评审的标准,再一次凸显了客观性、公正性。 金马奖也值得台湾电影界反思。除李安、侯孝贤之外,还有哪些台湾导演可以受到全球肯定?台湾是否还能拍出属于全球影迷的影片? 电影是一种文化的呈现,受到社会氛围影响。上世纪80年代,台湾电影主要呈现写实风格,其题材贴近现实社会,反映民众真实生活。由于形式新颖、风格独特,又有浓浓的中华文化内涵,促成了台湾电影的新风貌。到了90年代,由于录像带、CD、有线电视等新兴视听媒体陆续出现,台湾电影产业大幅滑落。2000年以后,台湾的本土电影偶有佳作,但整体上由于加入WTO的影响,电影市场由好莱坞电影主宰,本土电影持续处于弱势。 近年来,受到“去中国化”的政治制约,大陆影片的发行、演员的参与演出,在台湾均受到数量上的限制,减少了两岸电影界交流互动的机会。2008年以后,台湾电影再起,但是愈发强化“本土化”,也影响了台湾影片的内容取材。电影题材的地域性原本不会影响电影深度,但刻意凸显本土的排他性,则反而失去了电影应有的自由与多元,也注定使台湾电影只能拥有台湾票房,难以在大陆与海外开拓市场。 台湾的政治认同影响到了年轻的导演与制作人。魏德圣2014年执导的电影《KANO》(全片几乎是以日语发声)是结合本土故事与日本认同的影片,在台湾拥有很好的票房,却无法走进大陆市场。2013年的《大尾鲈鳗》及《总铺师》也是台湾破亿影片,但由于内容过于本土而得不到台湾以外市场的青睐。失去中华文化题材或太专注于台湾本土的电影,或许可以一时得到台湾观众的肯定,但也容易失去新鲜感,而逐渐萎缩。台湾本土电影近年来已看到这个隐忧。 电影事业的成功需要多方的养分。台湾原本有丰厚的中华文化基础,也有优秀的电影工作者,整个社会多元与自由,为政者如果能以包容的态度接纳大陆的资金、演员,题材能够以整个中国及中华文化为舞台,而不仅拘泥于台湾本土,两岸一起合作,必然可为台湾电影再开新局。(作者是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 温馨提示
红影界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本站内容及配图均由网友原创或者来自网络,仅供学术交流与讨论,原作者拥有所有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送邮件至 2539159016@qq.com 删除。
详情请查看:版权声明
|
路过 |
雷人 |
握手 |
鲜花 |
鸡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