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

扫一扫打开手机网站

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帖子详情

相关文章推荐
  • 本科学历可报!图文数据标注,月入4-6千!在校大学生线上可做~
  • 招募授课老师 每周只需授课3.5天保底年薪12w-18w,周末住宿打车报销~
  • 80-200元/时,n次方教育招募精品课堂授课教师,保底年薪12w-18w,有打车费用报销,周末上课酒店住宿全包!
  • wx视频号 发视频、发图文
  • 杭州晟纬文化艺术工作室
  • 擁有多年經驗!!因車禍腳傷而轉職接案
  • 招募发型模特

    招募发型模特

    2024-06-29
  • 设计兼职 工资周结,100-300元/单提成!
  • 市桥街有现场招聘会
  • 需要一名女演员
  • 【设计兼职】工资周结,100-300元/单提成!
  • 北京互勉拍摄中式证件照➕美式证件照
  • 线上兼职,内容发布简单,每天10到20分钟,可月入500+
  • 修改错字,日结
  • 你好我们机构是教育局属下的正规教育机构。现正在招能长期的兼。职助教老师24年2月20日∽24年7月中小学生放假止。
  • 个人自由设计师,可约稿
  • 超简单两个兼职,手机也可操作!
  • 全国收  拍摄地:杭州或者广州
  • 北京跟组

    北京跟组

    2024-01-21
  • 招募线上分销代理,时间地点不限,自己利用空闲时间赚零花钱!!
  • 广州8号替身fitting
  • 有类似这种感觉的演员私我发资料
  • 悬疑片招募演员
  • 【线上兼职】英语作文老师招募!120-250元/千单词,长期招募!
  • 找人做这种图

    找人做这种图

    2023-12-12
  • 《沧海扬帆》中国首部说唱舞台剧,还有大量角色未定,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报名
  • 成都市冠卓品牌设计责任有限公司简介
  • 想找个离天河近的工作
  • 精通网络维护,电脑维修,打印机维修
  • 电视摄像4

    电视摄像4

    

