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

扫一扫打开手机网站

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帖子详情

相关文章推荐
  • 20-25元/时,有电脑即可做的线上兼职!批改作业~
  • 【远程兼职】今天仅需40人,男女不限!
  • 请问一下有没有摄像师有南充嘉舟丽港的航拍素材,有报酬
  • 本科学历可报!图文数据标注,月入4-6千!在校大学生线上可做~
  • 招募授课老师 每周只需授课3.5天保底年薪12w-18w,周末住宿打车报销~
  • 80-200元/时,n次方教育招募精品课堂授课教师,保底年薪12w-18w,有打车费用报销,周末上课酒店住宿全包!
  • wx视频号 发视频、发图文
  • 杭州晟纬文化艺术工作室
  • 擁有多年經驗!!因車禍腳傷而轉職接案
  • 招募发型模特

    招募发型模特

    2024-06-29
  • 设计兼职 工资周结,100-300元/单提成!
  • 市桥街有现场招聘会
  • 需要一名女演员
  • 【设计兼职】工资周结,100-300元/单提成!
  • 北京互勉拍摄中式证件照➕美式证件照
  • 线上兼职,内容发布简单,每天10到20分钟,可月入500+
  • 修改错字,日结
  • 你好我们机构是教育局属下的正规教育机构。现正在招能长期的兼。职助教老师24年2月20日∽24年7月中小学生放假止。
  • 个人自由设计师,可约稿
  • 超简单两个兼职,手机也可操作!
  • 全国收  拍摄地:杭州或者广州
  • 北京跟组

    北京跟组

    2024-01-21
  • 招募线上分销代理,时间地点不限,自己利用空闲时间赚零花钱!!
  • 广州8号替身fitting
  • 有类似这种感觉的演员私我发资料
  • 悬疑片招募演员
  • 【线上兼职】英语作文老师招募!120-250元/千单词,长期招募!
  • 找人做这种图

    找人做这种图

    2023-12-12
  • 《沧海扬帆》中国首部说唱舞台剧,还有大量角色未定,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报名
  • 台湾历史5

    台湾历史5

    