    3dao 实习影

    影值: 23 银子: 0

    2018-1-4 07:07:34 | 显示全部 返回 收藏收藏

    (二)画面的色彩构图
      画面色彩构图是指根据主题和表现内容的需要,对画面内的可视对象进行恰当的配置和布局,以使各种色彩形成一种既有对比变化,又是统一协调的整体关系。
      进行画面的色彩构图,要善于调动和运用各种色彩的感情特征,并巧妙灵活地利用拍摄角度、光线、镜头等多种造型手段,以形成画面框架内各种色彩的和谐配置。特别要善于在多姿多彩的自然世界和社会生活中提炼和发现 色彩的美感并通过画面中色块的面积差别,主体色和背景色的关系、色别间的明度与饱和度对比等重新组合建立起色彩构图的规律和秩序。
      1.色彩的选择
      画面色彩的选择应从处理好主体、陪体及背景的色彩关系着手。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形成主体色与陪体色及背景色的映衬对比关系,主次之间有了对比呼应,画面的色彩构图和造型表现才有视觉冲击力和艺术表现力。
      主体色与陪体色及背景色的对比关系可分为强对比关系和弱对比关系。强对比关系主要是指各原色间的对比,或者互补色间的对比等。这种对比关系有强烈的视觉力度和对比效果。互补色是指两种相加后产生白光的色光互为补色,如蓝光加黄光后形成白光,蓝、黄两色即互为补色。蓝和黄的对比,就是一种强对比关系,再如三原色中的红与绿、蓝与绿的对比也是强对比关系。
      常见色彩间的互补关系
    色彩(互补色)
    品色
    互补色(色彩)
    天蓝
    翠绿
    绿
    草绿
      弱对比关系则主要是指色谱上相邻色之间的对比,以及彩色与黑、灰、白的对比等,这种对比关系比较含蓄淡雅,视觉感受不象强对比关系那样强烈。比如说,在红、橙、黄、绿、青、蓝、紫的连续色谱上,任何两种邻近的颜色的对比都属于弱对比关系,如红与橙、青和蓝的对比等。而黑、白、灰均属消色,与各种彩色的对比都是弱对比关系,不同的是,白与彩色的对比显得活泼轻盈,黑与彩色的对比则显得端庄凝重,灰则界于黑、白之间。
      这里所说的色彩选择的对比关系只是比较抽象的理论概括,在现实生活中五颜六色的实景中进行拍摄时,会有千差万别的色彩和多种多样的对比关系等着我们去提炼和选择、去组配和表现,诸如蓝天白云、黄土碧树、青山绿水等,无一不展示着自然造化的神妙,构成了电视画面色彩表现的天然宝库;只有经过大量色彩构图的选择和锻炼,才能不断提高我们的色彩构成意识和色彩表现能力,成为善于观察、发现和提取色彩的行家里手。
      2.色彩的布局
      就像写文章时要考虑谋篇布局一样,进行画面的色彩构图时也应该对色彩加以谋篇布局,从而形成和谐统一而又蕴涵对比变化的整体关系和构图安排。总的原则是各种色彩的搭配安排应保证主体突出、对比鲜明、画面均衡、结构严谨。尽管色彩布局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但作为摄像入门教材,本书将在这里删繁就简、提纲挈领地讨论其核心环节,以避免繁冗的阐述。
      色彩布局的关系就是如何处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一般来说,在画面的整体色彩构图中还必须有重点色彩、基底色彩和过渡色彩,做到整体中包蕴局部,局部里容纳细节。重点色彩即是主体形象的色彩、重要情节因素的色彩等,是画面的色彩"重音"和视觉中心。基底色彩是指背景色、环境色等,起到"衬底"的作用。而过渡色彩是指重点色彩和基底色彩之间的联结、过渡的成分,主要由陪体来体现。比如说,在一幅远景画面中表现大草原上的牧羊人,蔚蓝的天空和绿色的草场提供了大色块的基底色彩,暗褐色的蒙古包和雪白色的羊群构成了画面中的过渡色彩,而画面的主体--牧羊人--是色彩构图的重点色彩和视觉中心。
      现实生活中的色彩是千变万化的,但我们拍摄或设计某个画面的时候,却不能无所不包,在用色上一定要力求简洁明快。画面的色彩布局首先要保证重点色彩在位置和面积上的核心地位,同时,为了使重点色彩得到更为突出、鲜明地表现,应配置一些基底色彩,通过重点色彩和基底色彩的对比来强化、映衬重点色彩;此外,要保证整个画面色彩的统一与和谐,还需适当的过渡色彩使画面的色彩构图浑然一体。
    第五节 动态造型手段
      电视摄像与绘画、建筑、雕塑等造型艺术相比,在对运动的表现上有着独特的、重要的特性和规律。电视摄像不仅要通过连续的记录和多视角的表现,在电视屏幕上呈现出物体的运动过程,更为独特的是,它还通过摄像机的运动产生了多变的景别和角度,多变的空间和层次,形成多变的审美效果和逼真运动的视听感受。
      电视画面是一个动态构成,电视摄像是一种动态造型艺术。因此对电视摄像的学习和研究,就离不开对运动的表现和阐释。应该认识到运动是电视摄像的重要造型元素。只有掌握了表现运动的基本内容和运动表现的全面要求,才可能在电视摄像的过程中创造出符合运动造型特点的电视画面,使电视成为更加逼近生活、逼近真实的艺术。
    一、 被摄主体的运动
      运动,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最富变化、最具魅力的物质现象,是各种艺术都力求表现的一种美。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同样,生活不是没有运动之美和美的运动,缺少的是我们的发现和表现。
      首先,我们说被摄主体的运动本身就具有无限的、永恒的视觉美感和造型意义。
      人的视觉对运动最敏感,最容易受到运动的吸引。运动展示出生命和自然的韵律和魅力,运动表现出了万事万物的发生、发展、更替,当运动展现在电视画面之中,本身就具有浑然天成的结构、节奏和韵律,给人的视觉以千变万化的、丰富多彩的愉悦感、启示性和美感。
      第二,被摄主体的运动在摄像造型中具有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的表现意义。
      运动总包含两方面的内涵:即运动的主体和运动的形式。电视画面的造型优势就是能够把运动主体和运动形式以画面形象加以真实表现。运动的主体出现在画面之中,本身就带有画面造型意义和内容指向性。而运动形式的表现和再现,在电视摄像中有着尤为突出的地位。不同的运动形式,呈现出不同的画面造型、表现为不同的画面形象,引发了不同的心理反应。运动形式的美感是电视摄像表现被摄主体美的基本手段。
      第三,运动形成了一定的运动速度和运动节奏,这些运动速度、运动节奏的变化在电视画面中具有不同的感情意味和艺术表现力。
      被摄主体的运动速度和节奏,是产生电视画面冲击力、感染力的重要形式因素。对速度和节奏的不同处理,会直接影响观众的心理节奏和情绪反应。速度快的运动,给人以热烈、紧张、力度大、欢快豪迈、急切躁动等感觉。在画面造型中可以通过相应速度的运动来烘托和表现相应的情绪和氛围。
      第四,被摄主体的运动是场面调度和运动摄像的内在依据及外在表现。
      被摄主体的运动形式和运动轨迹直接决定了拍摄方向和拍摄高度,对可能出现的运动的预见往往还决定了机位的设置。
      第五,对人而言,运动的具体形式和基本单位是动作,通过个性化、特色化的动作可以反映人物性格,刻划人物形象。
      第六,对被摄主体运动的造型要借助与电视画面的框架关系才能得到更好的表现。
      自然界或人类社会的各种运动,在电视画面中会呈现出一种新的形式感,是一种与电视画面的框架相结合后的运动视像和运动关系。运动主体的动势和运动形式的动态,都由于框架的限制而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具有某些新的形式意义和造型的特点。
    二、 摄像机的运动
      摄像机的运动是电视画面外部运动的主要因素,它分为两类。一类是间接的运动,主要通过蒙太奇剪辑完成机位运动。比如全景跳切到近景,画面所表现的视点前移和机位前进是剪辑的结果。这不是这本书的内容范畴,因此在这里只是提及,不加阐述。摄像机的另一类运动即直接的摄像机运动,镜头的运动是直接由画面表现出来的,也就是运动摄像的结果。
      摄像机的(直接)运动是通过自身机位的运动或镜头光学焦距的变化来完成的。我们把它分为两类:镜头的光学运动和机身的机械运动。镜头的光学运动即变焦距运动,虽然摄像机并不移动,但由于镜头内的镜片组在光轴上移动而产生画面形象的变化,具有改变景物范围的推、拉效果。摄像机的机身运动就更为自由、变化更大,由于摄像机机位发生了变化,镜头光轴不断改变,使得画框内的被摄形象不断发生变化,具体表现为摇镜头、移镜头、跟镜头、升降镜头等。
      不论是机身机械运动还是镜头光学运动,都展现了运动的视点和变化的视野,可以说是摄像机的特殊观察方式和运动造型手段。它一方面是与人们更全面、更详尽地观察和认识事物的要求相响应的,一方面也是电视造型艺术克服平面造型局限,开掘电视画面视听表现潜能的必然要求和必然结果。
    第六节 构图
      构图是一个电视摄像工作中经常用到的专业用语;构图是摄像人员拍摄电视画面的一个主要环节。
    那么,构图究竟意味着什么?怎样取得优美而又适宜的电视画面构图?电视画面构图有哪些特点?画面构图有哪些基本的样式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是一名摄像人员必须回答而且必须找到合格答案的基本性课题。可以说,构图能力是电视摄像人员画面造型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摄像人员业务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画面的构图概说