    ruhyung 实习影

    影值: 10 银子: 0

    2017-9-26 16:54:56 | 显示全部 返回 收藏收藏

    台语片的最后狂飙与大片厂时代 
    在一九六五至一九六九的五年里,台湾电影市场仍然是台语影片的天下,但国语影片也开始快速发展。此时期主要的生产者有大鹏、永新、永裕、中影、新高、联兴等。大鹏主要生产期在六十年代后期,但一直到九十年代仍有少量影片出产,堪称历史悠久的民间公司,。早期影片以社会奇情、爱情文艺类型为主。主要导演有陈扬、欧云龙等。
    永新由戴传李创建。戴氏于一九五八年加入蔡秋林的美都影业,担任排片的工作,奠定其日后成为台语影片主要发行商的基础。他在一九六一年离开美都,成立永新,聘用邵罗辉导演「桃太郎」一片。以后又拍摄「流浪三兄妹」、「寻母三千里」而备受欢迎,奠定了基础。除邵罗辉外,主要合作导演还有辛奇等人。永新出品影片常可见到文学改编的影子,这与戴传李之文艺修养有关(注317)。永裕主要由陈义、张熏南制片。辛奇与日籍的汤浅浪男都是主要合作导演。所拍摄影片也以社会奇情剧为主,如「青春悲喜曲」。由上面叙述可以知道,此时期各家出品之影片已经很少翻拍歌仔戏,或改编戏曲了。一方面是因为翻拍歌仔戏,已无法满足电影观众,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此类题材在上一时期已然拍尽。
    至于国语影片方面,除了中影承继健康写实主义之基础,继续其拍片路线外。李行又以「婉君表妹」、「哑女情深」开启文艺电影的浪潮。此外,国联也已更快的速度,在台湾制作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重要影片,如「西施」、「勾践复国」等,提升国语影片之制作规模与水平。而「几度夕阳红」的完成,更继「烟雨蒙蒙」之后,为爱情文艺电影的日后风行奠定不可动摇的基础。国联除了引进香港人才外,也启用了台语影片人士(如郭南宏、林福地、姚凤盘等)。其中,郭南宏、林福地在七十年代之后,分别成为国语影片中处理台湾本土题材的重要导演。而记者、国联编剧出身的姚凤盘也在七十年代,以独树一帜的鬼片风格名扬一时。(注318)
    国联之外,代理香港电懋、国泰影片的联邦电影公司,筹建大湳片厂,开始自行生产国语影片。其一九六七年的创业作「龙门客栈」,由胡金铨导演,不仅风行台港两地,开启往后二十年武侠功夫片的风潮。同时,也为国片打开稳固的海内外市场。从产业开发的角度来看,「龙门客栈」与一九六三年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可以称是国语影片起跑的基石。联邦电影公司在此一时期共生产了七部影片。
    总计此一时期中,共生产了七百九十三部影片,是历来产量最多的五年,这当然要归功于台语影片的大量生产。不过,盲目、过量,而且粗制滥造的生产,也妨害了影业的健康发展,并且种下日后萧条的主因。在此一时期间,前五名之高生产者共产出一百三十九部影片,占全部生产量百分之十七点五三,较前一时期的二十七点七一尤低,可见这五年里,大量一片公司的出现,参与了台语影片抢拍﹑竞拍、烂拍的行列。
    总计此一时期出品影片的公司至少有七十余家,甚至一度创下八十五家出品公司(一九六八年)的记录。如果我们考虑当时经济快速复苏、社会转型、国民所得提高,游资增加、政府贷款辅导国语影片摄制、奖励国语影片办法施行、奖励海外投资、国语影片公司逐渐出现....等等因素,不难理解,何以此一时期会出现这么多小规模公司的投入。
    这么多的公司参与拍片,首先就面临人才与器材资源分配的问题。以当时导演动辄一两月便拍一部片的生产速度来看,人才的抢夺与消耗是很严重的。何况当时全国厂棚仅十三座,有片厂的公司仅七家,而其中更仅有两家为民营公司所有(另国营三家,港资公司两家)(注319)。可见资源紧张的状况。
    追究抢进烂拍的原因,主要因于当时拍片筹资的制度出现问题。当时影片资金主要来自开拍定金,完成后之买卖或票房收益,几乎很少回归生产者。生产部门为维持运作,只能不断开拍新片,以取得资金周转运作,对影片之未来前途几乎完全顾不上。同时,由于生产与发行部门之间缺乏健全的沟通管道,往往在尚未确定发行计划时,即匆促拍片;同时,发行映演的结果,也很少回馈生产部门作为参考,使生产计划缺乏市场信息作为参考。生产方向与消费趋势失去了联系,不免导致尔后产销阻滞。而尤有甚者,是许多投机客的混迹其中。他们只顾收取定金,却随便混拍了事,造成影片素质过差,完全无法送上市场(注320)。
    烂拍的结果到了一九六九年后,所有生产过剩、供过于求的问题也开始出现。排不上档的影片造成许多大小公司的倒闭。台语片工作者(如演员石军)纷纷投石问路,试图转至国语影片的生产行列(注321)。而部份较具规模或远见的台语片制作业(如台联、永裕)也转而制作国语片(注322)。到了一九六九年底,台语片终于崩盘,并在短短几年内快速地走向停产,尔后的国片生产就端靠国语影片制作公司了。
    相反的,此时期国语影片公司正走向另一种方向,包括中影、联邦、以及后来加入的第一影业(一九六七年),都渐渐走向较大的规模经济;同时,也都企图以片厂概念经营。这或许受到国联来台,所带来的劭氏经验影响。虽然就发展程度而言,台湾并未真正出现劭氏、电懋那样的规模;但片厂理想确是具体而微地左右了此时期的生产方式。
    发行托拉斯   
    至于发行的部份:一九六五年起,台语片仍然持续兴旺,并且盲目地加速生产。同时,发行业也继续茁壮。但长久潜在的隐忧也终于浮现,并且导致台语片在一九七0年的全面崩盘。台语片的发行市场面临重整。而同时,国语片稳步成长。一九六九年的产量首次超越台语片,吸引了许多台语片发行业者的注意,并逐渐转移其脚步。国台语影片的发行市场也就出现重新洗牌的现象。
    在这个时期里,台湾影片的主要发行商有永新、大鹏、永裕等,都是新出现的公司,可见当时竞争淘汰之激烈。同时,国语影片的发行也因生产量的提高,而日形重要。除中影外,联邦也迅速成为台湾影片发行业的重要一员。
    永新老板戴传李原为美都的蔡秋林制片,以后又参与影片发行的工作。一九六一年,戴传李离开美都,成立永新影业社(注323),开始自立门户的事业。一九六一年,永新与邵罗辉导演合作,改编日本童话「桃太郎」(注324),获得相当大的票房成功。此后,永新开始自制影片、自己发行。影片量逐步增加,渐渐成为当时相当重要的产销者。不少其它小型制片公司,如南天、永芳等之影片,就转请永新代为处理发行。
    由于长期经营发行工作,永新与全省各地相当数量的戏院,建立起密切的合作关系。一九六八年,戴传李兼任排片人的工作,对影片是否上演,以及档期安排的好坏,有了更大的决定权。这样的权力,帮助他建立起一条自南到北的院线,使当时「一半以上的台语片要上映得经过我的同意」(注325)。可以说,台湾电影营销的势力,在前一时期台联赖国材时代逐渐建立。到了本时期,戴传李将之充分发展,并终于成为台语片的第一个发行托拉斯。
    戴传李曾就读台大,并曾在姊夫锺浩东之基隆中学教书,与知识界多有往来。这使永新所摄制之影片多以文艺类型为主,并改编相当数量之中外著作(如「米兰夫人」、「冰点」),摆脱了以往台语片改编既有歌仔戏目为主的风潮。戴氏本人也化名戴哲钦参与编剧,但作品不多。永新在一九五二年另外成立了永达影业,目的也和当时许多公司一样,旨在节税。一九六五年,戴传李为天南发行「烟雨蒙蒙」,是早期接触国语影片的经验。以后,国语片市场渐盛,永新似乎也勉强尝试,但终未成功。从口述历史数据中(注326),我们可以发现,戴氏虽然叱剎台语影坛,但对当时强势的外语片、国语片,仍心感无力。自知:「他们(指国片和外语片)的规模较大,国语片的电影院较好,洋片的更好,若没有基础,在台北排片很困难,台北戏院的发言权很大,像新生、乐声都大得像天,我们根本无法控制....」(注327)。这一点,相当具体描绘出当时台湾电影市场上,国、台、外语影片势力的实况。
    与永新同时崛起,但发展较晚的大鹏,在一九六二年便发行了成功影业制作、徐守仁执导的「雨夜花」下集。一直到了一九六七年,大鹏自制「思慕的人」、「安平追想曲」(陈扬导),正式踏入生产发行的领域。一九六八年,大鹏继续聘用陈扬执导影片拍摄,一口气完成八部影片,加上欧云龙、林裕渊等人执导的影片,大鹏以年产十二部片的记录傲视群雄。一九六九年,大鹏影片更高达十四部,除了「风」(邵罗辉导)交由成功影业外,余全由大鹏登记发行。大鹏影片以喜闹剧为主(如追随当时所谓阿西风潮的「阿西娶新娘」),基本上已脱离台语片前一时期翻拍歌仔戏的潮流。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见,台语影片发展到第三个五年期里,基本上已必须走原创新编的路。现成戏码、或民间传奇已不复为观众欢迎了。一九六九年,台语片崩盘,大鹏深受打击,旋即停产,回到发行的业务上。一九七五年发行皇冠之「桃花女斗周公」(赖成英导演、侯孝贤编剧),成绩婓然,但整体经营仍断断续续。一九七八年,张书鹏再筹制「大馒头与俏姑娘」,但成绩不佳。以后,大鹏的生产和发行量也都有限,不复当年之风光。
    以阿西喜剧为尚的还有永裕影业。永裕在一九六六年摄制发行汤浅浪男的「雾夜的车站」,此后便以模仿日本黑社会剧及黑色电影(film noir)为主。但一九六七年后,改以喜剧为主要路线,由徐守仁拍摄「阿西,阿西」,跟上当时阿西风潮。到了一九六八年,更由陈义、张熏男制片,辛奇一人执导完成「阿西做大舅」等五部片。来年,喜闹剧失去市场,台语片跌入谷底,永裕也就销声匿迹了。
    此一时期较重要的台语片发行商,还有新高与联兴。新高发行之影片以自己生产的为主。多由游炉担任制片,无特定重用之导演。影片风格也随导演而异,属于纯投资、而无长期企画之影片产销公司。一九六九年后,台语片失去市场,新高也立即退出影坛。至于联兴,系由许火金投资经营。以生产发行剑龙(即洪信德)(注328)导演之谍报片与武侠片为主,影片风格较同时期之其它公司为异。一九六九年后,台语片没落,联兴也尝试拍摄国语影片(如剑龙之「草上飞」),但显然不敌当时台、港两地之国语影片,撑到一九七一年,出品侯铮执导的「独臂空手刀」后,联兴便淡出影坛。
    国语片方面,中影仍然维持着台湾影片龙头的地位,以每年四、五部的速度,出品发行了十九部影片。虽然与当时台语片公司动辄每年八、九部片的数量,显然无法相比。但国语片的制作严谨、耗资庞大,素质自然也高。在当时票房市场的表现,不仅超越台语片;同时,较之香港国片,也毫不逊色。中影发行影片,有着先天的优势,从生产、发行到映演完全整合的系统,使中影影片畅通无阻。加上龚弘之健康写实主义路线的成功,影片更受欢迎,也就奠定了中影往后二十年,在发行市场上稳固发展的基础。
    此外,特别值得重视的是联邦电影在此时的表现。联邦于一九五三年正式成立,由沙荣峰、夏维堂、张陶然、张九荫四人共同组成。早期以进口香港影片为主要业务,并逐步参与港片在台的发行业务。港产国片在台湾固然有长期一贯的市场,但面对好莱坞与日片的地盘势力,经营起来仍然相当辛苦。为了开发国片市场,避免影片映演受到扺肘,联邦也设法建立起由八十余家戏院,从台北到花莲天祥的全省第一条港片映演院线。(注329)