      构图,是指在电视拍摄中把被拍摄对象及各种造型元素加以有机地组织、选择和安排,以塑造视觉形象,构成画面样式的一种创作活动。
      电视节目的题材、主题和风格各异,在拍摄时也就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造型方式和构图手法。从本质上说,构图是指画面的形式结构,它必须要为主题和内容服务。光线、色彩、影调、线条 、形状等形式元素,通过画面构图形成一定的组合关系,呈现为一定的视觉形象。构图的首要任务是突出主体形象,这就要求摄像人员正确地选择和安排主体的位置,处理好主体与陪体、主体与环境和背景的关系,以恰当的拍摄角度和景别,配置好光、色、影调、线、形等造型元素,以获取尽可能完美的形式与内容高度统一的电视画面。
      电视画面构图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动态性:随着被摄对象的运动和摄像机的运动,画面的构图结构和情节重点会发生相应的改变,被摄主体在画面中的位置及画面形象的透视关系也随之变换。电视画面构图的动态性对摄像人员在运动中进行随机构图和画面取材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2)时限性:电视画面的时间长度不同,所附载和传达的信息量的多寡也不同,观众只能一次性地收看和接受画面信息,这种表现上的时间长度成为观众收看时的限制性。因此,画面构图和表现的时限性要求电视画面的构图必须简洁、集中而明确。
      (3)多视点:与绘画和照片不同,电视画面构图不是只在某一个视点上进行表现,而是可以在拍摄过程中不断变化视点、角度和景别,对同一被摄主体进行连续的、多视点、多角度的拍摄。随着视点的不断变化,被摄主体的画面形象和画面范围也在不断变换,画面构图的形式结构及组合关系也要相应改变,这就使得观众获得了更多的信息量和更丰富的视觉感受。
      (4)画幅的固定性和构图处理的现场一次性:电视画面的画幅是固定的,不能像图片那样在事后进行剪裁和修饰;拍摄只能在现场的镜头前一次完成,虽然拍摄可以进行安排和组织(如电视剧、音乐电视等),但拍摄完成后的电视画面的构图关系及画面结构不能像图片那样进行后期加工。
      (5)构图结构的整体性:电视节目的完整内容通常都是由几个乃至几十、上百个画面来共同完成的,某一电视画面所传达的内容往往从上一个画面延续而来,或向下一个画面发展下去,因此,单个电视画面的构图可能并不完整,但在一系列画面组接之后会形成构图结构的整体性和传情达意的规律性。对电视画面而言,一系列镜头的整体结构和组合关系会对单个镜头的构图产生特定的要求,单个镜头构图的不规则、不完整会在整体构图结构中得到解释和说明。这一点也为摄像人员构图表现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具有绘画和照片所难以比拟的优势。
    本章思考与练习题
      1.电视景别如何划分?不同的景别有何作用?
      2.拍摄角度如何区分?摄像高度和摄像方向分别如何细分?
      3.造型光分为哪几类?各自的作用如何?
      4.自然光有哪三种具体形态?
      5.人工光在使用上有哪些优越性?
      6.请说说以下几种色彩的感情倾向:红色、黄色、绿色、蓝色。
      7.为什么说电视摄像是一种动态造型艺术?
      8.电视画面构图有哪些特点?电视画面有哪些结构成分?
    9.构图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第三章 光学镜头及其运用
      镜头在不同的语境下,有两种不同含义:一种是指摄像机每次开机至关机所摄取的一段连续视听素材,即电视画面;另一种即是本章所将讨论的光学镜头,是指摄像机上的光学透镜组,是一个技术性名称。
    第三章 光学镜头及其运用
      第一节 镜头的光学特性
      光学镜头是电视摄像机的重要部件,一般是由多片正透镜和负透镜与相应的金属零件组合而成的。镜头的光学特性是指由其光学结构所形成的物理性能,由焦距、视场角和相对孔径三个因素组成。任何一种光学镜头,都可以由这三种光学特性的技术参数来表示和区分。
      对电视摄像人员来说,镜头焦距、视场角和相对孔径对画面拍摄都会产生影响,它们的技术性能及组配关系直接决定了摄像者所能达到的技术可能性和艺术可能性。