    一九五六年,香港电懋成立,联邦获得在台发行权,成立国际影片公司经营;同时,联邦仍兼代理劭氏影片的发行,两大片厂影片皆由联邦代理,片源势力之大,可想而知。随着六0年代,电懋、国泰、劭氏的蓬勃发展,联邦也就成为台湾港片发行市场上的主角。此外,联邦还成立中艺影业代理英国兰克影片、大江影业代理日本新东宝、松竹,堪称发行业龙头。
    联邦以发行影片为主,制片部份,仅偶而参与投资而已。一九五七年,联邦投资拍摄「沈常福大马戏团」,这是第一部由联邦挂名出品的影片。一九五八年,又出品了「第三届亚洲运动会特辑」。一九六0年,联邦投资大陆来台影人吴文超拍摄「圆环石松」,这是联邦出品第一部剧情影片,也是唯一一部台语影片。一九六三年,李翰祥与香港劭氏决裂,来台创立国联电影公司,创业作「七仙女」(一九六三)与「状元及第」(一九六四),即交由代表电懋在台湾与劭氏打对台的联邦发行。除了「句践复国」与「西施」(一九六五)因与台制厂合作外,其它国联影片一直交由联邦发行(注330)。一九六七年,联邦与国联因财务纠纷而解除合约,国联改与中一社的朱宗涛合作,影片交由中信发行。(注331)
    一九六六年,联邦与国联解除合作关系,着手自行发展制片业务。一九六七年,自香港劭氏挖来胡金铨,拍摄「龙门客栈」,一炮而红,继「梁祝」的黄梅调电影后,又掀起新的一波国语武侠影片高潮,联邦也就正式投入了影片生产的行列。一九六六年,国际影片公司也成立制片部,并在桃园大湳成立国际电影制片厂,加入联邦的制片生产工作,并于一九七0年完成「侠女」,成为国际的代表作。一九六八年,联邦除了继续制作发行武侠影片外,还投资了康昌青电影公司刘家昌的处女作「二十年代」。七0年代之后,联邦不仅分别以联邦、国际之名,出品发行影片。同时,又组成国艺影业制作影片。加上代理英国片的中艺也与香港独立制片合作生产,联邦的生产量也形成相当规模。
    联邦以发行起家,尔后建立院线,支持国联成立,创办国际制片厂、国际冲印,筹组制片工会,推动电影法,拍摄「龙门客栈」引导数年武侠片风潮,带动台湾电影成长.....,对台湾电影贡献确实卓越。(注332)
    比较附图四与附图六,我们再次发现,在此一时期,除联邦外(注333),发行量最多的公司正好也是制片量最多的,这再次证明了大公司的兴起。奇异的是,除了中影外,前一时期的七家大公司竟完全无法存活到这一时期。足见当时业界普遍缺乏专业经营能力,也缺乏前瞻眼光与长期投资的魄力。这种只求短线经营的风气,造成了台语片业界暴起暴落的现象。而可悲的是,此时期称霸的几家台语片公司,竟也将重蹈覆辙,在下一时期里,陆续销声匿迹。
    回顾此一时期,发行量前五名的七家公司虽然发行了一百五十部影片,却仅占全部近八百部片的百分之十八点九二,比例较前一时期的三十点三六,显然低很多,显示出大公司虽然兴起,但掌握市场的能力完全不及过去。如果检查此时期的发行商数量,我们发现平均有七十六家发行公司参与了发行市场,较前一时期多了一倍。六0年代前半期所兼并整合出来的局面,再度被大量短线经营的中小发行商攻入破坏(注334)。这虽然使产业避免了垄断,但也使产业继续维持中小规模的型态。等到七0、八0年代,香港影片由嘉禾、劭氏,及其后的大量独立制作公司(如新艺城)率领,以大规模企业力量,大举进攻本地市场时;台湾中小经济规模的电影业也就应声瓦解。
    第六章:处变不惊(1970-1974)
    外交挫折与爱国政宣电影  
    一九六九年一月,就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为求解开越战僵局,重整中南半岛上的势力,试图调整与中共的关系。同年三月,中苏边界爆发珍宝岛武装冲突,中苏交恶,中共企求外援。美国与中共之间,突然出现和则两利的局面。原本六0年代两极对立的国际战略,在七0年代甫开始,就出现了转圜形势,从此进入多元平衡的结构。而在这新的形势下,台湾成为可以牺牲的棋子,开始它惨淡的七0年代。  
    一九七0年十一月,联合国大会首次出现支持中共入会的票数超过支持中华民国的票数,中国代表权岌岌可危(注335)。同时,加拿大与意大利宣布与中共建交。美国提出「台湾地位未定论」,并取消各项对中共的旅游、输出、访问限制。同时,尼克松在国情咨文中,首次称呼中共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并表示希望访问中国大陆。对台湾而言,七0年代刚开始,就面临了「国际情势逆流,姑息气氛弥漫」(注336)。七一年六月,蒋中正总统在第三十次国家安全会议上激励国人「庄敬自强,处变不惊」。但旋即于十月,中华民国被迫退出联合国。季辛吉、尼克松先后访美。比利时、伊朗、科威特、墨西哥....纷纷与我断交。一年间断交国达二十七个,其中包括日本(七二年九月)(注337)。
    另一方面,一九七一年一月,美国宣布将琉球连同钓鱼台在次年交予日本,引发旅美中国学生的「保钓」运动。台湾各学校串连声援。十一月,台大举办「民主生活在台大」座谈会,凯陈国事;陈鼓应以「开放学生运动」为题,在「大学杂志」上呼吁政治革新。大学杂志成为批判时局、鼓吹民主的旗手。来年四月,中央日报刊出「一个小市民的心声」,抨击大学杂志与学生运动;并将全文印成二十多万本手册,分交党、政、军、学校....等各单位研读。