    一、
      摄像机的镜头都可被看成为一块中间厚、边缘薄的凸透镜,光线穿过透镜会聚成焦点,焦点至镜头中心的距离即为该镜头的焦距,焦距的单位是毫米(mm)。
      镜头焦距的长短与被摄对象在摄像管光电靶面上的成像面积成正比。如果在同一距离上对同一被摄对象进行拍摄,镜头焦距愈长,那么成像面积越大,放大倍率越高;反之,镜头焦距愈短,则成像面积越小,放大倍率越低。
      通常,我们把焦距与像平面对角线接近或相等的镜头称为标准镜头。一般的摄像机光电靶面成像面积约等于16毫米电影摄影机的画幅像平面,标准镜头焦距通常为25毫米。焦距大于像平面对角线的镜头,称为长焦距镜头。焦距小于像平面对角线的镜头,称为广角镜头。焦距可发生变化的镜头,称为变焦距镜头。
    二、视场角
      镜头的视场角,是指摄像管有效成像平面(视场)边缘与镜头后节点所形成的夹角。
      从造型角度上讲,镜头视场角反映了摄像机记录景物范围的开阔程度(镜头视场角分为水平视场角和垂直视场角,本章所用视场角均指水平视场角)。镜头视场角与被摄对象在画面中的成像效果成反比。视场角愈大,被摄主体成像越小,画面景物越开阔;反之,视场角愈小,被摄主体成像越大,画面景物的视野越狭窄。
      视场角主要受镜头成像尺寸和镜头焦距这两个因素制约。由于摄像管成像靶面在实际拍摄中是不变的固定因素,所以直接影响视场角的就是镜头焦距了。我们拍摄时一般只能通过变换不同焦距的镜头来改变视场角。
      摄像机在同一距离上对同一被摄对象进行拍摄时,使用不同焦距的镜头会改变该对象在画面中的成像面积和背景范围。这实质上是由于视场角发生了相应的改变。比如,一个视场角为50°的镜头所拍得的被摄主体在画面中只有视场角为的镜头拍得的图像面积的1/10。镜头焦距越长,视场角越小;焦距越短,视场角越大。标准镜头(25mm镜头)所呈现的视场角大约在45°左右。广角镜头(焦距小于25mm)的水平视场角均大于60°,一般处在60°- 130°之间。130°以上到180°之间的镜头被称为超广角镜头,又称为鱼眼镜头。长焦距镜头(焦距大于25 mm )的水平视场角小于40°
    三、相对孔径与光圈系数
      镜头的相对孔径是指镜头的入射光孔直径(D)与焦距(f)之比,其大小说明镜头接纳光线的多少。相对孔径是决定镜头透光能力和鉴别力的重要因素。
      相对孔径(D/f)的倒数(f/D)被称为光圈系数(F),被标刻在镜头的光圈环上。摄像机的镜头光圈系数分为若干档,常见的有1.422.845.6811121622等,相邻两档光圈F值的比值均为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4818.tmp.jpg,曝光量相差一级。由于像平面照度和相对孔径的平方成正比,所以F值变化一档,相当于摄像机镜头的光通量变化一倍。在摄像时我们说开大光圈,实际上是从光圈调节环上大F值向小F值的一端运动,即减小了光圈系数值;而缩小光圈,则是从小F值向大F值一端运动,光圈系数值加大。比如,从光圈8调到光圈5.6,就是开大了光圈,光通量增大一倍,曝光值增加一级。反之亦然。
      对相对孔径和光圈系数的调节,决定了镜头的光通量和镜头景深。对摄像机的镜头进行光圈选择,实质是一个曝光控制的问题。现在的摄像机通常都有手动光圈和自动光圈两种控制方式。自动光圈只能对被摄场景的曝光控制作出技术性处理,而有意识、有目的的动态用光和艺术处理只能由手动光圈才能更好的表现。在拍摄同一照度下的同一场景时,光圈越大,景深范围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范围越大。镜头曝光的有意图控制和不同景深的选择性运用,是摄像人员实现创作意图取得最佳画面效果的有效手段。
      综上所述,焦距、视场角和相对孔径(光圈)这三个表示镜头光学特性的参数,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彼此联系又互相制约的。它们都直接构成了对画面造型的影响,不同焦距、视场角和相对孔径的镜头所能记录的画面及其造型效果是大不一样的,为摄像人员准备了技术基础,提供了创作上的便利条件。在这三个因素中间,对画面造型影响最大,实际拍摄时作用最为突出的是镜头焦距的变化。因此,要想做好摄像工作,就必须了解和掌握不同焦距镜头所呈现的画面造型特点,充分认识到光学镜头不仅是一个技术手段,同时还是一种艺术手段,从而在电视摄像创作活动中扬长避短,发挥不同焦距镜头所能获得的最佳画面造型效果。这也正是我们下面将要讨论的主要内容。
    第三章 光学镜头及其运用
      第二节 长焦距镜头