    退出联合国、中日断交、保钓运动....形成了七0年代的基本政治形势,它带来政治的危机、经济的疑惧,与社会信心的松动;它使保守力量紧绷,以图维持旧有秩序;但也激起革新的要求,为安逸已久的社会,投下对立冲突的变量,以及阵阵不安的涟漪。
    一九七二年十月,以健康写实主义影片称着,并逐渐走向爱情文艺路线的中影总经理龚虹卸任;改由制作抗日谍报片「扬子江风云」,创票房佳绩,并蒙行政院长蒋经国嘉许「主题正确」(注338)的中制厂厂长梅长龄接任。梅长龄就任后,适值中日断交,民心士气有待纾解,中影受命制作鼓舞民心士气的政治宣传影片。梅长龄将其过去在中制厂筹拍的「张自忠传」改为「英烈千秋」,交丁善玺编写。一九七四年「英烈千秋」上映,大受欢迎,一时间,公民营机构纷纷抢拍爱国政宣影片,例如,中影的「梅花」、「战地英豪」,中制的「大摩天岭」、「女兵日记」....,于是开启梅长龄的政宣电影时代,也开始七0年代中后期,爱国电影风行的现象。
    中影以「英烈千秋」这部讴歌抗日英雄与颂扬抗战胜利的影片,来响应中日断交所造成的社会心理挫折。这一类军事爱国电影重振了社会松动的信心,被视为是正确的创作路线,也获得官方大力支持。「英烈千秋」开镜时,中央党部秘书长张宝树亲临主持。此后「大摩天岭」开拍,行政院、国防部也纷纷表示嘉勉。对这一类军事政宣影片,文工会均积极协调部队提供必要的军队支持。而国防部与其它政府宣传机构也惯例配合,要求所属之各电影放映队,反复地在学校、乡村免费播放。
    综观「英烈千秋」以后的爱国政宣片,基本上都围绕着对日抗战题材;这样的选材,无非是在过去的历史中,寻找胜利的记忆;藉以忘却现实中的挫败,建立一种心理的防卫机转(defense mechanism)(注339)。抗日影片激励了民心士气,与国民一同温习抗日的胜利,也在胜利回忆中,宣泄了因中日断交引起的愤恨情绪。同时,在七0年代,台湾面临国际地位与形象低落的时候,这一类影片的出现,「补偿性地诉诸坚忍的民族正义,投射了人民对一个中华民族理想形象的渴望」(注340)。
    电影的净化道德运动    
    另一方面,官方也开始收紧电影尺度,整顿影片的内容。将对外部斗争的注意力,移转到对内部矛盾的整饬。希望能借着控制内部秩序,减低外来挫折的破坏力。七0年代开始,受到电视竞争的影响,电影不惜放弃道德标准,以暴力色情吸引观众(注341)。同时,因于七二年香港色情片、老千片的启发,港台两地电影立即弥漫暴力、色情、与围赌歪风。七三年九月,行政院长蒋经国出面批评,指示检讨国片色情暴力的内容倾向,并指「罔顾国家利益之电影公司应严厉处分」(注342);电影处长戚醒波立即紧急呼吁业界自律,要求改变制作路线;同时,订定「取缔残杀、打斗、色情影片检查尺度」(注343),于事前严审剧本,三个月之间退件十二部,拍片限制增加,拍片量逐渐减少(注344);十月,新闻局呼吁电影界推行净化运动,台制、中影纷纷以开拍爱国电影,以为响应,制片协会亦随即通知全国编导,全面推行电影净化道德运动(注345)。
    然而,抽象的道德运动并无法真正翻转国际政治的颓势,电影界的行动不过是形式上的敷衍了事。除了公营片厂的几部爱国政宣影片确实开拍之外,整个道德净化运动变成是在芝麻蒜皮的细节上表态作秀。一九七三年十二月,片协宣称男演员头发过常,影片将遭禁演(注346)。同时,新闻局为加强净化管理,修订「海外电影机构拍摄国语影片申请押税进出口底片处理要点」,借经济手段,控制影片内容(注347)。七四年二月,新闻局再次警告影片勿渲染暴力色情,同时片名一定要文雅。随即又警告赴港拍片的台湾女演员「洁身自爱,勿拍脱戏」。此外,新闻局也通知影剧协会,要求香港演员坚守政治立场;并以禁演影片为胁,要求梁醒波、萧芳芳正式表态(附匪或反共)(注348)。
    这一波的管制行动,基本上将电影政治结构上可以运作的管道,均动员起来,但效果显然并不理想。电影工业经过六0年代的成长,已经逐渐发展出稳定的商业性格与自主机制,政治力量实无法像五0年代那样全面干涉。电影检查与道德约束,固然造成影片制作的困扰,阻滞了产量(注349),但电影业仍然投机取巧地寻找存活方式,游走在官方订定的界线边缘,只管继续制作爱情文艺片,以及抄袭一九七二年开始的另一波更大热潮 -- 武打电影。
    李小龙与政治焦虑    
    七0年代的武打电影热潮,首因嘉禾公司与李小龙的出现。一九七0年,劭氏的邹文怀出走,成立嘉禾,初期仅为小资本公司,原争取的张彻、程刚、王羽,结果又都无法为嘉禾拍戏,嘉禾一度困入窘境。一九七一年,嘉禾制片刘亮华赴美争取李小龙拍「唐山大兄」,结果所向披靡。次年,由罗维导演,再拍「精武门」更掀起全球一片中国功夫热,从此开启了李小龙时代(注350)。
    李小龙挽救了日渐衰颓的武侠片,将乌托邦的武侠电影,转化为与民族精神合一、讲究真功夫表演的现代武打片型。电影工业因此一新类型的出现,生产力为之一振。台港两地纷纷加入风潮。香港由嘉禾的罗维率李小龙(及尔后的成龙),以及劭氏的张彻率狄龙、姜戴维,一同重塑武侠武打类型;台湾则由丁善玺与王羽等人,跟拍武打影片。这些影片除了在港台受欢迎外(注351),又因李小龙魅力打开了海外市场而外销他国。
    一九七三年初,省制片协会海外市场拓展委员会称,国片外销总数超过一百五十部,外销地区达五十三个,收入超过新台币四亿元,打破国片外销记录(注352)。不过,外销国片可能包含港片,以及以往的旧片。若就资料看,则一九七二年仅有八十一部影片送检,一七一部在台北戏院映演。同时,在跟拍热潮的同时,七三年后,国片生产又呈现浮滥现象,市场供过于求,普遍滞销的情形浮现,售片版权费下跌,中小企业性格的电影业,仍未能顺势建立良好的产业秩序、扩大产业规模。
    李小龙电影以激烈逼真的身体对打、戏剧化的「悬空三弹腿」、「双截棍」、以及犀利的哮叫和怒目特写,建立起一种欢畅的暴力美学形式。打斗时的受虐与虐人,不仅不再被电影技巧隐藏,相反地,还更加夸张地予以呈现,藉以形成一种 Gilles Deleuze 所谓「愉悦/痛苦交混的诡异情结」(peculiar pleasure-pain complex)(注353)。台湾男性观众透过这种类似新兵训练的欢痛过程,建立属于阳刚性的自我认同与群体认同(注 354)。同时,在电影院里、宿舍寝室李小龙海报前、或教室内的彼此练武,获得宗教狂热般的认同仪式(注355);而其中扮演皮鞭角色的双截棍,也成为男性恋物心理的投射对象。借着这样的认同与群体激励,观众的心理获得抚慰,得以减低现实生活中,政治与民族形象的去势焦虑。
    透过上述的运作过程,李小龙电影适时地满足了外交挫败的台湾观众。不过,同样的电影,却在其它华人地区获得不同的诠释。例如港九人民便以全然不同的角度,解读李小龙电影。香港文化研究者周华山这样分析:「七一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联合国,『巨龙苏醒』之说高唱入云,甚嚣尘上。『中华民族』尊成为国际热潮,自然也被商品化。李小龙电影正好塑造中国人奋勇不畏强敌,击倒侵略者与压逼者....,随着中华民族主义高涨,卑躬屈膝的自卑感靠『打外国人』来肯定自我形象」(注356)。
    从这里我们看见一个荒谬的现象:一部电影同时迎合了立场全然对立的双方,并任其各取所需,各自满足(注357)。其实,与其说李小龙电影产生荒谬现象,不如承认在七0年代,两岸三地的矛盾已因为民族主义和本土情绪的冲突,而出现吊诡。这种两难局面,将因保钓,「回归认同」运动,陈若曦、陈鼓应赴大陆....等事件,而更形暧昧复杂;并且在七0年代后期,造成台湾社会的困惑与激辩。
    李小龙电影不仅满足各地中国人的不同民族情绪,同时也因为对抗白人势力的叙事内容,一跃成为第三世界的共同偶像。然而,李小龙的胜利乃诉诸身体力量,而这样的力量到底不敌现代武器。因此,整个以武打做为实力基础的李小龙电影,不免成为一种失去前提的神话,只能存在于电影类型中,凭由作者与观众间的默认而存在,一旦走入现实,终将脆弱得不堪一击。心理的补偿满足与现实的再次幻灭,产生了新的「拟似抗争」(quasi-antagonism),使李小龙电影出现类如义和团的难题。而这样的难题将一直延续着,直到九0年代徐克的黄飞鸿也一样无法解决。
    李小龙电影影响了七0年代台湾影片的制作方向,也为台湾电影开辟市场,其经济意义不小。但若就美学发展而言,台湾武打片并未走出开创的形式,只是反复地自我抄袭,或模仿香港开发出的路线而已。这种不求进步的跟风精神,使得台湾电影的制作质量无法精进,相较于香港一波接一波的武打形式突破(如罗维、刘家良、吴思远、洪金宝、袁和平、成龙....),台湾电影的创作能力,从七0年代便日渐落伍,并且在八0年代开始,就瞠乎其后了。这也导致了两地的电影实力,从此渐行渐远。
    明星经济与品牌价值    
    李小龙之外,爱情文艺片也在这个年代找到另一种变形。一九七二年,刘家昌执导「晚秋」、「小雨」、「只要为你活一天」(注358),歌曲受欢迎,票房亦不差,因此受到各方邀约,刘家昌便以极快速度,连续完成多部影片;同时,又受到梅长龄的眷顾,为中影拍摄了八部影片,刘家昌的歌唱文艺爱情片遂崛起。刘家昌的影片以歌唱为主,音乐风行之程度,几成时代之音。但电影的故事内容与角色心理均浅浮刻板,较琼瑶影片尤疏漏;同时,创作以快取胜,经常一镜到底,既不讲究戏剧结构的经营与表演效果,也不重视影像呈现或电影基本语言,整体来说,是以「粗疏的形式,幻想的题材,将文艺片引入另一歧途」(注359)。刘家昌电影的卖座,更鼓励台湾电影制作走向简陋主义,并将电影变成附庸于歌曲与明星的一种消耗性商品,于美学的建立,并无帮助。
    另一方面,李行在完成「秋决」后,重新回到爱情文艺路线。一九七三年,为老东家台联的赖国材,拍摄琼瑶小说「彩云飞」,以甄珍、邓光荣为主角,卖座鼎盛;接着,又拍「心有千千结」,一样卖座,重新燃起另一波琼瑶电影热;来年,李行续拍香港东方日报马奕盛投资的「海鸥飞处」,票房甚至打破文艺片记录,从此「甄珍成为国语片天王巨星,邓光荣以粤片主角转进国片,亦成各方争取的文艺红星,李行、甄珍、邓光荣三人,当时号称票房保证的『铁三角』」(注360),只要挂名三人的组合,便可顺利筹资上片。
    「海鸥飞处」建立起的所谓「铁三角」组合,其实代表了「明星经济」(stareconomics)的兴起。台湾过去虽也有国联公司倡行明星制度,但系统化地以明星票房价值(或称「品牌价值」,trademarkvalue)(注36 1),作为外埠售片议价标准,还是要以甄珍起首。七0年代,台湾爱情文艺片在明星的「品牌价值」带领下,顺利销往东南亚、韩国等外埠。不仅带动影片市场,也稳定生产与营销关系,为明星经济建立范例(注 362)。甄珍之后的林青霞、林凤娇、秦祥林、秦汉,都保证了商品化影片的持续生产,对电影经济的稳定运作有相当贡献。也难怪台湾电影界会深深迷信明星价值,不断地试图予以复制。