      长焦距镜头是指视场角小于40°、焦距大于25mm的镜头;对于摄像机的变焦距镜头而言,是指焦距调至大于25 mm的状态下的镜头。诸如:焦距值为50 mm75 mm100 mm150 mm时等。长焦距镜头又被称为望远镜头、远摄镜头、窄角镜头等。
    一、长焦距镜头的画面造型特点
      在实际拍摄中,我们可能直接使用专门的长焦距镜头,也可能是运用摄像机变焦距镜头中的长焦距部分,所拍得的画面效果和造型表现是一致的,具体有以下一些特点。
      1.视角窄
      长焦距镜头视场角窄于40°,例如:
      镜头焦距25 mm,视场角为 45°左右。
      镜头焦距50 mm,视场角为 23°左右。
      镜头焦距75 mm,视场角为 14°左右。
      镜头焦距100 mm,视场角为 12°左右。
      镜头焦距150 mm,视场角为 左右。
      (以上数值均为近似值)。
      2.景深小
      景深是指当镜头针对某一被摄主体调焦清晰之后,位于该主体前后方的景物也能形成清晰影像的纵深范围。景深受光圈(F值)、物距(拍摄距离)和镜头焦距三个因素影响,在F值、物距不变的情况下焦距愈长景深愈小,例如:焦距25 mmF值为4、物距6米,景深从4米至11.5米,景深范围为7.5 米。
      焦距50 mmF值为4、物距6米,景深从4.8米至7.9米,景深范围仅得3米。
      如果用150 mm焦距的镜头、F值为4
      物距6米,景深范围仅为0.3米。
      3.画面包括的景物范围小
      由于长焦距镜头视场角窄、景深小,从图3-2中可以看出,画面中呈现的景物范围受到前后(景深范围)、左右(视场角)的"夹击",因而画面中只能表现出较小的空间范围。
    3-2
      4.长焦距镜头压缩了现实的纵向空间
      长焦距镜头压缩了纵深方向的景物, 画面的纵深感和空间感弱,使镜头前纵深方向上的景物与景物之间的距离减小,多层次景物有远近相聚、前后重叠在一起的感觉。
      5.长焦距镜头有"望远"的效果
      长焦距镜头拍摄的画面有将远处物体拉近的视觉效果,如同人们生活中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那样。由于长焦距镜头的造型特点,远在10米之外的细小物体如同就在眼前伸手即可触摸到似的。观看这种镜头拍摄的画面,很难对景物与摄像机之间的实际距离作出准确的判断。
      6.长焦距镜头在表现运动主体时,对横向运动表现动感强,对纵向运动表现动感弱
      长焦距镜头对横向于摄像机镜头轴线方向的运动物体表现动感强,主要原因是由于长焦距镜头视场角比较狭窄,当运动物体作横向运动时,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通过镜头视角内的视域区,表现在电视画面上的形象是,物体从画框一端入画,很快地通过画面从画框另一端出画(见图画3-3)。此时画框的两端实际上就是镜头视场角的两条边线,狭窄的视角使画面表现的空间也很狭窄,
      人物从中通过时在画面上产生了迅速的位移,使观众觉得人物的运动速度很快。
      长焦距镜头对于迎着摄像机镜头方向而来,或背着摄像机镜头方向而去的运动物体表现出一种动感减速弱的效果。主要原因由于长焦距镜头压缩了景物的纵向空间,一段"漫长"的道路被挤压在一起,减缓了物体由远而近或由近而远的运动所应引起的自身形象的急剧变大或变小的变化速度。人们对纵向运动物体速度辩别的重要标准--物体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视差比例变化减慢了,使人觉得该物体运动速度缓慢,好像位移变化不大,总是处在一个位置的似的。
    二、长焦距镜头的运用
      (1)调拍距离较远的被摄对象,追求真实自然的艺术效果。
      在电视节目的拍摄过程中,常会遇到下面这样几种情况:
      被摄对象不希望、害怕甚或拒绝摄像机的拍摄,也许他不愿在当时的场景下于公众面前"曝光"亮相,也许他正在做不光彩乃至触犯国家法律、法规的事,也许他自知理亏害怕新闻媒介对事件的揭露和传播,等等。
      被摄人物从未或很少接受电视记者的采访,面对距离较近,紧""着自己的摄像机时老是紧张、不自然,出现一些明显失常的神态和动作,不能与摄制人员很好地合作。
      与被摄对象可接近的程度只能处于有限的范围之内。比如,拍摄野生动物时,一方面一些野生动物害怕人类,摄像师只能在非常远的地方隐蔽拍摄,否则将会"打草惊蛇";另一方面在拍摄某些大型的食肉动物时,诸如狮、虎、豹等,距离太近可能造成摄像人员的人身安全难以保障。
      解决以上问题简单而有效的办法是远离被摄对象,使摄像机处在一个不易被发现的位置上进行拍摄。这种方法称为偷拍。偷拍的目的是为了拍摄出被摄对象表情自然、动作自如、场面真实的画面。