    西方的明星制度在五0年代随着片厂的陆续瓦解而消散,明星意义也在六、七0年代,平民主义与电视兴起后,逐渐褪色淡化。相较于过去,明星的品牌价值显然已多少贬值。全球电影交易的标准,不再独重明星的品牌价值,影片的「制作价值」(production value)(注363)亦成为主要考虑。传统的明星身价在美国以外地区较为有效(注364)。台湾的明星意义贬值较慢,但也在消退中;一九八九年完成的一份电影观众意见调查显示,「演员考虑」(六成二)仅次于「类型」(七成八六),为观众选择电影的主要因素(注365);而一九九三年所作的相似调查,则显示「剧情」(五成二)是首要选择条件,「朋友推荐」次之(三成九),「演员」再次之(三成三)(注366),显见明星意义也已退烧。然而,台湾片商仍对明星一往情深,念念不忘。一直到九0年代,国片不景气时,仍然高喊着建立明星。
    明星品牌效应使得爱情文艺电影的制作热潮持续增温,各个导演都渴望挖掘明星,开拍爱情文艺片;除了李行、刘家昌、张美君外,六0年代陆续回国的留学导演,如白景瑞、陈耀圻、刘艺....也都无一幸免,纷纷投入爱情文艺的生产行列(注367)。当然,创作市场是非常实际的,创作者的感受必然受到市场法则的影响。这可能是当时导演们纷纷陷入武打或爱情文艺浪潮之中,无法与商业市场保持距离的原因。
    电影创作全面向商业机制臣服,使得台湾电影不是武打,就是爱情文艺。连几部爱国政宣电影也都不免俗地添加武打或情爱场面。外交挫败,国际地位低落的七0年代,台湾就以枕头、拳头这样的影片对抗一切;在哼哼唱唱之中,手忙脚乱地度过了风雨之秋。
    石油危机下的电影经济  
    一九七三年十月六日,埃及、叙利亚进攻以色列,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十七日,波斯湾六国宣布石油价格提高百分之二十一,七0年代的石油危机于焉开始。台湾经济向来依赖出口贸易成长,石油危机造成的国际经济低迷,以及物价波动,对台湾产生相当不利影响。同时,过去长时期成长导致的通货膨胀压力、外交困境造成的外销限制与投资意愿降低等等,也都影响台湾经济。为了因应上述危机,政府决定加强公共投资,以十大建设计划带动经济的持续成长。
    由于缺乏直接的证据,我们很难说明电影工业是否受到石油危机与十大建设的冲击。理论上,石油危机造成的短暂性收入紧缩,汇率制度变动,以及两次明显的物价上涨(注368),应该会影响观众买票进入电影院的意愿。同时,十大建设吸收的公共财,也应当改变原本金融的宽松情况,增加电影生产集资的困难。但此一时期,国民所得仍持续增长,娱乐教育文化消费比例也恒保持在百分之八以上,因此电影娱乐的消费支出,并未明显减少。一九七三年石油危机爆发,七四年文娱消费比例虽略降低,反应当时消费转趋保守的心理,但七五年又迅速回复正常,可见整体影响不大(注369)。同时,电影工业基本依赖民间资本自足,资金规模亦不大,应不至受到庞大公共投资的排挤。如果说石油危机对台湾电影业有什么清楚直接的影响,那可能是一九七四年二月,电影院为配合节约能源运动,所实施的减映一场措施;以及七六年八月,北部戏院因限电影响,而停映日场两周。
    至于外交困境是否直接造成电影外销限制或投资意愿低落,我们也没有清楚的证据可以说明。一九七三年,印度尼西亚加强对华语影片课税;新加坡、泰国限制武打片进口;七四年,苏门答腊一度禁映华语片;此后,科特迪瓦、伊拉克、叙利亚、埃及、苏丹、菲律宾、韩国、西印度群岛,都曾限映功夫武打片(注370)。但基本上,这些困扰外销的限映或禁映措施,主要是因为武打片倾销泛滥,并且过于暴力,而非出于政治性的原因。同时,限制对象也不单独针对台湾,其它香港华语影片也在限映之列。因此,外交困境似乎并未对电影经济产生直接的负面影响。而若就七0年代台湾影片输出盛况来看,恐怕这一时期,反而是台湾电影出口表现较佳的时候。
    此外,一九七三年,台湾实行电影底片进口冲退税办法,底片得比照工业成品加工出口冲退税捐(注371);同时,降低底片进口税至百分之十三,较原税率低了近一倍;又规定台湾影片娱乐税不得超过百分之三十。这种种措施,配合过去的底片押税进口办法,吸引相当多海外公司来台拍片(注372),例如:香港第一影业、长弓电影公司等等。因此,我们很难说此时期电影的投资意愿减弱(注373)。由此看来,七0年代的外交困境也显然并未直接影响台湾电影经济。
    影响当时电影经济发展的,可能还是电视的持续成长。而这种负面影响,又因「客厅即工厂」运动的推行,更形严重。一九七二年六月,谢东闵接替陈大庆将军,成为台湾第一位台籍省主席。他希望在上台六年后,消除全省三十多万贫户,因此推出小康计划,展开了「客厅即工厂」运动,鼓励农村家庭从事副业生产,创造财富。「客厅即工厂」推行五年,全省已有十一万六千多小区妇女投入此一行列,农村家庭成为工厂与加工区的延伸。农户与劳工家庭的收入增加,但传统休闲时间与休闲型态,显然也有重大改变(注374)。
    「客厅即工厂」运动明显地增加了民众居家的时间,亲近电视的机会也增多了。同时,七0年代里,拥有电视的家庭数量继续增加,电视播出时数配合工业化生活型态而调整,彩色电视以倍数成长,高收视的连续剧增多(注375),电视外的一般娱乐消费物价上涨....,这些变化都使得电视收视率快速提高,收视时数增加,收视习惯也更趋稳定;而相对的,传统的文娱消费习惯也跟着改变,看电影不再是主要娱乐,电影观影人口迅速减少,媒体替代性在这样的竞争条件下,发挥得更彻底了。