      (2)利用长焦距镜头远距离拍摄小景别画面的造型特点,跨越复杂空间拍摄和表现不易接近或无法接近的人物和场面。
      比如说,当摄像师要表现成百上千的人群中间的某一个人物;或者隔着山丘、隔着河流拍摄对面的物体;或者隔着铁栅栏要拍摄院子里面的活动;或是在一个双方枪炮正酣的战场上拍摄新闻;或是拍摄宇宙飞船点火升空、火箭发射,等等。他如果没有长焦距镜头或变焦距镜头的倍数不是足够的大,那么所有的创作意图都将难以实现。
      由于长焦距镜头视场角窄,并有"望远"效果,即便在远离被摄主体时也能够拍摄出被摄主体的小景别画面,从而对被摄主体作出突出地表现或是细节的展示。在摄像师面临复杂的不可逾越的环境和空间而又要以小景别画面表现其中的人物和场面时,这一点显得尤这重要和可贵。
      (3)长焦距镜头适合于表现人物的面部特写。
      用长焦距镜头拍摄人物的面部特写,其主要优点在于能够正确还原出人脸的五官比例。长焦距镜头没有广角镜头容易产生的几何(曲线形)畸变现象,能够较为准确而客观地还原出物体水平线条和垂直线条。而这一点,对于广角镜头,特别是视场角在100°以上的广角镜头来说是很难实现的。
      国际上著名的人像摄影艺术大师在拍摄人物肖像时,几乎无一例外地使用135 mm以上焦距的镜头(近似于摄像机上的75 mm焦距镜头)。这种焦距的镜头不仅没有几何畸变现象,能够准确还原出人脸的五官比例,而且还具有简洁背景、突出主体、线条清晰、质感细腻等优点。
      (4)利用长焦距镜头压缩纵向空间的特点。拉近纵向景物之间的距离,使画面形象饱满,烘托环境气氛。
      压缩纵向空间是长焦距镜头的一个重要造型功能。它使镜头前的物体远近相聚被"挤压"在一个平面空间上,现实中稀疏的景物在画面上显得稠密起来。第二十三届洛杉矶奥运会开幕式实况转播中有一个几十个鼓锤上下击打军鼓的画面。"稠密"的鼓锤,层层迭迭的军鼓烘托了开幕式热烈而隆重的气氛。这个画面是摄像机在一排鼓手侧面用长焦距镜头拍摄的。长焦距压缩纵向空间的效应使镜头前的形象重叠在一起,产生了一种在一个较小的空间里拥挤着较多形象的造型效果,画面形象饱满,烘托了环境气氛,直接调动了观众对画面形象的注意和兴趣。
      (5)利用长焦距镜头景深范围小的特点,通过调整镜头焦点形成画面形象的转换,完成同角度、不同景物或不同景别的场面调度。
      用长焦距镜头拍摄时,如果调整镜头焦点,画面景深区段变会发生变化。反映到画面形象上的变化是,或者前景清楚、背景模糊;或者前景模糊、背景清楚。这种通过调焦点来改变景深区段的方法常被用来在不动机位和角度的情况下完成场面调度。
      (6)利用长焦距镜头创造虚焦点画面。
      如果把焦点有意不调到被摄主体上,而是在或前或后的某个位置上,画面形象就会出现虚化现象。这种曾在过去被认为是技术失误的画面现在却成了拍摄者美化画面的一种特殊形式。画面形象的虚化,使物体轮廓线条消失,整个画面反差降低,力度减弱,变得朦胧而柔和。特别是拍摄明亮物体时(如:灯光、水面亮点、物体反光处等)原来轮廓清晰的光点变成一个个棱型光斑,这种棱型正是镜头内光圈的形状构成的一种独特的造型。
      长焦距镜头产生的虚化画面可分为虚出、虚入两种。画面形象由实到虚的叫虚出,由虚到实的叫虚入。当把虚出运用在上一个镜头的结尾,把虚入运用在下一个镜头的开始,两个镜头的转换就有一个形象从实到虚又从虚到实的过程。这种画面效果比较接近淡出淡入的画面效果。用于镜头转换处使得画面转换流畅而不跳跃,并由于虚出、虚入本身所占用一定的时间,给人一种时空转换的感觉。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这些虚出、虚入画面作为节目中的转场镜头。
      (7)长焦距镜头可以摄取人眼不常见到的景象,创造诗意画面。
      长焦距镜头由于其特殊的镜片组合方式所呈现的望远效果,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对人眼视觉范围的一种延伸。通过长焦距镜头拍摄的画面不同于我们生活中仅凭肉眼所见到的景物现象。它所具有的压缩景物纵向空间、拉近景物之间距离、景深范围小等一系列造型特点,对现实景物的空间方位在不改变前后顺序的情况下进行了重新排列组合。它可以将天上的太阳在画面上拍得离我们如此之近好像同处在一个地球上;它可以将天安门城楼"镶嵌"在离市区40里之远的西山山脉之中;它可以把十里长安街"压缩"成一个平面;它可以把人类的目光带进细小的花蕊底端;所有这一切都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生活中不常见的景观。强烈、新颖的造型形式,有力、奇特的视觉效果,直接叩击了人们心灵的门扉。生活中难以言说的情感,通过电视画面中的形象展示出来供我们理解,诗情画意不露痕迹地溶化在这些画面所呈现出的空间和时间结构中,使造型形式具有了生命和灵魂。
    三、长焦距镜头拍摄应注意的问题
      (1)长焦距镜头的景深较小,特别是在物距较近,光圈口径较大(F数值小)时,这种现象更为明显。因此在拍摄过程中焦点必须调准,力求精益求精。
      (2)由于长焦距镜头视场角窄,拍摄过程中摄像机上下左右方向稍微一颤动都将会引起画面的抖动。这种抖动不论是在固定镜头还是在运动镜头中都会干扰和影响观众对屏幕形象的观看,破坏观众的审美心境,甚至出现对画面表现意义的误解。
    第三章 光学镜头及其运用
      第三节 广角镜头
      广角镜头又称短焦距镜头,是焦距比标准镜头短,视场角大于60°的镜头。对于摄像机上的变焦距镜头而言是焦距小于25mm以下的那一段镜头。诸如:焦距在16mm12mm10mm等。
    一、广角镜头的画面造型特点
      用广角镜头或用变焦距镜头中的广角部分拍摄的电视画面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 视角宽
      广角镜头的视角要比人的正常视角宽。一般来说广角镜头的视角宽于60°
      例如: 镜头焦距16mm ,视场角65°左右。
      镜头焦距12mm ,视场角86°左右。
      镜头焦距10mm ,视场角98°左右。
      (以上数据为近似值)。
      2. 景深大
      广角镜头不仅能包容视域更宽的景物,而且能够展现纵深方向上更深远的景物。
      例如; 镜头焦距25mm F4,物距6米,景深从3米至于11.5米,景深范围为8.5米。
      镜头焦距16mm F4,物距6米,景深从3米至于25米,景深范围为22米。
      如果用10mm焦距的镜头,F值为11,物距6米,景深从1.8米至无限远,景深范围有近百米甚至更远。
      3. 画面包括的景物范围大
      广角镜头不仅视场角宽,而且景深范围大,因而能将镜头从纵横两个方向的大部分景物收进画面,呈现一个视野开阔,包容众多景物的画面。广角镜头与长焦距镜头相比,在表现空间方面具有更强的能力。
      4. 广角镜头有曲像畸变现象
      焦距很短、视场角很大的广角镜头近距离拍摄某些物体时,由于镜头曲像畸变原因,线条透视效果强烈,线条倾斜、变形,具有某种夸张效果。摄像机位置离被摄体距离越近,这种变形与夸张的效果越明显。
      5. 广角镜头在表现运动对象时有两个重要特征
      对横向运动的对象表现动感弱,并且物距越远越弱;对纵向运动的对象表现动感强,并且物距越远越强。
      广角镜头对横向于摄像机镜头轴线方向的运动物体表现动感弱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广角镜头视场角比较宽,画面表现的横向空间远比长焦距镜头要开阔得多,
      当运动物体在镜头前作横向运动时,在画面上位移缓慢因而显得动感较弱。
      广角对于迎着摄像机镜头方向而来或背着摄像机镜头方向而去的运动物体表现出一种动感加强的效果。主要原因是广角镜头强烈的纵深线条变化使镜头前纵向运动物体由小到大急剧变大、背向而去的物体由大到小急剧变小。这种变化速度快于生活中人们对纵向运动物体的经验速度,当观众以自己的经验为标准去辨别广角镜头所表现的纵向运动物体时,即觉得该物体运动速度快、动感强。许多摄像师利用广角镜头这种独特的造型特点,纵向低角度拍摄运动物体,使运动物体的动感强烈而明显。
      6. 广角镜头便于肩扛拍摄,画面易于平稳清晰
      广角镜头与长焦距镜头相比较,在相同情况下还具有画面清晰度高(减少了长焦距镜头容易出现的画面雾化现象)、色彩还原好、肩扛摄像机拍摄时画面容易稳定、拍摄成功率高等优点。即便是发生了相同程度的轻微摇晃,用广角镜头拍摄的画面从直观上看,要比用长焦距镜头拍摄的画面平稳得多。





    上一篇:电视摄像3
    下一篇:电视摄像5



    灵活就业-技能/资源雇佣平台
    

    拉菲8 实习影

    影值: 6 银子: 0

    2021-4-18 10:08:26 | 显示全部 返回 收藏收藏

    我是个凑数的。。。



    灵活就业-技能/资源雇佣平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主页

    需求大厅

    互动

    技能物语

    教程/投稿

    更多+

    
    发帖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