    电影人口减少,个人年观影率降低,随即产生的现象就是观影的选择性提高。七0年代以后,观众进电影院的机会渐渐减少,难得外出看电影的时候,自然要好好挑选影片。此时,影片的质量竞争,就变得更激烈了。台湾和香港电影在这个时候,出现关键性的兴衰对比,开始时可能不为人所注意,但随着时间发展,我们重新透视这个时刻,便会发现其中的重要性。以下,便从台港两地电影在此时期的发展,看彼此间的角力竞争。
    七0年代,台港两地电影进入另一波生产荣景。香港出现劭氏、嘉禾对决的局面,台湾也出现大量民营公司,与三家公营片厂抗衡,形成以民间为主的电影生产时期。在这两地各自捉对竞争的局面中,台湾与香港电影也开始关键性的兴衰互动。附图二A 列出了自一九六八年至一九九四年之间,台湾电影与香港电影的送检数量比较。附图二B 则呈现其中的消长趋势。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如不论票房实力,单以生产数量来看,台产影片与港产影片在一九七一年以前,基本上还算不分轩轾。但一九七一年(也正是台湾电影第二次生产高峰结束时)之后,台产电影在数量上就再没有机会超越香港电影,两地电影工业的差距也从此拉开来。(注376)
    台港两地电影力量的消长,主要有几个原因:
    (一)台语片因影片质量不佳、消费者结构改变、产销失衡,以及电视的强大竞争....等等因素,迅速瓦解,造成台湾本地制片量快速滑落,而同时,国联电影发展不顺,其它兴起的中小影业也无法迅速补上所需,映演市场出现空缺,港片便获得乘虚而入的机会。
    (二)七0年代,台湾出现许多中小型电影公司,但实力与耐力较差,无法与香港大片厂竞争,受到经济波动的冲击也较大,基本都维持不久。七三年后,过多的武打片堵塞市场,产销失衡,许多公司只能停产,台湾整体产量锐减,香港影片则继续维持扩张。
    (三)同时期,香港电影恰因嘉禾的兴起与李小龙功夫电影的广受欢迎,而进入旺盛的片厂量产。所生产之影片,无论质量、成本、营销基础,都较台湾电影为佳。同时,劭氏亦挟其强大的市场基础,适时扩大市场的占领。使香港影片在台快速成长。
    (四)七0年代,台湾已拥有较佳的经济基础,特别是外汇累积与民众的娱乐消费实力(注377),明显成长。同时,电视收视率的提高,使电影人口减少,个人年观影率降低,电影观众消费的要求提高。这些都促使当时的台湾片商,转向购买较优的港产影片,使香港电影在台湾的占有程度更形扩大。可以说,七0年代开始的港台影片势力消长,对港片而言,确实是天时地利人和的。
    (五)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注意,七0年代的电影政策所造成之复杂的我消彼长效果。如前所述,一九七三年台湾实施底片押税与冲退税等优惠办法,吸引海外影业来台生产,但同时也诱使本地公司赴外虚设行号,再以海外回国投资名义,争取优惠。因此,由当年影片送检资料统计,七0年代台湾映演市场上,香港电影的供应量虽增加,实际上却有相当部份系海外来台拍摄,运用台湾的人力物力(如香港第一影业);或由台湾导演与中小型公司为香港投资客拍摄影片(如李行)(注378);甚至也有台湾影业社假香港公司名义出品,实际却全为台湾生产。因此,局面上,台湾电影制作业仍然相当兴旺;而实证统计时,则出现衰退现象。这种衰退现象在七0年代后期片厂制度瓦解,香港独立制片业兴起后,渐渐以假成真。因为,原本来台、或委托台湾拍摄影片的业务,也被香港独立制片公司接收。到了八0年代中,台湾甚至转而委托香港独立制片代为摄制影片了。
    导演赖慧中清楚生动地解释了当时的状况:「当时为鼓励外资进入台湾市场,设有押税和冲退税制度,也就是说外资公司可以从国外进口底片,进口的时候将税金押在海关,等底片出口的时候再将税金退还(押税政策)。外资公司在台湾不必赋税,其实是逃税(所谓外资公司实际是国内业者前往虚设,则可藉此逃税)。最重要的是当时香港的冲印公司(包括东方、长江等等)为了争夺台湾的冲印市场,不但冲印费用压低,而且负责垫底(由冲印公司先行垫借拍片时所需底片给制作公司,条件是必须由该冲印公司负责冲印),连押税费用都由冲印公司垫付。冲印公司除了垫底冲印之外,还帮制片公司卖埠,新马、泰国版权几乎都在冲印公司的安排下,在拍片之初就卖定了,如此一来皆大欢喜,也就形成了电影的黄金时期。当时许多台湾公司所拍的都是香港公司电影,原因在此。同时,当时对于香港公司的认定也特宽松,只要是自由总会写张证明就行了,非常容易,有没有公司资本,没有人知道。以台湾公司名义出品的电影不但资本有问题,而且当时还需要先行送审剧本,还不一定通过,当时的检查制度不比现在。所以台湾出品的电影多半以香港公司作名义。之后呢,台湾电影一落千丈,香港电影卖钱了,于是继续使用香港电影公司拍台湾片,这就是当时大背景所造成的了。」(注379)





    上一篇:台湾历史4
    下一篇:台湾电影历史6



    灵活就业-技能/资源雇佣平台
    

    oppue 实习影

    影值: 12 银子: 0

    2021-4-18 12:42:58 | 显示全部 返回 收藏收藏

    难得一见的好帖



    灵活就业-技能/资源雇佣平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主页

    需求大厅

    互动

    技能物语

    教程/投稿

    更多+

    
    发帖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